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原来“十步一杀”的不是剑,而是吴钩(大刀)zt
送交者: sign 2014年06月03日07:20:49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原来“十步一杀”的不是剑,而是吴钩(大刀)
发帖者: 剑客 (时间:2014-06-03 09:37:43)

http://www.
【】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吴钩是由吴王阖闾下令制造的,名为金钩(《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阖闾即宝莫耶,复命于国中作金钩,令曰:‘能为善钩者,赏之百金。’吴作钩者甚众。”)。估计吴王阖闾领三万吴国兵士五战入郢的吴楚柏举之战,三万吴国兵士所用的就是吴钩,而不是吴戈,因为当时吴国三万部队先是乘船沿淮河向上游走,然后下船步行,所以不可能带有战车,而没有战车,戈也就不需要了,戈本来是战车作战时才用到的兵器,而步兵在丛林中用短兵器更加得心应手,在吴楚柏举之战的第一次胜仗中,有记载是吴国军队在孙武子指挥下,将楚国军队引入树林中作战。在丛林中,短兵器比车战所用的长兵器具有极大的优势,这是无须置疑的。

可见,吴钩确实是春秋时期在吴国军队中流行的一种弯刀,以青铜铸成,是冷兵器里的典范,因吴楚之战三万吴国步兵大胜二十万车乘楚军而充满传奇色彩,后来泛指锋利的刀剑。吴钩因其奇异的形状,和不凡的杀伤力而盛名在外,而被历代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骁勇善战、刚毅顽强、驰骋疆场,励志报国的精神符号。比如“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少年别有赠,含笔看吴钩。”“吴钩悲衅子,埋首葬松涛。”“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自古以来,那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背景而纵马持吴钩迎风长啸的场景都是英雄男儿心中最绚烂的景色。

相传的“吴钩”,刀身呈曲翘状(按其形状可总称为曲刀或弯刀),在青铜时代就已经出现。曲刀的鼎盛时期是在唐代以后。当时一些唐朝的文人赋予曲刀一个雅称,称之为吴钩。这种曲刀一直久盛不衰,为文人骚客广为歌咏,广为流传。这种曲刀到宋朝就更加流行。在宋代《武经总要》中,已经看不到直刀的图样,从《武经总要》的记述来看,曲刀的装备率占明显优势。由于宋朝的法律没有把这种曲刀列为民间禁用的兵器,所以,不仅军队,就是在民间也极为普遍,如《水浒传》中的林冲献刀,杨志卖刀,指的就是这种弯刀---吴钩。从明末到清朝,传统的中国曲刀仍然被广泛使用着,特别是在民间和武术界,就更为盛行。抗战中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大刀向鬼子兵的头上砍去”所指的大刀,也就是唐朝文人所述的吴钩,即使在今天的武术界,说起刀,就是指这种中国传统的曲刀,或由曲刀所演变的各种刀。也就是吴钩与吴钩的变种。

可见,春秋古代的“吴钩”,或称为弯刀,其实并非是刀,而是两面有刃,属于剑的一个变种。直到唐朝后模仿古时吴钩研制出的曲刀也称之“吴钩”,其实才是真正的弯刀(日本武士刀的原形也是唐朝的吴钩)。  

吴钩在春秋时期是两面有刃的实战兵器,在唐朝以后是指单面有刃的实战兵器。这与剑不同,古代的剑,难以用于实战,多是仪式性质的身份象征,如荆轲刺秦王之时,秦王身上所佩带的是剑,最后秦始皇还是费劲地把�05m跙D0纬龆彼懒司i稹�

虽然吴国的剑也是名扬天下,但这种剑并没有交给兵士以用于战场上的实战,而是贵族在使用。即使到了清朝也是如此,比如说皇帝身边的贴身侍卫---四品带刀侍卫,这些需要真正投入实战的侍卫,用的是刀,是弯刀,也就是吴钩,而不是剑。虽然欧洲骑士在战场上用的是长枪、标枪、长剑、斧。但真正用的得多的,还是长枪与刀斧,造型漂亮的剑,用得并不多。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3: 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功在千秋
2013: 最早洞悉“文革”真相的人
2012: 牛鬼蛇神:六四记忆
2012: 中国离真正的法治社会还有多远?
2011: 【转贴自五味】六四祭国殇
2011: 神的话美化与杀死的功用-2
2010: 六四屠杀到底死了多少人?
2010: 金门之战回归战俘的命运 --枪毙了几批
2009: 钱学森,你的伟大只欠一个道歉
2009: 关键时刻温家宝违背组织原则背叛赵紫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