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新四军抗战第一仗究竟是谁打的?
送交者: 谷青 2013年09月10日22:50:56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多年来,中共党史和《新四军征战纪实》等书都写明,新四军抗战第一仗,是粟裕在韦岗打的。其实,错!

  新四军抗战第一仗,究竟是谁打的?经过反复大量的史实论证,发现:新四军抗战的第一个胜仗,是新四军第四支队的高敬亭在江北的蒋家河所打。

  不能因为高敬亭后来被叶挺错杀,就抹去他的功劳!更何况,高敬亭后来被毛主席平反了。中共党史学者和新四军史学者,以及写书的作者,都要恢复历史本来面目,不能任意歪曲历史。

  新四军抗战第一个胜仗,就是蒋家河之战。这从史料上可以找到佐证——5月12日。高敬亭指挥的第4支队得到情报,驻巢县的日本鬼子要到蒋家河口抢掠。

  蒋家河口离巢县有十多里,这是一个打伏击的好战机。第4支队当即决定由第9团副团长带领部队前往蒋家河口设伏。

  清晨,当20多名日本鬼子分乘两艘小汽艇驶到蒋家河口登岸时,新四军指战员对其猛烈射击,当场就打死打伤十多名日本鬼子。当残敌企图登上汽艇逃跑时,几名战士眼明手快,用手榴弹把汽艇炸沉。一名侦察员看到一个日本鬼子游水潜逃,立刻跳进水中,用刀把日本鬼子砍死。

  这一仗只用了约20分钟,击毙20多名日本鬼子,缴枪11支和一些其他战利品,新四军指战员无一伤亡。这又是一个漂亮的歼灭战。

  蒋家河口首战告捷的喜讯,通过无线电波迅速上报,扩大了新四军的政治影响。5月15日的《新华日报》,专门刊登了这一胜利的消息。

  蒋介石也于5月12日给叶挺、项英发来祝贺的电报,原文是:“叶、项军长吾兄:A电悉。贵军四支队蒋家河口出奇挫敌,殊堪嘉慰。希饬继续努力为要。中正铣日”

  蒋家河口战斗,是新四军开赴敌后打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个胜仗。它戳穿了所谓"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大江南北抗日军民的斗志,增强了抗战胜利的信心,揭开了新四军挺进华中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序幕。

  而韦岗之战呢?请看时间——

  韦岗位于镇江西南15公里,是日本鬼子经常活动的一个集镇。6月11日,陈毅和粟裕接到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的命令,要新四军先遣支队破坏镇江到下蜀之间的铁路,牵制日军会攻武汉。新四军当时编入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序列,该战区司令长官是顾祝同。

  陈毅仔仔细细地看完命令,决定从第1支队第2团抽调两个连队加强先遣支队,同时命令第2团的两个营在镇江至下蜀一带活动,及时策应粟裕。粟裕到达苏南后,发现镇江至句容之间的公路上经常有日本鬼子的汽车活动,就决定在韦岗设伏。

  6月17日凌晨,粟裕率领先遣支队完成了破袭铁道的任务以后,巧妙地指挥部队在韦岗设下了伏击圈。新四军将士张网以待。

  太阳从东山露出了脸,射出道道强烈的金光,像是在向大地欢笑,藐视那层淡雾的不堪一击。蔚兰色的天空上没有一丝云彩,越发显得它的深邃无边。日本鬼子的汽车队一早就从镇江出发了,侵略者们坐在汽车上耀武扬威,目空一切。当车队驰近韦岗时,突然响起了一阵激烈的枪声,子弹、手榴弹暴风雨般地落在日军的汽车上。日本鬼子万万想不到会遭到新四军的伏击,几乎没有还手的机会。战斗只进行了短暂的半个小时,日军指挥官土井少佐等20多人成了异乡之鬼,负伤者更多,4辆汽车被击毁。当镇江的日军闻讯赶来增援时,新四军将士早已安全转移。

  韦岗之战告捷,新四军缴获日军的长短枪十多支,日币7500多元和许多其他军用品。当大家把缴获的日本国旗、日军军旗、日军指挥刀、军大衣、钢盔、皮鞋、望远镜等物品在一座祠堂里展出时,远远近近的群众争先恐后地赶来参观,新四军打胜仗的消息很快传遍镇江、句容,传遍苏南,传遍全中国……

  从以上的史料,可以清楚地看出:

  1. 时间上。蒋家河之战是5月12日。而韦岗之战是6月17日。

  2. 战果上。蒋家河之战击毙20多名日本鬼子,缴枪11支和一些其他战利品。韦岗之战击毙日军10余名,伤数十名,击毁汽车4辆,缴获长短枪10余支。

  3. 影响上。蒋家河之战,《新华日报》专门刊登了这一胜利的消息。蒋介石也于5月16日给叶挺、项英发来祝贺的电。韦岗之战,仅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向新四军军部发了嘉奖电:“叶军长:所属粟部,袭击韦岗,斩获颇多,殊堪嘉尚。”韦岗战斗结束的当天,粟裕给新四军军部写了一份长达五六千字的报告,题目就叫《卫(韦)岗处女战》。

  史学者可以看清楚了吧,从时间上看,蒋家河之战比韦岗之战要早一个多月。从战果上看,蒋家河之战比韦岗之战多杀了10个鬼子。从影响上看,蒋家河之战是蒋委员长发电嘉奖,《新华日报》专题报道。也比韦岗影响大。因此,可以完全肯定地讲:蒋家河之战,才是真正的新四军抗战第一个胜仗。

  为什么在中共党史和新四军历史上,经常出现常识性的错误呢?比如,领导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明明就是项英。可是,很多所谓的史书和纪实书都写成陈毅。项英当时是中央分局的党政军的最高领导,在中央苏区也是领袖人物。而陈毅仅仅是中央政府的办事处主任,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不能因为项英牺牲了,而陈毅活下来了。就改变史实,去迎奉。这不是史学者应有的态度。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2: 戴晴:写王实味
2012: 民族之痛:“我们”夸耀的是杀掉炎黄子
2010: 连环画:《江泽民其人》第四卷 小人得
2010: 阿唐 - 乱世枭雄毛泽东
2009: 血雨腥风的斗争土改
2009: 万古一帝-----毛泽东
2008: 艾嘉:中美如何看待"公正"及"公平"
2008: 9.10为什么是大陆的教师节?因为9.9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