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跨國婚姻 > 帖子
善良的人們,你們要警惕啊
送交者: 幸福劇團 2021年01月07日10:15:38 於 [跨國婚姻] 發送悄悄話

科學家60年代研究的老鼠以及人類的生存發展,得出的結論: 貧富懸殊是有群體,就會自然形成,經濟條件滿足以後,素食者,同性戀增多,宅居,性問題不在為生育,男人打扮也只為自己,而不是吸引異性。

而且,人的沉淪會導致物種滅絕,而並不是瘟疫。

有意思的話題。

老鼠烏托邦實驗[編輯]

1960年代早期,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NIMH)在馬里蘭州普爾斯維爾附近獲得了一塊農用地。研究所在地皮上興建了一處設施以開展多項研究,其中就包括了卡爾宏領導的那些研究項目。在此,開展了他最為世人所熟知的實驗“老鼠烏托邦”(the mouse universe)。[1]1968年,他將4對老鼠放入實驗環境中。該環境底部面積為2.7平方米,四邊圍欄高1.4米。每一邊都有4個直立網狀“隧道”,這些隧道通往各個居室箱、食物漏斗及飲用水分配。其中沒有任何形式的食物、水源以及住房材料的短缺問題。其中也沒有老鼠的捕食者,唯一的不利之處就是生存空間有限。

起初,老鼠的數量迅速增長,只用了55天便實現了數量翻番。在實驗開展後的第315天,數量達到了620。此後,數量增長顯著放緩,需要145天才會實現一倍的增長。最後一個成活個體是在第600天降生的,此時總數量為2200隻老鼠。儘管實驗環境的空間設定實際上允許多達3840隻老鼠生活。第315天至第600天期間發生了社會結構及正常社會行為的崩潰。在這些異常行為包括:在斷奶前將幼體遺棄、傷害幼崽、同性性行為的增加、主宰的雄性個體無法繼續維持自己的領地並保護雌性、雌性的攻擊性行為、非主宰地位雄性的消極避世、個體間互相攻擊且不還手。[2]

實驗第600日過後,社會崩潰繼續持續,數量下降到了群體滅絕的邊緣。期間,雌性停止繁殖,而她們的雄性對象則完全抽身世外了。雄性變得從不求愛、從不爭鬥,僅僅做一些維持自己生命的事。他們進食、飲水、睡眠並為自己梳毛,所有這些都一個人完成。光滑且健康的皮膚色澤以及一無傷疤的表皮成了這些雄性的特徵。他們被卡爾宏稱為“美麗的人”。繁殖行為再也沒有恢復,老鼠們的行為模式永久性地發生了變化。

這項實驗得出的結論是:當所有可利用空間被占據,所有社會角色被扮演後,個體所體驗到的競爭及其帶來的壓力將導致他們在複雜社會行為上的徹底沉淪,最終導致人口崩潰。

卡爾宏認為在老鼠身上發生的事就像是對人類潛在未來命運的一個隱喻。他將這樣的社會崩潰稱為“第二次死亡”,出典是聖經啟示錄第二章第十一節。[3][1]研究者比爾·柏金斯引用了他的實驗數據並警告了人類生活在這個“越來越擁擠且非人的世界”中的危險性。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