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列寧緣何被斯大林毒死
送交者: 二野 2013年10月11日22:19:59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列寧緣何被斯大林毒死

  王貴成/文

美國歷史臨床病理協會是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和馬里蘭退伍軍人保健中心於1995年聯合成立的,很有意思的是,十幾年來,它每年都舉辦一次研討會,聚集全國甚至全球的醫學和歷史學精英,重新探討一些歷史名人的病情記錄、屍檢報告和歷史文獻,挖掘歷史名人的病情和死因。近日,該協會在巴爾的摩舉行了年度醫學研討會,今年探討的主題是:為什麼列寧在堪稱壯年的53歲就撒手人寰?他究竟因何而死?

 

這確實是一個有趣的話題,因為有關列寧的確切死因,幾十年來一直是各方猜測的話題。不到54歲的列寧逝世以後,醫學專家們甚至把他的大腦、心臟和遇刺後一直留在身體裡的子彈放入研究所的玻璃櫃裡進行研究。蘇聯當時的健康人民委員尼古拉·謝馬什科院士在列寧死因報告中說:死因被認為是血管壁硬化(動脈硬化)。解剖證明,這是列寧生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病因就在頸動脈。報告說,動脈硬化首先影響大腦,也就是直接支配人體活動的器官。病症直接侵害最脆弱的部位,列寧的腦顱組織就是這種脆弱部位。

 

然而,今年聯袂分析列寧資料的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神經病理學教授哈里·溫特斯博士和俄羅斯歷史學家列夫·盧里,卻不認同前蘇聯官方的這種說法,因為生前列寧不抽煙,甚至討厭別人抽煙,喝酒只是偶爾,也沒有患過腦部腫瘤,屍檢報告表明他也沒有高血壓、糖尿病和肥胖這些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因素,生前的鍛煉也很有規律。但是死後對他的解剖發現:他的腦血管就如石頭一樣硬,腦動脈用鉗子敲時聽起來就像是敲石頭。歷史臨床病理協會此次會議的組織者菲利普·馬科維亞克博士說,作為不到54歲的患者而言,腦血管硬化到這種程度令人難以理解。儘管性病會導致中風,但是解剖結果表明列寧並非這種情況,資料顯示列寧在死前幾小時還談笑風生

 

兩位專家認為,導致列寧英年早逝的真正原因應該是精神壓力、家族病史甚至中毒,而不是此前盛傳的死於梅毒,也不僅僅是中風這單一的原因。也就是說,因家族遺傳原因(列寧的父親也是54歲時去世的,死因據說是經歷了數次中風后腦出血。列寧其他三個活到成年的兄弟姐妹中,都有心血管方面的毛病,列寧可能遺傳了父親膽固醇高導致的心血管病家族史),加上過度勞累精神壓力大使得列寧血管堵塞中風,但是這幾次比較輕微的中風並沒有造成致命的後果,生命中最後幾天病情才嚴重發作,極有可能中毒(可能是斯大林毒死的)才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國際先驅導報》2012年5月25日)

 

列寧竟然是被毒死的,而且是被他一手提拔起來的接班人斯大林毒死的,這個觀點雖然是非主流的,卻很有意思。我們不妨深入分析一下,看看到底有沒有這種可能發生,也就是說,斯大林有沒有要毒死列寧的迫切訴求。

 

斯大林是列寧一手提拔起來的。內戰之後,斯大林擔任了三個最重要的職務:民族事務人民委員(管理着蘇聯近一半人口的事務)、工農檢察院人民委員(密切控制着整個政府機器的工作和人事)、政治局五名委員之一(管理黨的日常工作)。本來,斯大林的權力已經夠大了,1922年4月5日,又被任命為中央委員會的總書記,總書記雖然名譽上從屬於政治局,但由於總書記有着管理和指揮的更多的物質權力,因而就成了政治局的靠山,如果沒有了這個靠山,政治局就成了空中樓閣。這樣,斯大林的權力就更加令人生畏了。這時,列寧還是信任和支持他的。

 

1922年夏,列寧第一次發病,等他病好重返工作以後,發現這個政府機器已經在沿着不同的方向運轉,他的一些指示和命令常常不知卡在什麼地方,下達不到目的地,這大大出乎他這個舵手的預料。他試圖追尋這種變化的根源,一下子就找到了總書記這一職務上去,於是,列寧開始對斯大林產生了不滿。不巧的是,12月中旬,列寧第二次發病,在向秘書口授的一個簡短備忘錄中(即後來人們所說的列寧的遺囑)稍微流露了一下這種不滿,斯大林同志當了總書記,掌握了無限的權力,他能不能永遠十分謹慎地使用這一權力,我沒有把握。正好這時發生了斯大林對列寧妻子克魯普斯卡婭粗暴行為的事情:起因是克魯普斯卡婭寫了一封列寧口授的信,斯大林得知後,就給她打電話,憤怒地威脅說,要叫黨的監察委員會來起訴她,因為她違反了政治局的指示。這激怒了列寧妻子,她不願打擾生病的丈夫,只是向加米涅夫(列寧的副手,另一個政治局委員)告了狀,但列寧不知怎麼知道了這件事情,對斯大林的懷疑隨即肯定下來,認為斯大林是有罪的,於是謹慎的批評就變為毫無顧忌的控告。1923年1月4日,列寧又對遺囑口授了一段補充,充分表達了自己的憤怒:斯大林太粗暴,這個缺點……在總書記的職位上便是不可容忍的了。因此,我建議同志們想個辦法把斯大林從這個位置上調開,另外指定一個人擔任總書記,這個人……更耐心,更忠順,更和藹,更關心同志,少任性等等。這種情況看來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我想,從防止分裂來看,從我們前面所說的斯大林和托洛茨基的相互關係(作者註:列寧很有遠見地最早指出了兩人之間的敵對關係,除了他和兩個當事人外,其他高層人物都沒有看出這點,也都不同意這個意見)來看,這不是小事,或者說,這是一種可能具有決定意義的小事。

 

列寧擔心自己完全癱瘓或突然死亡,所以匆匆忙忙把他對斯大林的指責和對黨的忠告載入記錄。除了列寧的妻子和他的秘書們以外,沒有一個人知道這個遺囑。但這可能只是暫時的保密,而且對斯大林是起不到什麼保密作用的,只要他這個總書記想知道的事情,總有辦法能知道。即便列寧的妻子可以保密,別忘了,還有列寧的秘書們知道這個遺囑內容,要知道,列寧當時就快一病不起,斯大林的權勢正如日中天,誰能保證這些秘書裡面就沒有一半個識時務者的俊傑出現呢?當斯大林知道這個對自己非常不利的遺囑內容後,他會作何感想呢?特別是當他看到列寧隨後採取的一些攻擊做法後,他會採取什麼樣的對付措施呢?

 

不久以後,列寧的健康似乎又有好轉,他就親自出來發動對這位總書記的攻擊。起初還是小心謹慎,後來就趨向激烈了。1923年1月25日,列寧對工農檢察院的第一次批評發表在《真理報》上,口氣還是緩和的,結論也有些模模糊糊。2月的第一個星期,列寧口授了他的文章《寧可少些,但要好些》,這是對作為工農檢察院人民委員的斯大林的毀滅性攻擊。列寧在《真理報》上發表的這最後一篇文章,在寫出四個星期以後,才在3月4日登載出來。在幕後,列寧準備在4月召開的第十二大上發動最後的攻擊,而且據說他同意和托洛茨基採取聯合行動。可惜這個實質性行動還來不及實施,列寧的病就於3月9日第三次發作,在代表大會上控告斯大林的機會就這樣永遠失去了。

 

可以想象出來,斯大林當時看了列寧的攻擊文章,該是多麼震驚、不安、恐懼啊!他已經預感到自己總書記的位置岌岌可危了,如果再讓他知道那個可怕的遺囑內容,他一定不會坐以待斃,一定要盡全力抵抗列寧的這種攻擊。那麼怎麼抵抗呢?倘若利用總書記的權力負隅頑抗,那無異於螳臂當車自取滅亡。活着的列寧即使他不能說不能寫,也是公認的黨和政府的領袖,當時對列寧主義的迷信已經開始了,凡是直接或間接要求取消列寧曾授意過的任何措施,就會成為一種違反某種不成文法的無可原諒的罪過。只要列寧一天活着,這個位置就誰也別妄想撼動,精明的斯大林很清楚這一點,於是採取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陰謀。表面上,越發表現出對列寧的謙恭和忠誠,暗地裡,很可能就下了讓列寧永遠閉口的毒手。須知,斯大林有這個便利條件,當初列寧病重時,政治局確定由他負責同醫生聯絡,這等於讓他負責了列寧的治療,列寧的性命就握在了斯大林的手中。當列寧這張牌對斯大林非但無用,反而快成了炸彈的時候,列寧的命運就是可想而知的了。況且,列寧患病已經一年多了,時好時壞,反覆發作,讓他中毒死去和正常死去一樣,都不會引起人們的懷疑。在這個世界上,讓一個人死去早已成了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何況是偉大的斯大林想做這件事呢!

 

1924年1月21日早上,此前一直神智清醒的列寧突然病情惡化,晚上就逝世了。過了四個月,列寧的遺囑才在5月的一次中央全會上宣讀。不宣讀列寧的這個遺囑,不符合當時迷信列寧的氛圍,再說了,畢竟有幾個人知道遺囑的內容,尤其是列寧的妻子,更應該給她一個交待。但這個時候,斯大林已經把權力的鐵桶修築得滴水不漏,這個遺囑已經成了死老虎,是奈何不了他斯大林的。果然,宣讀完遺囑後,政治局委員季諾維也夫挽救了斯大林,他在會議上說:同志們,伊里奇的每一句話對我們都是法律……但是,我們可以愉快地說,列寧所擔心的事情中,有一點已經證明是沒有根據的,我指的就是關於我們總書記的那一點。你們所有的人都看到最近幾個月來我們之間的親密合作……政治局另一委員加米涅夫接着呼籲中央委員會讓斯大林繼續任職,如果大家同意這樣做,那麼在這次代表大會上發表列寧的遺囑就不適當了。列寧妻子對壓制他丈夫的遺囑表示抗議,但終歸無效,不公開發表的建議以四十票對十票獲得通過。鬆了一口氣的斯大林在新當選的中央委員會開會時,還是假惺惺地提出了辭呈。他心裡清楚,那些經他精心挑選出來的選舉代表,是不會接受他的辭職要求的。結果,包括托洛茨基在內的中央委員會,一致投票不接受他的辭職。斯大林又重新掌握了大權,而且這次是一勞永逸的穩固。

 

其實,說列寧可能被斯大林毒死,一點也不奇怪,這非常符合斯大林陰鷙狠毒的性格,不管是什麼人,只要成了他通往權力之巔的絆腳石,他都要一腳踢開,即使這個人是曾經對他有提攜之恩的領袖也不行。

 

參考資料:

《斯大林風骨》,宗勝利編著,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第一版。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2: 提到“改革”老百姓就膽戰心驚
2012: 從江青同志湊不夠膠捲錢談起
2011: suibian2009: 辛亥革命是倒退
2011: 雙十節在北京被記者猛拍照的焦點人物江
2010: 連環畫:《江澤民其人》第七卷 荒淫無
2010: 清末最後十年的改革為什麼事與願違?
2009: 七千人大會上劉少奇向彭德懷扔了一枚重
2009: 決戰高麗半島——記朝鮮戰爭第五次戰役
2008: 二死其身的忠臣彭德懷
2008: 一萬人開會,只有一人講真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