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苏联末期的“南方系”(订正稿)zt
送交者: 洞庭山井蛙 2011年12月17日11:44:46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苏联末期的“南方系”(订正稿)
作者:克尔白的悬诗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点击数: 7258    更新时间:2011-10-12  
       【字体:
【复制本文】 【下载本文】

                          

                           

                                                      

  

    当你浏览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各种出版物时,你会感到仿佛是掉进了一个非理性的世界——一个百般挖苦我们祖国的过去,嘲弄战场上的阵亡者,亵渎俄罗斯的光荣,戏谑俄罗斯的悲痛的世界。  

                   ——В·利西奇金 Л·谢列平《第三次世界大战——信息心理战》  

  

                          1  

      

    毛泽东是个荒淫无耻的帝王,他杀的人超过了希特勒和斯大林的总和。  

    毛泽东是个抄袭大师,他所有有名的著作和诗词都是别人写的,他甚至还伪造了自己的身高。  

    毛岸英为了镀金,结果死于一碗蛋炒饭。谢天谢地,这使我们躲过了朝鲜式的世袭......  

这些年在南方系和《春秋大法》等控制的平面或网络媒体上,到处可以看到对中国革命史及其革命符号的解构,耸人听闻的各种历史真相翻着花样地出现,而且使很多人都信以为真。那些正直的中国人对此异常地愤怒,他们不禁要问:这个国家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托克维尔曾说过一句名言:......历史是一座画廊,在那里原作很少,复制品很多[1]我们不如去回顾一下苏联的末期,看看同样是在一个所谓不断深化改革的时代,苏联的那些南方系,看看它们在那个混乱时期的所作所为以及最终产生的结果,或许我们能在种程度上找到今日中国之怪现状的答案。但是需要说明一点: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类比——因为当时的苏联与今天的中国毕竟不完全相同——而是希望能从历史悲剧中得出各自的教训。另外,本文不是对苏联国家意识形态演变过程的分析,如果在叙述中这方面的内容不足,敬请原谅。  

  

                      2  

   

苏联时期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曾被苏联政权认为是比索尔仁尼琴更危险的亚历山大·季诺维也夫说过如下的话:1985年,还在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之前,戈尔巴乔夫曾经访问了英国。他没有去瞻仰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也是苏联意识形态、苏共意识形态——的创始人马克思的陵墓,而是去会见了女王。就此我曾经在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一个历史性大叛变的时代开始了季诺维也夫指出:叛变的首先是国家高层领导人、党的机关的工作人员、意识形态领袖和知识分子精英的代表[2]戈尔巴乔夫不知所云的新思维公开性打开了混乱的闸门,并且由此形成了以拥护改革为名的民主派媒体——亦即苏联的南方系媒体。它们逐渐构成苏联末期的权力中心之一:改革时期信息战的主要结构是一个三部曲:纠错深化破坏。......此时,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与苏共中央并列的第二权力中心......信息心理战第三阶段一开始,大众传媒就转到了戈尔巴乔夫的控制与指挥之下,并开始独立于中央委员会和苏共的其他机构。所有关键岗位也逐渐转入第五纵队之手(即开始为西方所控制)。苏共中央出版社成了印刷反民族出版物(如В·科罗季奇的《星火》杂志)的中心。大众传媒把自由这个概念捧上了天......实际上是根据第五纵队的计划行事的。多元论的表象,掩盖了大众媒体上开展的一场精心组织的有目的的运动。......大众传媒的做法低级庸俗。它们需要轰动效应。性的问题五花八门,沉渣泛起。开放妓院和卖淫合法化的呼声日高,对各种性变态兴趣陡增。一股猛烈的反文化巨浪正在袭来。它能带来利润,还能得到拨款。而苏联曾经拥有的大量学术著作和科普读物却完全消失了[3]在严肃的剧院,舞台上竟然出现了床上戏的场面,报纸杂志上出现污言秽语已经是习以为常,而《莫斯科共青团员报》居然大谈口交的魅力——这可是全苏共青团中央的报纸啊[4]      

南方系媒体的发展势不可挡:《论据与事实》(类似于我国的《春秋大法》杂志)1991年发行2400万份;《星火》杂志1988年发行180万册;1989年发行350万册,1990年发行760万册。[5]与之相比,苏联共产党的机关报《真理报》——尽管它也试图跟上改革的步伐——的发行量不到《论据与事实》杂志的一半,而且党报的所谓发行量有着众所周知的特殊性[6]民主派媒体的如鱼得水得益于苏共在意识形态上的溃逃不过这种溃逃不单单是因为招架不住对手:(苏共的)意识形态专家们用形式化的、千篇一律的陈词滥调来捍卫社会主义制度。夸夸其谈,四平八稳,毫无实际内容,闻之令人生厌,翻来覆去地讲同一个道理,让人产生一种动物反刍的联想。这种做法自然会引起人们反感。但这可并非在干蠢事,而是戈尔巴乔夫分子早有预谋的策略与苏共意识形态专家们的那些以......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起头的党八股相比,大众传媒的典型风格却是放开了的新风格,追求轰动效应和通俗性。它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利用一切此前在我国并不为人所知或鲜为人知,但在70年过程中西方早已发表过的形形色色反苏材料......这一情况营造了一种气氛,使人感到意外、新鲜和真实”“民主派媒体和党内的意识形态专家们在只有一个球门的赛场上进行了一场独特的足球赛,两队球员都在往里灌球[7]值得指出的是,南方系媒体的头头们过去也大都是党内的意识形态专家和忠诚的列宁主义者。比《星火》杂志的科罗季奇,曾在其作”《仇恨的面孔》中,对美国表达过刻骨的阶级仇恨。而在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他摇身一变成了改革坚定的支持者,后来又进化为极权主义的反对者;当极权主义土崩瓦解时,他终于满心欢喜地奔向了那个曾经让他极度仇恨国家  

    艾伦.杜勒斯在其著名讲话中(1945年在国际关系委员会上的演说)说道:只有少数人,极少数人,才能感觉到或者认识到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是,我们会把这些人置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把他们变成众人耻笑的对象;我们会找到毁谤他们的办法,宣布他们是社会渣滓尽管作为当时苏共的高级领导人并且负责意识形态工作的叶·利加乔夫已觉察到情况不妙——1987年秋,在右翼激进派报刊上,准确地说,一条对苏联历史进行歪曲,污蔑的脉络已经清晰可见了。[8]——但他在苏共十九大的那句你错了(针对叶利钦)和尼娜·安德烈耶娃的公开信我不能放弃原则一样,在南方系媒体铺天盖地对改革的敌人——据利加乔夫说改革的敌人一词是由改革的施工员亚·雅科夫列夫发明的它让人不禁联想起斯大林镇压时期使用的人民的敌人一词[9]——的声讨之下,变成众人耻笑的对象,最终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此后,凡是拥护社会主义反对全面否定苏维埃历史的人,都成了改革的敌人,都是保守势力的代表。[10]你错了我不能放弃原则作为对瓦解苏联的强大力量仅有的几次微弱抵抗,被留在了历史的记忆中。  

  

     ※插曲科罗季奇的“想当年”  

     以下是科罗季奇同志向读者们介绍勃列日涅夫同志新近出版的“回忆录”: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回忆录》是一本非常非常及时的书。它初版之际恰逢苏维埃国家遭受非难狂澜的袭击,反动势力——它至今仍对我们进行的十月革命耿耿于怀——也诋毁、贬低革命成果,就在这时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这部击中时弊的宝书出版了,它一举便风靡全世界!        

      ……在我们的写字台上就放着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的那本震动世界的精心之作。它适合我们也适合你们的口味,难怪全世界的人对它垂青。[11]  

     

                          3  

  

    俄罗斯学者对民主派媒体的意识形态策略进行过细致的技术分析,特摘引如下:  

  

     1.利用现有的符号空间,给稳定的、过时的符号添加新内容......  

     民主:在苏联,民主”——人民当家做主——这个概念是作为正面概念进入人们意识中的......新概念则变成了有钱人的权力,钱袋的权力......  

     左派:在苏联,它具有正面含义。传统的左派是主张限制资本权力,主张国有化的。改革时代的新概念则完全相反,左派与右派颠倒过来了。所谓的民主派被称为左派,他们主张非国有化、捍卫资本权力(戈尔巴乔夫曾称叶利钦是极左派”——本文作者注)。苏联解体之后,颠倒位置已经没有必要,左右派各归原位。  

     垄断:苏联时期具有负面意义,西方大公司曾被称为掠夺人民的垄断寡头......在改革后期,开始将统一的动力系统、铁路系统、天然气系统称为垄断机构,人们对它们有一种不好的看法,于是得出结论:必须解散它们(这给国家造成了严重后果)......  

     原始积累:在所有大学的观念中,这个词都意味着是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骗子和小偷泛滥。苏联解体后,这个符号用来作为掩盖大规模巧取豪夺及贪污受贿之用。言下之意是现在正经历着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必要初始阶段,以后会好起来的。  

      2.符号空间融合法。这是第二套典型手法,它往往熔各种互不相容的符号于一炉......如:木头卢布、刨花香肠时代、马克思主义是油炸水、列宁主义是蒙昧主义意识形态、七十年的昏天黑地、文明国家,等等。  

      3.符号空间改造法。可以将符号的结构看成是一块山峦起伏的原野,既有高峰、陡坡,也有山谷洼地。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所以在记忆中只留下了一些山峰,其他概念环绕在这些高峰周围。心理战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清除和消灭这些高峰。  

      4.符号与现实关系法。......苏共意识形态专家们以国家名义发布明显的虚假信息,使人们丧失了对国家的信任。  

      5.虚假的二分法(对比法)。符号空间包含了一种二分结构,如:天使魔鬼,朋友敌人,并在它的基础上,将符号分组归类。(比如将戈尔巴乔夫等人称为改革派民主派;将利加乔夫等人称作保守派顽固派反民主派””——本文作者注)[12]  

  

在这五点当中,今天中国的南方系和《春秋大法》们对第四点符号空间改造法情有独钟——“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所以在记忆中只留下了一些山峰,其他概念环绕在这些高峰周围。心理战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清除和消灭这些高峰”——所以它们不知疲倦地扮演着老田所说的揭老底战斗队的角色。和它们相比,苏联末期的南方系前辈们显然水平更高,成就更大:80年代,在第五纵队的文人笔下,卫国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几乎全被安上精心罗织的罪名,受到诽谤和侮辱。对更加久远的俄国历史的评价也如法炮制,其中包括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伊凡雷帝。被颂扬的只有像彼得三世那样的低能儿。按照80年代末当时的高论,整个俄罗斯历史简直是微不足道[13]下一部分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具体的案例,看看苏联末期的南方系是如何把从卓娅·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一直到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在内的苏维埃高峰清除和消灭,并且将他(她)们的尸骨挖出来鞭尸的。  

  

  

                     下  

  

  

          所有那些将普通概念重复上千遍的人,群众才会把他记住。  

   即使撒了谎,也要厚颜无耻地撒下去,人们乐于相信弥天大谎,  

   而不相信小骗术......人们有时对自己在一些小事上撒谎,但  

   却不敢在大事上信口雌黄。因此,他们料想不到有人这样无耻  

   地欺骗他们......  

                                         ——阿道夫·希特勒  

  

       心理战的手法之一是用历史的过去偷换当代问题。这一方  

    法于80年代末曾为苏共意识形态专家们广泛使用。他们围绕20~  

    30年代的种种事件,围绕斯大林问题,推出了现在的历史......  

    第二个手法是将现代问题导入过去从今天的利益出发,挖掘历史  

论据来证明今天的观点是正确的......第三个手法是历史    

在这场战争中把俄罗斯民族引以为荣,视为民族骄傲的所有   

英雄和杰出人物统统通过信息手段在道德上加以诛杀。                    

       ——В利西奇金 Л谢列平《第三次世界大战——信息心理战》  

  

             历史战之一:卓娅之死

                               

  

    本文作者曾有个名叫卓娅的同学,因为卓娅和舒拉不仅是苏联人民的红色记忆,也是中国人民曾经的红色记忆。卓娅·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因反抗德国侵略者而被残忍地杀害,她的英名留存于伟大的卫国战争史。理所当然地,苏联末期她成为南方系”“清除和消灭的目标之一。    1991年,炙手可热的《论据与事实》杂志刊登了署名А·若夫季斯的文章。作者称该文是根据已故作家Н.И.阿诺夫(伊万诺夫)的回忆而写成的。阿诺夫曾到过卓娅牺牲的彼特里谢沃村,但却目睹了居民们竭力回避谈论卓娅的异常现象。在把读者的胃口调足之后,作者若夫季斯开始了瓦解卓娅神话的工作:·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  

  

    听我说,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即阿诺夫——本文作者注)说——我有个感觉,在这一切背后一定有个秘密,请告诉我全部真相好吗?  

     只有一名女教师在不无犹豫地听完了阿诺夫此事将只有你我知道,绝不告诉他人的誓言之后,才吞吞吐吐地讲道:  

     德国人在向莫斯科发起总攻期间占领了彼特里谢沃村。村长与驻扎在另一个居民点的占领军当局保持着联系。一天夜里,村里的一处木板房着起火来,大火把木板房烧了个精光......过了一天或两天,纵火者被当场捕获:一个不认识的姑娘(指卓娅——本文作者注)企图利用浸透了煤油的破布等物点燃另一个木板房。此时正是严冬,一个失去了容身之处的家庭不得不挤到邻居家里栖身,全村居民极为愤怒。站岗的人狠狠地打了姑娘一顿,然后把她拖进卢克里娅的木板房,早晨村长把她解送给当局并报告了所发生的事情。当天,姑娘被前来彼特里谢沃村执行特别任务的士兵处以绞刑......没有德国人在此处宿营,因此也没有任何(按照官方说法)似乎被女游击队员纵火烧掉的德国人的马厩。  

我们的军队来到这里以后,村里的许多居民被逮捕并被带走,不知去向。因此,留下来的人面对可能到来的镇压,人人都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恐惧......  

  

作者最后写道:  

  

是不是П.利多夫因受村庄里那些被吓坏了的居民的欺骗而做了错误的报道,或者是他自己为了有利于斯大林宣传而编造了这个事件?但是不管怎么说,正是他的这种说法出了大名并被载入史册   

       

    卓娅不仅没有打击过德国人,反而烧掉了村民赖以过冬的木板房!?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这实在是再熟悉不过的风格和技巧!  

   或者的某个知名朋友,来到某个红色神话的发源地,与某个神秘的老乡或是不肯透露姓名(或现在已故)的村干部聊起了有关于红色神话的事。于是乎,在神秘老乡村干部历史真相的娓娓叙述中,狼牙山地雷战等神话依次破灭了。正如俄罗斯学者对若夫季斯文章所进行的分析:这个例证清楚地表现了斯梅尔佳科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卡拉玛佐夫兄弟》中的人物,一译斯麦尔佳科夫——本文作者注)继承者们非常巧妙的手法。他们的创作依据,都是非常可靠的事实,如一个不认识的女教师对现已作古的作家阿诺夫以及公布这件事的本文作者А·若夫季斯的口授资料。从这篇短文中,还可以看到希特勒分子如何主持公道,他们对居民如何关心,还可以看到苏军占领彼特里谢沃村所带来的恐惧和凄惨,以及对斯大林分子利多夫的揭露。这样,А·若夫季斯的文章就像一枚多弹头导弹,达到了一石四鸟的目的[14]除了《论据与事实》(!)杂志的文章,有媒体还断言照片上的那个卓娅尸体是假冒的。对此,俄罗斯联邦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研究所进行了相关鉴定,最终结论照片上被处绞刑的姑娘是卓娅·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  

                                             

             历史战之二:青年近卫军的母亲  

  

      老一辈的人应该都很熟悉亚历山大·法捷耶夫的小说《青年近卫军》以及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主人公奥列格·科舍沃伊不屈服于敌人的严刑拷打,凛然赴死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1991年,《自鸣钟报》的撰稿人М·沃利娜发表了一篇名叫《科舍沃伊的母亲在为谁哭泣》的轰动性文章,文中惊人地声称奥列格·科舍沃伊还活着!而科舍沃伊的英雄故事完全是一场由其精神失常的母亲引的离奇骗局:  

  

    在罗韦尼基地区的一个合葬墓穴中掘出了一些被德国人枪杀的人已经腐烂的尸体。当时在场的叶连娜·安德列耶芙娜(沃利娜文中奥列格·科舍沃伊的母亲实际上她把名字搞错了——本文作者注)扑向其中一个有白发的老人的尸体并号叫起来:奥列日卡,奥列日卡!所有人都看到了:在她面前的是一个带白发的老头儿,可他还在哭喊着:奥列日卡!没有人提出异议,于是......人们把那个不认识的老头儿再次作为奥列格·科舍沃伊葬埋了。然而法捷耶夫却据此杜撰出,奥列格在罗韦尼基监狱中遭受刑讯,并因此一夜之间这个16岁的男孩子竟白了头!这样,奥列格·科舍沃伊成了小说中的主人公,而叶连娜·安德列耶芙娜则成了主要英雄人物的母亲.....

    

    沃利娜的文章风行全国。文章发表几天之后,一群肆无忌惮的流氓无赖在卢甘斯克市把青年近卫军英雄半身雕像从底座上推了下来。针对沃利娜的文章,电影《青年近卫军》中扮演奥列格·科舍沃伊的弗·伊万诺夫在《真理报》上发表了同样名为《科舍沃伊的母亲在为谁哭泣》的反驳文章。他用充分的证据驳斥了沃利娜,指出了她的大量错误,并在文中提到不仅是科舍沃伊本人,他的母亲叶连娜·尼古拉耶芙娜(不是沃利娜文中所谓的叶连娜·安德列耶芙娜)受到德国人的多次毒打,并最终导致她终身残疾的事实。伊万诺夫在文章中总结道:我们这里出现了一种乱翻墓石的倾向,就像女新闻撰稿人М·沃利娜所做的那样。然而死人不可能说任何话以自卫!......应该记住圣经中的戒条:不要做伪证!众所周知,靠伪证社会不能生存——它将毁灭[15]  

  

  

  

             历史战之三:尤利乌斯·伏契克的传说  

  

    苏联末期的南方系在大肆挖掘国内墓地的同时,又精力旺盛地折腾到了国外。《绞刑架下的报告》作者,国际共产主义的著名活动家尤利乌斯·伏契克就被掘了出来。   

    伏契克据说没有被绞杀于德国普勒岑塞监狱。他不仅当了德国人的情报员,而且还以这个身份被派到玻利维亚,不久就死在那里。甚至还出现了一张尸体的照片。众所周知,纳粹和法西斯主义势力曾在拉丁美洲有很大的力量,二战后不少的纳粹分子都潜逃到拉美,而这就是发明这个玻利维亚传说的根由。另外一些人不坚持玻利维亚说,但仍然断言,他终究是叛徒情报员。至于那个著名的《报告》,则无论如何不可能是他写的,而是后来伏契克的党内同志们伪造的......[16]对于这种剥夺著作权的手法,相信也无须多言了如同希特勒说的那样,即使撒了谎,也要厚颜无耻地撒下去。只要足够厚颜无耻,只要将普通概念重复上千遍,即使编造出像季米特洛夫是个不能说一句整话的结巴,一样可以使大众相信。  

    假如伏契克泉下有知,他一定会说:  

   人们,我爱你们!你们要警惕呵  

  

              历史战之四:斯大林森林惨案  

  

    按照符号空间改造法的理论,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毫无疑问是苏联时代的象征,高峰中的高峰;苏联历史的光荣与悲剧都在斯大林时代得到了最深刻的体现。  

    19871991年国内几乎没有一家报纸,没有一家杂志,没有一个电视频道看不到指责斯大林及其时代的材料的[17]虽然非斯化运动在斯大林去世后就已开始,但在想象力夺权”——这句五月革命时期的经典口号讽刺性地被苏联末期的南方系成功实现了——的时代,非斯化运动到达了它登峰造极的境界。党的最高领导人米·谢·戈尔巴乔夫对这一运动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在戈尔巴乔夫执政的中期,他向记者和社会学家公开了中央档案馆曾受到特别保护——1987年之前任何人不得调阅——的斯大林档案资料中的部分文件,其目的在于扶持反对斯大林的势力,因此只公开了能证明斯大林是一位血腥暴君的资料,例如:与党内政敌的斗争,30年代镇压运动的经过。那些中性的,特别是缺乏揭露性的材料仍被封存而仍被封存的资料中则包括了斯大林对当时的个人崇拜表示反感等内容。[18]  

    和中国的南方系对毛泽东时代饿死数千万和整死数亿人的指控一样,斯大林时代的历次镇压自然也成了这种数字操纵的对象:例如,很多人的意识中,已经沉淀下了几百万农民背井离乡,作为富农阶级被流放的说法。奥·普拉东诺夫说:在集体化和消灭富农阶级的岁月里,约有700万~800万农民被流放,数百万农民被关进集中营和监狱’”。对此,俄罗斯研究意识形态和心理战的著名学者谢·卡拉穆尔扎质问道:“‘700万~800万农民被流放?连家属加在一起,那可是3000万~4000万人啊后来经过对当时史料和数据的认真研究,事实是:1930~1931年间,总共381026个家庭计1803392人被特别遣送(所谓富农阶级流放)。占农户总数的1.5%(约3%农户被官方划定为富农)。[19]  

    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是反对斯大林和极权主义的巨大图腾,直到今天仍然魅力不减:在他的笔下,古拉格岛民历年的动态,包括徒刑死刑、释放调转、患病死亡等方面的情况,逐年均有详尽研究,列表资料也堪称卷帙浩繁。不过正像此书的副标题——《艺术性研究尝试》一样,索尔仁尼琴的数据亦当以艺术夸张视之,而整个文化界的人士则几乎是把这些东西作为集中营社会学学术研究资料来看待的。他所造成的意识裂变真可谓令人拍案惊奇:一个人读了那种似乎言之凿凿的纪实材料,就会听而信之,而且更会相信他那4000万人被枪毙的说法[20]即使是激烈批判斯大林的罗伊·麦德维杰夫,也撰文指责索尔仁尼琴过于经常地对事实进行明目张胆的歪曲、篡改和有意的回避[21]。历史学家泽姆斯科夫用近10年的时间系统整理了反映劳动改造营管理总局(古拉格)各方面情况的档案资料,并且发表了各类被镇压人员状况的详尽汇总材料。他虽非斯大林主义者,但是尊重事实。但是民主派却刻意竭力不理睬他,也不和他论战,少数应战者如安东诺夫奥夫谢延科也都立即露了大怯。泽姆斯科夫指出他的论敌在引用他本人并未见过的1945年秋季全苏集中营和劳教所资料时犯了一个小错误:安东诺夫奥夫谢延科漏掉了一个小数点(МЛН.),把160万人变成了1600万人。多么轻而易举,拿掉小数点,再通过传媒扩散开来,而亿万人竟然信以为真。当一种思维范式已经形成的时候,操纵家就不在乎理智的论据了”“操纵家们也正是为了对想象力而非理性施加影响,才会如此夸大数字的,有时会夸张几十倍,甚至几百倍。恰恰是这种非要夸大真实数量不可的意图,才能成为操纵的一种特征[22]  

    不久之前曾闹腾过一阵卡廷森林惨案事件,我国的南方系也是不甘人后,积极响应。然而早在1988年的苏联,就发生过一个轰动全国的库罗帕特森林惨案事件,据当时的南方系媒体报导:  

  

   在明斯克郊区库罗帕特森林发现大批牺牲于斯大林大恐怖时期人士的遗骸,这场恐怖是内务人民委员部的机构在1937年至1941年6月期间制造的  

  

     媒体称这个惨案的死难人数约为数十万。国外的传媒也不遗余力地进行大肆宣传——这是斯大林及其极权制度嗜血成性的又一罪证。最后,在对这个库罗帕特森林惨案事件进行了仔细调查后,得出如下结论:  

  

    内务人民委员会各机构与所谓库罗帕特森林受害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在扎斯拉夫公路和明斯克环路之间丘陵地带的戈迪谢镇附近,安葬着不少于30万希特勒种族灭绝暴行的牺牲者[23]  

  

     正如俄罗斯学者指出的:库罗帕特这个地名在白俄罗斯地图上就从来没有过。杜撰名称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情感的力量,影射斯大林在这里枪杀人就跟杀山鹑[俄语山鹑的发音为库罗帕特卡Куропатка),故有此说——本文作者注)一样无所顾忌。库罗帕特森林案只不过是整个虚伪报道庞大体系中的一个事例而已[24]  

    在苏联末期的混乱岁月里,尽管一些谣言被揭穿,但谣言能淹没真相:因为制造大量新谣言的速度永远要快于对旧谣言的逐个驳斥。关于斯大林,有人写的东西甚至已经离谱到了让人想瞧一瞧还能编出什么玩意儿来的程度......出现了大量编造斯大林是沙皇暗探局特务的文章。有的文章说,流放中的科巴(斯大林早期的党内别名)袜子臭不可闻,几乎所有的精神病他都有;他只不过是个神学校里不学无术的学生而已,等等,等等。布尔什维克一词居然成了一句骂人话......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携带斯大林画像参加群众大会被认为是低能儿;大众传媒曾经专门在各地群众大会上寻找携带有斯大林肖像的人,以便表现他们的浅薄和粗俗[25]一个穿网眼针织背心的人坐在电视机前。——人们在街上游行,脸上带着喜悦。他手指荧光屏上斯大林时代那些缺心眼的人,笑得前仰后合,说不出一句话来[26](笔者想在此插入一件事情:2009年,某城市的一位收藏者——他是毛泽东时代的人——举办了一场关于毛泽东时代的影像与图片展。一个在改革时代成长起来的中年人热心地从外地赶来参观他对那位收藏者感叹道:你办的这个展览很好,很有意义,像这些我的父母那代人都经历过的;你看那些人(指毛泽东时代广场上的游行者),都像是发疯了一样,像机器一样。收藏者听完后说:我们当时对于领袖和国家的热爱都是出于肺腑的,并不是你说的那样,是失去了自己意志的表现。谈话由此陷入了尴尬。)  

    斯大林在世的时候,如同从天而降的巨神,其威望甚至超过了列宁。然而他身后的历史命运又是如此无常,甚至显得凄凉。1953年在斯大林的别墅里,贝利亚、马林科夫、赫鲁晓夫等人看着斯大林生命垂危,却迟迟不去叫医生;斯大林刚死,非斯化的运动就随即展开:先是贝利亚——如果不是他在党内斗争中被击败,也许就轮不到赫鲁晓夫来做那个轰动一时的秘密报告了——接着就是赫鲁晓夫的高潮戏。赫鲁晓夫先是斯大林狂热的吹捧者,后来又是斯大林狂热的反对者。在他与中国交恶的时候,甚至愤怒地声称要把斯大林的棺材直接送到北京来!到了苏联末期,在所谓公开性政策和势大滔天的南方系的力量之下,非斯化运动终于进入了歇斯底里的状态卡廷森林惨案也好,库罗帕特森林惨案也罢,其实斯大林早就被一次次地拖进了名叫斯大林的历史森林里,遭到了无数次的审判和枪决  

  

                历史战之五:回归列宁  

  

   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时代在社会意识中被一笔勾销之后,苏维埃国家的缔造者列宁的名字仿佛成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最后一座桥梁,它象征着几代人之间的继承性。因此,损害业已形成的列宁的形象诋毁他的活动,就成了把整个苏联时期说成是黑暗和愚昧时代并使人们离开社会主义的一个必要步骤[27]  

    在苏联还没有走向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末日之前,为了非斯大林化,必然要借助列宁的威名。在体制内的历次政治斗争中,列宁都是战无不胜的历史证人列宁代表了苏维埃国家的终极真理。正如赫鲁晓夫提出回归列宁原则那样;戈尔巴乔夫在改革初期也曾自诩为列宁的忠实传人。而在苏联末期的大混乱到来后,所有苏维埃国家的偶像与禁忌一个个被羞辱被打破;当苏联全部的历史都成了被清除和消灭的对象时,列宁这个最后的禁忌也就不能幸免了。所谓回归列宁的意义,可以看作是一步步地把所有的都清算完之后,最后必然来到的总结性清算。  

    列宁是德国间谍列宁是毁灭俄罗斯文化的罪人列宁是俄国人民的刽子手列宁是美好的沙皇俄国的破坏者,这些都是老调重弹了。到了这个阶段,连编造历史的工夫都可以省去,而直接使用纯文学风格了。《自鸣钟报》的政治评论家、诗人”——总是这号人物不是吗?——伊万诺夫断言:总的看来,我们的领袖和导师是死于梅毒1990年的另一篇奇文《崇拜的诞生:列宁是典型的神话》(М·魏斯科普夫,《波罗的海时报》)这样写道:  

  

    大约是1924年,克里姆林宫的下水道经受不住布尔什维克的猛烈冲击,终于跑水了。陵墓里灌满了污水,一名神甫(好象是大牧首本人),这样说:圣尸上也是要涂油的。  

     ......那副傻瓜表情、那颗秃头 、那张喝得醉醺醺的电报员也差不哪去的鬼脸......打旱地里冒出来的一颗苗苗儿:要模样没个模样,要气派没个气派。  

     瓦洛佳搞俗家的科学也在行。他虽说没有一点诗才,但只要老师吩咐,就可以立刻用正确的六音步长短短格来翻译荷马史诗  

     他的房间保持着修道院式的整洁。一个中学生正在做笔记,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一个个小耗子似的字母——字虽然写得紧紧巴巴,倒不妨碍思想驰骋。这个中学生写满了一个又个本子,若有所思地瞅着墙壁,眼前是两片画着斑斑点点的大屁股似的东西半球——苏联国徽的原型......  

     最后,终于有机会谈一谈那个与大救星联姻的她——娜杰日达(指列宁的妻子娜杰日达·克鲁普斯卡娅——本文作者注)——的问题了。想不到吧,这个讲起话来跟马卡尔·杰武什金一副腔调的党内绰号叫的革命的女修道院长,居然不乏抒情的想象力......而在那围着灰毛皮围脖、像东欧平原一样扁平乏味的胸膛里......居然还有一颗监狱未能使之丧失慈爱的心在......跳动?[28]  

  

     与此文那种妙语连珠油腔滑调下流无耻地嘲讽伟人的水平相比,我国那位说毛泽东的字像狗扒似的划拉出来了的小京油子实在只能算是托儿所的程度了。  

    在清除和消灭列宁这座最后高峰的运动中,著名的斯大林传记作者德米特里·沃尔科戈诺夫上将(我国的辛同志可以看作是他的一个小号翻版)是一个代表人物。这位担任过苏联陆海军总政治部副主任、苏联国防部军史研究所所长,曾在斯大林传记中指责斯大林违背了伟大的列宁及伟大的列宁主义的党内军内的权威理论家,也终于发现了与极权主义做斗争的必要性。特别是他在自己全盘否定列宁的著作的封面,为强化对读者的负面影响,登载了一幅重病患者的照片,那张脸被痛苦折磨得已经变了形,实际上当时人已处于濒死状态有人指出:书的封面是对死者的粗暴侮辱(不论大家对列宁的态度如何),故尔他必遭报应果不其然,沃尔科戈诺夫书出版后不久,便患病并很快死去了。不管这是不是报应应验,对列宁的诋毁还是见出了成效。《论据与事实》杂志1991年就列宁应当躺在什么地方向路人提问。莫斯科一位15岁的少年季马对此回答道:应该把他从这里扔出去......嗯,不是扔,应该是运出去。他做过什么好事吗?他把全国都搞乱了,现在却躺在这里。把他埋到某个墓地去吧[29]  

  

                 把苏维埃墓地全掘开......  

  

    不仅仅战争年代,而且整个70年苏联历史都逐渐被迅速蔓延开来的污点所覆盖,许多历史画面简直就是一幅讽刺性漫画。其中对曾经支持过苏维埃政权的作家们的态度即为一例。按照各种报刊媒体的说法:阿·托尔斯泰是贪财鬼和酒徒,马·高尔基是一个虚伪的,名不副实的人,弗·马雅科夫斯基是发育不全者,米·肖洛霍夫则是抄袭他人作品的人。甚至很难数得清针对《静静的顿河》作者究竟有多少造谣中伤[30]民主派的宣传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整个苏联时期的历史上是一批不合格的人在活动,他们以自己的极权政治威胁西方的伟大民主[31]B·柳欣在《控告总统·起诉状》(1992年)中说道:在他(指戈尔巴乔夫——本文作者注)的统治下,整个国家都被变成了考古发掘地[32]  

     人们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在苏联末期大众会轻易地相信那些荒唐无稽的政治谣言?由于这涉及到具体的苏联意识形态蜕变问题,并且不是本文的主题,所以在此仅简单地谈如下一点。苏联官方在对其自身历史的解释上有着一个非常不好的倾向——这也并非是苏联独有的问题——即用庸俗化的历史观念去解释苏联史上所发生的诸如党内斗争在内的一系列复杂问题。在1953年清算贝利亚的苏共七月全会上,苏共中央书记赫鲁晓夫的发言就是这种庸俗化历史观的典型:......早在斯大林生前我们就知道贝利亚是个大阴谋家。他是个奸诈的家伙,是个狡猾的钻营之徒。他用自己肮脏的爪子牢牢吸在斯大林同志的内心,他善于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斯大林同志......我们大家都尊重斯大林同志。不过岁月不饶人,最后一段时间斯大林既不能看文件,也不能见人,他的健康状况不佳。贝利亚这个卑鄙小人狡猾地利用了这一点,非常狡猾......贝利亚对党的态度跟希特勒没有区别......贝利亚不是党员,而是钻营之徒,可能还是间谍,在这方面还要再挖一挖......赫鲁晓夫等人用一套忠臣/奸臣——明君/昏君的模式去向人民解释贝利亚问题,甚至用庸俗化了的阶级斗争观念把贝利亚与希特勒并列——而此人就在不久前还是和自己很亲近的同志妖魔化贝利亚的形象,把他描绘成悄悄混入党的领导层的家伙——这都贬低了社会进程在历史中的重要性,创立了用某些个体的不良意愿解释苏联历史事件的先例。[33]赫鲁晓夫在二十大上全盘否定斯大林领导苏联的三十年,把大肃反时期的镇压描绘成是暴君对那些无限忠诚于党的老干部的迫害,而掩盖他本人就曾是一个积极的镇压者,掩盖了老干部们对他人的迫害行为掩盖了确实存在的反斯大林密谋等等事实。正如斯台芬·茨威格所说:热月九日之所以具有世界历史意义,并不是因为罗伯斯庇尔被处以死刑,而是他的继任者采取这种怯懦虚伪的态度(指将罪过推在罗伯斯庇尔一人身上——本文作者注)。因为直到这天为止,革命无论采取任何行动,全部理直气壮,同时也心安理得地承担一切责任[34]这种对待历史随心所欲和胡作非为的态度,使苏联官方的历史解释逐渐失去信誉。勃列日涅夫虽然没有宣布赫鲁晓夫是希特勒,但整个勃列日涅夫时代的意识形态语言完全是由连篇的废话和貌似正确无比的空话套话构成的。戈尔巴乔夫及其意识形态专家延续了赫鲁晓夫的精神。但是他们嫌后者对斯大林时代得还不够彻底,于是决定直接往祖坟上刨:现在请想象这样一种情景。罗马教皇走到罗马的圣彼得广场,对围拢来的人说了下面一番话:亲爱的教徒们,我必须向你们宣布,没有什么上帝,天主,教会只是一个犯罪组织,我把它解散了。您会怎么评价这位教皇的行为呢?须知苏联的意识形态专家们正是以这种精神表述的[35]苏共官方的历史解释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彻底土崩瓦解:既然老一套已经令人厌烦,那为什么不去听那些更新鲜、更刺激的故事呢?而苏联末期的南方系进行的大量历史发明,融惊险、侦探、色情、科幻等所有吸引人的要素于一炉,正好满足了大众的心理欲望。当然,这并不是苏联末期南方系能够大获全胜的惟一内因,但至少可以看做是重要的内因之一。  

  

                    “不能这样活!!!”  

  

一图胜千言。  

没错,在最后的时刻,大名鼎鼎的“视觉专家”斯坦尼斯拉夫·戈沃鲁欣历史性登场了。他在1990年振聋发聩地大喝一声:“不能这样活!!!以其“雄辩”的影象向苏联观众展示了一幅关于自己祖国的悲惨画卷。戈沃鲁欣用他那“诚实”的“眼睛”告诉苏联人民,他(她)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制度道德沦丧、贪腐横行、堕落不堪,整个苏联完全被灰蒙蒙的绝望之云所笼罩;而与之相反,伴随着轻快摇曳的爵士乐,一个金光灿灿的美国则豁然出现在苏联观众的眼前。于是乎,万人空巷,举国震动。如果说漫天提前报丧的文字还不够给力的话,那这“真实”的影象则最终无可置疑地证明了这个“真理”:苏联再也“不能这样活”了!  

  

   ※插曲斯坦尼斯拉夫·戈沃鲁欣的“现如今”  

   以下是在1991苏联全民公决 ——关于是否保留苏联——二十周年之际,斯坦尼斯拉夫·戈沃鲁欣接受俄罗斯《权力》周刊的主题采访时所作的回答:  

  

    不记得当时是如何投票的,但现在我会肯定地回答。苏联瓦解堪称20世纪最大灾难。我相信,如果今天举行这种公投,赞成苏联存在的人数会多出一倍。[36]
  

                    《零城》的意义  

  

     1996年俄罗斯国家杜马安全委员会举办了一个为期半年的讲习班,专门研究破坏社会文化核心的技巧。参加者包括了不同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的专家。讲习班在最后的几次会议中,重点地讨论了卡伦·沙赫纳扎罗夫(其父格·霍·沙赫纳扎罗夫曾是戈尔巴乔夫的心腹助手之一)的影片《零城》。[37]与会的专家一致认为《零城》准确地预见到了苏联社会文化核心被破坏的过程。  

《零城》大致讲述莫斯科的工程师拉瓦金到神秘的零城出差时遭遇到的怪异和恐怖经历拉瓦金刚到零城时,前往一家工厂找厂长,结果竟然见到女秘书在接待室全裸地坐着。人们进进出出,把紧急要打字的材料交给她,但对怪诞却视若无睹......出门的时候他病了。那些习以为常的秩序的标志物——列宁像呀、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榜呀——再也抵御不住迷乱的局面了。  

只有裸女或者只有列宁像的社会都是一个——意识形态意义上的——“秩序的社会。而当裸女和列宁像在同一个时空中并存,甚至裸女和列宁像被奇妙地拼接在一起,难分彼此的时候,则标志着秩序的社会开始走向混乱和崩溃之路  

在《零城》的尾声部分,零城整个匪帮——官员们、地下企业家们、作家,还有好多浪荡女人——纷纷扑向一颗象征政权的俄罗斯国家树,开始摧毁它,撕掳它的枝叶。[38]主人公拉瓦金则逃上了孤舟,在一片废然之静中,听凭自己的命运飘向不可知的黑暗深处。  

  

  

  

[1]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p104,商务印书馆1996年  

[2]亚历山大·季诺维也夫《俄罗斯共产主义的悲剧》,p62~63,新华出版社2004年  

[3]В·利西奇金Л·谢列平《第三次世界大战——信息心理战》,p225~22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4]谢·卡拉穆尔扎《论意识操纵》下,P7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5]利西奇金谢列平上引书,p239  

[6]维·戈·阿法纳西耶夫 《《真理报》总编辑沉浮录》,p2东方出版社1995年  

[7]利西奇金谢列平上引书,p229  

[8]叶·库·利加乔夫《警示》,p152,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  

[9]上引书,P122  

[10]利西奇金谢列平上引书,p238  

[11]谢尔盖·谢曼诺夫《勃列日涅夫》,p271,东方出版社2010年  

[12]利西奇金谢列平上引书,p43~44  

[13]上引书,p39。  

[14]上引书p271~273  

[15]上引书p274~275  

[16]上引书,p276  

[17]Ю·叶梅利亚诺夫《斯大林:未经修改的档案——在权力的顶峰》,p608,译林出版社2006  

[18]Н·津科维奇《二十世纪最后的秘密》,p53,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年。  

[19]谢·卡拉穆尔扎《论意识操纵》下,p54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20]上引书,P549  

[21]李辉凡张捷《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p447,青岛出版社  

[22]卡拉穆尔扎上引书,p549  

[23]库罗帕特森林案:时代的篡改,《军事史》杂志,1991.No.6,转引自利西奇金谢列平上引书,p267  

[24]上引书,p267  

[25]上引书,p266  

[26]上引书,p243  

[27]上引书,p169  

[28]上引书,p268~269   

[29]上引书,p270  

[30]上引书,p277  

[31]上引书,p308  

[32]上引书,p283  

[33]Ю·叶梅利亚诺夫《未经修改的档案:赫鲁晓夫传》,p309,译林出版社2009年。  

[34]斯·茨威格《约瑟夫·富歇——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p70,华夏出版社2004年  

[35]上引亚历山大·季诺维也夫p64  

[36]http://www.globalview.cn/ReadNews.asp?NewsID=24919。至于戈沃鲁欣说自己忘记了“当时是如何投票的”,我对此略表怀疑。  

[37]莫斯科电影制片厂,1988年。  

[38]卡拉穆尔扎上引书,p720  

  



ArticleContent.innerHTML = ArticleContent.innerHTML.replace(/alt=((['""])[^'""]*2|S+)(?=[^>]*>)/ig,""); ArticleContent.innerHTML = ArticleContent.innerHTML.replace(/title=((['""])[^'""]*2|S+)(?=[^>]*>)/ig,""); var hwk="("; var hw=""; var keywords="南方系"; var keys=keywords.split(","); var keylength=keys.length; var keywordscode="关键字 "; if(keys!=""){ for(var ks=0;ks"+keys[ks]+" "; } var regex = new RegExp(hwk,"gi"); ArticleContent.innerHTML = ArticleContent.innerHTML.replace(regex,hw); document.write(keywordscode); } 关键字 南方系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乌有之乡    http://www.wyzxsx.com  
分享到:
var jiathis_config = {"data_track_clickback":true};
   

乌有之乡新浪微博地址:http://weibo.com/wyzxwyzx
手机便捷浏览乌有之乡:http://wap.wyzxsx.com http://3g.wyzxsx.com

文章录入:克尔白的悬诗    责任编辑:执中 
【复制本文】 【下载本文】我要评论】【加入收藏】【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网友之声]媒体成文化界重要污染源  [网友之声]逗士:发射天宫一号说明美国不如非洲国家关…
[时代观察]任凭:南方系再次嫁祸于人——透析“道德”…  [网友时评]批评南方系的幺蛾子
[网友时评]摩罗:不亵渎抗战史,是中国人底线  [文艺新生]你的干爹还好吗
[网友时评]我为李双江鼓掌!  [时代观察]康菲饥餐中国肉,南方笑饮中国血-评漏油事件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1 楼zuojie】 于 2011-10-12 7:06:05 评论说
“1985年,还在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之前,戈尔巴乔夫曾经访问了英国。他没有去瞻仰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也是苏联意识形态、苏共意识形态——的创始人马克思的陵墓,而是去会见了女王。就此我曾经在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一个历史性大叛变的时代开始了。”季诺维也夫指出:“叛变的首先是国家高层领导人、党的机关的工作人员、意识形态领袖和知识分子精英的代表。”
 2 楼tianyuhong】 于 2011-10-12 8:25:07 评论说
苏联灭亡我看就亡在了没有民主上:完全戈尔巴乔夫一个人说了算,其他干部,人民群众基本的抗议权力都没有,任由戈尔巴乔夫胡来,权力制衡一下也好啊,
 3 楼zjh409】 于 2011-10-12 8:47:52 评论说
好文章。本人(邮箱zjh409@qq.com)已经将这篇文章制成mp3音频文件,为大家学习宣传尽微薄之力。欢迎大家下载流布,直接宣讲到群众中去。在浏览器地址栏复制粘贴下载页网址:http://115.com/file/bhii9cv6#
苏联末期的“南方系”(订正稿)_.rar
 4 楼林雪华】 于 2011-10-12 8:48:47 评论说
活该,俄罗斯,活该,现在的许多的中国人。崇高的东西,往往不被理解,会被邪恶污蔑甚至耻笑。
 5 楼赤旗愿忘记密码】 于 2011-10-12 8:51:05 评论说
学习,
“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     ——    毛泽东
 6 楼风声lgf】 于 2011-10-12 9:32:56 评论说
我们的“南方系”真是苏联“南方系”的好学生啊。
但已经有了前车之鉴,我们不会让“南方系”的阴谋得逞的。
 7 楼林雪华】 于 2011-10-12 10:44:56 评论说
我想为什么中苏的“南方系”的喽喽兵那么肆无忌惮,原因是上头的人认为社会主义对自己不利,要搞资本主义,所以“南方系”的喽喽兵们见风使舵,唯利是图,疯狂造谣污蔑忽悠,而老百姓呢,容易接受低俗的东西,对崇高的思想和事情有抵触心里,于是,全国上下都狂欢所谓的民主。
 8 楼引车卖浆】 于 2011-10-12 10:45:54 评论说
这片资料太珍贵了,谢谢亲爱的作者同志。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斯大林去世后三年,有赫鲁晓夫大反斯大林的苏共二十大,毛主席去世后四年,中国有大反毛主席的“四千人会议”。苏共二十二大修改党章炮制出一个“全民党”,某党某大修改党章捏造出一个“全民族的党”。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立即和铁托实现互访。毛主席去世后,华国锋立即和铁托实现互访,等等。
我在想这样一个问题,当赫鲁晓夫叛变之际,苏共党内应不缺乏马列主义者,不缺乏原意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当权者,不缺乏马列主义理论家,但为什么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未能在苏联被逆转?在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一旦共产党的中央出了修正主义,究竟该怎么办?当最负声望的革命领袖去世后,共产党的中央出了修正主义,究竟该怎么办?
 9 楼yyy123】 于 2011-10-12 11:11:30 评论说
我们跟苏联还是恩怨很多的,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苏联曾经的强大,我们应该挖掘到人家为什么强大,我们跟美国现在还有同样多的恩怨,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他的强大。二者强大过程中都有大量的资本集中,极力发展基础工业和高科技产业,只是二者形式不一样,苏联是以国家出面的形式,而美国是大财阀的形式,但是毛主席那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想。现在倒是感觉,如果我们能有办法解决好贪污腐败问题,前苏联的方向上我们可以借鉴,实践证明,走美式道路,我们只能是集体悲剧。
 10 楼zuojie】 于 2011-10-12 12:30:19 评论说
其实中国人民最应该感谢伟大的前苏联人民和现在的俄罗斯人民。想当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使中国共产党有了方向,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成功了。可是在1990年苏联解体了,俄罗斯人民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苏联消失了。俄罗斯人民到现在也没有真正从创伤中走出来。他们虽然失败了,但是却让中国人民明白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性,给中国人民上了一堂活生生的反分裂的课。这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为另一个伟大的民族所作的贡献。
 11 楼没羽箭】 于 2011-10-12 12:35:19 评论说
3 楼【zjh409】 于 2011-10-12 8:47:52 评论说 
好文章。本人(邮箱zjh409@qq.com)已经将这篇文章制成mp3音频文件,为大家学习宣传尽微薄之力。欢迎大家下载流布,直接宣讲到群众中去。在浏览器地址栏复制粘贴下载页网址:http://115.com/file/bhii9cv6#
苏联末期的“南方系”(订正稿)_.rar 
----------
zjh409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我也下载了很多,如果rar文件把原文章一并放进去就更好了
 管理员『闻语』于 2011-10-12 18:00:08 回复道:这个建议很好,您可以给热心网友“zjh409”发站内信联系。
 12 楼一草民】 于 2011-10-12 12:42:58 评论说
谢谢作者同志对前苏联分裂的系统分析,这对我国的当前形势有借鉴意义。希望有力挽狂澜的人物,如果这个希望过高的话,那么,希望以后出一个普京那样有作为的毛派领袖
 13 楼FLYINGBOY】 于 2011-10-12 14:33:38 评论说
因此,我们就是在解放思想的口号下面,解放掉了毛泽东思想。毛主席曾说过,人的思想这块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去占领。此言犹在耳旁啊!毛主席还说,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如今看来,他老人家是何其的英明 伟大 光荣 正确啊!!
 14 楼一路风尘】 于 2011-10-13 15:02:06 评论说
历史真是惊人的相似啊!
 15 楼xymahy】 于 2011-10-23 20:37:40 评论说
此文批判和揭露的好!支持。
 16 楼ymj64】 于 2011-10-25 21:01:01 评论说
试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谣言满天飞的景象?难道不是窗户打的不够开,阳光照不进来的原因吗!前苏联和我们国家一样,都有把凡是有关某一级别官员的事当做国家机密隐藏起来
。别的不说官员子女的一些情况公众知道吗?官员财产情况呢?你们在怕什么?人民吗?一些领域正确的不去占领错误的就会不请自来!
 17 楼空谷居士】 于 2011-11-20 21:28:49 评论说
汉奸,从高层杀起!
共济会,从高层查起灭九族!
 18 楼yanguangli】 于 2011-12-10 10:58:01 评论说
麻烦文章写的简明点,这文章看起来感觉在看相对论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0: 大清的赔款弄残了大英帝国?
2010: 唐太宗是王羲之粉丝 设计骗取王羲之真
2009: 明朝十万人大阅兵震惊世界
2009: “犯我强汉虽远必诛”是最无耻最荒谬的
2008: 这个定理不仅不是个东西,也太不知趣了
2008: 祸国泱民的退休双轨制
2007: zt: 粟裕为什么与三位领导都“搞不好”
2007: 探访华南虎故事背后的真相zt
2006: 60年前东京大轰炸后地狱一般的真相 (Z
2006: 柞里子:谁更适合推广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