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我在毛澤東時代的大學生活
送交者: newpost 2013年06月16日16:11:49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宗  琪


       解放前,我的父親常常失業,直到解放後,才有了穩定的工資收入,並且在毛澤東時代,我們兄妹五人中,竟有四個大學生。

先 是哥哥考取了中央民族學院(現為中央民族大學)。雖然,這個大學不是清華、北大那樣的名牌大學,但是,這卻是我們家天大的喜事。因為,哥哥成了我們家祖祖 輩輩中第一個大學生。哥哥讀大學的四年中,學雜費、伙食費、住宿費等等,全由國家包了,家裡不但沒有增加經濟支出,由於少了一口人吃飯,反而倒減輕了負 擔。所以,爸爸見人就說,逢人就講,他的兒子成了大學生。

1956年,我考上了北京師範大學。正像小弟弟說的:大姐考上“吃飯”(師範)大學了。後來,大妹考上了天津醫科大學,小妹考上了北京鐵道學院(現為北方交大)。

      我的學校真是個“吃飯”大學。報到時,我只帶了一件行李。因為,學校又是不收學雜費、不收書費、不收講義費、不收伙食費、不收住宿費,連洗澡費也不收。另外,在校時還享受公費醫療。

      記得當年我們數學系的女生住在西西樓,每間寢室住八個人。寢室左右兩壁各有兩張高低床,屋子中央一個大長方形桌子,八個凳子,八個人可以同時圍坐在大桌 子四周學習。屋內光線充足,還有暖氣設備,冬天一點都不冷。每層樓的兩端,都有一個很大的洗漱間,可以洗漱、洗衣服。周末大家在這裡搞個人衛生,一邊洗衣 服,一邊聊天,各自述說着自己的假日活動計劃,嘰嘰喳喳,熱鬧非凡。每座宿舍樓都有洗澡房,可供很多人同時使用。學生宿舍樓的洗澡房輪流開放。如果,你不 怕跑腿,今天在這個樓洗,明天可以到那個樓洗,反正不要錢,你可以天天洗澡。

      吃飯是大夥。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全國實行糧食定量供應時,也只是收糧票,不收錢。當時,市民定量每人每月23-26斤,而我們女生每月定量為36斤, 我根本吃不完,餘下的全支援了男同學。男生的定量比我們女生還多。那時大學生是個寶,處處受到國家的保護和照顧。有胃病的同學可以憑醫生的證明去病號灶吃 飯,那個灶上的飯菜軟一些,也好一些,更適合有病的同學。

      記得那時每個餐廳都挺大,除去供同學們就餐,它還有其它功能:有時這裡是禮堂,在這裡舉行時事報告會,進行文藝演出;有時又變成了舞廳,在這裡舉行假日舞會。

      在校時我們享受公費醫療。有病了,可以去校醫室看病,校醫室看不了的病,可以轉到校外醫院,甚至可以在校外醫院住院治療。我們班一位南京考來的同學,在 中學上體育課滑冰時,不小心摔斷了半顆門牙,在家裡一直沒有治療,進入北師大後,就到校外醫院拔了剩下的半顆門牙,費用由校醫室報銷,他自己一分錢也沒 花。

      當年我們無憂無慮地在大學裡學習、生活。除了課本、講義,我們所需要的參考書可以到圖書館去查閱、借閱,完全用不着花錢購買。

      那時,關心政治、注意時事是普遍的社會風氣,大學裡更是如此。學校的閱覽室里有多種報刊雜誌,校園內還設有多處閱報欄。每天早晨上課前,覆蓋全校園的廣 播喇叭,準時播放當天的新聞。除此之外,學校還給每個寢室訂了一份《參考消息》。那年頭《參考消息》是“內部刊物”,具有縣團級以上級別的幹部才可以閱 讀,可是我們大學生卻和他們一樣有了這種資格。我是當年我們寢室《參考消息》的保管員,同學們閱讀後由我整理好定期上交。

除 了校內學習,我們還走出學校,參加校外的社會實踐活動。1958年大煉鋼鐵時,我們系從有關部門要來了一些研究課題。分給我們班的題目是:怎樣選擇轉爐的 角度,才能提高出爐的速度、增加鋼鐵產量。拿到這一課題,我們便不分白天黑夜幹了起來。我們分成了幾個小組,從學校那裡領回幾台手搖計算器(那時,我們還 沒有見過計算機),一個人指揮着,幾台計算器一起搖,計算着大量的數據。一個式子一個式子地算,一遍又一遍地搖,一次又一次地核對。連着熬夜,男同學要吸 煙,開始,我們女生不同意,後來看他們太辛苦了,就對他們寬容啦。夜裡餓了,就到伙房領夜餐,常常是些蒸紅薯一類的小吃,吃起來,又香又甜。搖計算器的男 同學們手騰不出來,吃不上,女同學們就主動剝了紅薯皮,餵到他們的嘴裡。大家團結合作,說說笑笑,充滿了青春活力。當時,雖然我們不知道算出來的這些數 據,有關單位用得上用不上,但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堅定不移地認為自己是在為國家的富強出力。那段日子,我們生活得既緊張,又快活。

      我們也參加義務勞動,有時在校內,有時去校外。修建北京民族文化宮時,我們就去了。我們和工人一起勞動,有的搬磚,有的和泥。那些身體不好的同學幹不了 體力活,他們就組成宣傳隊在一邊鼓勁,真是熱火朝天。實際上,我們幹的只能算是輔工的活兒,有技術的活兒我們幹不了。可是,當時我們依然覺得自己是在為社 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直到現在,每當我來到北京,經過民族文化宮時,總還能想起當年我們在這裡那麼朝氣蓬勃的勞動場面。

      上公共課時,幾個班在大階梯教室聽課;上專業課時,一個班在小教室聽課。我們數學系的學習比較緊張,不少人要開夜車,還有人常常把周末當成大自習,我就 是其中一個。那時一周只休息一天。星期六晚上搞搞個人衛生,星期天吃過早飯就鑽進教室,或是整理聽課筆記,或是演算習題,或是小結幾天的學習內容,一弄就 是一整天。不過,我們也有娛樂時間。

      學校里成立了不少課外文藝活動小組,什麼合唱團、朗誦組、寫作組、體育隊等等,等等。那時,我是校朗誦組負責人。課餘時間,我們排練節目,還經常參加北 京各大院校的聯合匯演。每到周末,學校大操場免費放映電影,誰愛看誰看。一次周末晚上,我從教室學習完回寢室時,忽然覺得校園裡特別安靜,再一聽是放電影 呢。走到操場一看,喲!這麼多人,都在專心地觀看蘇聯電影《復活》吶。我忘記了那天是周末,只看了個電影“尾巴”。

      有時我們還根據團市委的安排,參加一些涉外大型遊園活動。這樣的活動都是有外國朋友,特別是外國青年參加。這樣的交往,為的是增進國際間的友誼,這也算 是外事活動吧。學校安排大轎子車接送,出發前校團委負責人有時向我們介紹這些國家的禮節,有時告訴我們哪個國家跳交際舞的特殊習慣,等等。一次去中山公 園,好像是晚上。那次人特別多,都是北京各大院校同學的代表。我們和外國青年手拉着手,拉成一個大圈子,一起唱歌跳舞。大家雖然長相不同,膚色不同,語言 不同,但是相處得特別融洽,玩得特別開心。第二天聽說,那天晚上周總理也在場,還和大家一起跳了舞呢。

      那時,我們可真是國之嬌子啊,有時國家還交給我們歡迎來訪的外國領導人的任務。我剛進大學的那一年,國慶前夕,被抽去和其他同學一起去機場迎接來我國訪 問的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伏羅希洛夫元帥。一輛敞蓬大汽車緩緩從機場開出,車上站着偉大領袖毛主席。毛主席的身邊站着伏羅希洛夫。啊!毛主席都來啦! 頓時掌聲四起,人們歡呼跳躍着,一聲高過一聲地呼喊着“毛主席萬歲!”、“毛主席萬歲!”那火暴熱烈的場面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那天我站的位置非常好,只 要舉起手,稍稍掂起腳來,就能夠得上毛主席的手。多想和毛主席握握手啊!可是,那時紀律嚴明,不能破壞了迎賓秩序。我和同學們目不轉睛地望着毛主席,熱淚 奪眶而出。毛主席頻頻向我們招手,我們起勁地鼓掌,拼命地喊着“毛主席萬歲!”、“毛主席萬歲!”,……。從機場回來,我把這天見到毛主席,特別是和毛主 席離得這麼近以及當時的熱烈場面一一講給同學們聽。嘿!大家興奮無比,紛紛和我握手,有的女同學還和我擁抱在一起。有人提議去照像,留做紀念。於是,我們 一窩風似地跑到數學樓門前,連着拍了好幾張。記得,那天我穿的是白襯衣、紫紅色裙子、黑皮鞋、白襪子。(可惜,那時沒有彩色膠片,不過,這幾張照片我現在 還留着呢。)之後,我們又去小賣部買了些零食,大家圍坐在一起共同慶賀我們——準確地說是我代表同學們——“共同”見到了我們的毛主席。

      學校每年舉行春、秋兩次運動會,培養我們德、智、體全面發展。說到運動會,這裡還有一件讓我難以忘懷的事。

      一次運動會上,大喇叭里忽然喊着我的名字,讓我到主席台前去取我的電報。還沒等我走到主席台前,我就看見我們班的幾位同學已經從主席台把我的電報拿回來 啦,顯然電報已經打開過了。那時的人們不是急事、大事不輕易拍電報,他們是怕電文嚇着我,搶先看過電文,想和我一起分擔我的不幸。我感動極了。在黨的教育 下,那時同學們之間真像親生的兄弟姐妹一樣,生活在這樣溫暖的大家庭里,我感到無比幸福。

      到了大妹和小妹上大學的時候,已經是六十年代中後期了。因為我和哥哥都已成家,那時家裡的經濟狀況已經相當寬裕,可是他們在校期間,家裡也只是負擔他們每月十餘元的伙食費,除此以外,學校不收取任何費用。

      總之,我們的大學生活真是健康向上、豐富多彩、溫馨和睦、團結友愛,既學習了科學知識,又培養了良好的道德品格。

    那時,臨近畢業,用不着我們去社會上東奔西跑聯繫接受單位。我們每一個人的工作崗位,都在國家的整體國民經濟計劃之中,都由國家負責分配。那時的大學生, 說是由國家和人民培養而為國家和人民服務的,的確是名副其實。就拿我們四兄妹來說吧,哥哥是學哈薩克語的,他被分配到新疆師範學院做了一名大學教師,學師 范的我當了一名中學教師,學醫的大妹當了大夫,學運輸經濟的小妹被分到了鐵路局。我們都各得其所,懷着感激祖國和人民的無尚情懷,各自辛勤地工作在自己的 崗位上。我們不愁吃喝,不怕生病(都有公費醫療,自己不花一分錢),不擔心被辭退,更沒有下崗一說,總之,沒有任何後顧之憂,直到我們後來又都相繼退休。

      這就是我在毛澤東時代的大學生活,現在想起來,還是甜甜的。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1: 鄧小平是中越敵視的禍根?
2011: 一個老海歸的故事 (轉貼)(第六章)
2010: 轉載:一個留學生就當年餓死三千萬的質
2010: 華爾街的猶太人們,生前你們無法戰勝,
2009: 到底是誰的錯------說說彭德懷發難毛主
2009: 印度學者談:毛澤東的經濟思想
2008: qmh: 新港和新港一日游
2008: 新版乾淨清爽,望版主今後執行壇規,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