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老爸與京劇
送交者: delilah 2005年05月01日20:30:27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老爸很會選擇愛好種類,縱觀老爸少有的幾種愛好:古典文學,詩詞,京劇等,都是很上檔次的東西,其中愛好時間最長的就是京劇,那可是我國的幾大國粹之一啊。記得後來,見到老外,人家打聽的中國的國粹不外幾個:功夫,雜技,京劇,可見老爸的愛好口味不低。

從我記事時起,老爸對京劇的喜歡程度雖說很強,但總沒上到多高的檔次,其水平也就達到拉拉京胡,看看劇本,聽聽廣播的程度。有的人,業餘愛好可以爐灰純青到票友的水平,登台獻藝,可老爸這一愛好總是在圈外轉悠。

50-60年代,人們家裡常見的娛樂設備是收音機。我家也有一台收音機,常為老爸一人所把持,老爸最喜歡聽的節目就是京劇。只要他在家,全然不顧還有我們幾個有其它愛好的人的存在---老媽愛聽歌曲,越劇,我小時候愛聽相聲,我弟弟愛聽小喇叭節目---只要收音機里有京劇,我家就常常整天迴旋着京劇特有的高昂尖叫聲,讓你心煩意亂。

老爸有一個老掉牙的京胡,從我記事起就見過它。每到星期日,老爸不是幫着老媽幹家務, 而是找出他的京胡,在弓弦上抹上松香,架起二郎腿,一個人在屋裡吱吱呀呀地拉起來,自拉自樂,也不管人家愛聽不愛聽,拉的曲譜,我不太知道,從來也沒見有聽眾,倒是常常是同玩的小夥伴在窗外聽到了,講,你爸又踩雞脖子。

老爸拉京胡純屬自娛,沒見他和別人合奏過或者外出玩過票,可能在他的同事圈子裡,有這種愛好的不多,難尋知音吧,也可能他的水平還沒有達到票友一級。 不過,他的京劇劇本倒是買得很多,我從很小的時候起,就偷偷地在他的書櫃中,翻看那些彩色畫片,許多京劇的劇情看不懂,記不得,但是看畫片的功底還是得到訓練,常常是看到畫片,能朦朦朧朧地猜到是哪出戲,儘管準確程度不高。

老爸多數時候是只拉不唱,這和他後來退休後大唱革命老歌的情況相反。老了以後,可能手腳不太靈活了,少拉多聽了,京胡也放南山了,家裡清靜了許多。退休後,常常到附近的公園裡的京劇之角,看着人家票友玩票,聽人家唱,回來後品評一番,做義務娛記。這也成了他退休後的一大樂趣了。

老爸對京劇的愛好程度還表現在不惜血本上。技術水平不高,但裝備水平上從不掉價,總是趕潮流,這點曾經惹得老媽很不高興。那年代,人們收入不高,經濟還不是很富裕,留聲機還是奢侈品,老爸就花錢添置一台精緻的留聲機。為了給它配套, 又買了很多京劇唱片,是那種很重的大唱片。文革期間,全家外遷,扔掉了許多東西,他也捨不得扔下留聲機和唱片。90年代後,老爸又不玩留聲機了,因為DVD都出來了,老爸轉玩新設備---光盤了。

老爸在我家是孤家寡人,除他以外,沒有一個人喜歡京劇:老媽喜歡歌舞,越劇,我們幾個小孩,崇洋媚外,愛看外國片。原來只有一台電視機時,每到逢年過節,大人小孩常因節目選台發生爭執。後來,經濟條件好了, 老爸添了一台電視機,我和老弟出國後各抱回了一台電視機,一個單元房中,有3台電視:老爸老媽老弟人各一台,京劇,歌舞,外國片,各看各的,倒也相安無事,有時,老媽一個人看歌舞看得寂寞了,還跑到老爸那兒陪他看會戲。

老爸曾經試圖培養我們對國粹的興趣,但很不成功。記得小時候,老爸忍痛出血,化大價錢(那年代,一掌寬的好帶魚才0.38一斤,戲票要好幾元一張,)帶着全家去看打金枝。我看到一半,在劇院裡睡着了,很對不起那幾張鈔票,只記得演員的戲衣和頭飾花環綠綠得很好看, 其他的都記不得了。工作後,曾經有機會陪人免費看京劇, 但我覺得那是受罪而推掉了。這也是我一生中唯一一次在劇場看京劇。後來在文革中,倒是看過那幾個樣板性的京劇,說不上喜歡,到是從頭看到尾,沒有睡着,可能因為那時文化生活太單調了吧,老母豬也有雙眼皮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窮人的浪漫ZT
2003: 《莊子·內篇·逍遙遊第一》
2003: 混子系列之十一 醉翁之意
2002: 四月裂帛
2002: 莉香&陽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