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若男
万维读者网 > 笑林之声 > 帖子
浩瀚的大洋是赌场 —— 日本海军的兴亡(俞天任)(45-3)
送交者: 崑崙山上一棵草 2009年10月01日18:32:51 于 [笑林之声] 发送悄悄话

担任诱饵任务的第三舰队驶出濑户内海的丰后水道进入太平洋是1020日。小泽的第三舰队的编制是这样的:

第三航空战队:正规航母瑞鹤,改装航母瑞凤,千代田,千岁,小泽治三郎中将亲率;

第四航空战队:航空战列舰伊势,日向,轻型巡洋舰:大淀,多摩司令官松田千秋少将;

31水雷战队:司令官江户兵太郎少将

轻型巡洋舰:五十铃;

42驱逐队:驱逐舰槙,桑,杉,桐;

61驱逐队:驱逐舰霜月,秋月,初月,若月;

从纸面上看还是一支挺威风的队伍,但是实际上装备严重不足,四艘航母的标准载机数量应该是174架,而现在只有116架,52架零战,28架抱一枚250公斤炸弹的所谓“零战爆装”,25架天山舰攻,7架彗星舰爆和4架九七式舰攻。

台湾近海海战把舰载航空兵又给耗完了,现在的这些飞机不少是从各地面基地里找来的陆基飞机。大部分飞行员的水平仅仅在于他们起码把飞机停到了航母的甲板上而没有扎上去或者是滑进大海,但要让他们再降落一次可能就不一定还能成功。

带领伊势和日向的四航战司令官松田千秋少将是个怪物,这位是海兵44期的,进校时的吊床号是100人中的第89名,可到了毕业的时候成了95人中的第14名,是个努力家。松田是个彻头彻尾的反美主义者,但和陆军的盲目反美主义者不同,这位对欧美很了解,当过驻美武官的,只能以是不是在美国受过什么刺激来解释这件事。

(大佐时代的松田千秋)

 

日本当时有一个成立于19409月叫“总力战研究所”的机构,直属内阁总理,首任所长是东条英机的亲信,企画院总裁,后来的甲级战犯星野直树。这是个思想库,分期集中年轻官僚,军人和学者作为“研究生”来研究1935年鲁登道夫提出来的“总体战”理论,刚从欧洲考察了半年回来的松田千秋大佐从研究所成立一开始就在这个研究所里干了一年左右。

(总力战研究所的首期研究生们)

 

1941435名第一期研究生进所,七月份交给研究生们的研究课题是“模拟日美战争”,研究生组成模拟日本内阁,从政治军事外交产业等各方面出发用积累的数字进行模拟,82728两天在首相官邸向近卫文麿首相,东条英机陆相和其他内阁成员以及大本营陆军部海军部头脑们汇报了他们的模拟结果。

这个结果很令人吃惊,除了奇袭珍珠湾和原子弹之外,他们的模拟结果和太平洋战争的实际过程几乎一模一样。从一开始的大胜,到中途开始无法负担消耗战一直到最后苏联参加战争进攻满洲,结论是——日本必败。

东条英机板着脸向这些年轻人训话:“实际的战争不是像你们所考虑的这样,你们只是在纸上谈兵。日俄战争的时候,也没有人相信日本会胜利,战争中意外因素是很多的,这些意外因素是不可预测的,所以你们纸上谈兵的结论不能算数,另外,你们的研究结果要绝对保密,不能泄露出去”。

松田千秋从1936年开始就名列特高警察的“要监视海军士官名单”,但和其他这份名单上的人几乎都被转为了预备役那样,松田的仕途好像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珍珠湾以后此人公开批判山本五十六,鼓吹“珍珠港失败论”,也没有受到处分。

此人相当聪明,很有想象力而且脑子一点不僵化。现在日本企业在招人时使用的“面试”方法就是这位坚决反美的松田在总力战研究所时代从美国引进的。战后他总共发明了一百多个有关医院病历管理机械的专利,开了一家不大的档案管理机械公司“松田卡尔特克斯”,199599岁作为最后一位海军将军去世。

(松田卡尔特克斯公司)

 

松田千秋带的那两艘“航空战列舰”更是莫名其妙。现在在苏禄海上有两艘被西村祥治带着的祖爷爷辈的战列舰扶桑和山城,这伊势和日向就是那两位祖爷爷的弟弟,下水分别是1916年和1917年,虽然和扶桑排行不同,但辈分是一样的。

扶桑和山城是日本最早的超弩级战列舰,不但和后来的大和武藏不能比,连和长门陆奥比起来都是整个一个山寨产品。伊势和日向当然开始下山了,但是还没有到半山腰,特别是日向,炮塔都在训练时两次发生过爆炸。

不能指望他们去打仗,海军把他们当实验室,像海军最早的雷达——22型电探就装在日向上,中途岛海战时日向就扛着那个雷达出去了,具体不知道怎么样,反正雷达的拥护派纷纷认定没有了那个雷达联合舰队最后不一定能顺利回来。

中途岛一下子丢了四艘正规航母,造新的没钱没料没时间,松田千秋想出来了一个把这几艘祖爷爷辈分的战列舰改成航空母舰的主意,但是四艘全部改没钱没料没时间,只好改伊势日向两艘,但就是两艘大改还是没钱没料没时间,只是把六组14英寸双联主炮中舰桥以后的三号到六号主炮拆掉改装飞行甲板,结果到了最后只能拆掉五号和六号主炮改成飞行甲板和仓库,弄成这样一个样子:

(改装以后的日向)

 

这样改造出来的飞行甲板长度不到正常航母飞行甲板的一半,舰载机能起飞但不能降落,只能跨越到陆基机场降落,这样整个就成了一个一次性使用的航母,还不能跑远,离开陆基基地太远了飞机回不来。但是运气好的话遇上和象棋冠军打高尔夫,和高尔夫冠军下象棋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这两艘船上还有八门14英寸大炮是事实,遇上航母就是战列舰,遇上战列舰就是航母,要是对方舰队是航母加战列舰就临时再找辙吧。

但是现在就连这样还是做不到,本来计划中每艘船装22架飞机,可是现在没有飞机。原本准备配备的第634航空队在前几天的台湾近海海战中消耗了不少剩下的几架干脆直接去了菲律宾,现在的伊势日向上没有飞机,是两艘空船。好在这次出动是空仓查库打扫卫生,全部家当先拿出去再说。

可是哈尔西不知道这些八卦,他知道的只是侦察机回来报告的发现了四艘平顶(航母的马甲)和两艘认不出来有点平顶嫌疑的怪物,他可不知道这是一支根本没有战斗力的舰队,是放出来当诱饵掩护现在在锡布延海上的栗田舰队的。按照常理来判断,没有航母的舰队已经无法进攻了,他可没想到这次栗田就是来砸场子,没打算活着回去,而是理所当然地认为第三舰队才是联合舰队准备进攻莱特湾的主力,以这种常识判断加上哈尔西的斗牛狗脾气,他不北上才见了鬼。

而小泽治三郎出了丰后水道就大摇大摆,生怕哈尔西看不到他,几次特意发出毫无意义的长文电报,几次变换前进方向,就是在招呼哈尔西回家吃饭,但哈尔西一门心思和栗田健男玩得正疯,根本就听不见小泽的招呼,一直到241700左右哈尔西才发现了第三舰队,这才收回兵力北上准备收拾小泽。

而这时候位于反方向的西村舰队已经走近了绝路。

按照事先商定的计划,西村舰队是从苏禄海通过苏里高海峡于25日早晨从南面突入莱特湾,配合栗田舰队消灭莱特湾内的美军运输舰队。

西村舰队从文莱出发是22日下午1500分。为了避开美国潜水艇和陆基远程侦察机,一开始是和栗田舰队一样在绕大圈子,然后通过巴拉巴克海峡进入苏禄海,进入苏禄海以后还是尽量靠东北方向走以避开美国陆基侦察机,到24日拂晓接近民都洛海之后再转头向东南,这时还从重巡最上号上起飞了一架侦察机向莱特湾展开侦察。海兵39期的西村祥治是一个真正的船油子,一直在海上,仅仅是作为乙种学员在海大进修的十个月中才离开海。这种经历和他一期先辈,现在的上官栗田健男非常相似,所以这两个人相处得不错。24日拂晓起飞的侦察机得到的结果是“在莱特湾南部海面上发现战列舰四艘,巡洋舰两艘,美军登陆地点附近发现80艘运输船,苏里高海峡驱逐舰四艘,小艇若干,莱特岛沿岸驱逐舰十二艘,航母12艘”,这份情报是整个捷一号作战期间可怜的栗田健男得到的唯一一份情报。虽然这份情报与实际情况有点出入,美军在莱特湾内有六艘战列舰,六艘巡洋舰和三十艘以上的驱逐舰,但对于栗田健男来说这已经是最宝贵的情报了。

以莫里斯少将为首的所有美国战史学家在评论日本海军将领的时候都在把田中赖三作为“最有才华的日本海军将领”的同时,把西村祥治作为“最无能的日本海军将领”,其原因就是从一开始西村的一系列动作要么不可解释,要么解释的理由过于奇怪。

首先对于路远迢迢从台湾赶来的志摩舰队的联系问题。按照在文莱的战前商定,西村的第二战队将和志摩清英的第五舰队汇合以后一起展开攻击,可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谁来指挥?西村祥治和志摩清英都是海兵39期,但志摩清英是海大21期的因此在193911月晋升少将,19435月晋升中将,而西村祥治到194011月才晋升少将,而晋升中将是194311月,这样志摩清英是先任,西村要受志摩指挥。

但是西村很可能对这个一直在中央机关转来转去,很少海上行动经验的通讯专家是否有指挥这次行动的能力有怀疑,所以西村在整个行动中从来没有询问过志摩的所在位置。而倒霉的是志摩清英对这个先任位置也不感兴趣,起码在现在这次行动中是这样。因为志摩清英被人从广岛湾的柱岛基地支到台湾海面,再莫名其妙让他去马公,接着又让他去马尼拉,中途又让他去科隆湾,连油都没有加就又要他去莱特湾。去干什么算是大致上知道,但是敌情如何,地形如何,友军在如何行动一概不知,让他来指挥岂不是开玩笑?仗打好了(几乎不可能)还好,仗打糟了(几乎可以肯定)责任都是他的,志摩不替自己打打小算盘才见了鬼呢,哼哼,本官来个闷声发大财,你不来招呼正好,本官也装傻,这年头谁比谁傻?所以也一声不吭,反正前进路上有你。

西村祥治24日清晨受到了哈尔西舰队的攻击,虽然所受损失甚小,而且在以后的一整天里休闲自在地以13节的速度向东前进,看起来很顺利,但其实他已经死路一条了,这就是从莫里斯少将到菲尔德少校都指责西村祥治是日本海军最无能的将领的原因,菲尔德少校甚至指责西村祥治的行动是“犯罪”,因为现在西村已经被美军侦察机发现,而本来是不应该被发现的。

西村从文莱湾出发以后就一直以18节的速度在行军,不要忘记能以25节左右速度(长门号战列舰的最高速)行走的第二舰队主力在绕大圈子的时候行军速度也就是18节,只能以22节速度行走的第二战队在抄近路的时候没有任何理由走18节,事实上根据计算,如果西村舰队从文莱湾出发之后就一直以24日的13节速度行走的话,在美军侦察机发现他的时候他应该处于美军侦察机的活动半径60海里之外——美军看不到他,而在美军的注意力全部被栗田健男吸引过去以后,西村被发现的可能性更是为零,因为碰巧西村的行军路上没有美军潜水艇在活动。

那么西村干嘛要急急忙忙地赶路呢?唯一的解释就是不愿意被志摩赶上。西村舰队后来唯一残存下来的一艘驱逐舰,时雨的舰长西野繁中佐在战后对美国人作证时是这样说的:“我们知道志摩中将的第五舰队来支援我们,但对于这种协同议论得很厉害,因为志摩中将是西村司令的先任,所以实际上不存在什么协同,而是我们必须接受志摩中将的指挥,就是说我们不愿意接受这种指挥”。

这就是西村着急赶路的原因,他想避开志摩清英。

这边第七舰队司令官托马斯·金凯德中将听说有人要从苏禄海通过苏里高海峡来围观的消息以后,立即命令负责登陆舰炮支援的第77特混舰队第二群的杰西·奥登多夫少将率队前去堵截,第77.2群的兵力配置是:

战列舰:密西西比,马里兰,西弗吉尼亚,宾夕法尼亚,田纳西,加利福尼亚;

重型巡洋舰:路易斯维尔(USS Louisville,CL/CA-28))波特兰(USS Portland, CA-33)明尼阿波利斯USS Minneapolis,CA-36),斯洛普夏(HMS Shropshire(73)澳大利亚);

轻型巡洋舰:丹佛(USS Denver,CL-58)哥伦比亚(USS Columbia,CL-56),博伊斯(USS Boise, CL-47),凤凰城(USSPhoenix, CL-46)

此外还有26艘驱逐舰和39艘鱼雷艇。

奥登多夫把这支庞大得惊人队伍从苏里高海峡的入口开始按鱼雷艇,驱逐舰的顺序安排下来,最后在海峡的出口先是巡洋舰,后面是战列舰排成横队,这一切的安排都不禁让人回想起日俄战争的日本海大海战,而现在的西村祥治也正像当年的罗杰斯特文斯基一样,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管,心无旁骛,只管往预定的目标方向狂奔,不禁让人想起一句“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的俗话。

在某种程度上当年的罗杰斯特文斯基还能为人理解,他想尽快地通过对马海峡躲进海参崴,因此他决定不顾一切地硬闯,闯过去了就安全了,可是西村祥治是在作战,有明确的作战目标,就是和栗田舰队一起消灭莱特湾内的美军运输船队。而且西村祥治通过自己派出去的侦察机也基本上掌握了美军在莱特湾内的大致配置情况。所以没有人能够理解为什么西村祥治把一次特攻作战变成了一次玉碎冲锋。

栗田司令部在这个问题上有一定的责任。原来的作战计划是“25日黎明突入莱特湾”,当地当时的日出时间是0627分,所以“黎明”的意思是0500分。西村从监听到的栗田舰队电报中应该知道栗田舰队有过反转,再反转的历史,因此不可能按原计划在黎明时刻突入莱特湾。但是令人费解的是他在242020分向栗田司令部发出了一份“本队预定在250400突入作战区域”,不但没有主动推迟作战时间,反而把时间提前了一小时。可能在西村看来冲进莱特湾是至高无上的使命,而冲进莱特湾去干什么?就他手上的两艘祖爷爷辈战列舰,即使是冲进了莱特湾又能干什么则一切都没有去想。

只能说这又是日本人中常见的只重视process(过程)而轻视result(结果)的思维定势在作怪了。

而栗田司令部对于这份电报的反应更为荒唐,2145分,小柳参谋长在栗田无法确定作战时间而又必须回复西村的情况下,采取先敷衍一下的态度回了这么一份电报:“第一游击部队主力预定250100到达圣贝纳迪诺海峡,沿萨马岛东岸南下,同日1100左右突入莱特锚地,第三部队按照预定时间突入莱特锚地以后与0900在苏禄安岛东北10十海里处与主队汇合”。

这份电报的原文如此,小柳富次参谋长也从来没有解释过这份电报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他真的以为西村舰队能够突破苏里高海峡而进入莱特锚地,而且还能在莱特岛沿海悠悠地等上四五个小时和栗田舰队汇合?只能说小柳参谋长已经放弃了一起作战的想法,那份电报仅仅是对第二舰队主力情况的通报,而第二舰队已经失去了指挥第二战队的能力,大家各自谋生吧

被帕纳翁岛和迪纳加特岛夹起来的苏里高海峡宽30公里,长80公里,山城和扶桑在最高时速的情况下穿过海峡也需要两个小时,海峡内小岛密布,更何况美军的各类舰艇已经准备就绪,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死亡通道。

西村完全知道这一切,也知道这一切的意义,西村也知道他并不是去做玉碎冲锋,而是要想办法通过这一切阻扰以后冲进莱特湾。

应该说西村祥治中将并不是没有选择,即使在他已经走错了第一步棋从而让美军侦察机发现了自己的行踪,再也不可能穿过苏力高海峡的情况下,他还是可以利用苏里高海峡地形复杂的特点拼出自己全灭也可以使金凯德多出一点血,这样如果栗田健男能更顺利地杀进莱特湾,弄得不好还能出来。总之他应该停下来好好想想,等志摩清英赶上来再做决定。

当然也可能西村中将在平静的白天已经全部想好了,对于西村祥治来说这场战争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西村有儿三人,两人早夭,唯一的儿子也已经在两年前凋落在了菲律宾,现在西村本人接到的又是一纸这样的特攻命令,中将当然知道即便这次特攻成功也不会影响到整个战局,所以相比起进攻敌人来,中将似乎更加注重在为舰队和自己寻找坟地。

第二战队到达林加锚地已经是1010日的深夜,离出征只有12天,确实几乎没有了训练的时间,这个责任在军令部和联合舰队。第二战队到了林加锚地之后西村司令官所做的只是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在讲授“精神力量”工作,是不是为了让水兵们更加无牵无挂地去死?也许是西村司令官的慈悲情怀也无可谓之,反正第二战队就是这样连作战会议都没召开,一路上除了偶尔和栗田健男通通电报之外,就这样默默地走来了。

242100分左右,西村在苏里高海峡入口处将舰队对准了正北的零度方向(海事上以正北方向为零度,全方位以顺时针方向360度一周表示),派出重巡最上和驱逐舰满潮,朝云和山云分出去在帕纳翁岛周围侦察敌情,然后以时雨,山城,扶桑的顺序间隔2000米向北运动,2250分,时雨发现三艘距离5000米的美国鱼雷艇,经过一番炮战,击中了其中一艘,将另外两艘赶走,250000时分,在前面侦察的重巡最上也发现了美国鱼雷艇的活动,最上踌躇了以后率领三艘驱逐舰回头与主队汇合等待西村的指示。汇合以后西村什么话都没有说,重新排了一下队伍就于0200进入了死亡通道苏里高海峡。

(苏里高海峡内的形势)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8: 鳄鱼原则
2008: 捉火鸡的故事
2004: 一对情人同一天的日记
2004: 关于“网恋”答老婆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