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跨國婚姻 > 帖子
2. 新的社會經濟現實
送交者: qmh 2007年05月10日09:26:33 於 [跨國婚姻] 發送悄悄話

新的社會經濟現實

工業革命像一陣颶風,把無數農民從土地里連根拔起,拋進城市,使之成為在新興的工商業經濟中處於依附地位的僱傭勞動者。19世紀初期,農業勞動人口占美國全國勞動人口總數的絕大多數。1900年,農業從業人員在全部勞動人口中的比例已經下降至40%左右。到1920年,農業從業人員,包括土地所有者、農業僱工和佃農等等,只占美國全國勞動人口總數中的25.9%。與此同時,非農業就業人口成倍增長,特別是製造工業的就業人口,從1810年的75000人左右,到1910年已經上升到833萬人以上。

除了越來越多的農民離開土地,成為工商業和城市勞動力市場的僱傭勞動者以外,在同一時期,隨着機器的大量使用和工廠生產方式的普及,小手工業者的生產技藝漸漸失去了用武之地,一些原來獨立或半獨立的中小手工業者逐步過渡成為工廠工人或其它行業的雇員。歷史學家一般習慣於把在19世紀50、60年代以前來到美國的英國、愛爾蘭、德國和北歐等國家的移民,稱為“早期白人移民”或”土著白人“(native whites)。在“早期白人移民”中,真正成為永久性工廠普通工人的人數很少。無論從前曾經是農民,還是手工業者,大多數早期白人移民及其後代,都先後逐步過渡成為一個日益擴大的中產階級的成員,包括獨立的中小企業主、律師、醫生等所謂“老中產階級”(the old or traditional middle class),以及技術、管理人員、教師、企業和政府職員、服務人員等“新中產階級”(the new middles class)。即使是作為工人,早期白人移民一般也能夠享有技術層次較高的工作職位。中產階級是19世紀美國工業化時期勞動力市場中發展最快的階層之一。

工業化的快速發展,需要大量工業勞動力。19世紀晚期,大批移民從歐洲和世界其它地區源源不斷地湧進美國,尋找工作和就業機會。在1871年至1900年之間,美國至少接納了大約1175萬新移民。其中在1882年一年之內,便有78.9萬新移民進入美國。在這一時期,絕大多數的新移民來自南歐和東歐,例如意大利、希臘、奧匈帝國、波蘭和俄國等國家和地區。新移民操着陌生的語言,人生地不熟,多數人既貧窮又缺少文化知識和技術,通常以種族為社區聚居在大型工商業城市,特別是紐約、波士頓、費拉德爾菲亞和芝加哥等大都會地區,依靠出賣勞動力為生。根據著名勞工史專家赫伯特.古特曼(Herbert C. Gutman)的研究,1840年代以後,新移民及其後代組成美國工業勞動力中的絕大多數。到1880年,至少有75%的美國普通工人來自眾多的新移民、或者他們的後代,以及黑人。

在1820年,大約80%的美國人的生活來源,來自他們自己所擁有的個人或者家庭財產,屬於林肯所說的“自由勞動者”,或者獨立業者(the self-employed)。到了1870年,絕大多數美國人(67%)都為他人工作,成為另一類的“自由勞動者”,也就是古典經濟學家所說的在工業化時期,可以自由、並且不得不依靠出賣勞動力為生的“自由勞動者。到1920年,大約四分之三的美國人依靠他人或者他人擁有的企業提供工作機會,獲取工資、薪水等經濟收入。人們不再以擁有、利用和使用自己的財產為主獲取生活來源,而是依靠一個巨大的、潮漲潮落的勞動力市場獲取經濟收入、社會地位、以及各種教育、文化和娛樂機會。有人說,到19世紀晚期和20世紀初期,美國已經成為一個“雇員的國家”(a nation of employees)。獨立業者(the self-employed)不再是經濟生活中的普遍現象,而是一種例外。就業和失業,成為工業化社會中一個普遍存在,具有廣泛影響的重要經濟和社會現象。即使是仍然依靠和使用自己土地為生的農民,隨着工業化、商業化和城市的發展,也越來越依賴外部市場獲取生產資料、資金、各種工業品,以及農產品銷售市場。在新的工業化和城市化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經濟依賴關係更強了,而人們對於勞動力市場的依賴關係,尤為突出。

啟明
2004.10.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高山仰至,地久天長------懷念鄧麗君
2002: 我愛康乃馨
2002: 愛得有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