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老本:情人節, 聊點愛情
送交者: 老本 2009年02月11日17:00:55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情人節要到了, 聊點閒書裡的愛情故事。 能千古流傳的故事, 肯定有什麼地方, 值得看一看, 甚至想一想。 書是多年前看過的,有些細節一時要查也沒有那麼方便, 不確切的地方以後再修正吧。 唐人傳奇里最著名的大概要算上這兩篇: 元稹的《鶯鶯傳》, 和蔣防的《霍小玉傳》,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或聽說過。 這兩篇愛情小說後來都被改編成了戲劇, 影響一直到一千多年後的現在。 兩個愛情故事, 一個發生在寫書生和良家女子之間的, 另一個是書生和妓女之間的, 屬於社會的兩個不同層面。 兩個故事原來都是悲劇, 又都被後來的作家改編成了喜劇。 《鶯鶯傳》寫的是書生張君瑞出遊, 寓居在(山西)蒲州普救寺里, 恰巧與途中暫住在這裡的崔氏母女相識。 郎才女貌, 屬於那種一見着就來電的情況。僻靜的古廟, 有主角, 有條件,就有了兩情相悅的故事。 崔鶯鶯美且有才,她的詩: 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 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寫的一幅好景致。 不過張生認為詩 帶有幾分挑逗的意思, 心有靈犀, 身行矯健地翻牆入室, 成就一段偷情的姻緣。 對迷情中鶯鶯的描寫, 有“疑似仙人”的文字, 可見其美的讓人心動。 神仙樣的日子, 夢幻般的流連, 一個月一定很短很短。 後來張生又去蒲州看望過崔鶯鶯, 分別的時候,矜持的鶯鶯說了一段話: "始亂之,終棄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必也君亂之,君終之,君之惠也;則歿身之誓,其有終矣,又何必深感於此行?然而君既不懌,無以奉寧。” 意思是說, 始亂終棄, 你要是跑了我也沒什麽辦法。 若能善始善終, 當然最好, 我肯定領你的情, 咱們的海誓山盟也算有個交代。 你的憂慮, 帶來我的不安。 可以看出, 鶯鶯對這段感情的結局還是有很嚴肅的期待的, 對始亂終棄的可能, 也有思想準備。 這以後書生的仕途好像並不順利, 傳奇有“文戰不勝, 遽止於京”的文字, 大概是落第不中的意思吧。 此後一年多, 男女各自婚嫁了別人, 漸行漸遠。 張生最後一次去拜望已婚的崔鶯鶯,沒有被接見, 很痛苦的樣子, 其中無奈, 可想而知。 從崔鶯鶯的詩“不為旁人羞不起,為郎憔悴卻羞郎。”看, 她的感情似乎很複雜,感動, 留戀, 幽怨或皆有之。鶯鶯最後的贈別小詩: 棄置今何道,當時且自親。 還將舊時意,憐取眼前人。 意即分手的事就不要提了, 當時花好月圓, 現在已時過境遷, 舊夢難再。 若是還有愛我的心, 就照顧好你現在的夫人吧。 對曾經的感情和愛人, 這樣一種冷靜達觀的態度, 是真切的也是現實的, 讓人沒法不感動。 我猜, 此時的張生, 腸子一定疼的很厲害。 這一別, 就是永遠。 作者元稹在詩上與白居易齊名, 詩體時稱“元白體”, 詩風淺顯直白, 風靡一時。 在仕途上, 元稹善於處理各種關係, 官做的風生水起, 一直做到宰相, 有“巧宦”之稱。有說法元稹假託小說中的張生, 實際上寫的是他自己的一段經歷。 《鶯鶯傳》中的言辭, 也有為張生始亂終棄的做法開脫的意思。想來以當時的環境,張生所為, 對鶯鶯的傷害還是有的, 文以飾非, 就更有些過分了。 所幸鶯鶯的結局還不錯。 500年後, 這個故事被元代的戲劇家王實甫改變成雜劇《西廂記》, 流傳甚廣直至如今。《紅樓夢》裡的女子提到“良辰美景奈何天”的句子, 就是從《西廂記》裡來的。較之唐傳奇, 劇本里增加了很多的細節, 有香艷的句子如“溫香暖玉抱滿懷” 之類, 幾乎是少兒不宜了。 丫頭紅娘幾乎成了一個主角, 形象生動可愛, 以致張生也有“我與你多情小姐同鴛帳, 怎捨得你疊被鋪床”的感嘆。 顯得張生有些貪多無厭的濫情, 但的確很有真實感。 偷情的描寫細膩優美, 如工筆圖畫, 遠非現在的作品可及。 影視導演們真的應該讀一下這本書, 去弄明白: 性的美感和女人的裸露程度, 和床上的雜技, 是距離多麽遙遠的不同概念。 在戲劇中, 故事始亂終棄的結局被改成了皆大歡喜: 土匪圍困寺廟, 張生的朋友白馬將軍解圍, 老夫人首肯, 有情人終成眷屬。劇本文字精緻, 對有點時間看閒書的人來說, 《西廂記》頗值得一看。 《霍小玉傳》大約出現比《鶯鶯傳》稍晚, 寫的是歌妓霍小玉和書生李益的愛情悲劇。霍小玉是霍王庶出(小妾的孩子), 霍王死後被逐出家門, 流落成了歌妓, 色藝俱佳。 中了進士第二年, 名門之後李益來到長安, 參加拔萃科的考試。 在長安, 李益與霍小玉相戀,感情上雙方都陷得很深, 這種情況, 在那種鶯歌燕舞的場合, 應該說是很難得的。 後來李益被選派到外地做幹部(授鄭縣主簿),臨行前向小玉發誓, 要回來娶她, 白頭偕老。 其實霍小玉對這段感情的期望值本來並不是過分的高, 閱人無數的她對“一旦色衰,恩移情替”的故事毫不陌生, 也清楚兩人間地位的差異造成的困難。 她只是希望能與李益共同生活美好的八年, 之後你就隨便愛娶誰娶誰吧, 自己則可以選擇出家修行。 但是, 就是這樣的願望也無法實現。 李益離開長安歸家後就變了心,另娶了貴姓女盧氏。小玉相思成病,臥床不起。俠士黃衫客激於義憤,挾持李益重入小玉家。小玉悲憤交集,痛責李益,氣結而死。冤魂化作厲鬼,使李益夫妻不和,終身受到猜疑與嫉妒情緒的困擾。 從李益的表現來看, 他的愧疚表示他也不是心如鐵石, 情還是有的, 只是流於輕薄, 太容易為現實利益所改變。 歷史上描寫妓女愛情的名篇, 《霍小玉傳》算是比較重要的一篇, 出現早, 也典型。 作者似乎是在無意之間, 把霍小玉和李益的感情平等, 堅定地置於他們間的地位差異之上, 顯示出很超前的人文思想。 在西方, 這種思想的出現遲到大約近一千年之後。 有一點我一直不明白, 以今日中國的繁榮娼盛, 何以就鮮有描寫妓女的好作品問世呢? 希望這不要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一個空白, 歷史總是需要一點最基本的真實感。 《霍小玉傳》 的作者賈防除了此傳奇外不很出名, 但是書生李益確有其人,是中晚唐有名的詩人, 李益與霍小玉的故事據說也確有其事。 李益的《江南曲》現代人很熟悉: 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詩中寫一個嫁給商人的孤單少婦懷春的感受, 淺易明白。 好的詩不一定非要有華麗的辭藻, 鏗鏘的音調, 詩是一種表達, 有時候意境到了, 途徑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李益對女子的感情心理了解得如此清楚, 是不是與他自己早年的生活經歷有關呢?《舊唐書》中有李益傳, 說他: “多猜忌, 防閒妻妾, 過於苛酷”, 看來是個很大的醋罈子。 事情嚴重到影響他的政治前途的地步, 可見確實是有些過分了。 當時社會上把這種老公猜忌過分的毛病, 叫做“李益疾”, 其大眾影響,可見一斑。 這些背景, 倒是和《霍小玉傳》的故事情節相符合。 至於《霍小玉傳》的細節有多少是李益的真實故事, 有多少是演繹, 就很難考據了。 明朝的劇作家湯顯祖把這個故事改編成了名劇作《紫釵記》。 同樣的把結局改成了喜劇性的, 朝廷賜官, 賜婚, 兩人幸福美滿云云。 劇作的文字典雅優美, 細節已經不記得了。 在這兩個原本的唐傳奇里, 男人自己筆下的男主人公都不是很正面陽光的形象, 多了幾分懦弱, 少了幾分擔當。 從兩個故事的流傳, 變遷, 最後成為圓滿的喜劇, 可以看出人們的欣賞習慣和心理。 人們總是希望美好的結局, 懷着“願天下有情人, 終成眷屬”的良好願望。 時代的變遷反映在各個方面, 在感情生活上, 人們的習慣, 和社會所能接受的行為,也在發生很大的變化。 但是,善良的意願和真誠的行為,一直是好的準則, 古今都是一樣的。真誠和善良成就了人類的情感之美, 生命之美。
0%(0)
0%(0)
  這個愛情太長,太複雜,能有簡本嗎?  /無內容 - 涯 02/12/09 (190)
    分成兩季就好了, 下次我注意  /無內容 - 老本 02/12/09 (147)
  愛情這東西自古無人說得清道得明。  /無內容 - 鐵獅子 02/11/09 (231)
    愛情基本可以分為 一時的, 和比較長時期的糊塗, 嘿嘿  /無內容 - 老本 02/12/09 (195)
    有道理  /無內容 - 老本 02/12/09 (174)
    你學問很深,知道的事很多。  /無內容 - 東城 02/11/09 (129)
  希望老本多聊情愛比較解近渴,謝謝, 嘻嘻  /無內容 - 哥哥來了 02/11/09 (143)
    好啊  /無內容 - 老本 02/11/09 (131)
    您這說法跟動物之間的“愛情”還有任何區別嗎?  /無內容 - 涯嶺 02/11/09 (225)
      人之間,嘿嘿  /無內容 - 聰明的丫丫 02/11/09 (227)
        知道了,你這個純潔的愛情就是指純粹的性愛!哈哈  /無內容 - 涯嶺 02/11/09 (156)
    所以純的愛情很貴嗎  /無內容 - 老本 02/11/09 (121)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8: 再論三峽對氣候的影響
2008: 釣魚要從娃娃抓起
2007: 抓特務
2007: 拒用簡體字的傲慢與偏見 (修正稿)
2006: 挨刀記 (四, 全文完)
2006: 想念“手工”棉被
2005: 心言: 華人教會需要解決的幾個問題
2005: 海洋生物(中)
2004: 北京三條胡同的消亡
2004: 琉球民歌:淚珠悄然零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