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一戰前德國戰略調整五大教訓
送交者: _5000 2014年08月07日08:58:21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一戰前德國戰略調整五大教訓


大國特別是主導性大國的戰略調整,不僅牽動着地區和世界格局的變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國家的前途和命運。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皇威廉二世進行的戰略調整就屬於此類性質,其不僅對當時的歐洲和世界格局帶來了巨大衝擊,而且從根本上決定了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必然失敗的命運。在紀念一戰爆發百年之際,回顧和總結威廉二世戰略調整的教訓,不僅有助於我們深刻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因、性質和結果,還有助於我們全面認識當今複雜的國際形勢,為制定正確的大戰略提供歷史鏡鑒。

戰略目標超出國力所及

大戰略目標,即國家戰略目標,是國家確定的在一定時期內所要達到的目的和標準,集中體現了國家的根本利益和奮鬥方向。它在大戰略的諸多要素中處於核心和龍頭地位。目標正確,全局皆活;目標錯誤,滿盤皆輸。正如喬治·馬歇爾所說∶“只要目標正確,連一個尉官也能制定戰略。”在確定大戰略目標時,要考慮多種因素的平衡,最關鍵的是所要達成的目標與力量之間的平衡。歷史上,因目標過大,超出力量支撐能力而導致戰爭失敗的例子比比皆是。

1871年,俾斯麥經過三場王朝戰爭實現德國統一後,精心制定了所謂“大陸政策”,確立了達成“有利於德國的歐陸大國平衡”的大戰略目標。這個目標是在全面分析了歐洲各國力量對比和各國戰略趨向的基礎上制定的,有相當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但是,1890年3月,德皇威廉二世迫使俾斯麥辭職後,開始對德國的內外政策進行一系列調整,特別是1897年改組內閣後,具有強烈擴張思想的人士入閣擔任要職,將俾斯麥的“大陸政策”調整為“世界政策”,提出建立“世界帝國”的戰略目標。

威廉二世進行的戰略調整,主要是基於對德國綜合國力的過高估計。誠然,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的經濟快速發展,工業總量“超英 美”,穩居世界第二,特別是電力和化學等新興工業更是占絕對優勢。但是,就綜合國力特別是國際動員力和戰爭潛力看,老牌殖民強國英國仍是世界老大。實際上,德國的殖民地不到英國的十分之一。海軍力量雖然發展較快,但與視海軍為生命線的英國相比,更是差距較大。況且,確立了這一目標,等於是向“有利於舊的、老資格的大國的國際秩序”發起挑戰。不管你的國力有多大,如與世界主要列強為敵,必然難逃失敗的命運。可以說,威廉二世後來一系列的戰略失誤,都與戰略目標過大有關。這是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失敗的最主要原因,也是最大的戰略失誤。

未搞清楚國家核心利益

國家利益是指滿足國家生存、發展和安全需求諸要素的集合,是決定軍事力量發展的根本因素。從歷史經驗看,可將國家利益分為深層國家利益和表層國家利益。深層國家利益是指攸關國家長期生存和發展的利益,必須全力以赴去爭取。表層國家利益主要是指不影響國家長期生存和發展的短期利益。有時為了維護深層國家利益,可以擱置甚至犧牲表層國家利益。有時,受大環境所限,即使是深層國家利益,也要講究方法節奏,以間接穩妥的方式,逐步實現。

事實表明,在歷史轉折的關鍵時刻,到底哪些是深層國家利益,哪些是表層國家利益,是一個複雜的戰略問題。19世紀中葉,俾斯麥認為統一是德國的深層國家利益,統一高於一切。為此,當普魯士大軍在薩多瓦戰役大 ,千年古都維也納已敞開大門的情況下,俾斯麥堅決反對進軍維也納,力主與奧地利簽訂停戰協定,為確保奧地利在即將到來的普法戰爭中保持中立創造了條件。為此,他不惜以辭職相威脅,迫使普王威廉一世和軍方讓步。因為俾斯麥認識到德國統一的主要敵人並不是奧地利,而是法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各界對其國家利益的認識極不統一。對德國來說,在面臨着法俄兩強東西夾攻的險惡形勢下,本土安全應該是第一位的。本土與殖民地的關係,就是皮與毛的關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但是,德國各利益集團卻不顧國家的整體利益,從各自狹隘的利益需要出發,影響和干擾了國家的重大決策。以海軍大臣蒂爾皮茨為代表的海軍派認為海上利益是“德國的生死問題”,力主發展海軍,並全力準備對英作戰。陸軍派則主張全力發展陸軍,重點打擊法國。金融家和商人們希望進入巴爾幹、土耳其和近東,要求優先打擊俄國。東普魯士的容克貴族們則要求優先保護他們的財產安全。時任德國宰相的貝特曼-霍爾韋格悲嘆道,結果是“向每一方挑戰,又妨礙了另一方,而且在所有這些進程中實際上削弱不了任何一方”。

更為可悲的是,作為最高決策人的威廉二世缺乏戰略眼光和堅定意志,對深層國家利益和戰略重點缺乏深刻認知,常常受狹隘的利益集團所左右,忽左忽右,忽東忽西,到處擴張,四處樹敵,政策和策略相互矛盾、彼此抵消,犯了大戰略之大忌,最終將俄、英等強國都推入主要敵人法國的懷抱,將自己逼上絕路。

不善結盟導致腹背受敵

威脅判斷是制定戰略的前提。威脅判斷,就是要明確國家安全的主要威脅(主要敵人)、次要威脅(次要敵人)和潛在威脅(潛在敵人)。同時,要明確直接同盟軍和間接同盟軍。歷史表明,在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中,確定主要威脅(主要敵人)並不容易。主要敵人一旦確定下來,就具有相當的穩定性和長期性。除非國際形勢發生根本性變化,否則,就不要輕易改變。

俾斯麥深知德國地處中歐,戰略環境複雜,四周強鄰環伺,只有巧妙地處理好大國關係,力避兩線作戰,集中打擊主要敵人,才能確保立於不敗之地。為此,他始終將復仇情緒強烈的法國作為主要敵人,拉攏和爭取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打擊法國,所以採取了“聯奧、拉俄、親英、打法”的大國外交戰略。但其繼任者不理解俾斯麥的深刻用意,不明白大國外交的複雜性,採取了“要厶全部,要厶沒有”(“不全寧無”)的簡單化、情緒化的處理辦法,致使德國在與法國爭取盟友的鬥爭中一敗再敗。

首先是拒絕與俄國續訂《再保險條約》,客觀上促成了法俄同盟的建立。該條約是俾斯麥大國外交體系中的重要一環,雖然不能保證俄國在德法戰爭中支持德國,但卻能防止法俄接近,因為它可以束縛俄國的手腳。拒絕續訂,等於給俄國行動的自由,促成了法俄接近直至結盟。1893年,法俄正式結盟後,德國的安全環境急劇惡化,面臨着東西兩線腹背受敵的險境。

其次,爭取英國再遭失敗。法俄結盟後,歐洲大陸形成了德奧意同法俄互為對手的兩大軍事集團。英國老大處於“四兩撥千斤”的地位,誰能爭取到英國的支持,誰的力量必將倍增。當時,英國與法俄集團的矛盾遠遠大於與德奧意集團的矛盾。應該說,德國爭取英國有較好的條件。兩國內閣中都有人強烈主張建立英德同盟。1898年至1901年英德進行結盟談判,英國的目的是結成地區性同盟以抗俄,而德國的目的卻是要建立英國與三國同盟之間的全面同盟。最終談判不歡而散。

造成英德談判失敗的直接原因是德國“不全寧無”的態度。德國認為英國與法、俄矛盾尖銳,不可能和解,因而得出結論∶英國需要德國大於德國需要英國。這完全是誤判。事實是∶英國有更大的行動自由,是德國需要英國,而不是英國需要德國。對英國提出過分要求,不僅使自己喪失了與英國達成妥協的機會,而且使英國對德國的戰略企圖產生了懷疑。

當然,英德談判失敗的根本原因還是德國企圖建立“世界帝國”的野心,大力發展海軍,挑起同英國的海軍競賽,挑戰英國的戰略紅線。英國認識到,誰想奪取制海權,誰就是主要威脅。1904年,英法簽訂協約,宣告德國在爭取英國的競爭中失敗。

陸地大國偏要大造軍艦

地緣環境始終是影響國家戰略的重要制約因素。一個國家的地緣環境很大程度上決定着其戰略資源的投向和戰略方向的選擇。歷史表明,陸海大國與海洋大國爭奪海權,皆以失敗告終。原因主要有三點∶第一,海權關繫到海洋大國的生死存亡,它們必然傾全力發展海權,而陸海大國既要發展海權,又要發展陸權,造成資源分散,最終陷入被動。第二,陸海大國地緣環境相對複雜,海洋大國易搞“ 岸平衡”。英國曾多次利用奧地利、普魯士、西班牙牽製法國;後來,又利用法國、俄國制衡德國。冷戰期間,美國則是利用西歐和中國制衡蘇聯。現在,美國繼續玩古老的“ 岸平衡”遊戲,利用日本,甚至越南、菲律賓來牽制中國。第三,遠洋海軍消耗龐大,後勤補給困難,需要遍布全球的基地網,陸海大國難以承擔。

德國的地緣環境決定了它主要是一個陸地大國,其主要敵人是法國,主要資源應投向陸戰力量。但是,威廉二世是美國軍事理論家馬漢“海權論”的狂熱信徒,早在1897年就宣稱“德國的未來在海上”。當時,德英海軍之間的差距是1∶7。德國國會於1898年3月通過《海軍法》,計劃大造軍艦。1908年至1912年,德國每年投入生產的戰艦為4艘,與英國展開海軍軍備競賽。而英國1909年決定,德國每建造一艘軍艦,它就要建造兩艘。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英國擁有大小軍艦688艘,德國擁有391艘。德國瘋狂造艦的計劃,不僅將自己置於與海洋霸主英國對立的地位,而且耗費了大量資源,嚴重影響對陸軍的投入。歷史證明,德法之間的西線戰場才是決定一戰 敗的主戰場。

白白浪費敲打法國良機

抓住時機推進國家利益是戰略謀劃的本質要義。戰略指導者要善於發現並全力抓住歷史轉變的契機去開創新局面。一旦抓住了時機,堅決出手,就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功。而時機稍縱即逝,一旦抓不住,就可能喪失歷史性機遇。錯過歷史機遇必然受到歷史的懲罰。

俾斯麥之所以能夠在國內外敵對勢力盤根錯節的環境下實現德國的統一,關鍵是抓住了幾個重大機遇。特別是利用拿破崙三世在歐洲處於孤立的機會,一舉打敗法國,掃除了統一的主要外部障礙。統一完成後,俾斯麥看到法國力量恢復很快,憂心如焚,至少有兩次企圖對法國發動預防性打擊(1875年和1887年),但都因俄國的堅決反對而未敢行動。但是,1905年夏天卻是天賜良機。當時法國的主要盟國俄國正在被日俄戰爭所困擾,根本無力支援法國。要是俾斯麥在世,他肯定不會錯過這一良機。但是,遺憾的是,德國再無俾斯麥那樣的大戰略家。錯過這次難得的“單線作戰”的良機後,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都沒有再次出現避開兩線作戰困境的機會。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德國100多年前戰略調整的經驗教訓表明,大國能否順利崛起,不僅取決於國際大環境,更取決於正確的戰略選擇和高明的戰略運籌。實力固然重要,但戰略同樣重要。

柯春橋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和百科研究部外國軍事歷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大校軍銜,著有《美國軍事實力分析》《科索沃戰爭》等。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中國全面超越日本 市民文化是關鍵
2013: 台學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偉大的制度
2012: 海外的中國大陸人為什麼不能擁有出生地
2011: 五大自由: 姥姥村里人幹的民國第一大劫
2011: 刻骨痛心:志願軍歸國戰俘的慘烈遭遇
2010: 毛澤東讀《資治通鑑》
2010: 毛新宇絕不是毛家的後代
2009: 香椿樹: 評價毛澤東文革錯誤的不同方法
2009: 宮女親歷慈禧狼狽西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