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莊園會晤是“煮酒論英雄”
送交者: newpost 2013年06月08日14:46:56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作者:dabaolian


美國總統奧巴馬邀請中共主席習近平到莊園去會晤,是現代版的“煮酒論英雄”。奧巴馬可能是“曹操”角色,但習近平卻絕不是劉備。

美國行事從來都是以“戰略研究”為依據,這次“莊園會晤”也當然如此。美國的高層智囊早已為奧巴馬這個“曹操”備好了“下酒”的“話料 ”,按說中國高層智囊也同樣應該為習近平備好“下酒”的“話料 ”,但中國高層智囊是否具備這樣的理念和智慧的確讓人懷疑,倒不能說中國高層智囊是“酒囊飯袋”,但冷眼一看,習近平的隨從都有“小白臉”王倫之類的嫌 疑,但在其背後是否有真正稱職的智囊真就不得而知了。

從習近平當年做知青時就是“擺龍門陣”的高手來看,他就不該是當年的劉備,劉備當年被曹操說破內心的韜略時驚慌色變,幸虧霎時空中響雷得以掩飾。習近平今天不必如此,應該是胸有成竹,從容以對,就看他的臨機智慧了。

這次“莊園會晤”,絕對是美國高層智囊的精心設計。這種形式,也不是大國首腦隨便使用的。如果認為這種設計僅僅是為了達成某些共識,那也是太小瞧這些高層智囊了。

我認為這次會晤重點是“兩個探試”,一是對習近平本人的探試,二是對中國未來走向的探試。

按道理,對習近平本人的探試是不該有的,習近平要做中國領導人不是三年兩年才定下來的,美國高層智囊對他的研究結論早已得出,為什麼還要探試,只有兩者可能,一是對原來的研究結論進行確認,二是發現原先的結論錯了。我以為,後者的可能性更大。

美國高層對中國高層的“探試”,這不是第一次,第一次應該是當年基辛格陪同尼克松對毛澤東的探試,探試的結果是對毛澤東五府投地,有當年的照片為證。

這一次也不應該是第二次,第二次應該是基辛格前幾年到重慶去“探試”薄熙來。為什麼要探試薄熙來,因為他們感到薄熙來身上有毛澤東的“虎氣”,儘管 薄熙來並不確定是決定中國未來的走向的力量,但對美國的長遠利益絕對是個威脅,必須消滅於萌芽之中,於是就順理成章的發生了“倒薄”事件。

這次“莊園會晤”,之後,是否會發生倒習事件,真的不得而知。

但值得慶幸的是,雖然薄熙來暫時倒下了,但極大的教育和鍛煉了人民和左派。

美國和中國漢奸們設計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並沒有預期出現,這個預期效應就是十八大徹底砍旗,砍倒毛澤東的旗幟,當漢奸們預備好“慶功酒”的時候,現實的結果卻是讓他們垂頭喪氣的“功虧一簣”。

不但“功虧一簣”,他們自己反倒成為“窮寇”的角色,“老虎蒼蠅一起打”這個口號一出,就把他們逼得“糧庫放火”。

其實,這個“莊園會晤” 也是逼出來的,習近平到處訪問,明是訪問,實是“放火”,放火放到美國後院,把美國總統逼到前台,破格搞出個“莊園會晤”。

其實這個“莊園會晤”也是很不情願的,奧巴馬夫人米歇爾不出席會晤,從心理分析上,可以是個佐證。

不管如何,中國的人民和左派一定要提高警惕:美國是個善於出“幺蛾子”的主兒。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2: 張學良為什麼稱自己為“罪人中的罪魁”
2012: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軍共殺了多少地主富
2011: 伍加: 北大學生PK茅于軾
2011: 好啊好啊: 對后羿、嫦娥、太陽、月亮和
2010: 田紀雲其人其品
2010: 無憂: 千古皇帝,毛澤東他算個屁
2009: 江澤民關於6-4那張學生隻身擋坦克照片
2009: 李敖坐牢的真正原因:台獨和霸占他人財
2008: 《江青評傳》(27):法庭鬥爭(三)
2008: 精神的聖者-----汪精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