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同光两朝不挂名女皇的“金葬”
送交者: 二野 2013年10月11日22:05:52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同光两朝不挂名女皇的金葬

——慈禧太后葬事概略

世人相传,人死葬法有五:即金葬、木葬、水葬、火葬、土葬。

此乃将人间的葬事牵强附会地赋予五行的意义。

帝王、后妃死后为金葬;满、

汉臣民死后殓以质料不同的木棺,是为木葬(然后以土掩埋,实际上是木土

复合葬);水葬多出现在江河湖海之滨的少数民族;佛教徒圆寂后皆荼毗火

化,表示五蕴皆空①,是为火葬;回民死后挖喇哈儿为土炕形,使

遗体直接接触于土,是为土葬(这种说法当然不能概括中国各民族所采用的

各样葬式,因此是不完整的)。

盖金葬是对帝王葬事的尊称,言其至尊、至贵、至高。仅以垄断清政权

达 48 年之久的慈禧太后来说,她死后是典型的金葬。其葬礼规模之大,

时间之长,耗费人力物力之巨是骇人听闻的。 从她六脉初绝 (民间称 倒头

到葬入东陵地宫,丧礼近一年,共花掉 120 万两白银。

古制天子之椁四首。清代帝王的棺椁比起古代天子有过之而无不及。慈

禧太后的金棺做好后,先用一百匹高丽布缠裹衬垫,再漆饰四十九道。每道

油漆都必须按既定工艺规程如法操作,工序各有不同名目:第一道谓之

生漆;第二道谓之通漆灰;第三、五、七、九、十一道谓之漆满糊

;第四、六、八、十、十二道谓之压布漆灰;从第三道到第四十道

轮番使用漆满糊布和压布漆灰两种工艺。第四十一道谓之中漆灰;第四

十二道谓之细漆灰;第四十三道谓之浆漆灰;第四十四道谓之

;第四十五道谓之垫光漆;第四十六道谓之退光漆;第四十七

道谓之笼罩漆;第四十八道谓之金胶漆;最后一道谓之满扫金

②。漆饰完毕还有一系列的加工。她的棺材体积庞大,盛殓遗体绰绰有余,

于是填装了大量的殉葬品。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三日 (1908 年 11 月 16 日),慈禧遗体殓入梓宫,

同时放进去大量的殉葬品。其中有:正珠朝珠五盘;东珠朝珠四盘;红碧瑶

朝珠四盘;绿玉朝珠二盘;珊瑚寿字朝珠二盘;珊瑚双喜朝珠二盘;红碧瑶

手串三盘;绿玉莲子手串一盘;珊瑚手串一盘;正珠念珠六盘;红碧瑶念珠

二盘;绿玉念珠一盘;珊瑚圆寿字念珠二盘;绿玉兜纪念一挂;正珠挂钮一

副;金镶正珠镯子一副;金镶各色真石正珠镯子一副;金镶珠石镯子五副;

珊瑚雕螭虎朝珠一盘;珊瑚朝珠二盘;龙眼菩提朝珠一盘:大正珠手串一盘;

正珠手串二盘;东珠手串二盘;金镶正珠龙头软镯一副;金镶各色真石白钻

石葫芦镯子一副;镀金点翠穿珠珊瑚龙头镯一副;东珠软镯一副;白玉镶各

色真石福寿镯一副;绿玉圆镯三副;绿玉烟壶三件;茶晶烟壶一件;白玉皮

烟壶一件;玛瑙烟壶一件;洋金镶白钻石小表一件;洋金镶珠日带别针小表

一件;洋金镶白钻石宝砧桃式别子一件,紫宝石桃式别子一件;白玉透雕活

环葫芦珮一件;绿玉透雕活环珮一件;珊瑚鱼珮一件;大蚌珠别子一件;白

玉鱼一件;蚌珠别子二件;汉玉珞③一件;汉玉仙人一件;汉玉玩器二件;

汉玉玩器一挂;金镶钻石带别子一件;白玉蘑菇一件;白玉羚羊小别于一件;

白玉猫一件;黄玉杵一件;雕汉玉针一件;汉玉羚羊一件;雕绿玉圈纹扳指

④一件;雕汉玉镶金里扳指一件;汉玉扳指两件;红碧瑶暖手⑤一件;玛瑙

暖手四件;汉玉东升⑥一件;汉玉箭隔⑦一件;汉玉蚕纹璧一件;汉玉英雄

鸡心玦⑧一件;汉玉昭文袋⑨一件;绿玉猴跁杵簪三支;红碧瑶猴跁杵簪一

支;正珠抱头莲二支;金平安小耳挖二支;蓝宝石抱头莲二支;红碧瑶抱头

莲一支;紫宝百抱头莲一支;子母绿抱头莲四支;茄珠抱头莲二支;大小正

珠抱头莲四支;绿玉抱头莲一支;蚌珠抱头莲一支;绿玉镶红碧瑶抱头莲一

支;珊瑚绿玉蝠一件;金镶红白钻石蜻蜓一件;金镶白钻石蜂一件;红碧瑶

绿玉穿珠菊花一对;金点翠佛手簪一支;绿玉佛手簪一支;金镶绿玉佛手簪

二支;金镶珠佛手簪一支;金点翠镶绿玉小珍石米珠佛手簪一支;雕绿玉兰

花佛手簪二支;雕绿玉杵佛手簪一支;绿玉宽镏子⑩二件;绿玉镏子二件;

绿玉马镫镏子四件;绿玉小马镫镏子一对;珊瑚宽镏子二件;珊瑚镏子一件;

红碧瑶宽镏子一件;红碧瑶万寿无疆镏子一件;红碧瑶马镫镏子大小三件;

绿玉镶红碧瑶福寿镏子三件;金镶红白钻石镏子一件;金镶红碧瑶小正珠镏

子一件;金镶大小正珠镏子六件;金镶蓝宝石镏子三件;金镶子母绿镏子一

件;正珠戒箍(11)一副;正珠戒箍一副;大正珠帽花(12)一件;金镶红

白钻石桃式帽花一件;金镶红碧瑶绿玉白钻石帽花一件;大蚌珠桃式帽花一

件;大正珠帽花一件;红碧瑶桃式帽花四件;金镶红碧瑶子母绿帽花一件;

金镶红碧瑶珠边帽花一件;金镶钻石帽条(13)一件;横绳帽条(上钉正珠

二百零四颗)茄珠褂钮一副。慈禧的遗体简直被深深地埋在珠宝、金银、翡

翠、玛瑙之中,确实是名符其实的 金葬。据说,当时有个宫女看了之后,

觉得太过份了,背后曾议论说:这么多的殉葬物,将来必要招致后患,到

那时老佛爷 (指慈禧)恐怕连条裤衩也剩不下。20 年之后这话果然应验了。

民国 17 年。竟然被以孙殿英为首的军阀、兵痞们劫掠一空。

慈禧入殓后,金棺即停于寝宫。由和平门内大六部口陈记六合棚铺搭了

一殿两卷的起脊大棚,作为每天王公大臣轮流上祭之用。按清宫惯例,要用

番(喇嘛)、道(道士)、禅(和尚)、尼(尼姑)四棚经作荐亡法事,每

天一棚,逢四棚轮念或念对台经。这样,办成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和

道教的综合道场,以壮大丧礼的势派。所以,棚内部搭上高大的经台。祭棚

外,搭着高耸的钟、鼓二楼,两边遥相对称,每日早晚上祭奠酒时,好来个

晨钟暮鼓。棚外正中还要搭上三座高大的席箔牌楼,上顶安着席制的五

脊六兽,有如旧时东四、西四十字路的四面牌楼。巍峨壮观。

牌楼下,对称排列着以青松碧柏的枝叶编成的狮、虎、象、麒麟、狻猊、

骆驼、仙鹤、野鹿……还有数不清的宫廷特有的仪仗和黄云缎挂彩色飘带的

万民旗万民伞。俱都插于特制的金红罩漆的执事架上。

祭棚内,各王公大臣送来的满筵——饽饽桌子、各种祭席尽管随祭随撤,

仍是堆积如山。

一切祭品务尽其奢。作为殉葬物的变种——纸活等冥器更是无计其数。

在她奉安入陵之前,于不同的丧礼环节,焚烧了大量的纸糊的神楼宝库、亭

台殿阁、凤辇舆轿、御前侍卫、歌妓侍女、京剧戏出、满汉全席、三牲

祭筵、螺甸镶嵌大理石心的硬木桌椅、多宝格、罗汉床、金钱桌、金钱柜……

以及仿其生前喜爱的文玩、古董、钟表、文房四宝、生活器皿等等。凡所应

有,无所不有。此外,凡是她生前穿用过的衣服鞋帽,除了分别赐予皇亲王

大臣作为遗念外,大部分随同上述纸活一起焚化。

据说,慈禧死后的 60 天,过奈河时已经烧过一次船桥。可是次年有

的大臣却上奏说,老佛爷升遐后 60 天,正逢腊月封冻之时,恐不能行船,无

法得渡(实际上他们想借机贪污)。但按丧礼旧俗,一切丧祭均不得重复,

否则即有重丧(百日之内再死人)之虞。所以,只好托言于佛教的盂兰

盆会中元普渡的说法。于是即在宣统元年七月十五日(即 1909 年 8 月

30 日)再烧一次法船。按其立意,当然是专门超渡慈禧的御用法船,但这也

象征着清室替慈禧发心普渡冥界众孤魂的法船,这样,就给慈禧作了身后功

德。

慈禧的这条法船,船身长 18 丈多,宽 2 丈多。基本上是木结构的框架,

糊以绫罗绸缎和彩布。据有关记载:船上楼、殿、亭、榭、陈设悉备,侍

从篙工数十人,高与人等,皆衣真衣。此外,殿陛阴森,神佛巍坐,旁立鬼

判,状极狰狞。中竖 10 丈高桅,悬一黄缎巨帆,上书普渡中元。无数红

莲,围绕船外。届晚,燃烛其中,蔚为奇观。文武百官列队,至东华门北

沙滩地方送焚法船。当时,许多男妇老幼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人们感叹

之声,不绝于耳。

慈禧奉安入陵的势派恐怕是清末最大的了。一般臣民死后发引用的

引路大幡不过高 1.5 丈,或 1.8 丈,最多以 32 人抬异而行。而慈禧用的引路

大幡却高 3.2 丈,由 64 人抬起来就有 4 丈多高。所以,殡列所经过的地段,

许多民房、厂房、电线杆都奉旨拆除。临时还有所谓金锹玉镐

殡列前边开道,可以随时拆除障碍,如有阻拦,处以杖刑,打死勿论。

丹旐(大幡)之后,是五光十色的万民旗万民伞的旗群伞海,

遮天蔽日,以象征着她的德政。接着便是上千人的法驾卤簿宫廷仪

仗队,以及风辇舆轿,连同僧、道、番、尼,王公大臣恭送的行列,浩浩荡

荡婉蜒十几华里之长。

关于慈禧奉安用杠的说法还不太一致。有说是用了 128 人的皇杠,因为

她已经被尊为太皇太后,故与帝葬用杠相同。还有人说,根据清制帝后

有别的制度,应为 96 人杠。但无论如何,用杠用罩是落地满黄 (即黄漆

杠、黄罩片、黄绳、黄垫、杠夫的荷叶帽上插黄锥翎)是肯定无疑的。

杠后是十路纵队的武装兵弁,他们佩刀肩枪,跟随护卫。最后面是文武

官员、皇亲国戚、后妃嫔嫱的车队,大约不会少于 2000 辆。

从北京到东陵,步行送葬需要 5 天。慈禧奉安时,由北京到马兰峪共分

4 站。每站都各搭停灵用的大路祭棚一处。所以,每天必须按计划赶到站口,

以便将梓宫停入棚内过夜,送殡人马一并驻扎安歇。待次日起程。据承办慈

禧奉安路祭棚的六合棚铺后人陈家骥先生说,这种棚是有一定规格的,其南

北进身不得少于 14 米,宽下不得少于 10 米。这样,它的高矮大小的尺码才

与皇杠(连同大罩)相适应,使杠罩出入自如无碍。大棚两旁还搭上一丈通

连的棚,以供备司员暂住。棚外以木隔扇作为临时围墙,晚间门上加锁,垂

下席帘,下面掩上土口袋,暂禁出入,棚外正中,搭着三座大席牌楼,与宫

内停灵时的祭棚的装点完全一样。

大祭棚后面为中军帐棚。内设虎座,为王公大臣们办公的地方。另备床

帐,兼作大臣们的休息之所。

此外,另设字形帐棚,作为王府六部值班人员住地,界以绳索,

不准值班人员越界以确保灵榇驻地的秩序。

慈禧被葬入了普陀峪定东陵。其陵墓建筑豪华惊人,是个糜费的典型。

但由于受清代帝、后有别典制的限制,所以她的地宫不能像乾隆皇帝地宫那

样富丽堂皇,陵寝也不能像帝陵那样广大,因而她极力把隆恩殿等地上建筑

搞到豪华惊人的地步。

在慈禧的地宫里,除了放置她的金册、金宝、玉册、玉宝外,还有镶满

珍珠、宝石的 三凤顶(即朝冠,乃皇后专用)等数百件极为珍贵的殉葬品,

适成为一座珍宝馆。但经过民间 17 年,军阀的大洗劫,如今只剩下一具残破

的棺材,其它殉葬珍宝已荡然无存了。

①五蕴,佛教名词。 ,梵文意译为积聚、类别。 《俱舍论》卷一:

诸有为法和台聚义是蕴义。是对一切有为法作的分类,共计有五:(1)

色蕴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

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色蕴。(2) 受蕴:即

诸所有受 略为一聚; (3) 想蕴; (4) 行蕴; (5) 识蕴

即把想、行、识略为一聚。此五蕴作为对一切有为法的概括,狭义为现

实人的代称,广义指物质世界(色蕴)和精神世界(余四蕴)的总和,是佛

教全部教义分析研究的基本对象。

②清档案:《孝钦显皇后升遐记事档》,第九本。

③珞,即缨珞,用珠玉穿成戴在颈上的装饰品。

④扳指,戴在右手上的装饰品,比戒指宽,供拉箭用。

⑤暖手,在手掌中用手指拨转以暖手的两个圆球。

⑥汉玉东升,汉代所砣玉兔。

⑦箭隔,放箭的筒状物。

⑧玦,供佩带的玉器,环形,有缺口。

⑨汉玉昭文袋:汉代所砣佩剑用的玉物(袋系带之误)。

⑩镏子,金戒指的一种。

(11)戒箍,吃斋时戴在脖子上或挂在身上的装饰品。

(12)帽花,帽子正中用珍珠缀成的花。

(13)帽条,帽子上的带子。

主要参考资料

俞进化。《清东陵与西陵》。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9。第 9092。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2: 提到“改革”老百姓就胆战心惊
2012: 从江青同志凑不够胶卷钱谈起
2011: suibian2009: 辛亥革命是倒退
2011: 双十节在北京被记者猛拍照的焦点人物江
2010: 连环画:《江泽民其人》第七卷 荒淫无
2010: 清末最后十年的改革为什么事与愿违?
2009: 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向彭德怀扔了一枚重
2009: 决战高丽半岛——记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
2008: 二死其身的忠臣彭德怀
2008: 一万人开会,只有一人讲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