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齊婕: 談六四悲劇--竟次發展模式的必然
送交者: 齊婕 2009年06月05日22:17:05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筆者在第一篇文章中討論了六-四悲劇的第一個起因是鄧共對發展模式定義的缺失,好久沒有寫續篇了,今天就先寫短篇,希望有拋磚引玉的效果。 然而,鄧共真的沒有定義發展模式嘛?當然定義了,定義的模式就是竟次,也就是通過竟次的發展模式來實現財富的積累和社會的轉型。在歷史的發展中,不論資產階級民主派還是無產階級專政派都是竟優的模式,而鄧偏偏設計了資產階級專政的竟次模式,也就是鄧的凡是論:“凡是致富,就必然正確”。   本來,競爭是一個比誰更優異的過程,應當起到激勵進步的作用。然而,如果沒有設定競爭的規則和底線,則競爭就可能導致正好相反的結果:突破道德約束,鼓勵不擇手段。不幸的是,鄧剛好鼓勵的是竟次,這直接導致了普通民眾與改革路線設計集團的對抗,從而引起了6-4事件。更不幸的是,6-4的結果是竟次路線徹底占了上風。 有些人總故意把趙紫陽胡耀邦宣傳成是6-4的失敗者。然而,失敗者並不意味着趙胡是竟優的代表。事實上,趙胡是竟次路線的總執行人,而當竟次的害處沒有突出表現出來時,趙胡不是還都要爭當改革的“設計師”稱號嘛?於是趙紫陽胡耀邦鄧小平形成了內鬥,最終還是鄧勝出,而胡趙卻都被鄧小平當作過河的石頭扔了出去。 好,回到竟優與竟次吧。國與國在競爭中獲取競爭勝利的辦法可以分為竟優和竟次兩種: 竟優,就是總和優秀的、更進步的做對比,比如在經濟增長方面,把科技和教育投入放在首位,增強科技的獨立自主能力,加大本國國民的消費能力,創造本國市場,增加本國人民福利;在精神文明上,強化本國文化中心主義,重視國民的歸屬感、完全感和自豪感。 竟次,則剛好相反,總是和最差的比,以得到心理上的快感以及進步的假象。比如總是在縱向上和歷史上的過去比(比如毛時代的物資短缺),橫向上和末流國家比(比如印度)。在經濟活動中,剝奪本國勞動人民的保障,殘酷苛待本國的勞動階層,拼命壓低工資,放任自然資源和環境的消耗與損害。在精神文明上,崇洋媚外,嘲笑本國的自主勞動創造(比如86年計算機、大飛機、生物技術、通信項目的總下馬),貶低本國的國民素質,醜化自己的文化和傳統。6-4前熱播的“河殤”就是典型的徹底的民族文化自我否定,連楊振寧都公開表態說不能接受河殤對中華文化的肆意侮辱。競次的後果,就是民族以道德的野蠻化為代價、經濟上以民族分裂化、內鬥化為結果。 比如,什麼是竟次中的勞動力價格優勢?就是一個字:“賤”。不論中國人還是外國人,現在都把中國人“賤”當成理所當然的事情。而“賤”的感受,恰恰是鄧以前的中國人民所沒有感受過的—即使是被貶低為均貧的毛時代,中國普通百姓也沒有這麼賤的感受。中國人可以接受臣民的稱呼,但絕不能容忍賤民的感受。而鄧,既希望中國人做臣民,又希望中國人做賤民,所以6-4的矛頭從最初對準趙到改為李,最後還是對準了鄧。 可以看到,鄧把中國人民,或更通俗的講,鄧把勞動力被當做一種自然資源在使用,勞動力事實上沒有人的基本權利(比如教育和醫療),甚至比自然資源享受的待遇都不如。資源,在資產階級眼裡是有價值的,如果提倡保護資源和環境,鄧共可以接受;但若提倡保護勞動人民或鼓勵勞動人民去鬥爭,則在事實上不合法的。而另一方面,資產階級卻在發展經濟增強國力的幌子下迅速地發了財,這就更加擴大了社會的裂痕和鴻溝,於是在反腐敗的口號下引爆了6-4。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8: zt 縱橫三千年,中國歷史上發生過的88
2008: (ZT)中國人墮落了麼? 作者:蘆笛
2007: 中國高速列車憑什麼能拿到國外關鍵技術
2007: 一個關於“民運”領導的故事
2006: 中國人不知道懺悔
2006: 寫在黃昏時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