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甲午戰爭占大便宜的不是日本而是英國 (ZT)
送交者: 非言飛語 2012年04月04日10:34:48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甲午戰爭占大便宜的不是日本而是英國
來源: 新浪 文化讀書頻道   作者:陳啟明

關鍵詞: 貨幣轉換 匯率 海關稅收 年息  甲午戰爭

 
【 提要: 愛新覺羅王朝向日本賠款的兩億兩的“甲午戰爭”巨額賠款,都是向英、德、法、俄等國銀行團借款償付的。大英帝國,(及)他們通過金融貨幣的手段,與日本共謀,強迫要求中國以英鎊交付,從而使得中國必須拋售白銀來換取英鎊,威逼中國的白銀進行貶值。

(1)借貸年息四厘-五厘,本息總計高達6億兩。
(2)由於鴉片戰爭後是由大英帝國的幹部赫德掌管經營清朝海關的稅務收入,實行由海關稅收抵押並轉付出英鎊,加碼後對外付出;
(3)原先兌換英鎊的匯率是每三兩白銀等價一英鎊,而 1896年,愛新覺羅王朝海關總稅務司赫德(英國籍)向各國提出一個備忘錄,指出“白銀對英鎊的兌價一直不斷地貶低,以致目前,必須六至七兩才能購得英幣一鎊”。貶值後的貨幣和海關的稅收等損失加起來, 不是6億,而是十幾億到幾十億兩白銀的損失。

日本的戰爭所得,更多的是償還了外債給國際資本和再次向列強採購軍火。】


 甲午戰爭

  德國要想從中國索取一個港口,藉此機會與俄國接近,使俄法的親密關係鬆動,以擺脫德國的孤立處境。

  俄國早就盯着大連軍港了,俄國也想學習英國老大,學英國缺少港口不行。

  帝俄直截了當地說:“假如日本占領南滿,對我們將是威脅。我們不能容許日本占領南滿,假如不履行我們的要求,我們將採取適當的措施。這樣,我們就成為中國的救星,中國會尊重我們的效勞,從而會同意用和平方式修改我們的國界。”

  法國參加聯盟,一面是由於俄法同盟,一面是染指中國東南沿海特別是對台灣的野心還沒有放棄。

  4月17日《馬關條約》簽訂的當天,俄國首先發難。

  俄國外交大臣說:“俄國政府決定,立即以友誼方式,直接向日本政府提出不要永久占領中國本土的請求。我們的計劃是,如果日本不接受此項友誼的忠告,俄國正考慮三國對日本在海上採取

共同軍事行動——切斷日軍在中國大陸與本國間的一切交通。”

  同一天,德國皇帝威廉二世下令,將一艘裝甲艦、一艘巡洋艦開赴遠東。

  德國外交大臣馬沙爾表示:“現在日本的和平條約(指《馬關條約》)損害了歐洲和德國的利益,儘管後者的範圍尚小,我們不得不抗爭。日本必須讓步,因為對三國鬥爭是沒有希望的。”

  4月19日早晨,法國駐華公使蒙得培羅通知俄國外交大臣羅拔諾夫,法國決定參加俄國的計劃。


  4月23日下午,俄、德、法三國駐日公使聯袂至東京外務省送交備忘錄。

  俄國公使希特羅渥說:“日本永久占領遼東半島,恐怕會招致衝突。希貴國政府善體此意,採取保全名譽之策。”

  德國公使哥特斯米德說:“日本必須讓步,因為對三國開仗是沒有希望的。”

  先禮後兵,然後大軍壓境,沒有實力靠口水那是萬萬不行的。

  帝俄是第一個秀肌肉的,俄國正在向遠東邊區派遣一支29500人的部隊;海參崴已被宣布為臨戰區,黑龍江北岸一帶正在進行戰爭準備。

  日本舉行御前會議,經過反覆討論,得出一個基本方案:對三國可以讓步,對中國則寸步不讓。

  有力的才是有理的,誰讓愛新覺羅王朝如此喜愛和平呢?

  會議決定,向三國提交以下的復文:“日本帝國政府根據俄、德、法三國政府之友誼的忠告,決定放棄遼東半島之永久占領。”

  不久,明治天皇宣布詔書,接受三國忠告,放棄遼東半島之永久占領。


  日本吐出來不是白吐的,問愛新覺羅王朝要動遷費

  之後,日本內閣會議通過決議:“作為永久放棄遼東半島之補償,對清國要求之贖金,其數量限額為庫平銀 1 億兩。”

  愛新覺羅王朝突然發現,旅遊地產雖然賞心悅目,賬面價值不菲,不過一時變現不了,國庫里

沒有現成的銀子。

  雖然日本很想索性終結愛新覺羅王朝,可是有俄、德、法三個火槍手看場子,此數先減至5000萬兩,再減至3000萬兩。

  最後談妥,愛新覺羅王朝將3000萬兩賠款全部交清之日起,三個月以內日軍實行撤回。

  隨後《遼南條約》在北京簽訂。

  其主要內容是:

  一、中國讓與日本國管理的奉天省南部地區及遼東灣東岸、黃海北岸、奉天所屬諸島嶼,永遠交還中國;

  二、中國支付3000萬兩酬報費,於1895年11月16日交清;

  三、酬款交清後,三個月以內,日本軍隊從該交還地一律撤回。

  根據《遼南條約》,中國於1895年11月30日收回海城、鳳凰城、岫巖,12月10日收回復州,12月21日收回旅順,12月24、25日收回金州、大連灣。

  至此,日軍侵占的遼南諸城全部收回。

 

  甲午戰爭以這種方式收場,讓李鴻章從“聯日拒俄”轉軌到“聯俄拒日”。

  之所以寫這些細節,其實可以從這些細節來理解和比較民國時期處理中日俄關係時的微妙之處。

  陽光下沒有太多新玩意,因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人心難測。

  抗日戰爭絕不是我們看到的拳擊賽,有賽前嚴格的訓練,有完善的比賽制度和規則,有公平的裁判等。

  中國足球的黑哨都可以讓綠茵場上出現各種千奇百怪的八卦,而一場決定國運的國戰又哪裡可能公平、公正、公開呢?

  “聯日拒俄”和“聯俄拒日”,其實都是弱國外交的產物,都具有喪權辱國的色彩。

  但是光靠骨氣和口水可以改變嗎?

  如果光靠骨氣和口水可以改變,我和大家一起去苦練氣功,猛吐口水。

  說到底,拳頭硬要靠實力,要靠綜合國力,不是GDP的漂亮數據,更不是花團錦簇的旅遊地產。

  此外,就算弱國無外交,但是並不說明弱國無博弈。

  對於中國近代很多的失敗,實力不足固然是根本,但是更大的損失在於我們的博弈水平不足,外交水平低下。

  對於世界遊戲規則不理解、不了解的情況下,就如當年鴉片戰爭的談判,中國人對於協定關稅

還認為占了便宜,對於治外法權更覺得無關緊要,這些失敗是不能被弱國無外交所掩蓋的!

 中國需要的是對於歷史的反思,而不是點驗戰果,迴避失誤。

  而我們的歷史上的清流和現代的憤青,希望中國在外交舞台要做到寸步不讓。即使是霸權的美國也是不能完全隨心所欲地在外交舞台做到寸步不讓,更何況中國?

  

  這一點,當時日本很清楚,它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甲午戰爭雖然打趴了愛新覺羅王朝,壯大了日本的國力,不過占了大便宜的是坐山觀虎鬥的列強們,而占最大便宜的是從沒露臉的大佬——大英帝國。

  別想不通,這就是老大的好處,不然搶老大的位子幹嗎?

  其他列強也得到不少好處:

  俄國修通了西伯利亞鐵路,利用中東鐵路的建成,將勢力滲透到東北全境,並隨時可能威脅日本控制下的朝鮮,日本甚至準備將北緯三十八度線以北的朝鮮,作為退讓的底線。德國得到了日本撤退後的膠東半島的數個軍港……

  日本花了大力氣,可是搶到的大塊利益成為其他列強的美餐,這就是國際政治現實。

  不過最大的冤大頭是愛新覺羅王朝。

  前面說了,愛新覺羅王朝向日本賠款的兩億兩巨額賠款,都是向英、德、法、俄等國銀行團借款償付的。

  友誼第一,比賽第二?排在友誼前面的還有更實在的:利益!這份友誼實在不便宜,最後本息

總計高達6億兩

 

  借款償付的具體情況為:

  清政府為了依照條約在三年內還清賠款,1895年7月,中國政府同俄法兩國簽定了《四厘借款合同》,即“俄法借款”,全部借款4億法郎,年息四厘,分36年還清,折扣為。

  1896年3月,中國政府同英德兩國簽定借款合約,即“英德借款”,借款總額1600萬英鎊,年息五厘,分36年還清,九四折扣。

  1898年3月,中國政府再次同英德簽定借款合約,即“續英德借款”,全部借款1600萬英鎊,八三折扣,年息四厘五,分45年還清。

  據計算,僅上述三筆借款給中國造成的可以估計的間接損失就達40471萬兩,同時這些借款還包括了苛刻的附加條件,使中國的主權進一步地喪失,有關條件如下:

  1. 償還期45年內,中國政府不得加速償還或提前一次還清,也不得變更償還方式;

  2.“此次借款未付還時,中國總理海關事物應照先進辦理之法辦理”(即海關稅務司職位一直由英國人充任);

  3. 借款擔保的範圍,除以關稅外,還有貨厘鹽厘(赫德就趁此機會要求中立衙門將有關的各厘局交由總稅務司管轄,大大地擴大了總稅務司的權力)。

  這些條件保障了利息的收取,加強了對於中國收入的控制,這些占賠款近二倍的利息和附帶利益都被大英帝國為首的國際金融資本獲得,國際金融資本的得利超過了日本的戰爭財,

日本的戰爭所得,更多的是償還了外債給國際資本和再次向列強採購軍火,利益大部分還是流入了列強和大鱷的腰包。

  有意思麼?

  中國戰敗以後,日本是發了橫財,但是我們沒有想到的是,真正在背後暴賺的也不是德、法、俄等國,而是大英帝國,他們通過金融貨幣的手段,謀取了超過我們想象的利益。

  
    更大的利益就是隨之展開的金融貨幣戰爭,威逼中國的白銀進行貶值,列強與日本共謀,對於

1895年4月從中國得到了億兩的“甲午戰爭”賠款,強迫要求中國以英鎊交付,從而使得中國必須拋售白銀來換取英鎊。

  其實說與日本合謀還抬舉了它,大英帝國為首的銀行家只有一句話:

  與我們交易只收英鎊。


  必須拋售白銀來換取英鎊!這意味着什麼商機?

  原先兌換英鎊的匯率是保持每三兩白銀等價一英鎊,而由於是大英帝國的幹部擔任愛新覺羅王朝海關的公務員,修改調整愛新覺羅王朝匯率也是本職工作。

  1896年,愛新覺羅王朝海關總稅務司赫德(英國籍)曾向各國提出一個備忘錄,指出“白銀對英鎊的兌價一直不斷地貶低,以致目前,必須六至七兩才能購得英幣一鎊”。

  一句話等於打贏一場“甲午戰爭”。中國的白銀貶值到原來價值的一半!

  如此巨大的貶值必然造成中國更大的損失,立即發生的損失就是我們在馬關條約以後向列強和金融資本的借款歸還會有巨額匯兌損失。

  這個強迫“要求中國以英鎊交付”的看似無害條款,通過修改調整匯率這簡單一招,等於兵不血刃地再殺了愛新覺羅王朝一回“甲午戰爭”。

  不過沒動槍炮,愛新覺羅王朝只當天災。

  這些因中國的白銀貶值而多支付的財富,買單的自然是人傻錢多的愛新覺羅王朝,收錢的不是殺氣騰騰的日本武士,而是進了溫文儒雅的英國紳士荷包。


  其實人傻錢多的愛新覺羅王朝付出遠遠不止這些。

  間接金融利益我們撇開不算,就貶值後海關的稅收和我們的貿易損失就極大,中國海關在大英

帝國公務員治下總稅收不斷增加,從1865年的830萬兩增加到1875年的1200萬兩,而1885年增加到1450萬兩。1887年洋貨進口突破1億海關兩。到1894年,7年間已經迅速上升到億海關兩。

  所有這些損失加起來,絕對不是什麼億兩白銀,也不是帶利息的6億兩白銀,而是十幾億到幾

十億兩白銀的損失。

  知道厲害麼?啥叫賺錢不吃力,吃力不賺錢?“甲午戰爭”中的英國與日本,就是典型案例。

  我說的是不是編的?這都是一些經濟學碩士博士的學術課題和成果。反正我是沒有製造“常凱申”的膽量。

  什麼叫不戰而屈人之兵?從來不靠口水,靠的是實力,靠的是謀略。

  作為孫子兵法的後人,至今都很少能理解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含義。面對外交糾紛,不是口出狂言,言必“血洗”、“封殺”,就是號稱韜光養晦,視而不見,唯獨忘了用智慧尋找“不戰而屈人之兵”之路。

 

  這一段與幾十年後的抗日戰爭有關麼?有關!

全面抗戰前的1935年,中國有一次“法幣改革”,大英帝國將1896年玩的那一套變換了包裝,又上演了一次。

  人傻錢多的愛新覺羅王朝給折騰沒了,羽翼豐滿的日本帝國可沒忘記當年背黑鍋做嫁衣的一幕。

  “法幣改革”的推行,等於將日本帝國的在華利益,都要繳納相當比例或是一半以上給大英帝國。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1: 好啊好啊: 中國並沒有放棄對日戰爭賠款
2011: 前兩天留意到素手輕揚與BEXXXX的如下一
2010: 毛澤東26年與改革26年之比較,為何讓人
2010: 毛澤東走下井岡山,創建蘇維埃
2009: 大躍進餓死3000萬人更顯示文革的必要性
2009: 老翁想當年: 朱德 董必武 鄧小平
2008: 為什麼大家都討厭漢奸?
2008: 甲午年湘軍決戰日本的檄文:妙不可言的
2007: free魚:希伯來民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
2007: free魚:希伯來民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