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讀《當今中國不需要醫生》有感
送交者: 楊愛程 2006年08月30日14:45:39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讀《當今中國不需要醫生》有感
http://news.creaders.net/headline/newsViewer.php?id=676919&dcid=22
楊愛程

讀完《當今中國不需要醫生》一文,再回想這次回國期間的所見所聞,真的叫人不勝感慨,不知從何說起。就從自己親歷的兩件事所形成的鮮明對比,談一些觀感吧。

這次陪幾位加拿大基督徒醫藥工作者返鄉,他們自掏腰包捐款買藥品,又自己買機票送醫送藥上門,花上寶貴的時間舉辦義診(他們在加行醫每小時工資至少上百元加幣吧?),是錦上添花呢,還是雪中送炭?

當數百位鄉民擁擠在鄉政府大院裡(鄉衛生院的新樓尚未竣工),互相推擠,爭先恐後,要求診治、拔牙、補牙、領藥的「盛況」出現在眼前時,我真切地感受到,此行的確是雪中送炭。

然而,奇怪的是,我從縣城去長川鄉時乘坐的竟然是救護車!司機自豪地告訴我,這車是意大利政府捐贈給甘肅省的五十輛性能極佳的救護車中的一輛。我問他,為什麼會用緊急救護用的車輛執行我們今天這類並非緊急的任務呢?要是有緊急救護事件怎麼辦?他的回答叫我半天沒回過神來:

「你放心,這樣的事很少發生,因為出一次車千把塊,沒幾個人出得起。」原來這樣!高昂的費用可以使緊急病患變成不需要緊急救治的「非病患」?

接下來聽到的事更叫我一下子回到了冷峻的現實當中:司機告訴我今年開春他送一位急性腦瘤患者去省城大醫院動手術,到了醫院卻無法得到診治,因為預交六萬元現鈔少一分都不行,而病人的兒女七湊八湊才弄到一萬兩千多元。怎麼辦?只好先把病人寄放在醫院門診部大廳里,叫大兒子連夜趕260公里路回去發動所有親朋友好集資!

看官可得看仔細了:這位患者可是縣裡的退休官員,親屬中有多位現職幹部、教師及經商的。這要是遇在地地道道的農民身上,可怎麼得了!須知那裡農民的人均年收入不到1700中元,遠低於聯合國赤貧標準:每人每天一美元生活費開支。

現在讓我們改換一個場景:在省城蘭州,我去一間大醫院(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探望一位老友,主內同道,看到那裡新建的門診部大樓和住院部大樓高聳入雲,那氣勢真叫我有愰若隔世之感—十多年前那些陰暗、低矮、髒亂的二層樓到哪裡去了?看到如此宏偉的建築,想到加拿大醫藥工作者援建的18個房間的二層樓鄉衛生院,我似乎又感到我們是在錦上添花。

然而,當我問及建設這些樓房的投資來源時,我才恍然領悟到醫院寧可叫緊急病患在門診部大廳里等死也不施以及時救治的無奈—原來,所有建設費用沒有一分錢國家或省上的財政撥款,而是用醫院的現有資產作抵壓向銀行貸款修建的!

看官請你想想,他們不從病患身上刮錢又如何還得起那巨額的貸款呢?而有錢看得起病的會是每天生活費不足一美元的農民嗎?當然不是。那麼,這些人有病怎麼辦呢?
為我開車的司機給了我一個叫人心悸的詞語:捱着!

這兩個字給我的提醒是,加拿大傳愛醫援團的工作的的確確是雪中送炭的義舉,今後我仍將全力支持和協助他們的「傳愛」行動。請問看官:您有心參與嗎?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爆肚記
2005: 自學游泳記
2004: 允許我悄悄的愛你好嗎?
2004: 我在美國參加歌唱比賽及相關往事回憶(
2003: 沒有陽光的幸福(5-10)(ZT)
2003: 沒有陽光的幸福(8-9)(ZT)
2002: 在乎她是處女嗎?(ZT)
2002: 笨海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