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文明社會原理(連載20)
送交者: rongxiaojie 2018年05月04日08:51:23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第二節   市場系統的類型(略)    

第三節   市場交換系統的公律、定律和法則

    正像不論哪種類型的行政系統都必須遵守一系列的公律、定律、法則一樣,不論哪種類型的市場系統也都必須遵守一系列的公律、定律和法則。我們已經知道,一個行政系統只要依靠一個最基本的“服從命令聽指揮”的公律就可以有效地運轉起來,那麼市場交換系統要依靠一個什麼樣的基本公律就可以運轉起來呢?答案是:自願交換的原則。只要大家都認同並遵循這個“自願交換”的公律,一個有效的市場交換系統就能遲早發育成長起來。這裡所謂的自願交換,指的不僅是想和誰交換就和誰交換、想交換什麼就交換什麼、想怎麼交換就怎麼交換,更指的是絕對基於雙方兩廂情願基礎上的交換,不僅雙方誰也不能強迫誰,且雙方都不受任何第三方的干涉。即,只要雙方覺得交換是合算的,那麼第三方無權干涉,交換的雙方也不用考慮第三方的意見。

    正像行政系統從一個最根本的公律出發,可以不斷派生出一系列定律、法則和其它基本規則一樣,市場系統從這個“自願交換”的最根本公律出發,也可以不斷發展派生出其它一系列的定律、法則和基本規則。下面我們依然只討論那些較重要的定律、法則和規則。

首先,從“自願交換”這個根本公律出發,可以直接派生出第一市場定律,即:在交換之前,交換的雙方有義務向對方提供充分的與自己的交換物相關的重要信息。這裡所謂的相關信息,包括自己向對方所提供物品的來源、質量、用途、使用方法、價格等等。這一條市場定律也不神秘,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以見到。當我們和別人以物易物時,我們會主動把自己的物品拿給別人看並詳加介紹,同時我們也會仔細查看別人要交換給我們的物品並詳細詢問,以獲取該物品的相關信息。在用錢到商店買東西的時候,我們會仔細看說明書,以獲得該商品的相關信息;而收銀員也會把我們提交的貨幣反覆驗查,以防假幣。

其次,從自願交換的市場公律還可以派生出“一旦交換完成,雙方均不可反悔”的第二市場定律。這個定律在規則上的表現形式就是合同一旦簽定,就必須無條件遵守,無論出現了什麼變化也不得反悔(也就是契約神聖)。這裡的道理就在於,一旦交換完成,甲的東西就屬於乙了,而乙的東西就屬於甲了;這時,假如甲反悔了,他想把原來那個屬於自己的東西再換回來,就必須徵得乙的同意(根據自願交換的公律),才能完成這第二次的交換行為。而如果乙不同意,則甲就不能再換回那個曾經屬於自己、而現在屬於乙的東西了。此外,我們還可以從反面再假設一下,如果允許反悔的話,那麼任何一個市場交換系統都無法正常發育起來。因為乙得到了甲的物品後,他可能就開始消費這個物品,或者他就用這個物品馬上和另一個人丙進行了又一次交換,而丙也許又把這個物品交換給了丁,如此等等。如果要都允許反悔的話,甲去找乙討要,乙又要去找丙討要,而丙又要去找丁,整個市場交換系統就會陷入混亂,結果就造成今後誰也不敢再交換物品了。總之,如果沒有不可反悔這條定律,那麼,交換所可能帶來的利益還抵不上允許反悔所可能帶來的麻煩呢。

顯然,上述“必須提供相關信息”的第一市場定律與“不可反悔”的第二市場定律同等重要,缺了任何一個定律交換都將實際無法完成。而且我們可以看出,這兩條市場定律實際上是彼此相互依存的:正是因為交換後不可反悔,交換者才必須在交換前充分了解對方物品的相關信息,以便最終做出是否交換的決定;也正是因為在交換前彼此已提供了相關信息,才有理由要求對方在交換後不可反悔。

同樣,正像從行政定律出發可以派生出行政法則一樣,我們從市場定律出發也可以進一步派生出市場法則。如果不尊重這些法則,一個市場系統也不能穩固地建立起來。首先,從市場第一定律我們可以派生出“互利互惠”的第一市場法則。這裡互利互惠的意思是,每一方交換後的狀況,都要比交換前更好一些。也就是說,和行政系統的第二法則“確保生活水平不下降”有所不同,市場系統的第一法則要求“確保生活水平有所上升”。從情理上來說,只要是“雙方自願”的交換,就一定是互惠互利的,雙方的生活都會因為這個交換而有所改善,否則雙方不會進行交換的。但其實並不盡然。交換的某一方或者因為判斷失誤,或者由於考慮不周,更或者由於情勢所迫,往往會“自願”地進行一種並非真正互惠互利的交換。例如中國歷史上常見到的老百姓為了交納賦稅,不得不用糧食去交換納稅所需的銀兩;再比如中西方歷史上常見的陷入困境的人不得不去借高利貸。這些交換雖然都同樣需要遵守“不可反悔”的第二市場定律,但卻在長遠上違反了“互惠互利”的第一市場法則,因此並不能促進市場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其次,從第二市場定律出發,可以就派生出第二市場法則:必須信賴中介。我們在前面說過的,出於降低交易成本的原因,人們是通過(依賴)中介來完成交易的。在人類歷史的早期,近距離的互相交換主要是通過時空的中介(集貿市場)和物質的中介(貨幣)來完成的,而遠距離的相互交換則主要是通過活的中介(商人們)來完成的。對“時空”因素的中介,人們是會信賴的,因為它們是不會改變的,地點不會自己飛走,時間也不會自己加快或減慢,除非遇到極其罕見的自然事件(例如出現日食,則“日中為市”就靠不住了;出現大地震,則市場就位移了或不安全了),否則信任它們不會有任何問題。作為物質中介的“貨幣”,可靠性就差一些了,因為它可以被造假。因此,古代,人們就選擇了相對來說不容易被造假的黃金和白銀來做貨幣,而現代,人們則用了大量的防偽技術來印刷紙幣。

當然,依賴活生生的商人們為中介,危險性是最高的,因為這個“中介”是活的。出於促成交易從而從中獲利的動機,商人們是很有可能向我們提供虛假信息的。這方面的例子不勝枚舉。但我們也必須信賴他們,否則,市場系統就無法運轉起來。這裡的道理就在於,如果中介的信譽喪失了,交換的雙方(或多層次中的雙方)都不再信賴他(它),也就是中介本身再也不是中介了,那麼,顯然,有交換意願的雙方也就無法實際實現彼此的交換了。因此,在現實中我們才可以看到,有時為了維護一個巨大的、高層次的中介的信譽,例如一個巨無霸式的超級大銀行,人們不惜或通過私募基金、或通過政府,主動為其注資輸血以防止它倒閉關門(就像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所出現的情形)。再比如,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一個著名的品牌(符號形式的中介)因經營不善而維持不下去時,人們經常做的並不是任其自生自滅,而是想方設法,或併購或重組,拼命挽救或維護這個作為中介的品牌的聲譽。因為這樣做,對整個社會中大大小小的眾多交換者來說,都是有好處的。換句話說,交換的雙方實際上都具有維護中介聲譽的願望,並自覺不自覺地負有維護中介信譽的責任(就像在行政系統中,大家都具有維護“權威”的責任一樣)。

當然,從上述的市場定律、市場法則出發,我們還可以進一步派生出許多的市場規則。例如,根據我們所熟知的價值規律,自由的市場交換行為必然會產生貧富的差距。因此,承認貧富差距,容忍貧富差距,就成為市場交換系統的一個基本的派生規則。而且,隨着市場交換系統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中介的依賴性將越來越強。在當代,離開了中介(此時的中介已不僅僅是商人了,還包括組織社會生產的各類大大小小的企業家們、銀行家們),人們幾乎已經寸步難行了。各種形形色色的中介所獲取的“好處費”也越來越多(當然,人們從越來越細的社會分工中得到的利益也越來越多),由此造成的貧富差距也越來越大。也就是說,誰占據了中介的位置(無論這個中介是一個有利的地理空間位置,還是供交換的媒介貨幣,抑或是一個知名品牌的巨大聲望),誰就有機會占有巨大財富,社會上就必將出現一個非常富裕的“中介”階級和一個相對貧窮的“最終交換者”階級,即:從自願交換的市場原則和不可反悔的第二市場定律及第一市場法則(信賴中介)就直接導致了“階級制”的規則。

同樣,出於降低交換成本的原因,再加上依賴中介的法則,還可以派生出我們大家所熟知的私有制規則,或者說“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的規則。讓我們從兩個方面來詳細分析一下這個人們再熟悉不過的“私有制”。首先,我們從“最終交換者”的角度來考察。實際上,從原始部落與部落之間的贈與、交換開始,人們就產生了私有財產的概念,只不過這時還是集體的“私有”,或者說是“大我”的私有、部落的私有。而從“大我”(集體)私有的規則發展出“小我”(個人)的私有制規則,是遲早的事。

一方面,和兩個集體之間產生自願交換的行為相比,在兩個私人之間產生自願交換行為成本要小得多。兩個集體之間的自願交換行為要分別爭得各自集體內部所有人(或大多數人)的同意,而兩個私人之間的自願交換,只要彼此同意就行了。也就是說,從提高交換的成交率來看,客觀上要求實行一種“最終交換者”的個人所有制,即“私人所有制”。同時,只有財產屬於交換者個人所有,他才有充分的自由處置(交換)的權力,及拒絕第三者干涉的權力。也就是說,他才有自願與別人進行交換的可能。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個方面,是依賴中介的市場法則,必然導致中介占有大量社會財富。而且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也可以說是大大小小的中介們在實際組織着整個社會的生產和交換,因此,從抽象的客觀角度來分析,市場交換系統實際上在要求一種“中介占有制”,或者說在導致一種財產的“中介所有制”。即,一切社會資源、財富都由“中介們”來占有、來調動、來分配。但在實際生活中,並不存在抽象的中介,而只存在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各種各樣中介的實際代表者——大大小小的商人們、企業家們、銀行家們,也就是一個個獨立的個人。因此,正像行政系統中所要求的“共同意志所有制”只能表現為“國家所有制”一樣,市場系統中所要求的“中介所有制”同樣只能表現為一種“私人所有制”。我猜測,上述的兩方面原因,實際上也就是市場系統中最終必然要實行私有制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說,無論是從市場系統中必不可少的最終交換者的角度來考察,還是從市場系統中同樣不可缺少的中介的角度來考察,私有制都是市場經濟的必然選擇。總之,降低實際交換成本的兩條途徑,一是信賴中介,一是財產私有化。前者導致了階級的產生,後者導致了私有制的產生。

當然,從市場公律、市場定律和市場法則還可以進一步派生出一系列的規則和觀念。例如,從“自願交換”的原則,私有制的規則,可以直接派生出“平等”的規則、“個人自治”的觀念,等等。再比如,從市場經濟等價物品相交換的行為中,還可派生出一系列的規則來。比如許多人合夥干一件大的投資行動的話,那麼,誰投的錢多,誰得到的利潤也就應該多;誰投的錢多,誰就應該在決策中有更大的發言權、投票權,等等。當然,如果出現虧損,也應按出資的多少按比例分攤。進一步地,從私有財產制出發,又可以進一步派生出個人主義的規則,個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以及個體的生命高於集體或國家的榮譽等等一系列的規則、觀念。更進一步,從解決彼此交換時的糾紛出發,由於交換的雙方並沒有一個共同的上級,而且他們也不是在某個上級的指令下來從事交換的,因此,又會派生發展出由中立的第三方裁判的觀念和規則,而這又會派生發展出司法獨立的制度,以及在司法審理過程中的抗辯式的爭訟方式和由陪審團裁決的斷案方式,等等。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7: 5月4日中國官方公眾號發表評論,重新澄
2017: 說說“希臘文明”----子虛烏有
2016: 這才是魏則西死不瞑目的真正原因
2016: 免疫療法和靶向藥
2015: 慌慌、雪老鄉,來吃東西啦
2015: 男人夢中:和老巫認真談談砍樹的價格問
2014: 最近歐美流行樂壇有沒有新星冉冉升起?
2014: 國人應當快速提高品味,香港這高樓密集
2013: 【知恥近乎勇】是多荒唐的中國哲理?知
2013: 馬列主義和基督教是西方文化藤上的兩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