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聖賢
送交者: alexsyalexsy 2022年04月29日15:34:30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什麼樣的人能稱為偉大的人?永垂不朽的人?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從此,中國歷史上的無數英雄豪傑,都以“立德、立功、立言”為目標,寫下了無數傳奇,比如明朝“心學大師”王陽明,就被譽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其實,從“立德、立功、立言”這三個方面來說,古往今來,甚至古今中外,都沒有能比毛主席更有發言權,堪稱千古一人,無人能及。

下面,就來說說毛主席的“立德、立功、立言”。


毛主席的“立德”

“德”分“小德”與“大德”,“小德”就是個人的道德品質,在這方面,毛主席就堪稱模範。

毛主席從小就胸懷大志,立奇志、交奇友、讀奇書、創奇事、做奇人,還有“三不談”:不談金錢、不談女人、不談家庭瑣事。

毛主席一生節儉,從來不講究吃穿,一件睡衣穿了20多年,補了73個補丁,一條毛巾白天用來擦臉,晚上用來擦腳,即使舊得不成樣子了,也捨不得扔掉。

在吃飯方面,毛主席最喜歡吃五穀雜糧,經常湊活湊活就是一頓,最“奢侈”的享受就是吃一碗紅燒肉。

1964年,印尼華僑給毛主席送來一隻超級大燕窩,營養價值極高,但毛主席一點也沒留,全部送到了人民大會堂,用來招待客人。

在毛主席看來,五穀雜糧最養人,比人參、燕窩、鮑魚、海參都要高級。

毛主席交友遍天下,始終以誠待人,從不盛氣凌人,不管是哪個領域、哪個陣營的人,都會被他巨大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如沐春風。

梁漱溟評價說:“使我終生難忘的是毛澤東作為政治家的風貌和氣度,他披着一件皮袍子,有時踱步,有時坐下,有時在床上一躺,十分輕鬆自如,從容不迫。他不動氣,不強辯,說話幽默,常有出人意料的妙語;明明是各不相讓的爭論,卻使你心情舒坦,如老友交談。”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毛主席雖然貴為一國之主,卻能跟普通人打成一片,而且一生都選擇跟普通人站在一起,在他71歲生日時,沒有跟周總理、朱老總等領導人坐在一桌,卻選擇跟陳永貴、王進喜、邢燕子、董加耕等勞動模範坐在一起,跟大家談笑風生,賓主盡歡。

這些都是個人的“小德”,那麼毛主席的“大德”是什麼呢?

早在1949年進京前夕,毛主席就特地提出了“兩個務必”,告誡全體黨員:“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

這就是“大德”,要讓全體黨員繼續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杜絕貪污腐化、做官老爺的思想,從而徹底根治官場腐敗現象,真正實現“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官場腐敗的問題,已經綿延千年,屢禁不止,成為歷朝歷代始終都無法根治的千古難題,但是,在毛主席的領導下,卻實現了幾千年來都可望而不可及的“吏治清明”,最大程度地消除了腐敗現象。

比如在建國初著名的“劉青山張子善案件”,劉張二人因為貪污受賄,被毛主席直接批示槍斃,而且拒絕任何人說情,表明了在剷除腐敗問題上的決絕態度!

後來,很多人說:“兩顆人頭,換來二十年吏治清明!”

毛主席領導的時代,雖然也有一些問題,但是在官場風氣方面,卻被公認為中國歷史上最廉潔的時期,這就是“大德”!


毛主席的“立功”

毛主席的功勞之大,放眼世界五千年,也很少有人能媲美,這絕非誇大之詞。

說起毛主席的功勞,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建立了新中國,其實,毛主席的功勞,絕不只是建國,還有建黨、建軍。

曾經有人說,毛主席只是中國共產黨創建的參與者,而不是最重要的創建者。

這話也對也不對。

中國共產黨成立時,毛主席只是13位代表之一,地位也不是很高,沒有具體的職務,從這個角度來說,毛主席確實算不上中國共產黨最重要的創建者,至少當時還有陳獨秀、李大釗等人,地位都要比他高。

但是,中國共產黨是有一個發展的過程的,起初的中國共產黨,還帶有濃厚的蘇聯氣息,領導人也都是以知識分子為主,唯共產國際馬首是瞻,可以說,這個階段的中國共產黨,還沒有自己的獨立性,在很多方面都走了彎路,最後也導致了嚴重的後果。

比如在跟國民黨的合作上,以陳獨秀為首的領導層,完全把命運交給了國民黨,結果在蔣介石揮起的屠刀面前,中國共產黨毫無還手之力,損失慘重,陷入了低谷。

就在這個時候,毛主席站了出來,主張把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相結合,重新總結經驗教訓,走出一條真正適合中國革命的道路。

起初,毛主席的這個主張並沒有得到中央的認可,甚至幾次被打壓、排擠,但是,無數次的歷史經驗和教訓告訴大家,還是毛主席提出的道路是對的,只有跟着毛主席走,中國革命才能真正走出低谷,走向成功!

因此,在遵義會議時,周恩來、王稼祥、張聞天等人把毛主席請上了台,從此開始讓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真正走上了正軌。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是毛主席重塑了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基因,讓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煥然一新,說他是中國共產黨最重要的“創建者”,也並不為過。


還有建軍,很多人都知道朱德是“紅軍之父”,其實,對紅軍的創建與發展貢獻最大的,還要數毛主席。

1927年,我黨發動的“三大起義”: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相繼失利,革命陷入了低谷,很多人都心灰意冷,對前途失去了信心。

這個時候,毛主席卻沒有灰心,而是敏銳地看到了起義之所以失敗的根本原因,就是起義部隊成分複雜,革命意志薄弱,戰鬥力低下,一旦遇到挫折,就很容易分崩離析。

針對這些現象,毛主席進行了我軍歷史上具有決定意義的“三灣改編”,對部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提出了“黨指揮槍”的原則,把黨組織建立在連上,設立黨代表制度,排有黨小組,班有黨員,營、團以上有黨委,全軍由前委領導。

事實證明,正是這些改革,奠定了我軍日後戰無不勝的基礎,讓我軍真正成為一支意志堅定、人人平等的“人民軍隊”。

羅榮桓元帥評價說:“三灣改編實際上是我軍的新生,正是從這時開始,確立了黨對軍隊的領導。如果不是這樣,紅軍即使不被強大的敵人消滅,也只能變成流寇。”

而且,井岡山會師後,毛主席又提出了很多軍事思想,比如“游擊戰十六字訣”: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還有“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兵民是勝利之本”等等,都成為我軍日後戰無不勝的重要法寶。


再來看建國。

毛主席的建國之功,其實不只是在於他領導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更在於他建立了一套全新的治國理念。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上,一直都是封建社會,改朝換代也基本上都是換湯不換藥,沒有什麼大的變化,但是,新中國成立後,卻在毛主席的領導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堪稱亙古未有,空前絕後!

在農業上,毛主席提出了集體合作化、人民公社等等發展道路,打破了中國幾千年來農民單打獨鬥的“小農”模式,採用集體化、機械化的勞動模式,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現在有不少人說,集體合作化削弱了大家的勞動積極性,是歷史的倒退。實際上,毛主席之所以要這麼做,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實行農業的“機械化”。

在西方發達國家,因為有高度發達的工業,也生產出了效率極高的先進農具,美國一個農民的生產效率,相當於中國90多個農民的生產效率,因此,新中國成立後,毛主席就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實現中國農業的機械化。

一是優先發展工業,只有工業先發展起來了,才能反哺農業,製造出先進的農業機械;二就是農村的集體化,把大家的土地都歸到一起,統一播種、統一施肥、統一收割,才更加方便大型機械的使用。

在工業上,毛主席也以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對中國的工業布局做了重新的規劃。

在民國時期,蔣介石靠着英美的支持,把大多數工業都集中在東南沿海,結果造成了嚴重的地區發展失衡,大量人才都湧向了東南沿海,導致其他地區的發展非常落後。

而且,因為工業建設過於集中,一旦爆發戰爭,這些地區就會成為敵軍重點打擊的對象,缺少戰略縱深,一旦這些地區淪陷了,那麼全國都會陷入困境,比如抗日戰爭就是如此。

毛主席早就看出了這個弊端,因此,在建國後,就主張把大量的工業建設項目搬到內地,還劃分了“大三線”、“小三線”,極大地拓寬了戰略縱深,而且也讓這些以往落後的地區得以快速發展。

更加重要的是,毛主席重塑了中國人民的自信心,讓大多數人都對未來充滿了希望,無論是做什麼工作,都充滿了熱情,幹勁兒十足,這種蓬勃向上的氣氛,是前所未有的。

在1963年,李宗仁接受意大利記者採訪時,就佩服地說:“蔣介石說我是一個共產黨,我回答說我不是共產黨,我甚至也不喜歡共產黨,但是我不否認今天共產黨為中國所做的事情。我寧願繼續做一個誠實的人和可憐的政治家,但我不能不說實話,中國從來沒有像現在組織得這樣好!”


毛主席的“立言”

說起毛主席的“立言”,那就更多了,郭沫若曾盛讚道:“雄文四卷,為民立極。”

毛主席一生酷愛讀書,也寫了很多文章,內容包括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國際、社會、歷史、哲學等等各個方面,幾乎無所不包,知識之多、之廣、之精、之深,讓人嘆為觀止。

早在年輕時期,毛主席就寫過《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等等文章,以豐富詳實的資料、深遠精準的見識,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進入中年時期,又寫出了《實踐論》《矛盾論》《論持久戰》《新民主主義論》《改造我們的學習》《整頓黨的作風》《論人民民主專政》等等著作,都成為影響全國的重要理論。

建國後,《毛澤東選集》四卷出版,不光在中國無人不讀,在世界上也是風行天下,被各國革命者奉為寶典,成為20世紀發行量最大、影響世界最深遠的圖書之一。

在這些著作中,毛主席提出了很多經典口號和指導思想,比如“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毫不利己,專門利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為人民服務”、“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等等,都已經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話語。

在長期的中國革命實踐中,逐漸形成了“毛澤東思想”,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不光影響了20世紀的中國,在21世紀以及更遠的將來,都將是繼續指導中國人發展的綱領和精神支柱,其影響力甚至超過了綿延中國兩千多年的“孔孟之道”,更遑論王陽明、曾國藩等人。


另外,毛主席在探究治國之道、革命理論的同時,還在詩詞領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創作出了無數膾炙人口的經典詩詞。

比如《沁園春·雪》《沁園春·長沙》《念奴嬌·崑崙》《水調歌頭·游泳》《蝶戀花·答李淑一》《七律·長征》《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等等,風格豪放縱橫,氣吞千古,即使跟詞壇豪放派宗師蘇軾、辛棄疾相比,也毫不遜色,甚至猶有過之。

著名詩人柳亞子對《沁園春·雪》佩服得五體投地,讚嘆道:“展讀之餘,嘆為中國有詞以來第一作手,雖蘇、辛猶未能抗手,況余子乎?”“毛潤之沁園春一闋,余推為千古絕唱,雖東坡、幼安,猶瞠乎其後,更無論南唐小令、南宋慢詞矣。”

確實,蘇軾雖然被稱為豪放詞壇第一宗師,但他的詞只是展現人生無常,寫的是古代文人士大夫對人生的感悟,但毛主席的詞,卻是站在革命的高度、全人類的高度,寫出了革命者立志於改造世界的革命豪情,充滿了蓬勃激昂的力量,遠非文人士大夫的小情小調可比。

因此,稱毛主席為千古第一豪放派詞人,也並不為過。

這就是毛主席的“立德”、“立功”、“立言”,無論哪一個方面,都達到了無人能及的高度,足以稱為千古一人!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1: 在新加坡時住的地方,現在看着有點懷念
2021: 繼續翻唐史,我發現李世民是個鐵骨柔情
2020: 瑞德西偉今天宣布有效,邪惡土共卻槍斃
2020: 公有制救中國
2019: YY,往外跑的不只是大學生吧,農村兵有
2019: 大衛 高德曼在中國當前危險委員會會議
2018: 黨國 文化還是習俗? 哈哈哈
2018: 外交打破圍堵,武力專打台獨
2017: 這論壇沒有誰比溪谷閒人更勤奮上貼了。
2017: 為什麼中國不擔心朝鮮核彈砸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