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红树林
万维读者网 > 五 味 斋 > 帖子
长篇小说连载 《鬼之魅》第 二十五章 2
送交者: REMEMBER 2022年03月04日16:26:48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大姨夫然后就叙述了后面的事,什么猪是黑煞神,羊是白煞神,驮上粮食去送人等等。

二虎听了觉得大姨夫这人太老实了,怎么会相信这种鬼话,便说道,“那么老人的病好了吗?”

“好什么呀,到了年底就去世了,后来医院里说是胃癌,难怪吃什么都吐,怎么也治不好。”大姨夫懊恼地说道。

“你们就这样被骗了?你也没有问问那人叫什么名字?他长得什么样子?”

“那人说他名叫孟天成,长得挺魁梧,高大,大概有1米七八的样子。看上去大概有四十岁左右吧,长得挺黑的。”

二虎一听就急得跺脚,“假的,天成大叔都死了多少年了,三周年早都过了,再说,天成大叔快六十的人了,个子也不高,最多有一米六。”

“那你们村子里还有没有另一个叫天成的名字的人呢?”

二虎摇了摇头,肯定地说,“没有。只有一个天成,死前还疯了几年,人们都叫他‘疯天成’呢。”

这时,二虎的大姨过来插话道:“那天晚上你姨夫是往东去送猪,我是往西去送羊,他说,见到人扔下就撒脚丫子往回跑,不能回头看,否则这黑白煞神送不走,你说巧不巧,我们都是一到十字路口,就有人过来了,就好像是专门等我们的,我也不敢看来人,扔下羊就往回赶,你知道,那羊是我喂大的,见我走了,便也要转身往回走,我听见背后有一个外路女人的声音说,‘你来了就不要再回去了,乖乖地跟老子家去哟。’我一听这还是个四川女人,这回这白煞神肯定是去四川了。”

二虎心里基本上明白了,这个人肯定是孟立坚无疑。以前隐隐约约听说孟立坚在外面装神弄鬼的事,但总是没有事实,原来他都是以假名来招摇撞骗的,这种手法也高明啊,他冒别人的名字,就是有人打听起来,这孟家集还真有这么个人。这次可坐实了,四川女人,肯定是他老婆了,这个身高,年龄和长相不是孟立坚还能是谁呢?

二虎心里有了底,就想着如何来戳穿了,他暂时不露声色,告诉大姨夫,“你们上当了,暂时不要讲这件事,过些日子我把这个人给你揪出来,到水落石出的时候你再看吧!”

刘守忠这些日子也觉得越来越不对劲儿了,孟立坚借审讯之名而诈财的事他也渐渐有些耳闻,这时候他才反应过来为什么前些日子孟立坚一定要主张去抄那些走资派和地富反坏右们的家,原来他的目的自始至终都在一个“钱”字上。这个就有点太出格了,农村自从人民公社化以来,搞大集体经济,说是一大二公,实际上是一平二调,大家的日子都有点每况愈下的感觉,是一蟹不如一蟹,一年不如一年。大锅饭已经使得人们失去了生产的积极性,加之计划经济的实施,各种指标的硬性规定,作为生产小队这个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已经完全失去了其生产的自主性,生产变得如同工人在工厂完成生产任务一样,然而工人每月可以有固定的工资,而农民则在完成了所有的生产指标之后,缴纳了所有的公粮和国家征购的购粮之后,剩下的那一点才允许分给农民作为其基本的口粮,偶尔有丰收年,则国家会加大征收购粮的幅度,这样一来,农民的基本口粮根本就没有保障,这样就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民基本上长期处于一种半饥饿状态,还幸亏有一点儿自留地,他也不过每人才二分地,一个家庭基本上也就一亩左右。这个基本上成了农民的救命稻草,因为自留地产的粮食是不用交公购粮的,全部归农民自己所有。在这种情况下,家民在自留地的经营上,着实下了大功夫,可以说,当时每一家的自留地都可以看作是试验田,或样板田。因为长势普遍喜人,常常一亩地的产出,要抵得上队里的二三亩。

农业的发展和副业是相辅相成的,农业发展得好,粮食充足,农民可以养猪,养鸡等,这样不但改善了生活,有了油和肉,有了蔬菜,粮食的单纯消耗也会降低,同时,也有了大量的土肥,反过来促进了粮食的生产。由于当时还是比较落后,也没有化肥,即使进口少许的日本化肥,也是解决不了大的问题。这样就形成不了一个良好的生产循环系统。

在这种半饥饿的状态下,人尚且吃不饱饭,更谈不上发展副业了,更为甚者,当时在农业学大寨,以粮为纲的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发展副业被当成资本主义思潮进行批判,所以农村的凋敝现象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孟立坚由于自己娶的是外地女人,虽然说干活很勤劳,在地里干活是能吃苦,但是在家里,关中女人会的那些东西,譬如,做醋啦,纺线啦,织布啦,做鞋,做衣服啦就不是很在行了,也可以说根本就不会,邻居给教,这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总得有一个过程,所以,孟立坚家里的这些东西基本上是靠买,要买,就得有钱,在当时的情况下,农民的钱是没有来源的,没有办法,只好卖点粮食,食油等,这还是在私下里偷偷进行的,苦是被发现,不但要没有收,还要被批判,卖粮食本身就是一件杀鸡取卵的法子,但是为了解决眼前的困境,譬如,家里小孩子,老人病了看病,没有钱医院里是进不去的,等等这些事情,也没有别的办法。

卖了本来不够吃的口粮,到了来年的二三月,也就是春荒时节,许多人家里就断粮了,这个时候只好托亲靠友,去稍微好一点,有余粮的人家去借,当时在孟家集,人们大多都是去北陵塬下的村子里借些苞谷。因为塬下是水浇地,产量要比塬上高一些,所以有的家里会有少许的剩余的玉米,这玉米本来在过冬了以后,第二年就不能吃了,一般人都是拿来喂猪或牲口的,但是塬上的孟家集的人没有办法,只好去借这种玉米,约定好了,借一斤玉米,夏收过后,新麦子下来,再还人家一斤麦子。这是十分苛刻的条件,但是为了活命,没有别的法子。还了新麦子,来年又不够吃,又得借,如此反复。所以当时有顺口溜说,“借着吃,打下还,跟着碌碡过个年。”这叫一步踏不上,步步踏不上。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1: 郑重声明,本左不挺川,只挺MAGA,亲川
2021: 自由无价,民主无敌。
2020: 起底武汉无证 “神医” 自称已治愈15名
2020: 经济情况决定了海外华人的政治立场
2019: 上帝看人都变坏了,决定毁灭人,发了一
2019: 不要以为淡紫未参加小集团活动,你们就
2018: 这个有意思。呵呵。
2018: 香港国民教育
2017: 很奇怪,隔壁删了南蛮说穿老毛是国民党
2017: 床铺的大嘴又开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