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1942:劉震雲是無知,漢奸,還是土共文痞?(ZT)
送交者: 透視鏡 2012年12月03日20:59:36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日军拯救了河南人民:刘震云的心灵幻象

发布时间:2012-06-01 14:33 作者:黄道炫 字号: 点击: 5195次
  惊读刘震云《温故一九四二》,吃惊的不是他说出了抗战时期河南曾有一些农民袭击中国军队这一早已了解的事实,而是他面对一个历史问题时,论证如此之轻率、结论如此之狂悖。
 
  就一个作家而言,在对历史的了解与把握上,我们无法对他提出过高的要求,但是,如果他试图充当历史的解释者而不再是杜撰故事的作家时,他就必须遵守历史的基本规则,秉持客观、严谨和负责任的态度。
 
  不幸,刘震云回复历史现场的努力是如此让人失望,以致当看到这样的文字时,任何对历史有基本了解的人都很难相信这会是一部解释历史的作品: 在谈到河南1942年大饥荒饿死300万人时,他仅仅凭借一个村的村民回忆死了几十人就得出结论:“这就对了。一个村几十口,全省算起来,也就三百万 了。”
 
  有点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即使在同一个地区遭受同样灾情时,结果也未必会完全一样,大到一个省更不可能完全相同。其实,他自己在文中就引用了 当时的资料:“河南一百十县(连沦陷县份在内),遭灾的就是这个数目,不过灾区有轻重而已,兹以河流来别:临黄河与伏牛山地带为最重,洪河汝河及洛河流域 次之,唐河淮河流域又次之。”而他所访问的作为证据的延津县就是在灾情最重的临黄河地区,如何可以灾情最重地区来类推全省呢?
 
  某些时候,刘似乎也在想尽量表现出一些客观的立场,但由于他对历史的无知,这种客观常常会变得可笑,当他引述谢伟思的言论时,这样写道: “为什么我引用谢的文字而不引证别的书籍呢?因为谢是外国人,不身在复杂的其中,也许能更客观一些。”其实,如果稍微对历史有点了解的话,就会知道,虽然 是外国人,但谢伟思并非不在局中。
 
  更有意思的是,刘通篇作品都以他在家乡延津的访问作基础。延津位于旧河南省会开封和主要城市新乡之间的铁路线上(当时就有,其价值还要高过 现在),这一带是日本在河南最重要的基本区域。因此,具体到这一地区,刘在作品中描写的他的家族遭受的灾难和中国政府并无关系,应负责任的恰恰是日本军。 所谓“一九四三年,日本人开进了河南灾区,这救了我的乡亲们的命”之类的话,真不知从何说起 。
 
  还有,1943年日军开进河南灾区这一表述,本身就让人费解。抗战时期的河南,局面犬牙交错,既有日本眼中的“治安区(稳固占领地区)”, 也有“半治安区”和“非治安区(国民政府控制区和共军控制区)”。像安阳、信阳、开封包括刘的家乡延津都属于治安区,这是日军早已占领地区,不存在 1943年开进一说。而日军1943年在河南也没有大的军事行动,无所谓新占领地区,对于整个河南而言,这个开进之说实属无源之水。
 
  当然,如果仔细掂量一下刘震云的思路,就可以发现他这种说法其源有自。因为他要证明是日军拯救了河南灾民,而正是这种拯救造就了他家乡的无 数汉奸。所以,如果按照历史事实就事论事的话,他必须面对日军发动的河南战役发生于1944年3—5月这一事实,但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刘所提到的日军拯救 灾民导致的灾民帮助日军如何能够发酵呢?所以,文学家的草蛇灰线就在这里发挥了作用,杜撰出来的1943年的日军进军其实是为文学需要埋下的一个巧妙伏 笔。可惜,刘震云当下面对的应该是历史,而不是文学。
 
  无庸讳言,1944年的河南战役,中国军队面对抗战以来日军出动的最大兵员,败得很掺,也确实发生过农民收缴中国军队武器的事,不过,刘震 云文中言:“据估计,在河南战役的几个星期中,大约有五万名中国士兵被自己的同胞缴械了。”这就让人有点匪夷所思了。五万军队的概念,不知当过兵的刘震云 知不知道其中的威力,这岂是手无寸铁的农民可以对付的。
 
  其实,如果刘震云说得明白点,我们就不会觉得那么吃惊了,真正能够大规模对中国军队缴械的,是跟着日本军队的伪军。1940年代中期,为对 付中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和中共军队)的反攻,日军在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采用分化政策,通过提供粮食给游杂部队和地方民团,收买游杂部队。在此过程中,对 和平居民也有过接济,鼓励他们当兵,扩大伪军力量。这些武装力量在1944年河南战役中,确实对中国军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是一个事实,中国政府的反应当然有可訾议之处,刘震云的批评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是在叙述大饥荒时,刘震云好象忘了 日军“坚壁清野”的影响。另外,他在作品中提到当时大量灾民都涌向陕西。不知刘震云对中国国情有没有基本的了解,在中国的饥荒史上,从来都是西北的饥民流 向东南,如今中原的灾民反向西北流动,这其中没有奇怪之处吗?
 
  看一看当时日军在华北、华中的态势,就知道这一点也不奇怪。就河南省而言,日军占据着北部的安阳、南部的信阳以及东部开封等地,分别扼住了 河南通往日军占领的基本区域河北、武汉、济南等地的咽喉。灾民要想向这些地区流动,日军是不会容忍的。要知道,日军对付灾荒的一个重要办法就是将灾民往 国、共控制区域内驱赶,同时严禁灾民向日军后方流动。当时,被驱赶、逃荒进入中国政府控制区域的灾民不下300万人。刘震云所描述的灾民的惨状,其实有相 当部分就是他所说的拯救者造成的。
 
  退一万步说,当时河南一百一十县遭灾,如像刘所说,全省3000万人饿死300万,而其中相当一部分地区为日本控制,刘震云如何能够帮日本人把这笔帐完全撇清。
 
  附记:日本兴亚院华北联络部的报告
 
  “民众的心理状态,因其立场和处境不同,似有各种表现。一般看来,估计对日本持积极态度或表赞同的约占20%;对日中合作表示不关心的约占40%;民族意识旺盛,反对日本的约占40%。”
 
  这是日本人自己的材料,但也可以见出甘心为日人统治的毕竟还是少数。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1: 文革10年的成就空前绝后
2011: 瞎忙十年白送158军人性命,加拿大军队
2010: 江青登《时代》周刊百年风云榜
2010: 曹征路: 毛泽东有三条我是服气的
2009: 为何诋毁韩战的只有曾经的中国人
2009: 毛泽东曾提议送一千万中国妇女给美国
2008: 周恩来的一次痛哭流泪
2008: 黄宗英放了个屁
2007: ZT 仍然在野 纪念星星画展28周年
2007: 揭秘闪电II:F-35功能强大,非F-22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