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美國的教育只講外因不講內因嗎?駁凌飛 ZT
送交者: 一草 2020年07月09日11:54:58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逸草:凌飛這類未受過什麼美國學校教育的小商販,來攻擊美國的教育,只能是胡說八道、信口開河、貽笑大方了。


美國的教育只講外因不講內因嗎?駁凌飛

Original 美華 美國華人 Today

美國華人 1779篇文章


華一代父母的努力奮鬥是一種無聲的,潛移默化的內因教育,讓他們從小就有了很好的自我驅動。而凌飛文章卻藉此販賣一種公眾號文章常用的焦慮感,那種不想失去已有的東西的焦慮,和因華二代跟自己觀念疏離而產生的憤怒。迎合他觀點的人們往往不去反思自身觀念是否有錯誤,卻盲目地不加思索地把這個憤怒歸咎於美國的教育出了問題。

撰文:More Less


因為反駁耶魯學生黃艾琳《我們和非裔站在一起》文章而在華人微信圈突然名聲大噪的凌飛又發大作了,名為《華二代為何變得荒謬(1)左派教育只講外因不講內因》。這篇文章否定人生而平等,強調人生而不平等,是人在資本主義民主制度面前平等,即這個制度是符合上帝意志的。客觀上為制度的合理性做了辯護,否認系統性問題的存在。以前沒看過這位寫的文章,今天一看,發現除了邏輯混亂不說,常識性錯誤也挺多的,下面梳理一下。


凌飛的文章里說:




而《獨立宣言》裡面的原話是:

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我們認為這個真理是不言自明的,人人生而平等,是被造物主賦予的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後面明明跟着一個大寫的by their Creator,強調的是by nature。意思就是被造物主造就的時候就被賦予了這種不可剝奪的權利。造出來就平等,那不就是生而平等了嗎?憲法面前人人平等,這不是凌飛曲解的什麼在上帝認可的制度面前的平等。他的說法貌似有點政教合一的傾向。凌飛這段論述除了能激起宗教狂熱分子的共鳴,不知道還有誰會認同其合理性?


進而他又開始曲解《世界人權宣言》,說世界人權宣言是“左派化”的宣言。然而我們看到,“All human beings are born equal”跟獨立宣言的論述並沒有什麼不同。就是說人從被造出來就平等,亦即人生而平等。


《世界人權宣言》是聯合國大會於1948年12月10日在法國巴黎夏樂宮通過的一份旨在維護人類基本權利的文獻(聯合國大會第217號決議,A/RES/217)。聯合國初始締約國都參與了投票,在出席的56個成員國中,48票贊成,0票反對,8票棄權,無人反對。尊重人權是普世價值,也就是無論左派右派都支持尊重人權,頭一次聽說人權宣言還分左右。這種為了黨派利益之爭就開始污衊人權宣言是左派綱領的行為是何等狂妄。


凌飛文又說:

人與人天生是不平等的,每個人出生時,基因已經註定了很多先天性的生理不同,同樣的,人與人的起點也是不平等的,一個出生在有良好家教家庭的孩子,與一個出生在有暴力的家庭的小孩,起點必然是不平等的,兩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自我驅動力很可能也是不同的。


這裡凌飛強調生而不平等,每個人除了基因有差異,生理上不同以外,還因為環境導致起點都不平等。他的意思就是說,起點都不平等了,結果不平等也是理所應當的。所以要改變這種不平等,只能靠自己努力了。所以呢,比如說,華人升學率高,黑人犯罪率高,升學率高犯罪率高都是自己原因造成的,跟社會因素無關。“你窮是因為你不努力”,這種論調中隱含的基因決定論不說,還很明顯地暴露出社會達爾文主義。


不得不說,凌飛這種觀念與封建思想無異,也就是說有人天生做帝王,有人天生做臣民。事實上,現代國家是建立在某種“社會契約”的基礎上,使得人人都有機會出頭。所謂生而平等,並不是說生存條件相同,而正是因為生存條件不同造成了不平等,才應當給先天條件處於劣勢的人賦予同等的上進機會。而平等又是與公平、正義分不開的。


人與人“起點的不同”正是需要爭取平等的理由。平等包括公平和正義,美國所以要革命,就是因為殖民地的人與英國本土人“起點不同”。黑奴所以要解放,就是因為他們做人的起點與白人不同。美國所以要制定《民權法案》的憲法修正案,就是因為黑人民權的起點不公平……。


通常來講,左派要求平等,關注弱勢群體,要求公權力來調節貧富差距,政策更加扶持少數族裔和弱勢群體。而右派則要求自由,鼓勵自由市場競爭,小政府,政府少干預一點。但是左派要求的平等,是機會的均等,少數族群在起跑線落後,缺乏向上游動的機會,所以借着人為干預結果,給予一定的補償,例如Affirmative Action政策,致力於最後減少差別。而右派只看重形式上的平等。無可否認,左派的觀點更加人性化一點,減少了人與人之間起跑點的差別,而右派則強調個人努力,以“機會均等”之名讓已經在起跑點領先的繼續領先,但對於先天不足的人來說,這種所謂的“機會均等”的目標是否能達到呢?)。可以樂見兩種觀點結果的不同。



但是凌飛的觀點,連機會均等都不講,基本上就是“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你生在貧民窟,你就活該一輩子在貧民窟了。這簡直比大多數的右派還冷血。


然後凌飛又繼續說,否定內因差異,結果就是從外因找原因,然後對社會不滿就去打砸搶了。表達對社會不公的不滿就是打砸搶,這個推理是多麼的粗暴野蠻。眾所周知,和平抗議表達訴求天經地義,運動中出現暴力活動,發起遊行的人也無法控制,其後的背景也很複雜。要把和平抗議表達訴求跟暴力活動的出現區別對待。


緊接着凌飛又開始攻擊所謂“左派”學校教育,指責說只談外因不談內因,毀掉了年輕人。“試圖糾正所謂的‘現實錯誤’的衝動就能一代一代地製造出瘋狂革命的燃料”。結果就是,教育是導致華二代“集體淪陷”的原因。同時凌飛又妄言這些華二代毫無自己的獨立思考,只會接受左派思維的荒謬結果,說他們無法認清自己,認清自己的父母,認清自己的家庭教育。


華一代父母的努力奮鬥是一種無聲的,潛移默化的內因教育,讓他們從小就有了很好的自我驅動。而凌飛文章卻藉此販賣一種公眾號文章常用的焦慮感,那種不想失去已有的東西的焦慮,和因華二代跟自己觀念疏離而產生的憤怒。迎合他觀點的人們往往不去反思自身觀念是否有錯誤,卻盲目地不加思索地把這個憤怒歸咎於美國的教育出了問題。


筆者私下以為,天性善良,有同理心的人在自由社會裡不用去“洗腦”也有極大可能成為開明進步派。天性自私,不顧全局的人即使在左傾的教育環境裡恐怕也不見得就會變成左派。


最後他得出的結論是:



這樣說來他就是反對現在所有的公立教育了。因為現有的公立大學教育,大學教授多數都是教人要心懷天下,關注社會,要善良,要助貧扶弱,關注少數族裔,殘障人士,性少數等弱勢群體,爭取平權。難道學校會教人自私自利,見死不救,在被問及如果取消Obamacare會讓幾千萬人喪失醫療保險從而喪命時,都聳聳肩,說so what?


這讓我想起最近看過的一本暢銷書叫Educated(中文翻譯成《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作者從小在愛達荷州摩門教家庭長大的孩子,家裡七個孩子,有四個從小連出生證都沒有。主要由她媽媽在家裡教他們(homeschool),作者17歲之前從未上過學,她離家出走,通過自學考取楊伯翰大學,2008年獲文學學士學位。隨後獲得蓋茨劍橋獎學金,2009年獲劍橋大學哲學碩士學位。



書裡面有一段這麼寫的:


奶奶認為我們應該上學,而不是 — — 用她的話說 — — “像野人一樣在山上遊蕩”。爸爸說公立學校是政府引導孩子遠離上帝的陰謀。“我把孩子們送到下面那所學校,”他說,“和把他們交給魔鬼有什麼兩樣。”


既然凌飛先生這麼反現代教育,反人權宣言,他會考慮把孩子送去他認可的一些非主流學校里,或者把子女都關在家裡自己教嗎?


撰文:More Less

編輯:Jing

本文由作者授權原創首發於《美國華人》公眾號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今天各位怎麼了,拿眼睛開說。到底誰是
2019: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農場養了三隻貓,
2018: 包子草木皆兵了,呵呵
2018: 太可怕了,從明年起中國的新車都要裝RF
2017: 床總說:我們聯合俄國建個不可被穿透的
2017: 手機照:夕陽西下紐約城。
2016: 南海衝突中國文的武的都占上風
2016: 同曉們。看看中共在西沙演習,樂舞陽痿
2015: 同性戀合法後,咱直男怎麼區別於同男們
2015: 於偉:泰國班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