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红树林
万维读者网 > 五 味 斋 > 帖子
宁静而神秘--百听巴赫的C大调前奏曲
送交者: 牢头 2010年11月11日21:13:44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牢头

2010-11-12

 

声音的世界对我一直有强烈的支撑、舒缓和安慰作用。我在开心的时候K歌,唱戏,在郁闷的时候听西方古典。年轻时有年轻时的所爱,现在更是古今中外不亦乐乎。

 

音乐比所有其他艺术包容,更接近爱。它可以一个人静静地听,也可以几个哥们朋友一起享受,更可以2个相爱的人互相倾听,而且2人不一定在一起不一定在一时,就能通过一首歌或曲子听到弦内弦外之音,听懂对方甚至直达内心。

 

最近不知是季节还是什么原因,比较郁闷,于是开始静下来听巴赫。西洋乐器我偏爱钢琴,且先听他的钢琴,从他的48首平均律开始听。之所以开始听巴赫,是因为有一天在一个朋友家,听到他的女儿在弹巴赫12平均律的第1首,C大调前奏曲。突然地,我被雷到了。这表面微疾的旋律,细听,内核却是安静的,宁静的,不疾不徐,像有一只天使般柔软的手在抚慰我,顿时让我觉得极为放松和calm down

 

巴赫的音乐,是要有些历炼的人才会喜欢。浮躁的9000后恐怕不行,80后甚至都玄,瞧瞧那位朗朗眉飞色舞张牙舞爪的样子,估计老巴要是看见了能气活过来。(当然,极少数天生具有神秘而宁静气质的人除外)。说到这想起十几年前,我和几个朋友开着车穿行德国,法兰克福、汉堡、莱比锡、慕尼黑、。。。我知道巴赫就住在附近,却没有想着停下来去看看他,因为是为了商旅,为了和洋人谈生意,一站一站地奔命。

 

现在心慢慢闲下来了,空下来了。那天和朋友喝着茶海聊,我们一致觉得如果有机会再去欧洲,什么也不干,就奔我们打小就喜欢的几个国家(说白了欧洲除了俄国就这么几个国家嘛,其他的都是附庸,呵呵):法国,盯着文学和艺术啃;德国,去拜访音乐和哲学;英国,福尔摩斯和工业革命;意大利,佛罗伦萨和米兰时尚。。。

回到家里,打开电脑开始找几种版本的巴赫平均律,轮流着对比着听。他的这部钢琴曲实在宏大,被分为1、2两集,共有48首前奏曲与赋格曲,分别以24个大小调写成。巴赫的东西都很有嚼头,就说这个第一首C大调,我觉得至少得听一年才能“嚼”出点味来。

我弟弟是科班出身的音乐学专家,记得我曾经请教过他有关巴赫,他当时斜着眼看了我几眼,推荐我先听平均律,听出味了再听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我说,听说平均律是巴赫为便于教自己小孩学音乐花十几年时间慢慢写成的,我弟说这纯属扯淡,谁要是让孩子练它就是要害这孩子,因为这不是孩子能把握的东西。你想啊,它是作为一部巴赫大全存在的。我躲着弟弟的吐沫星子听他胡侃:“这可是钢琴文献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号称钢琴《旧约》,你知道什么叫旧约吗?有空再给你科普。48首,首首旋律绝美,主题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还有随处可见的复调作曲技法,匪夷所思,说多了你也不懂,总之它是巴赫器乐作品的最高成就。在这座完美的音乐宫殿面前,后人只有惊叹。肖邦牛掰吧?连他都说:平均律是音乐的全部和终结。俄国音乐家安东·鲁宾斯坦也说过:在平均律中你可以找到一切:宗教的、英雄气概的、忧郁的、雄伟的、哀诉的、幽默的、田园风味的、戏剧性的各种性质的赋格曲,。。。它们只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它们都是绝美的。平均律中所有曲目都没有标题,没有作者关于乐曲的具体情节或诗意般构思的任何说明,也不标注演奏速度什么的。那些都是多余,巴赫只是用纠结递膻、精细入微、变幻无穷、环环相扣的音乐语言表现人的无比丰富的内心世界,就够了。而且,其音乐元素之简单、结构之严密,处处显示出巴赫音乐思维的逻辑性,这与他崇尚理性和数学理性主义的思想基础是一致的。巴赫死后五十年平均律才得以出版,随后便成为一部复调音乐的大教科书,后世作曲家几乎都要研究这部曲集,并从中获取灵感。直到今天它还是钢琴专业的学生和作曲家的必修曲集。。。我打断他的悬河之口,直接问:“你说的这些都是你们搞音乐学混饭吃的,就跟红学一样。你就说我听谁的吧?”他又开始振振有词:在世界上被公认为最能够直接表达巴赫精神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兰多夫斯卡,她在当年的大师班上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就是,我所弹的每一个句子,都是巴赫本人的话!所以你可以去找找她的唱片听一下,她是波兰人,一生都在研习巴洛克的音乐,她才是真正的权威,图雷克也好,希夫也好,古尔德也好,都是她孙子辈的演奏家,就连当今的大师魏森博格当年都跟她苦学巴赫,别的就不用多说了,图雷克的巴赫还是太感性了,不是不好只是还不是很摸门。希夫也是感性巴赫的代言人,古尔德的巴赫还算不错,感性理性都有只是有的时候太夸张了,个性太搞怪,推荐你顺便听听兰多夫斯卡在EMI的大键琴版,和平诺克大键琴版的巴赫,另外看你能不能找到西班牙吉他大师用吉他演奏的巴赫十二平均律或者是巴赫帕蒂塔了,听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

他还建议,为了多嚼几种口味,再听听苏联的里赫特的,还有匈牙利的希夫(Andras Schiff),都算比较靠谱,

入夜,人静星旷时分,我戴上高保真耳机,开始聆听巴赫的这首C大调。可能我天性愚钝,我听音乐必须盯住一首慢慢反复听,几十遍几百遍咀嚼。。。听着听着,慢慢地,我从中感觉到了噬咬着我心的内核:宁静而神秘。--和我心目中的爱人完全吻合。

她也是宁静和神秘的。

 

这几天忙,偶尔路过五味瞥一眼,看到大师们急赤白脸地在争什么叫“道”。我想过去打个招呼:“嘿!别争了,去听一听巴赫C大调就明白了。”我不光听出了爱人,按照“修齐治平”的顺序,还听出了老子,听出了太极。听到了致虚守静,静为躁君。。。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躁胜寒, 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所以唯神秘而宁静无以致远。。。

 

今天对我是个重要的日子。写这篇东西时耳边似有静水深流,一直流淌着巴赫的C大调,这篇,就算从心里溢出的点滴感觉,流给自己和我所爱的人看。

 

2个链接,风格完全不同:

古尔德的: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_rRLRf6u5vo/

 

里赫特的: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4MTY4OTM2.html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9: 问题多:人行霸道
2009: 我在美国被华人偷窃的经历
2008: 也挖一个,有个26岁的在美华人女子
2008: 我认为翁帆女士勇敢地承担起老活宝的养
2007: 东依西靠,头重脚轻
2007: 老熊
2006: 小叮当的姨妈:小叮当参赛记
2006: 无墨:鼓浪屿印象
2005: 湖湘文化与江浙文明—两种思维的对立
2005: 老梆子的故事 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