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解读庐山会议:老彭人缘寥寥 只有两人出头
送交者: 乐圣 2008年06月05日08:50:29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第310-6回 解读庐山会议:老彭人缘寥寥 只有两人出头 文 / 我是蝈蝈哥哥




  庐山会议,有三个人不能不提——
  钟伟少将、万毅中将和张爱萍上将。(1965年军衔停止,但我们还是这么称呼三位将军,因为用刘伯承元帅的话说,他们够男人。)
  中共1959年的八届八中全会(庐山会议)将彭德怀(上图)打为“私通外国”、“反党和反毛泽东”的野心家,此后他的日子就一直不好过,在被穷追猛打的时候,彭德怀多次提到死亡,或者说是请枪毙他,或者要警卫开枪结束他的生命,死了算了。
  庐山会议开完之后,彭德怀从会场出来,没有一个人和他说过一句话,从庐山飞回北京的飞机上,除了自己的妻子、秘书、参谋以外,只有张爱萍一人表示不在乎,有的人宁可晚回北京也要等下一班。
  在“彻底批臭彭德怀、完全肃清彭在军队的影响”的指示下,中央军委从在庐山会议后,从8月到9月,几乎开了一个月的扩大会议。彭德怀被逼不过,气愤的说:“把我拉出去枪毙好了,你们哪一个是俱乐部的成员,自己报名来。”
  在军委扩大会议的最后一天,彭德怀被迫写出了正式的检讨。可是中共中央还是通过决议,正式称呼彭德怀为“伪君子、野心家、阴谋家”。当年9月30日,彭德怀交还了元帅礼服、勋章等,离开中南海永福堂,搬到颐和园东约二里的挂甲屯吴家花园居住,他还被要求在中央党校学习。这期间,彭德怀写了五万多字的读书笔记,里面用大量的事实阐述了大跃进的错误和影响,彭德怀预言“宁左勿右”的方针必将把中国引向一个非常严重的局面上去。
  毛泽东1961年在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接受陈云等人的建议,提出调整的方针,彭德怀以为自己有希望复出,就给毛泽东写信,回到湖南做农村调研工作,毛泽东表示同意,年底彭德怀回来交上调查报告,哪里想到当时的中央正在紧锣密鼓的成立彭德怀专案审查委员会。
  1962年年1月的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说:“里通外国什么时候也不能平反,彭德怀是搞颠覆的。”
  根据彭德怀的身边工作人员回忆,看到这个决议之后,彭德怀放声大哭,手脚冰凉。从1962年2月1日到6月,彭德怀给毛泽东、刘少奇、林彪等中央常委写了八万多字的信,集中阐述了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思想,批驳了加在他身上的里通外国等罪名。8月22日,彭德怀再次给毛泽东上书,称:“如果审查出我有里通外国、颠覆中国的企图,可以受到任何党纪国法的严惩,绝不怨恨。”
  彭德怀上书不久,毛泽东指示成立彭德怀专案审查委员会,主任为贺龙元帅。专案审查委员会的结论是:彭德怀是资产阶级军事路线中国代理人和篡党篡军的头子。彭德怀从此失去人身自由,直到他病故为止。1965年间,彭德怀被任命为三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到四川成都上任,实际上是一次流放。
  红卫兵1966年12月又把彭德怀抓回北京,中间除了周恩来通过卫戍区把彭德怀以“看押”的名义保护七个月外,彭德怀基本一直处在非人的待遇中,多次被打。此间,彭德怀他给周恩来写的唯一的一封信中,抬头第一句就是:“今天被打的狠了。”
  彭德怀被关押期间,禁止任何人探视,1970年专案组判处彭德怀无期徒刑,开除党籍和党内外一切职务。看押彭德怀的工作人员回忆说,彭德怀后期因为直肠癌已经被割去了肛门,异常痛苦,他对自己说:“妈个×,疼得受不了,干脆死了算了。”
  彭德怀经常对身边警卫说的一句话是:“警卫战士,疼得我一点办法也没有了,我实在忍受不了了,你帮我打一枪吧。”
  有一次彭德怀被打回来之后,说了一句:“无缘无故地关了我这么多年,有谁来看过我一次,又有谁找我谈过一次话,我枪林弹雨中征战了一辈子,到如今落得这样一个下场,苍天啊!你真不长眼!”
  刚烈的彭大将军,竟然如此!
  批判彭德怀最厉害的几个人林彪、贺龙、罗瑞卿、萧华、谭政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表扬,九月二十六日,中央改组军委组成人员,林彪为第一副主席,主持全面工作。贺龙任第二副主席(常务副主席),谭政、罗瑞卿再度被选为常委。而洪学智、钟伟、邓华、万毅四人都被下放,他们被称之为小“彭黄张周”。
  钟伟,湖南平江人,1915年生,14岁入团,15岁参军入党,在彭德怀的红三军团和徐海东的红十五军团先后任连指导员,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
  说他能与巴顿比高低,因为他能打仗,打胜仗。如你去问钟伟,哪一仗打得最过瘾?那当然是47年春天,三下江南时,在吉林靠山屯打国民党71军88师。
  这仗不但打得敌人魂飞胆散,精彩之处还在于自己也打得惊心动魄。打不打?钟伟和政委发生了严重的分歧。政委认为:东进是全局,上级的命令是铁的纪律,我们不能贪图眼前利益,动摇了总部决心,即使这仗打胜了,我们也是错的。钟伟坚决主张打,他认为:违抗上级命令是不对,但贻误了战机而影响全局就更不对。意见相持不下,战机眼看就要错过,钟伟下了决心:“就这么定了,留在这里打他个????,打错了,砍头掉脑袋我担着,打!”
  从3月10日凌晨5点到下午2点,钟伟连着接到了林彪三个即时东进的电报,他不为所动,因为他看见了战局的转变,他围住了88师一个团,而敌87师正在赶过来增援。他一面组织战斗一面向林彪报告情况,电报的主题只有一个:你的命令我暂不能执行,就因为眼前有大仗打。一向执着的林彪终于被钟伟的执着所动,他改变了决心。最后,5师全歼了88师的一个整团,又反过身来拖住前来增援的87师,林彪再率一、六纵西进一举在郭家屯全歼国军87师,取得了三下江南的全胜。钟伟违令调动了林彪,但林彪并没有亏待他,在整个四野系统中钟伟是唯一的一个从师长直接提升为纵队司令员(军长)的。
  说钟伟不比巴顿差,因为他和巴顿一样都有非常鲜明的个性。抗战初期他在鄂豫挺进支队当团政委,由于与支队领导脾气不合,一气之下带着老婆、刚出生的孩子和警卫班跑了,这一夥人历尽艰辛,在苏北找到了老部队──新四军三师。黄克诚收留了他,让他当了10旅28团团长。如果钟伟被李先念追了回去,没准就会被当逃兵给毙了。钟伟的部队能抢,战前战士兜里都是“五师缴获”的条子,一仗打下来全城都贴满了“五师缴获”。有一次条子还贴上了东野总部的两辆过路弹药车,双方争执中,钟伟来帮忙了,“什么你的我的!都是八路,都打国民党”,凭这一句话,5师的人就把车给卸了。钟伟本人爱玩,在北满时,一打完仗,钟伟就把部队交给政委和副师长,自己回哈尔滨跳舞去了。等干部战士看到师长回来了,说明就要打仗了。钟伟比巴顿更野,巴顿充其量敢踢被战火吓懵了的战士的屁股,但从来不敢拿枪威逼上级。钟伟敢。49年渡江后,钟伟的49军在湖南中了白崇僖的埋伏,指挥作战的兵团副司令员陈伯钧下令撤,钟伟不同意,坚持顶着等援兵,否则全玩完。陈说他是副司令,他说了算。钟伟拔出手枪顶住陈的脑门吼:娘卖X的,再说撤我就毙了你!
  如果拍一部“少将钟伟”的电影,我想它在中国的票房效应不会差于“巴顿将军”。
  但钟伟没巴顿那样幸运。
  1959年8月中央军委召开了史无前例的扩大会议,各大军区领导除在家值班者,各军、兵种正副职,各野战军军长政委,各师一名正职干部共1569人出席会议,批判彭德怀。会上总政治部领导放了一颗重磅炸弹,说彭德怀在长征路上欠下了红一军团的血债,是彭亲手下令枪杀了一军团的一个连长。林彪也跟着昧着良心说瞎话,说彭恨不得把一军团的人通通杀尽,因为一军团是毛主席亲自缔造和领导的。
  这时钟伟说话了,他是以北京部队参谋长的身份与会的。“胡说”,钟伟一声斥喝站了起来,“这完全是无中生有,你当时在场吗?我在场,是我干的!彭总不在场,也不知道有这件事!现在要说清楚,那人是罪有应得,该杀!那是在一、三军团强攻娄山关,敌人反攻,他临阵逃脱,还拉了几个战士反水,被我们后续部队捉住,执行战场纪律,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你不杀他,他会杀我们。我看是有人别有用心,扯历史旧账,制造事端,挑拨一、三军团的关系,加害于彭总。”
  说到这里钟伟热血涌了上来,胀红了脸,手指着台上,几乎是在叫喊:“你们不是在逼彭总交代军事俱乐部的成员吗,娘卖X的,算我一个吧,也拿我去枪毙吧!”
  林彪被堵得说不出话来,萧华下令将钟伟铐出会场,送军事法庭。人们没有忘记钟伟,至少59年庐山会议上“两条路线”的代表者。过了几年,毛泽东很偶然地问起了钟伟的情况,但这很必然的导致了钟伟案的解决,但他没再能回部队,他下放到安徽当了农业厅的副厅长。
  又过了十几年,彭德怀到了弥留之际,据看管人员记录,在彭最后的喃喃念叨中有钟伟的名字。
  网络流传——
  事实上,在打倒彭德怀的过程中,刘少奇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的。那么,刘少奇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呢?据最近的一些史料综合分析,原因主要有三:
  1、报复彭德怀在建国初的高岗事件中支持高岗。
  大家知道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建国后的第一个政治事件就是高岗事件,当时高岗要取代刘少奇及周恩来,成为中共的第二把手。高岗提出军队党和地方党区分,把自己说成是军队党的代表,刘少奇是地方党的代表。这个提法据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彭德怀的认可。当时,在高岗夺权的过程中,得到了党内很多人的支持,而在支持高岗的队伍中,级别最高的应该有林彪,还有一个最可能的就是彭德怀。彭代表了军队和西北地区。高岗的夺权运动几乎就要成功,但是刘少奇在得到毛泽东的支持后击败了高岗。林彪、彭德怀在党内、军内的地位及威望和毛泽东的肯定,使得他们没有受到大的什么冲击。但刘少奇及其同盟者应该会对彭德怀怀恨在心。
  2、坚持左倾错误,推卸责任,打击反对者。
  因为彭德怀庐山会议的“意见书”所涉及的内容及其矛头直指当时中央一线主持工作的刘少奇。因为刘少奇及其同盟者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要在短时间内干出成绩,特别是在经济建设上,提出了超英赶美、大炼钢铁、大跃进等,要在短时间内证明自己的能力。而这些“左”倾错误,正是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的发言的矛头所指。
  3、为了巩固在党内的地位。
  当时在党内,刘少奇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是很高了。但是由于其在党内资历,特别是领导军队的资历很浅,由于当时党和国家的大部分干部都是军队干部,这些人对刘少奇是很不感冒,所以才有当初高岗提出军队党和地方党的说法,当时彭德怀主持中央军委工作,是国防部长,主持大西北工作,权力十分大,特别是彭德怀长期担任我军的主要领导人,在军中有广泛的支持,而在对刘少奇不感冒的人中,他是表现最突出、最直白的一个。可以说,如果有彭德怀的存在,刘少奇就得不到军队的完全支持,他的地位就不会十分稳固。刘少奇想接班也就不那么容易。所以刘少奇要打倒彭德怀,清洗军队中那些反对派。所以才会出现什么“军事俱乐部”的罪名。
  那么刘少奇是怎么行动的呢?
  据毛泽东贴身卫士李银桥回忆:刘少奇在讨论彭德怀的“意见书”的发言中狠狠地捅了彭德怀一刀。刘说彭德怀是魏延的骨头,朱可夫的党性,冯玉祥的作风,与其你篡党,还不如我篡党。刘少奇的发言是说,你彭德怀是一个一贯反党的伪君子,企图搞军事政变!他为了打倒彭德怀,在和毛泽东谈话时提到了李自成,他说彭德怀就像刘宗敏。可以说刘少奇十分了解毛泽东,因为他知道毛泽东多次提出不当李自成,毛泽东最痛恨刘宗敏那样的人。
  林彪批评彭德怀说:你要抛掉个人的过分自信,抛掉个人英雄主义。“只有毛主席能当大英雄,别人谁也不要想当英雄,你我离得远的很,不要打这个主意。”
  毛泽东又谈到党的历史,批评彭德怀曾在1935年长征中鼓动林彪要求毛泽东交出军事指挥权。这时,林彪插话说,长征他给中央写信要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离开军事指挥岗位,由彭德怀来指挥红军作战,这事他并未和彭德怀商量,是他自己决定写这封信的。
  
  就为林彪写的这封信,当年,在中共中央于四川会理城外举行的紧急会议上,毛泽东曾严厉批评过彭德怀。彭德怀发言申明他在会前并不知道林彪写这封信。过后,毛泽东曾屡次提及,彭德怀总持“事久自然明”的态度。不想毛泽东在今大庐山这一历史时刻,旧话重提,使彭德怀既惊讶又伤心。
  
  之后,彭德怀在他于1962年写给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一封长信中叙及此事,说:“林彪同志庄严申明了,那封信与彭德怀同志无关,他写信彭不知道。”从语气看,彭德怀对林彪挺身而出洗雪了他这一段冤情颇为感动。
  
  也可能这个原因,当林彪事件发生后,办案人员要彭德怀揭发林彪的罪行,但彭德怀始终不说,坚持要周恩来、董必武来直接审问,才肯回答。所以至死都没有什么揭发材料。
  
  那么,林彪何以缄口25年,这时才出来说明真象,这恐怕是一个历史之迷,但又是一个案。
  
  可以想像,1935年的那次会议上,其实毛泽东已经知道写信人是林彪,而且也不会有指使人。
  
  毛泽东批评林彪是“娃娃”,是啊,娃娃嘴上没毛,说话不牢,随意性就很大。因为林彪早前曾说过“红旗能够打多久?”
  如果这样,那是毛泽东的故意?
  那么,这次庐山会议林彪的主动证明,写信是自己的主意,与彭德怀无关,是他的良心发现吗?
  从林彪的性格脾气来分析,林彪原本性格耿直。他不擅交际,喜欢独处。
  聂荣臻说过:元帅中只有林彪、彭德怀两人敢于顶撞毛泽东。
  实际上林彪一半是白脸,一半是红脸;他是“两面派”。
  林彪反对“大跃进”,私下里说毛泽东“凭空想胡来”,“说绝了,做绝了,绝则错”,并说彭德怀的“万言书”是正确的,就是急了点。
  还是在庐山会议上,林彪对彭德怀说:“只有毛主席能当大英雄,你我离得远得很,不要打这个主意,我有暮气,……缺点是有暮气。”毛泽东批评了林彪的暮气,要他继续革命。从此,林彪才决定大干一场。
  林彪公开里讲:“文化大革命的成绩最大最大最大”,背地里却说:“刘少奇、邓小平是好同志,拿掉刘没道理。”他还说:“刘少奇在理论上比毛主席讲得透。”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林彪最爱读。
  林彪为什么要为彭德怀作证,我们只能从林彪的性格来分析,很大可能是他两面性起了作用。但究竟真实的思想,只有林彪自己最清楚。
  林彪以其独异的思想、怪僻的个性、韬光养晦的手法、极端的吹捧语言,为后人留下了一个永远的谜团、无尽的思索空间。陈伯达诗赞林彪:“漫漫思想界,长夜有明灯。赖此导人类,探讨永无垠。”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7: 中国高速列车凭什么能拿到国外关键技术
2007: 一个关于“民运”领导的故事
2006: 中国人不知道忏悔
2006: 写在黄昏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