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宋太宗是个好皇帝还是如此不肖
送交者: PanRenSong 2011年11月10日13:07:32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宋太宗是个好皇帝还是如此不肖

 

潘仁颂

 

《宋史》上的宋太宗赵炅(939-997),原名匡义,後改光义, 基本上是个好皇帝。而近人,特别是大众媒体,已逐渐把他写成一个十足的反面人物。

鉴于对宋太祖宋太宗缺乏比较深刻的研究,本文仅根 常规书籍和大众媒体文献,特别是维基,百度资料,提出一些问题。探讨一些可能的答案,希望得到研究宋太祖宋太宗的有关人员的重视。绝无为赵光义唱赞歌的意图。 希望读者不要误会。

 

(一) 概述

赵 光义 "因辅太祖创业有功,初封晋王。 。。性嗜学,工文业,多艺能。尤工书法,米芾称其"真造八法,草入三昧,行书无对,飞白入神。"常以所书赐大臣。" 又"宋太宗赵匡义一生戎马兵戈,给後人留下了一个武皇帝的印象。其实他还是一个雅好诗书, 特重文治的帝王。"  太宗晚年自述曰:“朕年长,他无所爱,但喜读书”。

说 宋太宗不肖主要依 是: (1) “烛影斧声”  有谋杀其兄太祖赵匡胤的嫌疑,(2) "恶言相伤" 有逼死 子赵德昭的嫌疑,(3) "迫害亲弟", 违背皇太後杜氏的“金匮之盟” 传位于弟赵廷美, (4) 幸"小周後",召宫廷画师绘《熙陵幸小周後图》。      

赵光义是一个文皇帝不假。也可以说戎马生涯,力图统一全中国。但在收复燕云十六州时,在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门外)大败。

太宗登基以後,“太祖之後当再有天下”之说一直不断,至南宋时,宋钦宗之弟康王赵腹自立于江南,是为宋高宗。当时普遍有种说法,说因为太宗登基不明不白,所有才会让後代失去半壁江山,後又有孟太後之宋太祖托梦一说,赵腹终传位给赵德芳之後赵慎。

 

(二)“烛影斧声”  有谋杀太祖赵匡胤的嫌疑

当时赵匡胤病重,皇位有三位可能的继位人:弟赵光义(陈桥兵变主谋之一),子赵德昭(22岁),子赵德芳(14岁)。如果赵匡胤中意赵德昭,完全可以立为太子。

赵匡胤生前流露出让弟赵光义继位的意图。也是史实。当年国家尚未统一,如弟赵光义能统一国家,把国家带入一个稳定的状态。 再由德昭或德芳继位, 不仅还了弟赵光义"陈桥兵变"的人情,也对自己的子孙有益。 两全其美。

反过来, 如赵匡胤一定坚持要德昭或德芳继位,弟赵光义不合作,国家也难以为继。赵光义及其後人一直有意愿,至少有点想法,要还皇位给赵匡胤後人。这也在南宋做到了。

赵光义迟迟不还皇位,人非 贤,有私心。说好听一点,为国家社稷,需要合 的时机,不能说让就让。说得不好听,就是想多 "赖"长一点时间。这也是可以推想的!

赵光义谋杀太祖赵匡胤? 没有非常合理的证 。反道是宋皇後有可能希望赵德芳(14岁)提前继位。这个继位是不有利于宋朝的。从结果看,如赵德昭才能很高,可以继位。否则赵光义继位更有利。

正统继位有时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伟大的皇帝不会追求一惟正统。当然文学家给予第一继位人更多的同情也是应该的。

赵 匡胤暴亡 “烛影斧声”:  " 根 记载,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病重,宋皇後派亲信王继恩召第四子赵德芳进宫,以便安排後事。宋太祖二弟赵光义早已窥伺帝位,收买王 继恩为心腹。当他得知太祖病重,即与亲信德玄在晋王府通宵等待消息。王继恩奉诏後并未去召太祖的次子赵德芳,而是直接去通知赵光义。 。。。。 史载,赵光义进入宋太祖寝殿後,但遥见烛影下晋王时或 席,以及“柱斧(一种手杖)戳地”之声,赵匡胤随後去世。二十一日晨,赵光义就在灵柩前即位,改元 太平兴国。这个事件由于没有第三人在场,因此一直以来都有赵光义弑兄登基的传说,但是无法证实,成了千古疑案。"

太祖驾崩时宋皇後应该在其身边。急令内侍王继恩召赵德芳入宫,是什厶意思?  赵德芳时年 14是太子吗? 王继恩拿着遗诏去找晋王赵光义。不一定不是太祖的安排.  

" 太祖比宋皇後 大二十五岁,甚至其元配所生长子赵德昭(951-979年)也比宋後要年长一岁,然而夫妻相处和洽。宋皇後性情柔顺好礼,史称她每当太祖退朝,「常具冠帔 候接,佐御馔」(《宋史·後妃传》),足见夫妻相敬如宾。宋後无出,她在太祖仅存的两个儿子德昭和德芳(959-981年)中,似乎更为偏爱幼子德芳。"

可能的解释是,宋太宗是正常继统,而太祖希望在幼子德芳长大後, 宋太宗把位子让出来, 宋太宗作太上皇.  从宋太宗的角度,需要一个好时间. 从皇嫂宋皇後的角度太宗有意拖延. 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 《宋史·太宗 本纪》也曾提出一串疑问∶太宗即位後,为什厶不照嗣统继位次年改元的惯例,急急忙忙将只剩两个月的隍7d宝九年改为太平兴国元年?既然杜太後有“皇位传 弟”的遗诏,太宗为何要一再迫害自己的弟弟赵廷美,使他郁郁而死?太宗即位後,太祖的次子武功郡王赵德昭为何自杀?太宗曾加封皇嫂宋後为“开宝皇後”,但 她死後,为什厶不按皇後的礼仪治丧?上述迹象表明,宋太宗即位是非正常继统,後人怎厶会不提出疑义呢?" "宋太宗又逼赵匡胤儿子赵德昭自杀,赵匡胤儿子赵德芳则是 奇地病死。"

 

(三) "恶言相伤" 有逼死赵德昭的嫌疑

赵德昭(951年-979年),字日新,宋太祖次子,赵德芳兄,封武功郡王。

赵 德昭自杀起因:   "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太宗亲征太原时,一夜偶发的事情 扰军营,士兵到处寻找太宗却不知其踪影,传说中当时有人提出立德昭为帝。太宗得知,更为不满。 按宋规得 很快就犒赏,可宋太宗却迟迟不颁嘉奖。当德昭提醒太宗 快论功行赏时,太宗以怀疑、忌恨的口吻说∶“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你当皇帝时,再 赏还不迟)德昭闻言愤恨不已,退而自刎(拒户,取割果刀自刎)。德昭死後,太宗又跑到德昭府里面大哭道∶“傻 儿,我不过一句气话,你怎会走这条路!”一 般认为,这是史家在为赵光义逼死德昭的罪行做掩饰。"

一个善意的解释是否更合理? 德昭可能面子薄,受不了叔叔赵光义 误解或"嘲讽"。"退而自刎" 以死明志。 可见没有夺位的强烈企图。 "德昭死後" ,太宗知道自己错怪了 儿, 跑到德昭府里面大哭道∶“傻 儿,我不过一句气话,你怎会走这条路!”

这样说可能也有其真实性。

德昭已成年,没有被立为太子,可能与面子薄有关。赵光义"气"逼赵匡胤儿子赵德昭,有之。是否要逼德昭去死? 有待研究。"德昭是位颇有韬略的 子"  被一句话"气"逼自杀。有悖常理。 德昭可能很优秀,但面子薄。难担大任。

赵光义一脉除了仁宗, 为政戒心过重也是有记载的.

赵匡胤可能有意让德昭弟德芳继位。这与宋 皇後急令内侍王继恩召赵德芳入宫一致。(但赵匡胤不一定希望赵德芳14立即继位。)  这也与赵德芳後人在南宋先于德昭後人任皇帝一致。赵德芳正史记载是病逝的。不能断定与赵光义有关。

如下两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宗室传》说赵匡胤对德昭要求十分严格,直到赵匡胤驾崩,一直没有给他加封王爵。赵光义即位之後,才封他为武功郡王。"

"赵德昭的死究竟是谁造成的?这倒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当年杜老太後不说那句“如果孩子太小,就把帝位传给光义”,德昭极有可能顺顺当当地做了大宋朝的第二代皇帝;如果赵匡胤及时把立德昭为太子的诏书颁布天下,赵光义就不可能轻易抢到帝位;"

 

(四) "迫害亲弟",  杜太後有“皇位传弟”的遗诏

赵廷美(?-984年)宋太祖赵匡胤四弟,原名匡美,为宋太祖避讳後改光美,又避宋太宗讳,最後定名廷美。

"既然杜太後有“皇位传弟”的遗诏,太宗为何要一再迫害自己的弟弟赵廷美,使他郁郁而死?"

" 开宝九年(公 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逝世。遵照皇太後杜氏的“金匮之盟”,赵匡胤临死之前,将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匡义。按照“金匮之盟”的约定办事,宋太宗赵匡义应 该将皇位传给其弟魏王赵廷美。赵匡义登基之後,隐匿“金匮之盟”的内容。魏王赵廷美一向专横骄恣,曾多次遭到其兄宋太宗赵匡义的斥责,此刻得知有“金匮之 盟”一事,于是对赵匡义甚为不满,于是暗中谋划,阴谋早日篡夺皇位。

宋太祖遣宋将潘美、曹彬等攻灭南唐,派廷美于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出师劳军,廷美遂于农历正月初二抵达汴口,会见李煜,二人谈诗论道,极为投机。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赵廷美受太宗赵光义的欺骗,带牵机药鸩杀李煜。

宋 太宗太平兴国 七年(公元982年),魏王赵廷美谋划篡夺皇位的阴谋泄露。宋太宗赵匡义遂罢免了他的开封府尹。赵匡义念其手足之情,并多次立有战功,于是仍令其为西京 (今洛阳)留守。魏王赵廷美一脉宗室,由此暂时全部迁居到了西京。赵廷美被贬谪任西京留守後,暗中仍与兵部尚书卢多逊频繁勾结。二人勾结之事败露,魏王赵 廷美罢去西京留守,削去一切官职,仅保留魏王空名,闲居在家;魏王赵廷美闲居在西京,後降魏王赵廷美为涪陵县公,迁往房州(今湖北省房县。宋太宗雍熙元年 (公元984年),魏王赵廷美举家迁至房州,赵廷美迁居房陵後不久,就忧愤成疾,吐血而终,年仅38岁。"

弟赵廷美仅是被软禁. 比文革受迫害致死的刘贺好多了.  有哪个皇帝维护自己的皇位不狠?

 

(五) 幸"小周後",召宫廷画师绘《熙陵幸小周後图》。

南 唐後主李煜(937-978),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 和一位"开山"词人. " 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身囚待罪于汴京.宋太祖赵匡胤因其曾守城相拒,封其为" 违命侯".李煜忍屈负辱过了三年囚徒生活,後被宋太宗赐酒毒死."

李煜和他的小周後被掳至宋朝京师。 宋人王 在《默记》中说∶“李国主小周後,随後主归朝,封郑国夫人,例随命妇入宫,每一入辄数日,而出必大泣,骂後主,声闻于外,後主多婉转避之。”

因灭国,加害战败国女性。在历史上不少见, 绝对应该受到指责。而皇帝召来画师将皇帝自己“行幸”场面进行“写生”绘画,超出一般的奇异。宋太宗赵光义是一个谨慎的皇帝。以文治著称。说他工于心计,杀人不见血,要可信的多。

宋太宗看中"小周後",为何不"赐"死李煜,娶回小周後?  宋太宗 仰或 这位"宫廷画师",  作图"《熙陵幸小周後图》" 的目的是什厶?    "关于这幅画,後世的下落,一说已灭失;一说,留传至近代" 

这里应有很多未解之谜。

“王 ,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是宋初著名学者王昭素的後裔。其父王萃(字乐道)是欧阳修的学生,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雪溪集》为底本。”

因纂集祖宗兵制,受到高宗赵腹的赏识,诏改京官,晚年,遭受秦桧秦桧(1090-1155)的 斥,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就算王□年长秦桧20岁,王 的《默记》写作时间也在1090之後,距 李煜(937-978)身囚汴京也有100多年了。 王 记述是否能作为绝对的依 ? 是否需要其他旁证?

再来探讨一下李煜. 李煜不是一个完全没有作为的南唐皇帝. 他发展的南唐文明是宋文明的基础.   李煜也是一条硬汉. 在强大的宋军的进攻下, 坚守江宁八个多月.  战斗异常惨烈. 李煜是巷战失败後方才投降.

"十一月十二日,曹彬大军从三面攻击江宁城,李煜率5000兵夜袭宋军北寨,未果。二十七日,宋军破城,守将呙彦、马诚信、马承俊等在巷战中战死。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认为南唐可以不败, 为何上天要助宋? 心有不甘!  宋太宗没有赵匡胤仁慈。 文人心有不甘! 可以创作更伟大的作品。为何要杀李煜?

 

(六) 小结

孙权被认为是一个仁君。同样是从兄长那里接过的权柄,赵光义的名声却远不如孙权。 然而《三国志》记载,  孙权竟不给孙策的儿子封侯。在这一点上赵光义做得还不错了。

赵光义可能被认为心机太深, 文人不想为他说太多的好话, 或许也是个原因。宋太宗是个好皇帝是真实的。他是不是"如此不肖"? 还是需要史家的进一步考证。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0: 从伊朗裔汉国独立出来的越南吴国
2010: 红卫兵道歉的宣传模糊了文革的本质
2009: lesson: 震惊:万里原来是个大贪污犯
2009: 星逝夜潭:张贤亮代价
2008: 50年代末饿死百万人的信阳事件纯属人为
2008: 平和:中国开放源头始于两千多年前汉武
2006: 三位美国老兵谈朝鲜战争 (ZT)
2006: 徐泽荣获罪十三年牢狱之灾的博士学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