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東方人為何多災多難
送交者: wu6 2005年03月18日10:58:15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東方人為何多災多難

南懷瑾先生

你看藥師佛的第六大願,與中國文化儒家孔孟思想,‘禮記.禮運篇’大同世界的思想一模一樣。宋朝大儒張橫渠(張載),在其名著‘西銘’就說到:‘凡天下之疲癃殘疾、煢獨鰥寡的人,皆吾兄弟之顛連而無告者也。’天下有病痛殘疾的人,窮困孤寡的人,要愛護他如同自己的兄弟、如自己的親人。中國文化儒家思想本來如此,你說這是東方文化的特點,那就錯了,凡是人類都有此心,西方人也一樣;西方人對社會福利及慈善事業做得比我們認真確實。

所以,我們就要研究為什麼十七、八世紀以來,東方人的命運和國家民族的命運會那麼苦?西方人命運也苦,但比我們好得多了。

研究西方文化思想,從十七、八世紀後,社會思想的發展來看,西方在社會慈善、福利事業方面做的比我們多,東方人理想陳義很高,但是所有東方民族自私自利的心特別大,對群眾社會的利益毫不顧及,沒有公德心,不愛人;都要求別人愛我,我不愛別人;理論上講我愛人人,那是給別人聽的,實際上都希望別人愛我,我不愛別人。

所以,依我看東西方這幾百年社會的結構,與文化思想的形態,一個是真正實行了慈悲愛人之心,一個則拼命講理論,實際上慈悲愛人利物之心非常差。這是我看歷史,看社會,再看個人,積五十餘年之經驗所深深體會到的,實可謂痛苦流涕者也,沒有辦法,這個民族的慘報還要受下去。這裡就可了解佛所發願之重要,然而願還要變成行動

眾病逼切貧苦無依

第七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我之名號,一經其耳,眾病悉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六大願有兩個重點,前面已經說了一個,第二個重點與第七大願有關,而且是相連的。

佛說世界上有這種病苦的人,只要念到我的名號,都會得救。你去試試看,念了那麼久,也不來一顆藥給你吃,你也沒有得救啊!對不對?
基督教新約聖經說到許多麻瘋病患一看到耶酥,就拉着他的衣服不放,耶酥只是模了患者一下,麻瘋病立即就好了。當病人來謝耶酥時,耶酥說:不要感謝我,我沒有救你,是你自己救了你。

念藥師佛的道理與耶酥模麻瘋病人的道理一樣,你生病求佛沒有感應,是你自己沒有救自己,沒有真懂藥師佛的道理,真懂了立刻有感應。你念佛不是以清淨梵行之心去求,而是以妄想多欲之心、愚頑痴馬矣之心去求,所以藥師如來的光永遠不會與你相接。

那麼怎麼樣才能得感應?有一套修法,自古以來也有人修成;用一隻空罐子依法修持,修久了以後,罐子裡就會有一顆藥;這顆藥永遠拿不完,治百病都是用這一顆藥。

過去在大陸有一位學佛的醫生朋友,我曉得他開的每一副藥里都有他修得的這顆藥,有時我開他玩笑說:吃你的藥很麻煩,乾脆把你修的那個罐子給我好了。這就同大家要呂純陽那隻‘點鐵成金’的指頭一樣。

修藥師佛法門要先修光明。平常教你們修光明,你們不懂,而且被自己的業力擋住了,在那裡莫名其妙修,修來修去依然還是眾生。

藥師佛的第七大願是為了一切被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的有情眾生而發。

記得當年我在峨嵋山閱大藏經,看到這段經文看不下去了,不去觀想卻自然觀起來了,由自己的親戚朋友開始想起,想到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在這個境界上,被眾病逼切,無救無歸。尤其當時在戰亂中,我親眼看到許多人無救無歸,不管窮也好、病也好,無親無家,沒個歸依處,世界茫茫何處是兒家?自己本身都有這種‘何處是兒家’的感受。常常念古人的詩:

本是有家歸未得 杜鵑休向耳邊啼

世界上處處充滿了無救無歸的人,在病苦中無醫無藥的人更是不計其數。像你們現在,我那兩個抽屜里中藥、西藥一大堆,你們大病小病都來拿藥,也不曉得多少錢,一包藥講成本也要好幾百塊,反正有的是藥,你們多有福報啊!

‘無醫無藥’的情況我本身就經歷過。我曾經有連打三年擺子的記錄,白天打擺子,一陣冷、一陣熱,要經歷好幾個鐘頭,夜晚還要工作。無醫無藥,骨瘦如柴,如此過了三年。那時白天走路都不覺得是腳在走,覺得頭在下面走,人都變顛倒了。

我經常告訴青年朋友,你們懂得什麼人生?你們太享福都墮落了。那個時候,我隨時想到下一步可能就會死在路邊,算不定被狗分屍拖去吃了,算不定有個好心人看到,弄點泥巴把自己給埋了,算不定,算不定……下面有很多的不定,一邊走一邊想,可能下一步咚一聲就那麼倒下去,‘求仁得仁有何怨,老死何妨死路旁。’很坦然,沒有悲哀,也沒有難過。

‘無救無藥,無醫無藥,無親無家’,看了這些經文應該想到自己所得的太多了,這個福報享完了很可怕的。

許多人‘貧窮多苦’,貧窮以外還有許多痛苦的事。這句話不要看成‘貧窮有多苦?’那就把意思看反了。

‘我之名號一經其耳’只要聽過藥師琉璃光如來、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病就消除了,身心亦得安樂。

藥師佛的正法寶藏是什麼

於其國中,有二菩薩摩訶薩: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無量無數菩薩眾之上首,次補佛處,悉能持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正法寶藏。是故曼殊室利,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應當願生彼佛世界。

那個世界眾多菩薩是由二位大菩薩所領導,一位是日光遍照菩薩,一位是月光遍照菩薩。這兩位菩薩將於藥師佛涅槃後,依次遞補佛的位置。遞補後的名號仍然稱藥師琉璃光如來。

藥師佛的正法寶藏是什麼?這就是我們大家需要深入研究了。不要忘記,十二基本大願就是正法寶藏,這十二大願的精神所在是什麼?就是‘捨己為人’四個字,忘記了我自己,而為一切眾生着想。換句話說,藥師如來的正法寶藏是一切利人,不是利己。

如果我們只曉得念藥師經,盲目地祈求藥師佛保佑我,消災免難,又要長壽,又要不生病。又想進醫院時醫藥費最好便宜一點,或者向醫生打個折扣,最好不花一毛錢拿三包藥,先吃一包,另外兩名還可以留着將來慢慢吃。這種心態啊!不是學藥師佛,那是三惡道的心態。

所以,我們研究藥師經,歸納起來,就是四個字:‘捨己為人’,一切為利他而着想,這才是他的正法寶藏。


什麼是布施

所以學佛要以智慧認識真善惡,然而眾生除了不識善惡以外,又‘惟懷貪吝’一切眾生的心理在基本上是貪的,貪得無厭,自我意識非常強烈。貪是追求外面的事物,你的就是我的,這是貪;吝是我的別人碰都不能碰。學佛要時時刻刻反省自己是否有一點貪吝的心態?例如天氣很熱,別人需要我們幫忙,你想貪圖一下涼快而心生厭惡,不願意去幫忙,如此則犯了貪吝之心,貪求自己的舒服,吝嗇不肯幫助別人。

‘不知布施及施果報’,這個世界眾生不曉得什麼是真正的布施,也不曉得布施的果報是什麼,以為出了錢就有功德,以為幫助了人就應得回報,說什麼有舍才有得,這種心態不是布施,這是作生意嘛!

在號稱佛國的西藏,我看到兩個奇怪的現象,一個是拉薩社會的婚姻制度,有多妻制,有多夫制,也有一夫一妻制。另一個普遍的怪現象是:工作七、八天,賺了一點錢就不做了,譬如賺一千元,八百元供養廟子的和尚,剩下二百元,一家人帶個帳蓬上山郊遊去了,唱歌、跳舞,盡情歡樂。玩了一個多禮拜,二百元花完,一家人再回來做工,賺了錢又去供養廟子。我問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他們回答說:‘這跟你們把錢存在銀行的道理是一樣的。’我問:‘把錢放在廟子,和尚會給你利息嗎?’他們說:‘供養廟子,下輩子就可以大富大貴,不需要做工啦!’這是投資嘛!這不是布施。

你說佛國西藏有沒有土匪?照有不誤,土匪搶完了,跑到廟子洗洗手,跪到觀世音菩薩前面,‘唵嘛呢叭咪吽’拚命的念,菩薩啊!我懺悔,我是迫不得已的啊!下回不搶了。等錢用完了又去搶了,搶完了又回來磕頭懺悔,就是這麼一回事。所以佛經說,一切眾生不知布施,亦不知施的果報。

我們曉得,布施不一定是金錢。我昨天還在講笑話罵人,一個當公務員的,多花一秒鐘,多說兩句話,將來子孫公侯萬代,蠻好嘛!人家來辦件公事,你多花點時間告訴他要帶身份證、帶圖章、帶什麼……免得人家三番兩次跑,要不然就是承辦人今天請假,明天不上班,害人家徒勞往返,那不是造業嗎?什麼是布施?處處給人家方便,嘴巴上、手邊上順便幫人家一點忙,就是布施,也是供養啊!連舉手之勞、開口之勞都不願干,然後看到別人困難的時候,還用異樣的眼光看人家,這個世界的眾生之可惡,真是無法形容。我看十八層地獄還不夠,如果我當閻王,一定修它五十多層地獄。唉!那真是沒有智慧啊!正是經典上講的愚痴無智,沒有真智慧。

缺信根多聚財

‘闕於信根’,沒有正信就是迷信;沒有智慧的相信是迷信,一切的真理不透,佛的理不透,愚痴的相信,統統是迷信。例如你們打坐,一點念頭沒有,都在那裡昏沉,這種愚智的果報,他生來世墮入畜牲道。愚痴的行善,他生來世的果報是阿修羅。所以學佛是‘大智度’,一切要靠般若,沒有智慧的學佛,迷信的果報非常可怕。

這個世界眾生愚智無智,沒有正信,信根不夠。你們念佛,天地良心,自己真信嗎?一邊念一邊在心中打問號,不曉得這樣念對不對?真的有阿彌陀佛嗎?真的能往生嗎?搞了半天都白搞,對不對?六道輪迴,三世因果,那個真信?貪嗔痴慢疑,這個疑是與生俱來的何以會懷疑?這根不堅固,‘闕於信根’。你們研究心理學的,我告訴你們,這些都是眾生心理狀態的毛病。

‘多聚財寶,勤加守護’,拼命賺錢,把錢看得緊緊的,變成一個守財奴。告訴你們一個現在的故事:僑泰興公司的老闆是一位泰國來的廣東華僑,有好幾個太太,財產一大堆,台北市立體育場也是他興建的。有一天,以前憲兵司令李將軍碰到這位大老闆回答說:‘嘿!你不知道,就是因為年紀大快要死了,才要趁這個時候趕快賺錢啊!要不然來不及啦!’李將軍一聽傻了!這是什麼哲學?你說天下的是非有一定的道理嗎?抱持這種思想觀念的人很多。過去有個守財奴,臨死時看到燈草多燒一根都心疼,斷不了氣。這個世界的眾生大多如此。

‘見乞者來,其心不喜’,乞者不一定是討飯的,任何人來請他幫忙,心理就不高興。諸位反省反省,別人來找我們幫忙,你心裡有幾次是高興的?嗯?學佛的人要反省哦!表面上說好好好,我給你想辦法,心裡想:討厭死了,還不快走。見人來要求,其心不喜。
鈍刀割肉的布施

設不獲已,而行施時,如割身肉,深生痛惜。

這是佛經的形容,假使不得已而行布施,如化緣、募捐,和尚托缽,給一點錢,好像身上的肉被刀割一樣,痛得不得了,可惜得不得了。佛經上講這四句話形容得太文學化,我覺得四川人有句話形容得最貼切,四川人說:‘勸人出錢,如鈍刀割肉。’快刀割肉,一下子不感覺痛,等血流出來以後才覺得痛;鈍刀慢慢割,唉呦!當場喊叫,痛得不得了。所以,千萬別勸人家布施,錢是拿出來了。他心裡痛啊!如鈍刀割肉,很痛苦。

我也曾跟法師們講了一個故事,世界上有一次出了一個大魔王,來擾亂世界。玉皇大帝派了許多人來收妖都沒有效,後來報告觀世音菩薩,觀世音叫孫悟空來,因為世界上的妖怪,孫悟空每個都認識。孫悟空一看,報告觀世音:‘對不起!別的妖怪我都知道,這個魔王的來源我摸不清楚,對他沒辦法。’最後實在沒辦法,到西方找如來佛,佛一聽世界上出了這麼一號妖怪,笑一笑說:‘不要緊,我叫一個徒弟去就好了。’結果如來佛就給小和尚一個法寶,一個包袱,叫他下靈山到世上把妖怪收了。小和尚背個黃色的包袱,帶着師父的法寶下山,來到魔王面前一站:魔王一看,釋迦牟尼佛怎麼派個小和尚來,我連玉皇大帝、閻羅王都沒看在眼裡,小和尚算什麼?小和尚說:‘阿彌陀佛,你別凶,我師父派我來,我也沒有對不起你,師父叫我跟你講一句話,看一樣東西。’小和尚把包袱打開,拿出法寶--化緣薄,在妖怪面前一擺,‘師父說,請你拿一點錢。’妖怪一看,算了!和尚你滾吧!我也不在這裡鬧了!魔王就跑了。

你看,連魔王都怕化緣薄,法師們千萬不要去化緣啊!

我們繼續佛說布施的道理,不論大小乘的修持,均以布施為先。布施在中國固有文化中是‘仁’的發揮,人字旁加個二,就是人和人之間,只有愛人,慈悲他人才稱得上仁。大學上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親親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從自己的親人朋友開始,然後發展到社會大眾乃至全人類。仁民是慈悲眾生,由慈悲眾生而擴及其他的生命,人只愛人類仍是自私的,最後還要愛物,愛一切生命。所以,仁是佛家慈悲布施的基本,仁慈行為的第一步就是布施。佛介紹藥師佛十二大願後,第一步就說明布施的重要,然而一切眾生是不肯布施的。

前面談到一切眾生看到別人痛苦,當別人來請求幫助時,起初心裡不高興施捨,即使後來不得已而行布施,心裡愈想愈痛,如鈍刀割肉。佛為什麼要說這些道理?‘藥師經’所提的布施與藥師佛的修法有什麼關係呢?關係可大了,我們先看原文再來研究原因。

摘 《藥師經的濟世觀 》
南懷瑾先生講述
http://shixiu.fjbtv.com/nanshi/zhuzuo/ysjdjsg.htm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我該怎麼辦?
2004: 沁園春 中華 (如上導讀, 敬請斑竹用
2003: 相信愛情
2003: 好女人都聰明到點上
2002: 幸福的形狀
2002: 蘆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