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志願軍抗美援朝死亡人數粗估
送交者: 元帥 2005年03月28日10:30:38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志願軍抗美援朝死亡人數粗估

湘君

關於抗美援朝志願軍傷亡人數,中國官方有一個數字,那就是傷亡總數為36.6萬,其中死亡14萬餘人(陣亡11.5萬人,非戰鬥死亡2.5萬人)。按照這個數字,即使加上失蹤人員部分列入死亡統計數據內,那麼志願軍死亡人數也不會超過15萬。這是中國官方關於抗美援朝最權威的傷亡數字了,對於這個數字,很多人不以為然,認為數字壓縮得太厲害,志願軍死亡的人數應該大大超過15萬,有人說有30萬,還有人說100萬,但沒有人能夠提供令人信服的依據。我個人認為,中國官方公布的14萬餘人的數據還是相當可靠的,即使不是百分之百精確,但也相差不遠了。

我的判斷建立在彭德懷在1951年2月回國逼宮之後,在周恩來主持召開的軍委擴大會議上公布的一個數據的基礎之上。那次會議的日期是1951年2月25日,也就是1950年10月25日誌願軍與敵正式接戰整整四個月之後。彭德懷公布的數據是:四個月來,志願軍戰鬥傷亡四萬五千人,非戰鬥減員(生病,凍傷,凍死,逃亡等)四萬人。兩者相加,得出志願軍四個月裡減員總數為八萬五千人,其中非戰鬥減員幾近一半,突出了志願軍後勤方面的薄弱。

對於彭德懷公布的這個數據,我個人認為是真實的,理由有三:第一,公布這個數字的不是別人,是彭德懷。別人也許會說慌,但彭德懷不會說慌,對彭老總,我們可以給他這個 credit。第二,這個數字是在軍委擴大會議上公布的,這個會議屬於我軍高級秘密會議了,彭德懷沒有必要在這個會議上撒謊。第三,聯繫到這次彭德懷回國的目的,是為了讓老毛收回讓志願軍向36線進攻的成命,不是回京報喜,而是回京報憂,讓國內正視志願軍在朝鮮的嚴峻現實,是回來叫苦的,所以,他也沒有必要壓縮志願軍傷亡數字。

如果說數字的真實性沒有問題,那麼數字的準確性如何呢?我個人認為,準確性也不會差,理由有二。第一,彭德懷是志願軍總司令,他應該掌握有自己部隊的傷亡減員的數字,因為這牽涉到部隊的戰鬥力以及今後的作戰方案和兵員補充,下面部隊的主官或許可以在別的問題上造假,但不會在這個問題上造假,如果造假,得不到補充兵員,以後的戰鬥就沒法打。第二,彭德懷這次回國就是為了叫苦,回國之前,他一定準備一個各方面的數據,包括志願軍傷亡數據,以證明志願軍在朝鮮的嚴峻局勢,這些數據當然不可能是拍腦子捏造出來的。

彭德懷回國時,志願軍人員傷亡最大的第四次戰役中的砥平里戰鬥剛剛結束,我們假定這次戰鬥的人員傷亡來不及統計,我們在彭德懷傷亡八萬五千人的基礎上再加上一萬五千人,就算志願軍當時的傷亡總數是十萬人吧。

短短四個月,十萬人的傷亡,的確是非常大的。當時先後參戰的中國軍隊有九個軍,按每個軍平均五萬人計算,十萬人相當於兩個整軍。假若一個軍的一線作戰人員大約在三萬左右,十萬人的傷亡意味着傷亡了整整三個多軍的一線作戰人員,使一線作戰人員的傷亡達到全體一線作戰人員的三分之一強,損失不能說不大。其中最讓人痛心的還是非戰鬥傷亡,尤其是宋時輪第九兵團四個軍在第二次戰役東線蓋馬高原長津湖一線作戰時,凍死凍傷人員竟超過作戰傷亡,使整個兵團不得不休整了半年。

上面說的十萬人是指傷亡總數,按常理,戰爭中的受傷人數應該大大高於死亡人數,傷亡之比可以高達五比一甚至六比一。考慮到志願軍後勤能力不足,有時傷員不能及時運回,而且中共軍隊有輕傷不下火線的傳統,我們把志願軍傷亡比例中死亡比例儘量往高調,調到最高,讓其達到一比一,也就是說到1951年2月底,志願軍人員受傷和死亡均為五萬人,如果以彭德懷公布的數字為基準,死亡五萬人應該是最大值了,相當於差不多兩個軍的一線戰鬥人員全部死亡。

1951年2月以後,抗美援朝大規模的戰役只剩下第四次戰役的後半段以及後來的第五次戰役。第四次戰役後半段志願軍打的是防禦戰,傷亡應該比攻堅戰少,加之天氣轉暖,而且彭德懷逼宮之後,志願軍成立了後勤司令部,後勤方面也有明顯改善,非戰鬥傷亡也應該大大減少。即便如此,我們仍然假定志願軍在第四次戰役後半段遭受到很大損失,陣亡人數達到前面幾次戰役總數的一半,也就是2.5萬人,那麼志願軍死亡人數至此達到7.5萬人。

接下來就是志願軍損失最大的第五次戰役了。說志願軍第五次戰役損失最大,是因為這次戰役中有整整一個師--六十軍一八0師被敵人包了餃子,這是全體志願軍指戰員,也是我們這些中國業餘軍事愛好者心中永遠的痛。最後的結果,一八0師一萬餘人,被俘人員超過五千人,剩下的人員當中,有兩千傷病員在敵人合圍前已運回後方,此外還有包括師長鄭其貴在內的部分人員突圍成功,全師真正戰死的最多三千人左右。我們假定第五次戰役志願軍損失極大,陣亡人數達到前面幾次戰役陣亡人數總和的三分之二,也就是五萬人,那麼,志願軍死亡人數在第五次戰役以後達到12.5萬人。

第五次戰役以後,朝鮮戰爭進入和談期,從第五次戰役結束的1951年6月到停戰協議簽字的1953年7月的兩年裡,交戰雙方除了在上甘嶺地區有過比較慘烈的戰鬥以外,只有雙方在38線附近的小規模的攻防戰,由於雙方都構築了永久性的共事,這些小規模攻防戰的傷亡應該比不上前五次大規模的戰役。假定志願軍在這段時間依舊有巨大傷亡,陣亡人數也達到五萬人,那麼,志願軍死亡人數便達到17.5萬人。

前面說過,我這裡的統計都取最大值,17.5萬人也應該是志願軍死亡人數的最大值,真實數字應該比這個略少,也就是說,中國官方公布的志願軍死亡14萬餘人的數字,其實是相當可靠的,離真實的數字差不了太遠了。如果有人不同意,請給出依據。

說到中國官方的統計數字,我這裡說幾句題外話。我現在覺得,從中國官方得到的關於中國自己的統計數據,其實可靠性非常高,除了大躍進那個全民發瘋的時代,中共官方的數字一向還算嚴肅。中國官方的新聞不可靠,不在於其數字,而在於其對新聞的取捨,只報喜不報憂。但若一旦公布了數字,那數字還是相當可信的。舉個例子,六四以後,中共官方公布的六四期間在北京地區死亡的人數為200多人,而在天安門廣場沒有死一個人。最初我也是決不肯相信的,認為官方在說謊。可是,這麼些年過去了,可敬的天安門母親丁子霖經過十多年努力地尋找死難者,至今為止,也只統計到了一百多人,這也從反面證實了官方公布的六四期間北京地區死亡200多人的說法並沒有撒謊。還有,官方關於天安門廣場沒有死一個人說法也至今沒有人能證偽,雖然證偽相當容易,只要找出當時有一個人死在天安門廣場就夠了。

中國官方的說法我們可以不信,但要推翻其說法,還得拿出依據來。

二00五年三月二十八日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鄰里泊車
2003: 深呼吸 - (4) -
2002: 當妖嬈的男人和奶油香撲面而來
2002: 找個男人看恐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