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ZT:今日蒙古,令人刮目相看
送交者: 地缘 2007年01月27日08:04:06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详细内容:
22 日,蒙古国总理恩赫包勒德抵达北京,开始为期6天的正式访问。这是恩赫包勒德今年1月就任总理后的首次访华。尽管从北京乘坐飞机去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只要两小时,但大多数中国人对于这个面积为156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250多万的内陆国家了解不多。在恩赫包勒德总理在华访问之际,《环球时报》记者从蒙古发回报道,为读者描述了今日蒙古国的真实画面。
  经济复苏,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在冷战时期,蒙古的人均国民生产值曾达到上千美元。然而,苏联解体之后,过度依赖前苏联的蒙古经济立即陷入困境。蒙古朋友在谈到那段经常停水停电、连土豆和面包都要疯狂抢购的日子时,至今还心有余悸。在当地生活的中国人告诉记者,他们曾有过拿一条中华烟换一棵大白菜的纪录。而经过10多年的调整恢复以及在大量外国援助的情况下,蒙古经济开始回暖。尤其是近两年国际市场上矿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更加快了以矿业为支柱的蒙古经济增长的步伐。蒙古政府发布的数据显示,2004年蒙古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不过500美元,2005年是720美元,而今年将达到950美元,两年就翻了一番。据经济专家预测,明年将达到1100美元。

  对于老百姓来说,数据是抽象的,过上好日子才是实实在在的。蒙古政府连续两年给公务员加薪,使公务员月平均工资由2004年的80美元到2007年初可达到150美元。另外,每个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从明年开始也可以领取每月10美元的补助金。手里有了钱,自然就敢消费。《环球时报》记者刚来蒙古时,用 “冷清”来形容首都乌兰巴托的几个大商场一点都不为过,蒙古的特产羊绒衫即使打折也鲜有蒙古人问津。这种情况自从今年7月蒙古国庆节后开始改观。一些大超市的交款台前经常排起长队,五六百美元一件的进口高档皮衣专柜前,试穿和购买的人也有不少。菜市场里的生菜、油菜和菠菜,三棵一包,就卖500图(合人民币3.5元),芹菜是500图一棵。青椒和尖椒卖到合人民币10元一公斤,据卖菜的摊主说,都比去年卖得好,有时还会出现断货的情况。

  衣食得到改善,对住房的期望也会提高。蒙古传统民居原是蒙古包,两个小时就能搭一个。现在乌兰巴托已经很少见到蒙古包了。上世纪90年代蒙古经济一直处于倒退和停滞状态,这期间几乎没搞什么基建。再加上近些年许多牧民放弃游牧生活到城市定居,使得蒙古住房供求严重失衡。房价达到每平方米500-800美元,对普通收入的蒙古人来说,简直是天价一般。因此许多年轻人在结婚生子后仍然要与父母同住。从牧区迁来的牧民则干脆在城边搭上蒙古包或小木房住下来。现在集中着蒙古总人口1/3的乌兰巴托自然而然地被分成三个区:北郊是平房区,也就是穷人区,市中心的老楼房里住着工薪阶层,而南郊图拉河沿岸的别墅区和高档商品房里则住着蒙古的新贵们。

  蒙古政府从去年开始实施“4万户工程”项目,分5年完成,力争将房价控制在每平方米300-400美元之间,并向购房者提供为期15年的贷款,有点类似于我国的经济适用房。这两年,整个乌兰巴托就像一个大的建筑工地,到处都是在建的商用楼和住宅楼。蒙古建新并不拆旧,在原有旧建筑群中见缝插针地找空地盖新楼,因此在蒙古没有拆迁这一说。据说在“4万户工程”完成后,蒙古百姓住房紧张的状况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吃西餐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从地理位置上来讲,蒙古是一个纯粹的东方草原国家。因此在一些中国人的印象里,蒙古人还是骑在马背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还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到了蒙古后才知道,喝咖啡、吃西餐已经成为大多数蒙古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去蒙古朋友家做客,除了春节桌上摆着蒙古传统的烤全羊外,其余时间饭桌上都是以沙拉和香肠为主,有时再加上一份土豆烧牛肉,餐具都是刀叉。普通蒙古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切两片面包,中间夹两片香肠和几片酸黄瓜就是一顿饭了。如今的乌兰巴托已经很难找出一家像样的纯蒙古餐馆。而类似手扒羊肉或烤全羊这样的地道蒙餐还只能是在内蒙古人开的中餐馆内才能品尝到。如今在城市里若想喝上一口用鲜牛奶现熬制的奶茶相当不易。而在欧美受到青睐的咖啡和红茶,却在蒙古大行其道。在乌兰巴托的大街小巷,咖啡店比比皆是;超市的货架上,从咖啡豆到咖啡粉以及速溶咖啡一应俱全。

  蒙古人对于休息和度假的重视也丝毫不亚于欧美人。国庆那达慕期间,整个乌兰巴托市冷冷清清,大部分人都到乡下度假去了。蒙古人有去郊外过周末的习惯,夏天露营,冬天滑雪。许多家庭都在郊区有别墅。对于有钱人家,别墅是真正的两三层的小洋楼,而普通人家就是一个小木屋。如果条件再差一些,夏天时干脆就搭上一个帐篷。通常周五下午出城和周日晚间进城的路都很堵。约蒙古朋友吃饭都要避开周末,否则你在乌兰巴托都找不到他们。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蒙古长期受前苏联的影响,欧化的生活方式不仅成为一种时尚,而且还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

  基础设施落后一直是蒙古经济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记得第一次到乌兰巴托,一走下飞机,记者立即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从机场到市中心一路上坑坑洼洼的道路,斑驳的楼房外墙和破旧的公共汽车(蒙古使用的全部是日韩淘汰的二手公共汽车),让人感觉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的某个中等城市。记者在乌兰巴托生活了近两年,差不多跑遍了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发现全市只有一个立交桥,一个过街天桥和一个地下通道,还都是在冷战时期建成的。主要的交通网由3条东西向的主干道构成,没有什么像样的宽阔街道。

  蒙古没有汽车制造业,所用汽车全部进口,政府对进口二手车没有限制措施,路上跑的车一半以上是二手的“丰田”和“现代”。车况好些的两三千美元就能买上一辆,车况差一些的甚至1000美元就能买到。而且蒙古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车就是的”,也就是说所有的车都可以当出租车,警察不会管。因此一些牧民来到乌兰巴托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买一辆二手车开起出租。据统计,现在乌兰巴托的车已达到近10万辆,在道路状况和车况双差的情况下,堵车成为家常便饭。

  与基础设施落后相比,更让蒙古政府烦恼的是贫富差距加大。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显示,蒙古至今还有超过1/3 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从这点来说,蒙古还是一个穷国。可是当你走在乌兰巴托的街头,你会惊奇地发现,街上跑的悍马车比北京还多,至于像奔驰、宝马、沃尔沃、克莱斯勒这些车更是屡见不鲜。有钱人家可以将孩子送到学费1万美元一年的贵族中小学读书,然后再送他们到欧美国家留学。这些富人很多是在近十几年的经济转型中利用机会富起来的。而与此同时,乌兰巴托还有许多“下水道儿童”(因无家可住,只能住在下水道而得名)。在一些饭店门前,还有一些孩子免费为客人看车,条件就是将打包的饭菜留给他们。

  现在,蒙古政府越来越重视贫富分化加剧的问题。蒙古国驻华大使馆的一位外交官给《环球时报》记者介绍了蒙古国新千年发展目标,其中,降低饥饿与贫穷是首要目标。蒙古政府计划,到2015年,把收入在国家贫困线以下人口的数量降低一半,营养不良人口数量降低一半。并制定政策,为青年人提供好的工作,为失业人员创造就业机会。简化创办中小型企业的手续,为失业市民提供小额信贷等。

  实行“不结盟”、“等距离”和“多支点”的外交政策

  在冷战时期,蒙古实行的是紧跟苏联的一边倒外交政策。冷战结束后,蒙古的外交政策开始全面转型。1994年,蒙古国家大呼拉尔(蒙古议会)通过了《蒙古国外交政策构想》。这是蒙古建国后自己制定的第一部独立的外交政策文件。《外交政策构想》规定:“同俄罗斯和中国保持友好关系是对外政策的首要方针”,主张同中俄“均衡交往”,开展广泛的睦邻合作,同时重视同美国、日本等国的关系。这就是蒙古“不结盟”、“等距离”和“多支点”的外交政策。

  这两年,美国和蒙古关系迅速升温引起了众多关注。自“9·11”以来,亚洲成为美国实施全球反恐战略的主要地区之一。蒙古成为美国在这个地区重点结交的潜在盟友。去年,美国防部长和总统相继访问蒙古,积极寻求和蒙古开展军事合作。美国和蒙古越走越近让俄罗斯产生了警惕。俄罗斯开始更加重视发展与蒙古的关系。俄蒙关系由地缘状况和历史沿革决定的。虽然蒙古在冷战结束后推行“去俄国化”政策,但俄罗斯的影响力并未完全丧失。至少在技术上,蒙古还非常依赖俄罗斯,在文化上仍然藕断丝连,外加欠下的大额外债都使蒙古不可能把俄一脚踢开。

  进入新世纪以来,无论是蒙古领导人还是普通百姓都清楚地意识到,搭上中国这辆高速发展的经济列车是国家发展的一条捷径。这两年到中国去的蒙古人每年都超过40万人次,这个数字对于总人口仅250万的蒙古来说可不算少。去过中国的蒙古朋友都对中国日新月异的面貌羡慕不已。蒙古人在休假时去北京旅游购物也成为一种时尚。由于蒙古医疗卫生条件落后,许多蒙古人看病都会选择去呼和浩特和北京。

  最近几年,随着汉语热的升级,越来越多的蒙古人把留学的目光转到中国。据说公费加自费,每年去中国的蒙古学生超过千人。记者有一个叫那仁的朋友,放弃了蒙古最大私企月薪350美元的工作,转到政府部门拿每月不到100美元的工资,就是因为那里有免费去中国一流大学留学的机会。记者问她是否觉得可惜。她说:“回来后会有更好的工作等着我。相反,如果错过了去中国学习的机会,我会觉得更可惜!”▲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