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評點金庸:名著是怎麼“煉”成的? zt
送交者: 秋池 2002年08月29日18:32:32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從報上看到金庸先生正在修改他的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已經修改完畢的消息,使我不禁想到了八年前我和陳君對金庸先生的一次訪問。當時我曾提出:“查先生的‘封筆’是‘真封筆’還是‘假封筆’?會不會碰到例外?”金庸先生笑而不答。看來那時他的“封筆”計劃在心底已經改變了。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對於舊作要不要修改,歷來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種可以
魯迅為代表,“不悔少作”,隻字不改。他甚至說:“兒時啃指頭出屁股的照片,誠然是幼稚可笑的,然而卻不失兒時的天真。”一種可以郭沫若、曹禺為代表。郭沫若將他的第一部詩集《女神》改得面目全非,有的地方甚至將原來的“土匪”改成了“馬克思”;曹禺的《雷雨》也是幾經修改,目前的通行本和最初的發表稿也早已大異其趣了。孰好孰壞?孰優孰劣?也是向無定評,各執一端。肯定“不悔少作”的,強調的是歷史感,是文學作品獨立的生命價值;而肯定反覆修改的,強調的則是時代在發展,作家在進步,不斷修改、提高舊作,正是反覆推敲、精益求精的表現。看來無法統一也無需統一,大千世界,五花八門,作家各行其是,豈不更好?

  對於金庸先生而言,他一向屬於“修改派”,而且這次修改已經是第二次大規模的修改了。從報道看,《書劍恩仇錄》改動甚大,主人公陳家洛最後成為穆斯林了。金庸先生說他所以如此修改,是因為他最近研究了《古蘭經》,對這部穆斯林聖書有了更好的理解。而恰恰《書劍恩仇錄》涉及了穆斯林,陳家洛的紅花會大本營就在新疆,金庸先生便賦予陳家洛新的藝術生命了。據說,《射鵰英雄傳》和《碧血劍》的重寫本也即將發行,對它們的改動情況我們也有着濃厚的興趣和深深的期待。

  金庸先生還說:“我感到它們不是很理想,所以我要重寫。”這一點,頗遭“金庸迷”們的反感和物議。在他們看來,金庸武俠小說早已成為經典,早已美不勝收,怎麼能說“不是很理想”呢?所以,有的“金庸迷”明確反對金庸大動大改,只同意他“小改小鬧”。有人說:“嚴格要求應該是當初的事情,如果這種風氣見長,大家都跟着金庸學,出書就像出電腦遊戲一樣,先來個體驗版,再出個正式版,過兩天又發布幾個遊戲補丁,再過兩天全面升級了,那麼買書真成了一件最不划算的事情。”

  不能說這種意見一點道理沒有,但卻有較大的片面性。一開始便嚴格要求(像魯迅等人那樣),當然很好,但後來再嚴格要求,同樣可貴,不應該厚此薄彼。

  當然,即使金庸先生修改得再認真,也肯定不會得到所有人的好評。壓根兒反對修改舊作派自不必說,一多半的“金庸迷”也會大起反感。鄙意還是折中一點,寬厚一點,以高度的“平常心”看待金庸先生的修改舊作。有些作品,可能越改越好;有些作品,則可能越改越不好;有些修改,則可能瑕瑜互見。此如,讓陳家洛皈依穆斯林,必然引起極大爭議。因為《書劍恩仇錄》寫的是親兄弟(乾隆和陳家洛)爭奪滿漢政權的鬥爭,陳家洛的“紅花會”是反滿秘密會社,陳則是漢人反滿復明勢力的總代表。“紅花會”的反滿鬥爭以失敗告終,陳家洛在失敗之餘,和霍青桐結成連理,信仰伊斯蘭教,成為穆斯林,本來就不失為一種可能。假如金庸先生原來就這樣寫,則早已深入人心,成為定局了。假如原來沒這樣寫,現在改成這樣,便為不少人所反對了。類似的情況,在以後的修改中,肯定還會碰到不少,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我佩服金庸先生的是他78歲高齡,尚有如許雄心壯志。但願他寶刀不老,修改成功!

中華讀書報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