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二野:特斯拉
送交者: 二野 2012年07月03日08:06:57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特斯拉

  特斯拉(一)

  “事物總是創造於天才的頭腦,而非自然。即天才總是在事物真實存在之前就已在頭腦中形成關於它們清晰圖象。”

  — Augustine Blessed

  “我將不再為眼前工作,而是為將來。”在七十年前的紐約特斯拉這樣對記者說。“未來將是我的!”—交流電,多相電機,可逆磁場,無線通信,遙控自動學……的發明者。特斯拉是個發明家,他的專利奠定了二十世紀力能學的基礎,他獨自奮鬥數十載研究宇宙形成過程,他還希望就如在他的實際發明中完成對物質和精神的結合那樣在理論上完成這一課題。

  現在提起尼古拉•特斯拉的名字,人們肯定會把他和所謂的特斯拉線圈,感應電機,還有衡量磁場力的國際單位符號聯繫起來,而遺忘了他的許多生活逸事和非凡的創造天賦。

  特斯拉最多產的創造時期是在美國度過的。他在不同的國家有超過300項的專利發明。其中很大一部分直到今天仍無法重複。例如:輻射能量接收器。除了知道這是一個關於宇宙線能量的轉換器外我們對它的工作原理一無所知。1899到1900年間,在科羅拉多泉的特殊實驗室里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低頻電磁振動的研究中。兩年後,特斯拉着手在紐約附近的長島建設世界轉換站但由於資金問題擱淺。其間,他得到了朋友——美國鋼鐵大王J. P. 摩根的財政資助。1905年這項計劃結束後,他選擇了遠離人們的視線,獨自工作。但這段時間內他並沒有停止他的新發現。正是在這一時期內作為一個成熟的科學家他獲得了可能成為未來科學裡程碑似的基礎結論。回顧歷史,我們知道當科學思想發現自己處在十字路口時,科學家往往開始從過去尋求支持和靈感。讓我們試着回答一些重要問題。

  特斯拉如何獲得他的發現?這些重大發現是:超低頻電磁波對生物系統的影響,特別是如何影響腦的工作,能量結構的合併,由特斯拉主、次電磁線圈感應場產生的所謂的“火球”,自然或人工材料的超導問題及所謂的無線能量傳輸等等。

  特斯拉宇宙哲學的主要公理是什麼?他是怎樣根據自己的哲學得到這些公理的?他又是怎樣在自己實驗中應用它們的?為什麼現代時間物理學的理論家和實驗家們對重建特斯拉理論的物理實質和他的對電磁現象的見解這麼感興趣?為什麼特斯拉從來不明確表述和發表他的理論?特斯拉對科學發現的道德規範方面的預見對重建現代物理,特別是現處於思想危機的物理學有幫助嗎?我們研究特斯拉的概念能在不久的將來獲得什麼?說特斯拉1900年在他著名計劃“全球系統” 中可能實現全球信息導向社會是否高估了他?它是否確實是我們現在稱為新世界秩序的技術和科技基礎?我們可否認為特斯拉是一個叫做“特斯拉時代”的新技術和科技文明的精神先驅?在這裡,“時間設計”流行且唯一,能源來自各種水平的物理過程的非同時性且用之不竭……

  (編者註:時間作為能量來源在許多研究中都是極為重要的課題。我們如何用一種簡單的方式解釋它呢?在我看來,它不同於用公式E=hv(v是頻率)表達的能量振動,它取決於空間尺度,亦即時間進程的速度。我們假設一些系統的能量E能從空間A移到加速時間的當地空間B。在發射中意味着能量的增加,因為同樣的波長在空間B變短。讓我們假設有一些“橋”或者“能量傳輸通道”存在於空間A和空間B之間。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能藉助於能量密度的自然梯度創造出能量增量。Abramovich教授寫了關於“各種水平的物理過程的非同時性”但概念更準確的“時間速度的相對差異”的文章,在文章中他把光速和空間物理特性聯繫起來,“異步性”能在兩個相同頻率的振盪過程中探測到。但在我看來,這種情況不能用來產生能量密度梯度。)

  讓我們回到十九世紀,來到奧地利—匈牙利省一個名叫斯米灣的小村莊。1856年6月10號,塞爾維亞神父Milutin Tesla親眼看着自己的第四個孩子尼古拉的出生。

  特斯拉的家庭不允許他進工藝學校學習,父親希望他子承父業。小尼古拉深感有一種來自上天的召喚讓自己去做一個電氣工程師,他對父親的反對很不安。直到他可能因此快要死時才出現轉機,父親最終答應了兒子的請求。不久特斯拉奇蹟般的康復了而且很快沉浸在發明創造的幻想里。經過高強度的腦力活動後他遭遇了一種十分奇怪的現象。這是超心靈主意者的特殊能力。——“童年由於出現幻覺我遭受着巨大痛苦,常常伴隨着強烈的閃光,裡面有真實物體的形象,這些對我的思想和行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當別人對我講一個詞的時候,它的形象就會在我的幻影里栩栩如生地展現出來,就像被設計好的一樣。有些時候,我自己也分不清這到底是真實還是幻覺。”

  他這樣描述自己的思維旅行:“忽然,我開始擺脫我所熟知的小天地的束縛,本能地開始我的思維旅行,看到了從未見過的新景象。剛開始,我只能看到一些模糊的無法辨認的影像,當我努力集中注意力在它們身上時,它們飛快地從眼前閃過。

  但是,漸漸地, 我能把這些圖象固定下來,它們變得清晰可辨並最終呈現出真實事物的具體細節來。不久我就發現跟着自己的想象縱橫馳騁時最舒服不過了。於是我開始旅行——當然是在大腦里。每個晚上(有時甚至白天),當我獨自一人時,我就開始自己的旅程,看見不同的地方、城市、國家,有時定居下來,遇到不同的人,互相了解並交上了朋友。然而,令人無法置信的是,他們對我真誠而友好,就像在真實生活中一樣。他們所有人都生活悠閒,與世無爭。這樣一直持續到我十七歲時,從那時起我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到發明創造中去。”

  提到能將自己的發明事先在頭腦里完全想好特斯拉很自豪。他甚至不需要實驗、模型、圖紙。在這種方式下他發展了自己的方法,把創造性的想法付諸實踐。特斯拉能敏銳的區分哪些想法以圖象的方式進入他的頭腦,哪些是經過具體分析後得到的。特斯拉解釋說:“當有些人設計了一個想象中的裝置的時候,唯一存在的問題是如何將他的原始想法付諸實踐。這就是為什麼用這種方式得到的發明缺乏細節,有時比較低級的原因……我的方法於此完全不同。”他從來不急着實驗驗證。當有了一個想法時,他立即開始在頭腦中精心製作。他可以在頭腦中隨意修改設計,改進它,啟動裝置並讓它運轉。對他而言,在實驗室或在大腦里檢驗是一樣的。他甚至能考慮到妨礙發明裝置正常運行的方面……用這種方式他能完美地實現自己的想法而無需動手,只要最後在腦中對產品進行具體的檢查。二十年間他所有的發明都是以這種方式完成的,無一例外……沒有任何一項科學發明沒有用這種看得見的圖景的方法,而是單從數學上推理出的……介紹還沒有結束,原始想法付諸實踐總是對時間和能量的浪費。

  在研究自己精神生活的機制中,特斯拉發現大量幻影中的“虛擬實在”與“真實實在”有一定的聯繫。不久他獲得了認識到這個原因的能力。他欣喜地發現他的每一個思想都是外部印象影響的結果。他注意到不僅思想而且行為也以同樣的方式工作。後來他發現自己只不過是一個被賦予了運動、情感和思想的“宇宙力機器”。多年後遠距離控制的發明正是這個思路的總結。他知道了能通過外部訓練自己的先天意識應用這個法則來控制自己的行為。

  以幾何圖像的形式……

  尼古拉•特斯拉運用想象力就像心裡事先組織好的而一旦用數學來解釋就不行了。就更不用說與他同時代的發明家愛迪生了,因為“他起初完全靠長期而艱苦的實驗指導,其本身數學基礎極弱”。

  在他的報告裡,特斯拉常談及他多病的體質和精神過程的關係。這些過程的原理與自然界應該遵從的原理是一致的。他把上帝賜予的天生的禮物當作一種“額外壓力”,這種壓力使他覺得有必要進行下一項發明創造,這正是以前的實驗研究者所缺乏的東西。在這裡他不僅看到了通常的發明靈感的源泉,而且得到了不同事物影響人的法則的證明。簡言之,特斯拉把創造性的想象力當作一種意識發現活動的開端。

  按他的話講,這些確定的結論,以一種幾何圖形的形式在他腦子裡自發產生。接下來的事就是理解這些發現的原理及其物理解釋。找到必要的反映物質本質的技術特徵後建立正確的數學形式以便於所建物理模型持續運轉。他所理解的發明工作的第一步是努力進行思維淨化,即忽略次要矛盾和具體細節,因為這些會模糊主要原理的成形並使接近真實自然和基本幾何元素的關係複雜化。

  與此同時,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倫敦的克魯克斯和聖彼得堡的門捷列夫開始科學系統地研究精神現象。成立的專家組在少量的工作後(大約十個實驗)得出結論說這只是迷信而已。從那以後,英國和俄羅斯科學家私下裡被分為兩派:“偽科學派”,包括特斯拉的以太和絕對物理學和“傳統科學派”,有商業甚至政治傾向的學院科學,例如:核物理和相對論。

  作為物理學家的特斯拉

  在二十世紀的理論物理和實驗物理中,我們可以清楚的定義以下三種不同的思考模式:量子力學,相對主義和傳統主義。特斯拉(他是尚未被認識的屬於未來的科學家)屬於第三種,他試圖尋找真理,即時間、空間的真實本性特別是運動的本質。

  在我們進入特斯拉的宇宙哲學即他關於世界基本進程的物理學之前,讓我們指明被特斯拉列為現代科學系統的地方。

  普朗克常數、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薛定諤方程是量子力學解釋宇宙現象機制的主要理論工具。量子力學的主要目標是發現最基礎或基本的物質粒子,而這一目標至今仍未實現。雖然在解釋鏈反應過程中的活化作用、原子核物理、輕元素核向重元素核的形成過程中取得了極大成功,但很多事情仍是個謎,且技術上不能控制。從大體的發展趨勢看,我們可以下結論說靠不斷增加基本概念的量子力學現在已經疲於奔命了。很明顯我們應該回過頭來在更深入的層次上研究時間和空間,在本體論水平上去決定物理過程的真實本性。

  愛因斯坦於1905年在德國雜誌《物理年鑑》上發表了狹義相對論,閔可夫斯基用四維時空連續統作為物理實在的模型。這是理論物理的第二個里程碑。

  理解物理真實的第三種方法和特斯拉的思想有着直接的聯繫。以M. Faraday、 D. Arago 及L. Galvani、 A. Volt的工作為開端,特斯拉在赫姆霍茲關於聲學共振和開爾文爵士改進以太模型的基礎上創立了他自己的關於世界的獨創性理論。這套理論在實驗中給出了極為漂亮的結果。他理論的第一公理是一個物理系統的宇宙能量遵從和系統同步振動的共振定律。他認為以太理論不能排除在物理學之外,因為物質和空間始終不能完全和嚴格的分離。

  (編者註:在M. Faraday寫給R. Toilor的信中你也可以找到這一簡單而重要的觀點。這是M. Faraday的自然物質觀。在1844年6月25日寫給R. Toilor的信里,他這樣說道:“所以,物質在任何一點都是連續的……沒有必要假設在原子物質和一些中間介質之間有什麼差異。圍繞中心的力向這些中心提供物質特性……”M. Faraday利用這個觀點的廚導電和絕緣的自然特性的結論。然而,他的觀點同樣可以在重力領域得到發展。原子和原子周圍的空間(物理真空)是處於不同狀態的以太物質。在一些文章里證明這種差異可以定義為物質的“內部宇宙”和原子間的“空間宇宙 ”的時間流的方向相反。宇宙正是用這樣的方式取得能量的平衡。)

  特斯拉的觀點是帶電狀態是一種基於物質具有感知和意識特性的流動狀態。在數學上,特斯拉抱着數學特徵和物理對象要直接相互協調的思想,所以他是現實主義方法的擁護者。在試驗方法上,古希臘力學家阿基米德是他的榜樣。阿基米德說“時間應該被排除在物理學之外”是一個多餘的現象。值得注意的是十九世紀的科學家H•赫茲和達朗貝爾試圖建立一種沒有力學概念的物理理論,但這種努力失敗了。俄羅斯科學家N.A.Kozyrev是他們的追隨者,但他的理論同樣沒有達到實際應用的水平。物理學中的力和時間的關係問題仍尚待解決。

  特斯拉的實驗主要在於發現物理系統深層次的普遍性質,這些都和共振有關。證據是他自己建造的複雜的電磁振盪器——Wardenclyffe塔(於1901—1905年間在紐約附近的長島建造的)。他能利用這座塔實現地球和電離層共振。

  和在物理中一樣,在數學上他也是個十足的決定論者。他對數學很嚴謹,但同時認為物理過程並不能單單用數學方法表達。特斯拉的見解是過程的控制必定可以預見,也只有預見能提供控制。這樣的觀點和相對論的有根本上的不同。根據相對論,客觀(直接)的認識是不可能的,真實只能用數學計算來驗證。

  特斯拉和愛因斯坦關於物理真實的見解有着本質上的區別。根據愛因斯坦,人類的經驗都是相對的,不真實的,和物理實際不一致的。對特斯拉來說,物理真實是普遍的,貫穿着各層次的宇宙實存,即所有人都不可避免的認識到真理。對愛因斯坦來說,以太不是真實存在,而只是錯誤科學觀念的產物。對特斯拉來說,以太是一種統一的未分化的場,這個場包含着時間、空間、能量,物質形態只不過是在以太場裡共振過程的結果。

  根據愛因斯坦的說法,時間只是各種現象的排列秩序,它不是真實物質的物理實體。它只是在每個系統中相對於的參考系的測量得到的一個標記而已。對特斯拉來說,時間是物化的可以通過數學運算得到真實的東西,它產生於以太,取決於物理系統的共振,又復歸於以太。

  特斯拉(二)

  特斯拉關於世界新秩序的觀點

  毫無疑問,特斯拉對於地球自然和宇宙過程的統一有深刻認識。他把自己的“世界系統”的本質歸納為十二點,這些都是現代長途通訊技術和科學網絡本質的反映。此系統也是全球信息化社會的科技基礎。這個社會的普遍統一趨勢被今天的許多事實所證實。

  特斯拉建設他的“世界秩序”的想法開始於他自己的發明原理。讓我們列舉其中的一些。

  傳送器,即有着特殊性質的製造電振盪的裝置;特殊設計能激化地球並使電壓逐級升高的發射器(這個裝置之於電力傳送就像望遠鏡之於天文學)。特斯拉當時的無線系統的一系列裝置,現在看來仍是無線傳輸電力的十分高明的方法;個人信號傳遞裝置,他比起老式的信號匹配方法就像先進的語言比起口齒不清的喃喃自語。依靠這個裝置,可以通過主動與被動兩種方式傳遞秘密信息。因為它們不會被別的信號傳遞所干擾也不會被堵塞。任何信息傳遞都有自己的特徵和節奏。事實上,這是一種無限容量的工具,它能以一或兩種頻率工作同時不會發生線路堵塞;還有一個發明是關於地球電離層波動過程的技術。流行的解釋是這個發現說明一定頻率的地球物理場的電振盪表現得就像調諧音叉在一定波長的波的激振下的共振。這些電振盪對地球場有着很強的影響。這種共振效果能以不同的方式被利用,首先是改變遠非完美且還未被利用的宇宙能量系統。

  特斯拉以這種方式定義的“世界系統”變得明了:建立各式各樣各種水平的高密度的信息交流網為人類的科技服務。在這個意義上來說,在二十世紀剛開始他就預言了二十一世紀,因為真正的宇宙哲學問題如宇宙進化、宇宙的起源、時間、空間到現在才開始滲透到理論物理中來。因此,早在1900年特斯拉就認為以下因素是必須的(他們現在已經被實現):

  1. 在全世界已有的電報站之間建立聯繫;

  2. 組織一個保密性好的不會線路堵塞的電報服務系統(這一項至今未實現,因為用於無線傳輸的發明用了馬可尼的而沒用特斯拉的。馬可尼的發明每一個同時傳輸信號需要不同的頻率);

  3. 在世界上已有的電話站之間建立聯繫;

  4. 用電報或電話統一傳播普通報紙信息;

  5. 用“世界系統”的原理開展傳送私人信息的業務(這已為因特網所實現);

  6. 建立電報系統的相互聯絡;

  7. 在天文精度上用鍾統一時間;

  8. 能夠傳遞信號、文字、聲音等,也要能傳遞打印或手寫的文件(這一點描述跟今天的傳真技術一模一樣);

  9. 創建錄製音樂的技術;

  10. 為商業艦隊提供一種世界範圍的定位和測速系統,使得不管船隻到了哪兒,都能準確知道自己的位置和速度,避免撞擊沉船等事故;

  11. 初步建立世界範圍的印刷系統;

  12. 通過世界範圍的信息傳送能夠再現照片、各種圖像及手寫文件。

  雖然現代科技基本上證實了特斯拉神諭般的想法,但在基本原理上和他的本意相去甚遠,因為他預計是直接穿過地球以實現傳輸,而不是通過在環繞地球的軌道上。

  基於同樣的原因,特斯拉堅決反對利用核能,因為當時科學家對物質真實結構缺乏清楚認識而忽略了其危險性,特斯拉認為任何對宇宙空間、地球磁場規律的違背就是對自然規律內在和諧性的破壞。另外,科學道德規範的缺失將對人們自由意志產生負面影響從而破壞之。只有善良和方向正確的高理解力、目的積極的意識選擇能產生自由意志。他認為所有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應該了解所有與這顆行星有關的自然聯繫,否則我們將被她淘汰。

  1892到1893年間,特斯拉在英國倫敦的皇家科學院作了著名演講。除了上面提到的實驗,他還證實了其他一些,例如通過無線能量傳輸點亮電燈。真的,他只是把真空氖管置於傳輸器的能量場中,燈泡就奇蹟般地被點亮了。由於這些精彩的演講(《發光及其他高頻現象》),特斯拉不僅獲得了很高的榮譽,還和許多科學家交上了朋友,他們是威廉•克魯克斯,奧利弗"洛奇先生,J.J.湯姆斯——開爾文爵士。

  當他1893年回到美國的時候,特斯拉開始着迷於無線電通信技術,遙控和無損失長距離的能量無線傳輸。他成功地完成了實驗,在科羅拉多泉直接利用地球電磁場無線傳輸了能量。但是這一時期他的工作日記一直保密沒有公開發表,也沒有對外公開最重要的科研成果。不過,這些成功讓他有了建一個無線傳輸能量和信息的世界系統的想法。也只有基於不帶鐵芯的特斯拉共振器和特斯拉放大器行星尺度的能量傳輸才可能成功。特斯拉對激振器寄予了厚望,這是一種能激發地球的特殊的裝置。藉助於這個裝置他在科羅拉多泉進行了高能量的電磁放電。這次放電導致大範圍的大氣層發光現象,並使置於實驗室數英里外的兩百多盞燈達到熾熱程度。對特斯拉來說,這是證明他無線能量傳輸(遠距離作用)真實性的不可辯駁的證據。

  1900年六月在科羅拉多泉的實驗完成後,特斯拉趕回紐約開始籌劃第一個能量無線傳輸世界系統——Wardenclyffe塔的建設。三年後這個系統測試成功。特斯拉能量傳輸站的具體技術細節現在仍不清楚,我們也弄不清楚他這樣做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麼……

  1903年7月15號是個不同尋常的夜晚。這天深夜,不光紐約,包括大西洋廣大海域上空,都被特斯拉給“點着”了。然而令人不解的是,1905年不知什麼原因他突然停止了手頭的全部工作,離開了實驗室。正如我們後來知道的,他再也沒有回來過這個地方。更奇怪的是,他沒有從這個實驗室帶走任何計算結果、工程圖、文件乃至一張紙。

  有人甚至猜想1908年西伯利亞地區通古斯卡大爆炸就是特斯拉的“傑作”,是他召喚來猛烈而奇怪的爆炸。也有人認為通古斯卡大爆炸是隕星撞擊地球所致,但是至今為止未找到任何細微的隕星碎片。不過Wardenclyffe塔一直運行良好,而且特斯拉能將能量直接穿透地球,並能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將能量聚集並釋放出來。這也和特斯拉數年來從事能做為電磁波傳播媒介的地球的特性的研究工作相符。

  (兩頭尖按:先扯遠些,有一種很有意思的科幻形式,我們稱其為蒸汽朋克。在這類科幻作品展現的不是我們現代人想像的未來,而是過去(大多是十八未和十九世紀上半葉)的人想像中的現在。在蒸汽朋克影視中,我們可以看到蒸汽驅動的大機器,像巡洋艦般外形粗陋的飛行器,到處是錯綜的銅管道和古色古香的儀表。蒸汽朋克讓我人想起了凡爾納所描繪的天真的大機器時代,也提醒我們,過去人們對未來的想像與後來的真實是相差很遠的。我們還注意到,這種差距不在於未來人類能從科學獲得的力量,而在於這種力量的外觀和形式。蒸汽朋克中的人類儘管使用粗陋的技術,但其擁有的能力與真實的現代不相上下,使我們驚訝的是那看上去完全兩樣的世界,像一個懷舊的夢。

  回到現在,我們想像中的遠未來與真實的有多大差距呢?如果現代人被拋進十萬年後的時代,他們的第一感覺是什麼?科幻文學一直在進行着這樣的描述,我們也從影視中看到了那些想像中的未來世界:鋪天蓋地的電腦屏幕,蝗群般的飛行器,聳入去端的高樓......但如果我們被拋進真實的遠未來,可能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科幻小說和電影很可能都錯了,像蒸汽朋克一樣,錯在感覺上。這些對遠未來的描述最大的誤區在於:看到了技術。而在真實的遠未來,我們可能看不到絲毫的技術,我們所知道的技術消失了,消失得無影無蹤,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只有神力和魔法。我們對十萬年後世界的陌生感,不是人對人的世界的陌生,而是人對神的世界的陌生。)

  遺失的理論

  特斯拉沒有給我們留下他的物理理論,但他大量的系列實驗實際上為我們研究新的電磁共振理論打下了基礎。他認為宇宙是連續統一的電磁媒介,物質只不過是能用數學運算法則描述的有組織的電磁振盪的一種表現。他還認為共振規律是最普遍的自然規律,它能消除時間和距離,所有現象間的關係都可以通過一些獲簡單或複雜的共振的建立來解釋,即物理系統,主要是電磁系統的持續振動來解釋。

  最終,牛頓的積分,萊布尼茨的微分以及麥克斯韋的場論在他的理論中都沒有涉及,他用的是古希臘力學的簡單數學,特別是阿基米德的力學。並做了力學和電磁學之間的類比。像這樣一種直接指出基本數學概念需要完整的物理解釋的思考方式的意義,我們很難做出詳盡的評價。

  顯然,研究特斯拉遺留下來的寶貴資料,不僅僅是物理史學家的工作,我們也不能僅僅從技術角度去衡量,還必須認識到人類在科學研究中無窮的創造力。

  特斯拉的科學方法需要理解和繼承

  我們需要分析與特斯拉在研究新物理新技術過程中展現出的創造力相關的證據。這可能給我們帶來全新的認識。我認為了解特斯拉最原始的科學和研究方法以及為大家所熟知的未發展的和宇宙原理是很重要的。特斯拉自己創造的虛擬圖像與視覺器官所真正感知的圖像相互競爭。他好像把常人接受刺激的秩序顛倒了過來——從大腦到視網膜,把外界的圖像消除掉而代之以自己頭腦中異常清晰的圖像。特斯拉接受的刺激好像來自“內部”,他稱之為大腦實驗室。另外,這是他主要的實驗方法。他有將數學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內部圖像然後給它們以幾何的解釋,並再把這些轉化為在裝置里能運轉的物理模型形式的能力。

  他在頭腦中“改進”和“調試”這些裝置使之工作。當把這些裝置用導線或其它什麼材料製成時,它們總能工作。正如特斯拉所說,當這些裝置都符合自然時它們肯定會正常工作。

  和其他科學家的預言能力相比,特斯拉的方法非常奇特。法拉第,和愛因斯坦一樣,當有新思想出現時總是感到有肌肉運動的前兆並精神緊張。門捷列夫夢到三維鮮艷的帶着明亮紅色火焰的元素周期表,就像別的有預言功能的夢一樣。然而,這些情況很稀少,只有極少數人並且在特定的時候才可能有這樣的經歷。特斯拉的一生都伴隨着這種情況,所以在幾十年間他被訓練得能維持這些精神和創造活動。

  特斯拉的主要哲學和公理不屬於現代世界。我們可以把他歸納到蘇格拉底以前的那個時代。也許他出生在巴爾幹半島——遠古時候南部曾出現過發達文明的地方並不是個偶然。可能的原因是,不同的地磁信息場,不同的運算規則,可能促進畢達哥拉斯、柏拉圖、奇諾和特斯拉的神經結構的進化。

  理解特斯拉的物理必須對數學有與別人不一樣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必須把畢達哥拉斯的精神當作神的旨意。數字和對象是緊密相關的。出於信息和數學方面的一些特性它們彼此高度協調一致,物質存在是神的理念之一。稍微留心的研究者會發現在特斯拉的著作中沒有出現過微積分。當他論及詹姆斯•麥克斯韋——電磁理論的創立者時,說他的優美的微分方程就像一首詩。人們可以在特斯拉的書房裡找到麥克斯韋的著作,這些實在特斯拉二十歲還在格雷茨念書時出版的書籍。為什麼特斯拉沒用這些理論,唯一的原因就是他發現了更簡單更有效的方法和這些數學概念更巧妙的物理解釋,除此之外,沒有更好的辦法能解釋這個現象。依靠這些概念他能預言實驗的過程和結果。他很精明並勇氣十足的遠離了這些科學結論(對他來說可能很前沿)性的東西,因為這些系統概念和數學工具並非盡善盡美。他對榮譽的東西絲毫不在意是不足為奇的,因為他更追求精神上的獨立,而不是有人說的閒散或反叛的原因。

  他稱之為大腦實驗室……

  他的工作方法本可能導致完全不同的發展方向,然而這並沒有發生。這足以證明他能控制自己的精神圖像以及作為創造基礎的其他有意識或無意識的表現。當他接受到有效外界刺激的影響時,他能駕馭它們,控制它們並加以分析。他能做一些看上去不可能的事:通過對自己的訓練,他超越了人類的層次,可以不接受外界的刺激,而只靠自身的精神來感知世界。他的天才本質實際上是:在外部場影響下被他所理解的或在他的潛意識裡出現的事物其實是宇宙過程的圖像或相同的自然規律。正因為如此,他和別人有明顯的不同。他談到旋轉磁場,在外部場發生改變的影響下電動機轉子開始轉動時:“現在我知道了宇宙是怎樣運轉的了”。

  人是宇宙力的機器的觀點是他理論的源泉。如果再加上特斯拉在實踐中發現的原理——“從環境裡抽取能量的系統”,我們可能找到他深信整個宇宙都在做振動和共振運動的原則的原因。最後,如果我們同意所有能量系統都受外界感應的影響的觀點,那就很容易想象出一個同心旋轉的像一系列磁場迴路組成的特斯拉宇宙模型。確實,銀河系在旋轉,太陽系又在繞着銀河系的中心在旋轉,而地球又在繞着太陽轉,分子、原子、電子也在旋轉…… 所有這些組成一個旋轉磁場的序列,而且都由與特斯拉感應電機相同的原理所描述控制,這是獨一無二的原理!

  特斯拉對時間和空間的真正理解是一個公開的話題。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在對於低頻電磁波直接穿透地球的傳送的研究中他沒有碰到像在廣義相對論中碰到的空間和力之間的共軛性問題。廣義相對論的微分方程描述的是在重力及其他力量影響下彎曲空間的特徵,而這些微分方程在物理解釋上非常複雜。按照這個理論,不斷增加的吸引力會影響時間本身並最終導致因果律的破壞。

  萊恩•笛卡爾創建了坐標系統,他用相同的幾何概念描述橫坐標和縱坐標。在這個系統中,有兩條無限長的直線,笛卡爾解釋為空間和時間,就好像兩者之間無任何區別似的,這可能嗎?當然不可能。正如你們所知道的,空間和時間根本是兩個不同種類的物理量,而且我們對它們本質並不是了解得十分清楚。此外,橫、縱坐標間的夾角,也沒有什麼特殊的物理解釋。這就是為什麼用這樣的幾何方式去描述物理現象時,因為沒有考慮數學假設的實質標準就會陷入危機。

  毫無疑問,通過這種物理研究方法,特斯拉發現了最基本的物理定律。雖然現在對它們還不是很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就算是一個業餘科學愛好者也能像專家一樣很好的理解這些理論,能簡單而精巧的應用它們。現在很難想象怎樣才能把普通的數學運算如乘、除法、自然對數、開根號等分開的進行,而這些對理解特斯拉的實驗工作有重要意義。數學方法必須得有物理解釋,特別是基礎性的意義明確的解釋,從那裡我們可以看到超出人類經驗的數學領域。然而,如果所有的物理實在都簡化為電磁場的相互關係,那麼數學將成為能表示這些聯繫的最有效的理論。

  如果電磁振盪和精神設計一致的話(特斯拉在科羅拉多泉的發現現在仍被實驗所證實),這將意味着精神設計本身有着和電磁振盪相同的特性並遵從共振定律。這個結論表明數字只是一些組織的程序。特斯拉的研究證明了柏拉圖關於真理認識的理論。在歷史上,柏拉圖曾說數學是聯繫思維世界和物質世界現象的紐帶。更準確地說,數學運算和數學邏輯是實現想法的合適方法。曾經有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傳說,說物質只不過是光的濃縮相,而這和特斯拉的有一種能穿透一切的宇宙——“以太發光體”的說法不謀而合。

  特斯拉(三)

  跨越時空的戰艦

  在一本書和兩部電影中都描述過這樣一個故事:1943年,美國海軍做了一個不同尋常的試驗——戰艦隱身。這需要大功率的磁場發生裝置產生強磁場來包裹住艦體。強磁場應該大到足以使光束偏轉並對雷達發射的電波也有同樣的效果從而達到隱身的目的。這個實驗在特斯拉逝世前六個月進行。在他死後,所有重要的科學文件和設備被洗劫一空。事件發生在費城海港,當磁場發生器超負荷運行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強大的磁場改變了當地的時空坐標,巡洋艦(Eldrige DE-173)消失了一段時間,不久又在另外一個地方——距離費城350公里的維吉尼亞東南部的諾福克海港出現了。另外有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在士兵們身上。他們中的一部分永遠的消失了,剩下的有一部分瘋了,還有一部分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時隱時現。部分生還士兵說,當時“世界完全變了 ”,還能看見一些地外生物甚至可以跟他們交談。在軍艦消失之前出現了一層綠色濃霧,濃霧在電磁發生器產生強烈聚焦的電磁場時罩住了船體。

  當時有三艘船參加了實驗。上面提到的巡洋艦在中間,另外兩艘船的外殼充當鏡子。實際上,這裡出現了不需要真空的暴露於外界的激光。這些激光束能在任意介質里傳播到任意遠的地方。其實特斯拉在十九世紀就在實驗室里產生了這種激光,他用發光的空氣而不是電燈照亮了整個實驗室。

  讓我們回顧特斯拉在1899-1900年間科羅拉多泉實驗的意義,看這些工作有什麼真正的影響?在超低頻和超高頻的電磁實驗中,他成功的測定出某些調製波的頻率和類型,而這些波是活人健康的身體或死人發出來的(很多文章證明了它,但都缺乏理論並包含了一些不精確地數據)。甚至,他能創造出和一個看不見幽靈(已經脫離身體的靈魂)的頻率一致的超高頻場。此後,他便精通了所謂的星球水平生物有機體的顯像技術。特斯拉的計算記錄在現代專家看來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它們太簡單,如果沒有注釋,根本看不懂。只有和特斯拉有相同理解力的人才能懂得特斯拉的計算。

  “火球”的秘密

  特斯拉能在實驗室條件下產生複雜的能量結構,他稱之為“火球”。俄羅斯學者Peter Leonidovich Kapiza也研究它,但少了特斯拉的共振器他不能在可控模式下產生它們。現在物理學家(美國Corum兄弟)開始重做特斯拉的一些實驗並取得初步成果。他們能在三千米的直徑範圍內接收“火球”,但其生命周期很短。特斯拉製造的這些“火球”能拿在手裡,然後裝在箱子裡,蓋上蓋子,然後又從箱子裡把它們拿出來。這些火球好像有固定的結構,能保持數分鐘之久。當然,特斯拉比當代的科學家更了解這些現象,他知道了冷等離子體在自由空間的熔解的秘密。

  (編者註:關於這個問題你可以閱讀一些與“球狀閃電”有關的文章和相關的實驗建議。這個題目對新能源和先進空間推進科學來說十分重要。)

  因此,特斯拉參透了這個以前從未被發現的領域——時間工程技術。他強調說他的電磁波和赫茲波不同,他傳播的波長等于波要傳送到距離。換句話說,等於發送目標和接收目標之間的距離。赫茲度量和空間度量反比例變化,1赫茲的波對應大約300,000千米的波長,2赫茲~150,000千米,3赫茲~100,000千米……這意味着空間真實長度隨着赫茲數的增加而減小……這就是為什麼特斯拉不用赫茲表示的原因。顯然,赫茲的計量不符合電磁工具的技術特點。

  (編者註:在我看來,計算用“赫茲”還是“米”度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橫波和縱波的本質上的差別。在1932年9月11號的紐約先驅論壇上題為“先鋒無線電工程師給出未來能量前景”的文章里特斯拉這樣說道:“我已經證實宇宙介質是一種氣態物質。只有縱波邁出能在其中傳播。它們能像聲波在空氣中傳播一樣產生壓縮和膨脹。因此,無線傳送器並不產生赫茲波,而是以太的“聲波”,這很奇怪。但它們在極大彈性和極低密度的介質中傳播因此根據聲速計算原則它們的速度可以達到光速。”在特斯拉的另一篇文章“真正的無線”中談到現代科學的最大錯誤:“無線傳輸的赫茲波理論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但我能毫不猶豫的說很快人們就會認識到這是科學思想的最值得注意而又無法說明的失常,並被歷史所記錄。”)

  另外,不僅環形振盪器在共振,整個系統都在電磁波的通道里共振。這就是說,啟動傳輸過程的振動器,幾乎在發射和接收裝置的空間裡“截斷了以太”,然後通過這個方法建立一個駐波場。因此,波導首先形成,但它自己不能傳輸能量,接着,特斯拉啟動一個低頻場(1:4的頻率比)傳送低頻諧波,組成主要攜帶場。用這種方法,他能在希望的距離間傳送能量,能在特定區域持續強烈的電磁放電,從而創造出一個等離子牆,任何穿過這堵牆的物體都要分解成分子或原子。

  先驅特斯拉

  能夠證明,特斯拉懂得一種我們稱之為超心理學(在沒有更好的詞之前我們姑且這麼叫)的現象。如我們上面所看到的,他在實驗室的發現工作中用了一種在科學史上從未用過的方法。在貝爾格萊德的特斯拉紀念館裡保存着超過150,000份文件,但他沒有留下任何資料來描述他的科學方法,也許只有瑜伽修煉者或聖人經歷過這樣的狀態。現在很少有人認為特斯拉是一個哲學家或超能力者,他們認為特斯拉在推動科技進步中沒起到什麼作用。然而,他用自己的整個生命和工作,真真切切的建立了下個新千年文明的基礎。雖然現在他對現代科技潮流的的影響很小,但他所扮演的角色需要再評價。只有未來能給特斯拉現象給一個正確的解釋,因為他領先太遠,他所用的方法現在還無法接受。

  印度著名哲學家Vivekananda(Ramakrishna代表團成員),被派往西方看有無可能聯合所有的宗教。1906年在紐約的實驗室里拜見了特斯拉後他立即致信給在印度的同事Alasingh。他興高采烈地向他描述拜會特斯拉的情景:“他不同於其他西方人。他向我展示了他的電學實驗。他對電就像是對一個有生命的生物一樣。他和它交談,命令它。我與來自上帝的最高層次的人通了話。毫無疑問,他具有最高水平的靈性,他能召喚來我們的神。在他多彩的電光里,我看到了我們所有的神:毗瑟挐(印度教主神之一,守護之神) 、濕婆神(印度教的主神之一,作為世界的毀滅者和重建者而被崇拜)……我甚至感覺到梵天(宇宙最高的永恆實體或精神)的存在”。

  特斯拉的物理時間

  共振具有同時性,如果我們改變電路的振盪周期,那麼磁場分布的幾何圖像將有所改變,電動機的運動只是單一時間因素影響的結果。運動是非同時性的結果。這證明在沒有外加影響的情況下改變電機的速度從而改變它的質量是可能的,即不用外加力。特斯拉的可逆磁場證明了這個事實,不是嗎?

  特斯拉在科羅拉多泉時曾寫信給他在紐約的好友約翰遜說他有了一個關於高頻電磁放電的利用的不成熟想法,如果能成功,那約翰遜將可以在荷馬面前朗誦他的詩歌,而特斯拉可以和阿基米德一起討論自己的發現。在他的研究日記里我們可以看到有關同樣“綠色”電磁波的描述。這些波就像費城實驗中出現的霧一樣。當他再次回到科羅拉多泉的時候,特斯拉對記者說他和地外文明取得了聯繫,但幾乎無人認真對待這一聲明。然而,有證據表明特斯拉一直在單獨研究“平行世界”的課題,也沒有對外公布他的研究結果。聽說他發明的裝置能調整自己大腦的電磁振盪,從而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動。這樣,他就能與不同時間(平行世界)的人交流而沒有任何困難。

  這些研究將開創現代科技嶄新的一頁。他們證明了在人類思維里將物質和精神方面融為一體的可能性(在自然界裡物質和精神已經融合在一起了)。特斯拉具有發展統一科學的兩個不同方向的能力。他在研究思維的物理基礎和物理的精神基礎上同樣的成功。他獲得了普遍的本質結論——物質是由處於激發態的以太的有組織部分的表現。這些表現之一就是電磁振盪。這就是為什麼共振規律是最普遍的自然規律和時間本質的原因。不同種類的共振提供了現象間的聯繫。電磁學是這些共振的理論基礎。從一方面說,如果物理實質能簡化為電磁場的相互作用,那麼數學就是描述這些關係的合適理論。反過來說,如果電磁振盪能影響思維,他們具有相同的自然特性,那麼數字就是電磁場有組織結構的一種反映。

  (編者註:我們討論了上面提到的在不同層次實體間建立“能量橋”的可能性,即在有不同時間速度的相同地點之間。現在我們來澄清特斯拉另一個十分有趣的思想—“平行世界”。在同一地點有兩個或更多宇宙存在的可能性已在物理或數學上證實。“時間轉移”是一個應該用到的新概念。在薛定諤舊的概念里有“閃爍物質 ”,它描述在時間移位的情況下兩個或更多的物體能夠重疊於某個相同位置。在這個概念下物質動態的產生和消失。這個原理在數學上很接近現代的在信號時間分離的情況下多通道通訊的理論。物質“出現”只是整個循環時間周期里很小的一部分,“平行世界”正是以這種方式組織的。過程的時間進程或速度在所有平行世界裡都是一樣的,但它們異步組織。所以,這個觀點和減速時空和加速時空之間“能量梯度”的概念在原理上是不一樣的。)

  我個人認為數學和物理真實,或說幾何和代數現象應該融為一體共同成為統一宇宙的基礎。現在我們就像生活在宇宙的開端,有些人稱之為“新科學”而不是更精確表述的“統一科學”,這忽略了統一定律是我們宇宙基礎的事實。實際上,統一科學就是時間科學。

  特斯拉的電磁理論是對宇宙統一的物質和精神起源的生動描述。事實上他做了很多工作,但處於現實考慮他沒有把這些理論留給我們。可能,他留給我們一種宗教信仰,但這不是他想要的因為他知道上帝需要在科學上負責的接班人。

  馬克•吐溫的《神秘朝聖者》

  著名作家塞繆爾•克萊門斯(我們熟悉用筆名馬克"吐溫的他)常常作客特斯拉的實驗室。特斯拉和他關係親密,在他死後多年談起他就好像他還活着一樣。馬克•吐溫於1910年逝世,但他謎一般的小說《神秘朝聖者》卻在六年後才出版。

  在這本小說里,他談到一個天使離開天堂來到奧地利的一個小村莊。在那兒他遇到一群小男孩並讓他們偷窺了宇宙的秘密。如果我們認為奧地利小村莊就是斯米灣、天使就是特斯拉的話,那麼我們就能得到關於人類命運和宇宙的奇怪理論的解釋。

  這個理論在小故事裡有所表述但和作家在其他故事裡的風格完全不同。天使告訴他們所有人都麻煩和災難的來源。所有的不幸都來源於忽視了偶爾一些小事的真正意義。每一件這樣的事都決定了聯繫未來事件的紐帶。如他所提到的,人類的自由意志不過是一種幻覺,所有事情都是按照預定結果有規律的發生。這就是為什麼人類個人的身心結構被一些可能的定數(系列事件)所限制,而人類命運的轉變往往取決於高級生命的意志。例如:若一個天使參與到某個事件中,當一個人打開或關閉一扇“窗戶”,這取決於這個人自己,但在這個動作後他的命運可能因為這個動作走上了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即這個動作可能引發一系列的事件。這整個和特斯拉關於人是“宇宙力機器”想法完全一致,只不過作家用一種簡單的戲劇方式表達得更清楚而已。最後,在天使離開朋友們之前,他透漏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秘密——虛無,這讓他們感到有些可怕。他說世間所有一切不過是思想,萬物本不存在……“我只是一種思想,孤獨的思想,它航行在宇宙的虛空裡”

  特斯拉(四)

  Wardenclyffe塔的秘密

  讓我們再次參觀特斯拉在科羅拉多泉的實驗室,發明家在這裡用高頻電磁場完成了他的實驗。他用自己做實驗研究人類大腦的運行。在寫給夥伴約翰遜信中談及了一些電磁場的智能特性。神經學的生物物理原理誕生了。

  1901年就在這之後,長島的建設項目動工了。這包括一個複雜電磁波的發射傳輸系統。特斯拉運用他全部的知識去設計它。它們是:自動遙控、赫茲的無線波傳輸裝置、獨特的以太理論——按照這個理論,門捷列夫系統的每個自然元素都有它自己的重力加速度,他的技術還可以控制時間進程的速度。新的物理學誕生了。

  這樣新問題出現了,集中使用磁場和電磁場的一系列基礎共振實驗所依靠的是怎樣的世界觀?讓我們回到神秘家馬納德的時代看他關於宇宙圖像的描述。談到振動,他強調說在這個行星上存在着不同的國家、種族和部落(也許我們沒機會見到他們),沒有音樂和舞蹈他們就不能生存。甚至在2500年以前,畢達哥拉斯就告訴他的後人,石頭也是“凝固的音樂”。物理世界的每一個粒子,都有固定的特徵,它們在各自不同的頻率上定調,能奏出美麗的音樂。

  音樂對於一切事物的自然影響就像音樂對人的自然影響一樣,因為振動是所有一切的基本屬性。亞原子粒子的振動頻率很高,在亞原子核中心的波頻率更高。所有輻射能量的振動(無線電波、熱、光、x-射線等等)都能被排序。出於這樣考慮的電磁波譜包括超過80種,可見光只是這個系列的一部分。

  電磁波就像音樂里的聲波一樣有他們自己和諧的高八度音,這裡也有一些音階原則,即雙倍頻率原則。音樂和諧的原則應用於電磁學裡也能給出極漂亮的結果。這就是為什麼尼古拉"特斯拉利用赫爾曼"赫姆霍茲關於共振音箱的工作成果去發展自己的電共振器的原因。

  約翰"開普勒,十七世紀的天文學家,相信太陽系的每顆行星是有生命的,它們都有各自的守護天使,這些天使都在聆聽着屬於自己的音樂——行星在各自的環日軌道上盡情“演奏着音樂”。

  (編者註:Kirill P. Butusov 博士在聖彼得堡公布了他關於太陽系各行星運行軌道的修正定理的發現。他們確定了和諧原則。)

  各種聲音的特殊組合——音樂,表達着事物間的關係。或者說它們之間的相同和不同點。現象的出現和消失也遵循這同樣的原則,這個原則說明了一個調整過的和諧系統怎樣成長為年輕系統。音樂的深層內在結構和所有其他一切的內在結構是一樣的。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1: 美國的戰爭行動10年間奪去世界上22.5萬
2011: 毛澤東既不喜歡左派也不喜歡右派
2010: “四千老幹部大會”抹黑毛主席是1989年
2010: 關於薄熙來的下一個職位
2009: 天主教與基督教的主要區別
2009: 假如中國沒有毛澤東
2008: 陽光在多城: 張戎筆下的毛澤東(8)
2008: 山哥:從當年周恩來的大哭之謎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