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
万维读者网 > 跨国婚姻 > 帖子
孔东梅 毛泽东的外孙女和一本书及一个展览(2) ZT
送交者: 梦田 2003年12月25日21:17:09 于 [跨国婚姻] 发送悄悄话

  我们的谈话,从她的经历开始。

  4岁时进京参加外公的追悼会,在灵堂里哭得惊天动地第一次走进中南海外公生活过的地方,是以一个参观者的身份

  她1972年出生于上海,两岁到6岁,是和外婆贺子珍一起生活。

  她在她的书里写到了那所位于上海湖南路262号的三层洋房。偌大的房子里,家庭成员只有祖孙两人,其余就是工作人员了。她的童年,是在寂寞中度过的。一直受精神和病痛双重折磨的外婆,很少讲话。童年时,她的最要好的伴侣,是带她的保姆。外婆的家,外面的小朋友不能随便进来找她玩,她也不能随便出去。“小时候,我一个人出门买根冰棍都是件‘壮举’。”带着一点调皮的笑容,孔东梅说。在寂寞中度过人生初年的女孩到今天也不是那么喜欢讲话,却不乏小小的幽默。

  外公逝世的1976年,她4岁。她被父母接回北京参加外公的追悼会。小小的人儿,还不懂“死”的含义,更不懂外公的死对自己的家、对中国乃至世界意味着什么,却在外公的灵堂里哭了个一塌糊涂,惊天动地,大人怎么哄也止不住,工作人员只好把她抱了出去。

  6岁,她被父母接回北京上小学。这一年的9月7日,外公逝世两周年的前夕,她被爸爸妈妈带着,去天安门广场的纪念堂祭奠外公。这是她第一次见到外公,虽然已是遗容。

  第一次走进中南海外公生活过的地方菊香书屋,是在上小学的时候,是以一个参观者的身份。留在脑海里最深的印象,是外公的俭朴,那是一种带着中国农民千百年来勤俭节约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烙印的俭朴。她记忆最深的物品,是外公的睡床。那个宽大的木头床,靠外一侧的两个床脚用两块小方木块垫了起来,一侧低,一侧高,一半是书,一半才是外公睡觉的部位。在家时妈妈就对她讲过,外公有睡觉前看书的习惯,可直到亲眼看到了外公的床,她才对外公对书的爱,所读之书数量的巨大和内容的广博,有了切身的感受。十多年后,她的公司,承担了筹办《领袖家风》展览的任务,本来的规划只是一个图片展,她提出增加实物的展出。她的提议,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她首先就想到了要复制这张床。最后,她复制了菊香书屋的大部分陈设。

  她还向韶山毛泽东纪念馆借出了几十件外公用过的遗物在《领袖家风》展上展出。也是少年时代对外公生活过的地方最深的印象使然吗?这些遗物的大部分,展现的也是外公的俭朴。那条打了54个补丁的毛巾被,那件经过旧布拼接的旧棉毛衫,那些磷皮尽脱的火柴盒,那张比平常只多两个菜的生日菜谱……她一次次看过这些遗物,每一次都感慨万千。这些遗物向她,也向这个世界讲述着一个伟人的生活习惯和作风,更讲述着一个过去了的时代。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