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
万维读者网 > 跨国婚姻 > 帖子
还有什么可以给你(1)
送交者: 韦敏 2003年11月19日18:18:25 于 [跨国婚姻] 发送悄悄话

还有什么可以给你

谢谢你以当年的面貌在我梦里出现。我复何求?多年来你的脸孔在我的脑海心田萦绕,你啊,等你入梦我等了多少年。然而,在梦里,我俩未通一语。为什么我不在梦里告诉你,那个你从未晓得的秘密?就是在我与你分离的前几天,我都是针线密密缝,为你缝一件白色的浴袍。在浴袍的带子里面,我绣下了“我爱你”三个字,假使你念我之情穿到带子破烂的那一天,你会看到“我爱你”三个字——只可惜,浴袍我没有缝完,也没有给你。

——借《昨夜梦魂中》做题记

前年,芡芡以前念的中学80年校庆。这也算武汉的一件大事情了。之前,学校到处做着广告宣传,所以,校庆当天,各色校友,混在武汉的、或者碰巧回了武汉的,诸色碌罗们能串上的都去凑了热闹。警察都出动了,封了一条街,跟来了外国元首一样的规格。那天,芡芡从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警察队伍中穿过、最后走进母校大门的时候,很是骄傲了一下子。真觉得自己是个名校毕业生了。估计,其他的校友们就是嘴里不说,心里肯定也会有同感。中国人就这么会造势,把里里外外的人都唬得跟看热闹似的,事情还真的就热闹了起来,连心里头都热得恨不得要在里面装个空调什么的。也方便,母校楼下就是电子一条街,名声很大的,在这里,只要和电有关的东西,什么样的水货都买得着。

我曾经在一个很长的文章里很隆重地描述过芡芡的母校。主要侧重在描写这个学校的教学楼。它的高大、气派、洋气,不要说是建校那时候了,就是放在20世纪末、武汉也有50多层的世贸大楼的时候,它也绝对是一处风景。芡芡对母校的感情,除了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故事以外,唯一可以实实在在寄托的,就是这幢造型象个张开了臂膀的母亲的教学楼。

母校为自己生日准备的礼物很是跟进时代的步伐。赶在校庆以前,一幢现代化的、多功能的校舍在学校原址上傲然耸立了起来,让芡芡很是耳目一新、心头一凉。母校啊,你换掉了你的旧衣裳,我哪里还认得你呢?

母校是让芡芡一直引以为荣的。最终值得炫耀的根据在哪里?芡芡也说不上。除了在武汉它算一个地产名牌、每年有资格参加全国多少多少名校的联考来多一些折腾学生的借口以外,它也不过就是一个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中学罢了。在建校的这80年的时间里,母校除了彻底地把建校时的那个宏伟建筑给拆得一点不剩以外,好象也没有什么别的动静。一所中学,每年送旧迎新、教书育人,这已经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了,你还要求它能怎么翻新求高呢?比较让芡芡遗憾的是,除了硬件以外,母校80年的教育史中,好像也没有听说谁成了个什么特别要被中国现代史铭记不忘的人物。在国际大赛中得奖的倒是有几个,毕竟,拿的不是诺贝尔奖,那些个名字也很快被大家淡忘了。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母校培养的学生怎么说也是数以万计的了,所以,光复母校是数以万计的校友们的共同的责任,最后,肯定不应该落实在你我这么具体的人身上了。所以,没人出头最后去争取诺贝尔奖什么的,这也很正常。大家能做的具体的事情,所谓回报母校,也就是在签名处认捐数目不等的礼金,算是给母校有所表示了。

去掺乎这个校庆,芡芡犹豫过。最后促成她去的,只有一个原因——她想,或许可以借助这个机会,见到杨秋宜?

芡芡在她那一届毕业生的签到处刚交完钱,就被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们招呼着,很热情地组成了一个包围圈,谈话的核心无怪乎说你怎么胖了你怎么也胖了你真的是胖了啊。毕业也有十几年了,但因为一直是同龄,大家也都没觉得对方有多么老;只有胖是绝对事实,而且可以互相比较。你胖我胖大家都胖,好啊好啊,不胖都看不出毕业了十几年啊。胖好啊,大家都希望自己的钱包能越来越胖,所以先给钱包做一个胖的典范出来好了。在这样器宇轩昂的胖的话题中,陡然出现了一个真正的胖核心——当年的班主任董老师。在芡芡是中学生的时候,董老师的规模估计可以改制芡芡3个。现在,芡芡也是年近三张、奔中年妇女阶段走的人了,比当年小姑娘自然胖了不少,要是说现在让她给董老师挡枪眼,差不多可以替老师挡住二分之一的体积。董老师一眼就看到了芡芡,她的声音在她那有如音箱般带共鸣功能的胸腔里回旋了一下,浑厚地递到了芡芡耳边。她说:“芡芡啊,怎么没有看见杨秋宜呢?”芡芡愣住了。杨秋宜?我这也正在找呢。老师要找他,为什么问我啊?芡芡笑着摇摇头,说:“我也有很多年没有和他联系了。”董老师“哦”了一声,接着说:“我总觉得你们是很般配的一对。我想,在校庆的时候总应该可以看见你们俩的。”芡芡尴尬地笑笑。她不得不佩服,董老师怎么总是这么善解人意啊。董老师是个好人,当年芡芡和杨秋宜早恋的时候,整个学校都风言风语的,只有身为班主任的董老师一直袒护着他俩,见谁扯这个话题说就出来义正严词地灭谁。等到他俩一毕业,董老师就专门把他俩叫到一起说,你们的事情我早就知道,好了,现在你们不用再偷偷摸摸了。十几年了,董老师依旧快人快语,她说:“去年杨秋宜回了趟武汉,来看我的时候我正在上课。等我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同事就告诉我,刚才有个帅小伙子来找过我。我再一看啊,还真是帅啊,他哪里像是30岁的人啊。还像和你谈恋爱时候的那个样子。”芡芡笑了笑,不置可否地说:“是吗?”董老师接着就直接问芡芡,那,你有没有杨秋宜的电话?要不要我给你?芡芡点头说“好”的时候,脸都红了。在她生活里,知道杨秋宜这个名字的人,估计都被今天以校庆的名义集合到了一起。他们知道她和他的一些陈芝麻烂谷子,他们也知道她现在有一个很体面的丈夫,好了,在董老师的浑厚女中音的张扬下,他们还知道了,芡芡要找老师要杨秋宜的电话了,说不定又要有新的故事了••••••故人是不可以见的,因为他们和故事拴在一起。所谓故事,都是过去的事情。它的价值只在回忆和忘记之间。有些故人,我们永远不应该再见;就算是见了,也就象是两个已经死去了的人碰巧在阴间相会。见也是痛,还不如不见。

那天,杨秋宜没有出现。中午聚餐的时候,他给到场的某一个同学打了电话,说他在外地,公务实在太多,脱不开身,请转达他对在场所有人的问候。那个连通着杨秋宜电话的手机在餐桌上传来传去的,很多人都接了过来和杨秋宜说了些不咸不淡的话,那情形,就象那天聚餐时的饭菜——口味适中,场面热烈,回头也就很快会忘记。注定芡芡是和杨秋宜无缘的。他打电话过来的时候,碰巧她出去上厕所了。后来芡芡想,也好,要是我在场,我又能和他说什么呢?那么多人看着,是给人表演鸳梦重温呢,还是让大家看看什么叫心如止水?怎么做,都会让人、也让自己觉得是在演戏。何苦啊?不说也罢。只是,芡芡很想知道,那天杨秋宜和其他人说话的时候,有没有找其他人打听过她的消息呢?他还关心她吗?芡芡当然不会找人去问了。怎么问啊?问了,又能怎么样呢?

芡芡没有找董老师去要杨秋宜的电话。她要是想找他,她会用她自己的方式。很多年前她就试过。找又能怎么样呢?No means no。她记得张爱玲对胡兰成说:“我是不喜欢你了的,而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如果有机会,她也想这么硬的跟杨秋宜重复着类似的话。但是,自己早就和他说过另外的话了,她说:“不要跟我说再见,我们之间,可能是再也不见了。”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