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五月,食堂早餐
送交者: 趙州茶 2024年05月02日19:51:38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儘管旅店裡有免費的早餐,和指定的早餐店,都體驗了一把,其他的早餐都是尋圖而吃。不過體會還是很多的。上海的變化也基本在大街小巷中。早餐的路上,各類共享單車到處都是,本來也很正常,只是很多中學生也騎着單車在上下學,認認真真地,全然沒有助動車的左衝右突的荒蠻。餐桌上就聽到一句,沒有被助動詞撞過的就不是上海人,有個友人就被撞了,躺醫院了,還賠了一個全新的手機,說是賺到了。大家都羨慕不已。反正說的人津津樂道,聽的人茅塞頓開。

 

馬路上,上海話基本滅絕,唯有外婆帶着小孩去上學之間的對話是上海話,老媽帶着的也是上海話,老爸帶着的對話基本是國語。聽到上海話最多的時候,是入夜之後,走在昏暗的路燈下,從路邊飄出來的吆喝聲,類似與視頻中:Good Morning Neighbors,Fuck U  Tony。各大商廈里也很難碰到上海人,本地人基本屬於少數派。美羅城去了多次,基本要用國語才能溝通,上海書城用上海話問路基本聽不懂,淮海路上除了普通話,偶爾還能聽到英語。在早餐的食堂里,還是能聽到上海話之間的對話,也基本是祖孫之間的對話。

 

上海的傳統早餐基本已經走進歷史了。大餅油條豆漿糍飯,都能看到。然而現炸的油條攤沒到到,或許沒到更小的路邊灘去,大餅基本演變成各類煎餅,特地買了個大餅,還是梅乾菜餡的,又甜又咸還特別薄,比以前的好吃多了。食堂里沒有泡飯,更多是各種不同的粥,各種包子。記得十年前說,上海灘的包子一塊錢二個,現在的包子基本是二塊錢一個。以前的菜包一口下去,基本菜餡滿地,現在的各類餡基本點到即止。那天吃完早飯,順道買了杯咖啡,發現鋪天蓋地的全家也居然有早餐,吃的人還不少。一杯咖啡一個三明治,坐在櫥窗里,行色匆匆。食堂里,外賣早餐的人也不少。反正收銀員也基本沒睡醒。早餐的食堂基本六點開門,估計後台工作至少五點要開始。晚飯好像五六點就開始了,八點基本沒有啥菜了,人也少了,好像基本九點關門吧。在鋪天蓋地的食堂是不是政府補助的?感覺跟多倫多的自助餐差不多。

 

那天跟做夾餅的聊天,她每天早晨五點半就開始擺攤了,一直做到上午十一點。儘管她在一個麵館門口,居然跟麵館的老闆也不是一夥的,只是租麵館老闆的二平方的面積,也就一個上午的時間。那天特地去吃餛飩生煎,還是袖珍生煎,原來就是小籠包煎一下而已。

 

無論在上海還是回加拿大,被人家問的最多的問題就是:一個是上海到底咋樣?一個是你覺得上海咋樣?前者是多倫多的上海人問的,這個關鍵詞就是到底。畢竟出來這麼多年,網上新聞又很多,回去的人網上的視頻又很多,或好或壞,到底咋樣呢?後者是吃飯的時候同學問的,還讓我假裝說幾句,面對滿桌的佳餚,吃都來不及了。

 

上海到底咋樣了?我覺得還是挺好的。至少衣食住行都比多倫多方便。出門有共享單車,地鐵,公共汽車,滴滴出行。這個共享單車在自由競爭之後,只剩下幾個寡頭了。第六醫院門口的車況已經好很多了。滴滴出行也很方便,二次在青浦打車,一次在上海江蘇的交界打車基本都是五分鐘之內。唯一看不懂的是,馬路上的出租車好像很難叫,明明寫着空車,開過來了,停了,居然問手機尾號,原來是接了滴滴出行的單子。這個到底合理不合理。假如是純老外,如何打車呢?上一次回國叫車,基本都是崇明人開的車。這次基本都是外地人,也不知道啥原因,就青浦的二次都是青浦本地人。二個司機都很有趣,也很為青浦驕傲。青浦很大從東到西三十公里,遍地的工業開發區,你看這個,你看那個。然後,然後呢?一聲嘆息。你看這個關了,這個也關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3: 敗賊制裁俄羅斯,結果美國將首先倒下。
2023: 200美軍進入中國,將對國軍進行投降訓
2022: 威脅的邏輯,行為和後果:再論北約東擴
2022: 俄羅斯人能有反戰的良心,中國人有嗎?
2021: 【石濤聚焦】亞州選票審計,將是第一張
2021: 討論:到底是拜登是牛二,還是習近平是
2020: 關於鄧朴方給兩會代表公開信真假的一則
2020: 五月,形而上學
2019: 我的數軸:我的意識里,整數是串成一條
2019: 為什麼你們不希望中共收復統一台灣?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