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網上拍到一份珍貴的關於外公的原始資料(圖)
送交者: 沐嵐 2013年10月06日12:30:56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關於外公的資料少而又少,那天在google上看到一個條目 ”文稿 -- 李元箸記事-- 民國熱河省委……“於是委託弟弟把它拍了下來,僅50元人民幣,經過差不多一個多月才送達弟弟手中。因是唯一的一份手稿,我心裡非常擔心投遞過程中丟失。 今天早上請弟弟把它拍了照片傳遞給我,一看,實在是太珍貴了,應該是熟悉外公或和外公共過事的人寫的,而且可能是位政協委員,1980年因文史的需要而專門為外公寫的。 這部文稿完全印證了互聯網上關於外公的事跡,並且有些更詳細,比如外公甚至在抗戰前和汪精衛共過事等等。 


感謝這位公正地記錄歷史的文稿作者,如果他老人家健在的話,有機會一定要去拜訪,當面致謝。













手稿:                               《李元箸點滴記事》
                                            政協 輯/劉


註:文中“?”是辨認不清楚的字, ( )里的字是改錯別字或補充。

1911年11月1日,《民意報》創刊,是天津最早宣傳民主革命的報紙,李元箸曾任《民意報》註:汪精衛任總編輯,趙鐵橋任總發行主編之一)。李元箸與趙鐵橋過從甚密,二人是致(至)鐵好友。李元箸和趙鐵橋一樣,是早期同盟會會員。趙因創辦《遊藝報》鼓吹革命,被敵緝拿,逐往北京。《民意報》是趙鐵橋同汪精衛,吳稚暉合創的。李元箸後參與其中。李元箸的支持下,《民意報》名聲很大,袁世凱政府多次想收買之,均遭拒絕。李元箸所在的《民意報》後來被查封。李元箸因此離開天津。
  李元箸與齊協民亦是好朋友。一九xx(?)年,齊協民籍祝賀外祖父六十大壽之便,隨母親北上。時值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全國響應,革命浪潮洶湧,齊協民就北京求姑母(?清?師李鴻藻之長媳),托其夫弟李石曾代謀工作,以其躋身革命隊伍里。不久,李石曾先生就介紹齊協民為《天津民意報》的駐京記者。《民意報》屬於老同盟會,主其事者為趙鐵橋,李元箸和楊杏佛。李元箸由此與齊協民熟稔,反又經李元箸介紹,擔任北京《民意報》的主編,同時還加入了同盟會。李元箸文筆好,革命思想也??,反對袁世凱的。
   一九一三年,袁世凱迫害民主黨人士,在京的同志均無法留京。李元箸逃往上海,李石曾赴法國,楊杏佛離京即將去美國,趙鐵橋也首途南下。李元箸給齊協民從上海轉來一封信,是孫中山先生托李元箸轉的委任狀。並附有楊杏佛的手書,略謂“孫總理密諭,派吾弟任歡迎(國)會團總代表,希速歡迎我黨成員星夜南下……”
   令李元箸沒有想到的是,正在齊協民分派暗送成員南下之際,?被北京軍政執法處長陸建章???,下令通緝,幸賴表兄康士鐸得信較高??。令齊協民急速逃亡。齊訊即跑到天津,座(坐)在???舟去大連。抵大連後,得悉孫中山討袁??。????。齊在大連住了半年,舉目無親,?愛???,??,意志消沉,悄悄返??,????????。 從此,齊協民與李元箸等同盟會員失去了聯繫。李元箸是保護革命黨人的,很樂意幫忙的熱心人。
  在張學良東北易幟中,李元箸時任熱河省委工作。李元箸支持張學良的選擇。張學良選擇與南京國民政府聯繫,(意)在聯合南方抗日,僅依靠東三省的勢力,難以與日本人抗衡。李元箸等人認為,張作霖之死,是中日之仇恨,必報。李元箸認為,東北三省歸蔣介石統管,有利於聯合抗衡日本。張學良將來信中章炳麟,譚延闓,蔣介石,許崇智等信件輯在一起,裝訂成冊葉(頁),護以楠木夾板,命名為《玉屑瑤華》,藏之。 李元箸因支持蔣,又在熱河省委,便有人推薦給蔣和張學良。最終,李元箸得到了張學良的好感。在政治上,李元箸是愛國的,反對專制,嚮往民主革命。
 李元箸在討伐袁世凱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當時,與護國軍分路出征的同時,??革命黨開展了全面的軍事討袁活動。 1915年,李元箸參與了討袁行動。雲南獨立後,孫中山認為:“既有??,則袁之信用已破,此後吾黨當力圖萬全而後動,????既握重要之勢力。”當時,中華革命黨人紛紛準備發?。李元箸在朱執信的領導下,於1916年8月間,參加了攻取省城廣州的軍事行動,李元箸參戰積極。
  三月上旬,朱執信對廣州再次發動攻擊。此次行動,計分兩步:第一步,是襲取袁世凱由上海派來的肇和艦,第二步一所獲之肇和艦,駛進省河,謀攻觀音山等處,進而奪取廣州。行動之前,朱執信與李天德以及上海陳其美所派楊虎,李元箸,,馬伯麟,余建光。馮啟民等人,在澳門籌議多次,決定以一部分同志密登奧(澳)門開往廣州的永固客輪,抵黃埔後,即??甚泊近肇和艦,向敵突襲,奪取敵艦。
  李元箸等革命黨人為奪取敵艦,不怕犧牲,多次發起進攻。但在肇和艦嚴密炮火封鎖下,中華革命黨人的起義失敗了。李元箸通過這次鬥爭,認識到了革命的艱巨性,深思推翻袁世凱統治任重道遠。但李元箸並沒失去信念,他鬥志彌堅。
   李元箸在歷史上,攻大於過,評價還是比較高的。關於李元箸的(資料),留有較少,有待文史專家挖掘。
(完)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2: 星辰的翅膀:南懷瑾傷了我讀國學的心
2011: 看看所謂的毛澤東詩詞是怎麼來的
2011: 朝鮮戰爭勝負對比(圖)
2010: 滴血川康 50
2010: 想起当年蔡公时
2009: 落基山人: 從大歷史看毛澤東
2009: 鴉片戰爭失敗是不是慈禧修頤和園
2008: 香椿樹:用數學的方式理解美國金融危機
2008: 解放戰爭初期國民黨軍事實力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