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霍金的惊人之论-02
送交者: 二野 2013年06月18日09:35:52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难以启齿的秘密:霍金的惊人之论-02

霍金表示,他相信人类最终将利用掌握的物理学知识,成为穿越第四维的真正旅行者。

3.霍金新思考之世界末日

  “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而人类要想继续存活只有一条路:移民外星球。”2010年8月6日,在接受美国著名知识分子视频共享网站智囊(Big Think)访谈时,霍金这样说道。

  这一惊世骇俗的预言,无疑给已经生存在2012阴影下的人们心中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弹,而关于地球的未来到底会不会像预言中所说的那样,仍是个未知数。

  接受访谈时,霍金表示,人类已经步入了更加危险的时期。人类基因中“具有自私和侵略性的本能”,这种本能帮助人类在历史上无数次灾难中幸存下来。但也是这一本能,致使人类肆无忌惮地掠夺地球资源,这个星球可供生命成长的养分已经所剩无几。

  他还指出,在这两百年里,人类面临的危机次数可能超过以往任何时候。1963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就是其中一例。“发生这种情况的频率在未来可能会不断升高,我们应该谨慎判断,成功解决这些问题。” 

  霍金说:“如果能在未来200年里避开灾难的侵袭,人类应该就安全了,那时我们可以移居到太空……人类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不能将赌注放在一个星球上。”

  至于人类如何前往外星球定居,霍金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按照科学家的估计,如使用化学燃料飞行器,要到达最近的星球也需要5万年,这显然早已超过了人类的寿命。如果要在人类的寿命期限之内到达外星球,人类就必须研制出接近光速的飞行器,还要想出办法来抵挡外太空中对人体有害的种种辐射。

  人类大规模移民外太空实在难以想象,但霍金认为这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存。“如果我们人类是银河系中唯一具有高等智慧的生物,就应该确保自己能够永远生存。”

4.霍金新思考之宇宙创生

  爱因斯坦说:上帝从不掷骰子。意即一切都按照宇宙规律运行。

  霍金说:上帝也掷骰子。上帝也不能把握每一件事的全部,宇宙不仅充满规律性,更充满偶然性。宇宙今天的一切都是在必然规律和无规律偶然的作用下形成的。

  宇宙怎样从无到有?宇宙如何创造出类似你我这样的生物?宇宙又将如何在遥远的未来终结? 

  霍金的致命一击

  神学和科学的争论,持续了数百年。而霍金再次引起轩然大波:“宇宙创造过程中,上帝没有位置……没有必要借助上帝来为宇宙按下启动键。”

  这是霍金在谈到他最近出版的和美国物理学家伦纳德姆罗迪诺(Leonard Mlodinow)联合撰写的一本新书《大设计》(The Grand Design)时所说,他声称不再相信上帝创造宇宙的说法。此前,霍金一度宣扬:“宇宙神造论和科学并不矛盾”。在1988年出版的《时间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一书中,他甚至说到:“我们若能发现一套完美的理论,这将是人类理性的终极胜利——因为届时我们应会了解上帝的心意。”

  霍金认为,新的科学理论显示,解释生命起源的“自然发生论”完全可以接受。在《大设计》中,霍金说,“由于万有引力等定律的存在,宇宙有能力且也乐意把自己从无到有地创造出来。所谓的‘自然发生’,解释了‘有物胜无物’的道理,也解释了宇宙和人类存在的原因。因此,没必要祈求上帝来点燃蓝色导火纸让宇宙诞生。”

  霍金列举了一列:1992年科学家发现一颗行星围绕另一颗恒星运行,而不是我们的太阳。他说:“它与我们的行星情况一样——单一太阳、地球-太阳距离和太阳质量的幸运组合,它并非与众不同,也不能证明地球是为了取悦人类而精心设计的。”

  不止关乎上帝

  霍金在这部新作里仅仅是老调重弹地宣布“上帝不存在”吗?没那么简单。

  《大设计》谈论的是比上帝存不存在更重要的事,即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恰好适合人类生存的宇宙,这个宇宙是如何被“设计”出来的?

   10年来,《大设计》是霍金唯一巨著。身为物理学家,霍金思考的诸多问题中不少是宗教终极命题,比如宇宙何时并如何起始?我们为何在此?为何是有非无?何为实在本性?为何自然定律被这么精细地调谐至让我们这样的生命存在?以及最后,我们宇宙的表观“大设计”能否证实使事物运行的仁慈的造物主?科学能否提供另一种解释?等等。

  有关宇宙起源以及生命本身的最基本的问题,曾经为哲学的范围,现在占据着科学家、哲学家和神学家相遇但却自说自话的领地。一些新的发现正在改变我们的宇宙观,甚至危及我们最神圣的信仰系统。

  在《大设计》中,霍金和蒙洛迪诺表述了有关宇宙奥秘的最新科学思考。他们解释,根据量子论,宇宙不仅具有单独的存在或历史,而且同时存在每种可能的历史。可以说,我们的宇宙只不过是自发地从无中出现的许多宇宙中的一个,每个宇宙具有不同的自然定律。而我们自身,则是宇宙极早期的量子涨落的产物。

  霍金和蒙洛迪诺把解决上述诸多疑问的希望寄托在“M-理论”上。M-理论解释了制约我们和我们宇宙的定律,它还是完备的“万物理论”目前可行的仅有候选者。“如果被证实的话,M-理论将是爱因斯坦寻求的统一理论,也是人类理性的终极胜利。”

5.外界反应和看法 

  霍金的这些言论一出,举世哗然。话题之科幻,时间间隔之短,霍金身份之重,使它们立刻成为舆论与关注的中心。

  我们如何看待霍金的言论?媒体的热炒,公众的关注,“霍金”一词炙手可热。各同行的现身解读,宗教界的激烈反应,物理爱好者和UFO爱好者的推波助澜,将事情演绎得更加扑朔迷离。

  “不要接触外星人”引起天文学界的巨大分歧

  霍金警告:“不要主动和外星人打招呼”。而在这之前,美国宇航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简称NASA)和其他一些组织已向深空发射了许多信息,试图与外星人取得联系。

  搜寻地外文明计划(The 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简称SETI)协会资深天文学家塞思肖斯塔克(Seth Shostak)表示,霍金的警告重新在一小部分寻找外星生命的天文学家中间激起了已进行3年的大讨论。为了避免引来危险的外星人,天文学家是否应该停止向宇宙发送目的性明确的信息呢?

  美国宇航局资深天体生物学家玛丽沃特克(Mary Voytek)谈到,天文学界在这个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有些人认为,向宇宙发送信息“就像在森林中喊话,不一定是好主意”;另一些人则反问道,“难道我们要永远躲在石头下面吗?”

  大约20年前,美国宇航局就这个问题专门召开过会议讨论。美国宇航局前约翰逊航天中心(Johnson Space Centre)主任克里斯多弗克拉夫特(Christopher Kraft)表示,当时,大多数专家就担心搜寻任务会引来危险的外星人。

  不过,在过去二十多年,许多组织故意向其他星球发送信号。最为著名的是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天文台1974年发送的3分钟广播。而美国宇航局发射的4颗深空探测器——“先驱者”10号(Pioneer 10)和11号(Pioneer 11)以及“旅行者”1号(Voyager 1)和2号(Voyager 2),全部携带有录音,向外星文明致以问候,并提供到达地球的指南。

  “宇宙创生无关上帝”遭宗教界围攻

  在英国,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领袖们居然“团结”了起来,因为霍金在《大设计》中说:“宇宙创造过程中,上帝没有位置。”

  圣公会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斯(Rowan Williams)反驳说,霍金混淆了两个层次的问题:“神的信仰并不是为了填充宇宙各事物之间的空隙,而是相信有一智慧存在,万物的活动最终都是依赖其存在”。与之相反的是,“物理法则只能解释现实物质之间的关联,但无法解释‘为何是有而非无’这个问题”。 

    英国犹太教首席拉比萨克斯(Jonathan Sacks)也在《泰晤士报》(The Times)撰文说:“科学只是关于解释,宗教则有关诠释(Interpretation),圣经对宇宙如何生成并不感兴趣。”他认为两者不能混淆,霍金的观点犯了逻辑上“最基本的错误”。

  罗马天主教领袖、威斯敏斯特大主教文森特尼科尔斯(Vincent Nichols)立即表示,对大拉比关于科学与宗教关系的说法“完全赞成”。他亦准备下周在《泰晤士报》撰文反驳霍金言论。

  英国穆斯林委员会主席、伊斯兰教长莫格拉(Ibrahim Mogra)也表明立场:宇宙和万物的存在本身,已令人知道有全能的创造者存在。

  争论的波纹一直搅到美国。耶鲁大学神学院的教授和物理学院的宇宙学家正在讨论举办一个研讨会,探讨关于现代宇宙学理论和宗教疑问等话题。

  与此同时,无神论者却无不为这样的宣言鼓舞欢欣。英国知名无神论科学家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欢迎霍金的结论,“达尔文主义将上帝从生物学中赶了出去……(在物理学上)现在霍金给出了致命一击。”

  就当他被宗教界人士集体“讨伐”时,霍金在9月10日接受CNN“拉里金现场”(Larry King Live)采访时,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上帝可能存在,但是科学可以解释,为什么宇宙不需要一个创世者。”

  学界评论:并非新论,只是吸引大众眼球

  无论是不屑一顾者、漠视者、反对者还是拥护者,霍金做到了这一点:成功吸引大众眼球。

  美国探索频道、智囊网站、《大设计》、《每日邮报》……从惊人言论的出处,我们发现这一事实:霍金借助的是大众媒体,选择宣告的对象是普通民众。

  霍金所言其实也并非新论。外星人存在、时间旅行、末日论、宇宙起源这类信息早就铺天盖地,好莱坞也已经上演过多部大片。甚至连霍金本人也不是首次阐述这些观点。

  “这只是一篇科普文章,在学术上并没有突破——他也许只是在吸引大众眼球。”上海师范大学天体物理研究中心主任李新洲教授这样评价。这是他阅读霍金在《每日邮报》上发表的探讨时间旅行的文章后得出的结论。

  霍金的同行更是这样评论他的新书《大设计》:“霍金教授在书中所说的,其实在科学界并不是什么新理论。其实就是万有引力定律和广义相对论,加上量子力学。”马里兰大学物理系教授克沃尔基阿巴扎居安(Kevork Abazajian)向美国之音“(VOA)”解释。

  末日言论早已泛滥,霍金的“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不过是“冷饭热炒”。对这一言论的反映也分为两派:反思的人认为霍金的预言给了人类警示,人类必须停止过度开发、停止争斗、共同合作;嗤之以鼻的人认为,地球在200年内毁灭只是小说家娱乐的产物,霍金干这事实在有点无聊。而有关专家表示,虽然时下全球气候呈现异常,地质灾害增多,但就此认为地球即将终结,是缺少科学依据的。

  霍金是要靠这些吓人预言来维持自己的声望吗?纵观这几年,霍金并无新的研究成果问世。奇怪的是,霍金就同样的段子老调重弹,却威力无穷,影响颇大,警示效果甚至超过以往。声名显赫的霍金选择这些“好莱坞式”话题,难道真的只是为了吸引大众眼球吗?

  普通大众:霍金言论不过霍金式的浪漫

  作为当今的科学偶像,霍金此番的种种说法立即引发公众追问:科学家在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了吗?我们已经探寻到外星生命存在的确实证据了吗?制造时间机器的梦想距离与现实更近了吗?地球真的就要灭亡了吗?

  霍金的一生都颇富浪漫色彩。有人说,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他,在轮椅上坐了40年,近乎全身瘫痪,1985年还因肺炎而渐渐丧失说话能力,演讲和问答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然而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却谱写出浪漫的诗篇:学术上,他被誉为当代的爱因斯坦;生活上,他结婚2次,育子3人。这也成为学界公认的霍金式的浪漫。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2: 埃及军方立法 与 尼克松水门事件 从反
2012: 狼狈为奸:乾隆帝利用权臣和珅敛财反贪
2011: 国军占着战略要地不作为,将成中华民族
2011: 中国十四亿醒狮来了?咋办?
2010: 热烈庆贺左派旗手张宏良博客被封
2010: NoWorry: 岳飞不仅是个十足的奴才,还
2009: 洪承畴的“使命”及其他
2009: 毛在1959年的郑州会议上就是孤家寡人了
2008: 生态环境的异常变化是明王朝崩溃的主因
2008: 晚唐惨祸--甘露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