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筷子和刀叉※毛筆和鋼筆
送交者: 游修齡 2002年12月09日17:56:18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筷子和刀叉

  中國人吃飯用筷子,西方人進餐用刀叉,各有自己沿襲的歷史。若論更早的時候,世界各地的人們吃食都是用手抓,就是現在,一些地區的人民吃飯還沿襲用手抓的習慣。一旦開始使用餐具,中西方就分道揚鑣了。

  論歷史,筷子的使用遠較刀叉為早。筷子古時候單叫箸,箸的起源可追溯到周代,《禮記》、《荀子》、《史記》都提到箸,《韓非子》特別提到周朝的紂王,使用"象箸"進餐,箕子看了很是擔憂,因為箕子認為用象箸進餐,則與之配套的餐具不可能用陶器,必須是"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盛菽藿,"(菽是大豆,藿是豆葉)配合的食物必須是"旄象豹胎"(旄象指旄牛和象)……,依此類推,衣服穿着,也不可能是"布衣短褐",而必須是"錦衣九重",住的房子也一定是"高台廣室"等等。箕子的擔憂不幸言中,紂王因追求奢侈的享受,荒滛無度而亡國。這就是後世"見微知著"成語的來歷。

  前年一位香港記者參加前瀋陽市市長慕綏新的記者招待會上,注意到這位市長的穿着非同尋常,單是他那條領帶,價值當在萬元以上,與之配套的西裝皮鞋,當然更是世界名牌,光這一身穿戴,非數萬元不行,這便與他的工資收入無法平衡,因而懷疑他可能是個貪官,但那時的慕綏新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候呢。這位記者即是繼承了箕子"見微知著"的眼光,不幸被言中了。

  現在人們的口語習慣都稱箸為筷(或筷子、筷兒),書面語也用筷。查先秦古籍中都不見筷字,筷是遲至明朝才出現的,說來也可笑,筷是因民間口語的忌諱而產生的。原始社會時期的忌諱特別多,南方民間保留的忌諱也不少,這可能是古吳越的遺風。明朝的陸容說;"民間俗諱,各處有之,而吳中尤甚。如舟行諱"住",諱"翻"。以箸為"快兒","幡布"為"抹布"。…"(陸容《菽園雜記》卷一)。 陸容說"舟行諱住"指船家吃住生活在船上,進餐當然要使用箸,箸音 zhu ,和住(zhu) 同音,所以改箸(住)為快,後來為了區別起見,加竹頭成筷。現今的溫州(古甌越)和福州(古閩越)的民間口語仍稱筷為箸。  西方進食的餐具主要是刀和叉,最初只用刀,早期的刀就是石刀或骨刀,知道煉銅以後,有了銅刀,鐵器出現以後,才改用鐵刀。單獨的刀不像筷,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餐具,因為它是多功能的,用來宰殺、解剖、切割狩獵物或牛羊的肉,到了燒熟可食時,又兼作餐具。

  遲至15 世紀為了改進進餐的姿勢,才使用了雙尖的叉,因為用刀把食物送進口裡不雅觀,改用叉叉住肉塊,送進口裡顯得優雅些。叉才是嚴格意義上的餐具,但叉的弱點是離不開用刀切割在前,所以二者缺一不可。到 17 世紀末英國上流社會開始使用三尖的叉,到18 世紀才有了四個叉尖的叉子。所以西方人刀叉並用只不過四五百年的歷史,中國人的箸,合刀叉的功能為一,簡單方便,儘管現今的餐具已經發展到琳琅滿目,不勝其多,唯獨筷子一雙,無法取代。

  西方何以沒有箸?這是與西方進餐以肉食為主有關,肉食又與農業結構有關。歐洲是畜牧業為主,麵包之類是副食,直接用手拿。主食是牛羊肉,用刀切割肉,送進口裡,最方便了。牧場和草原廣大,刀叉是隨身掛在腰帶上,食無定所,必須隨身帶。到了城市定居以後,刀叉進入家庭廚房,才不必隨身帶。

  中國人的農業結構以種植業為主,主食是米飯或饅頭, 副食以蔬菜為主,佐以少量魚肉,主副食都可用筷子,熟練之後,非常簡單方便。農業社會本來就是定居的,筷子沒有必要隨身帶。

  筷的前身是小竹竿或細樹枝 ,臨時折斷兩根小竹竿或細樹枝,用來撥勻燃燒中的炭火,後來發現燒熟的塊根食物如芋、薯之類很燙手,用細竹竿、細樹枝夾出來吹涼,就可以吃了,這大概就是筷子的前身。

  我常想,箸和漢字有某種不可思議的聯繫,漢字的書寫工具是筆,這筆和箸都是用細竹竿製作,大小長短相仿,都是運用手指的巧妙操作,故有其一,必有其二。我們很難設想,中國人早已學會使用毛筆寫字,繪畫,卻仍舊用手抓飯吃。反之,也不能設想,中國人早已學會使用筷子吃飯,卻不知道用毛筆寫字和繪畫。

  圍繞中國,在亞洲形成了一個所謂漢字文化圏,包括日本、朝鮮、越南等國。這個文化圏內,人們都使用漢字,也都使用箸。中國人到了亞洲以外的任何地方,他們帶去了漢字,也帶去用筷吃飯的習慣。兩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不可分離。

毛筆和鋼筆

  我在"筷子和刀叉"一文中,曽附帶把筷子和毛筆作了一番比較,指出毛筆和筷子都是用細竹竿製作,大小長短相仿,都是運用手指的巧妙操作,故有其一,必有其二。我們很難設想,中國人早已學會使用毛筆寫字,繪畫,卻仍舊用手抓飯吃。反之,也不能設想,中國人早已學會使用筷子吃飯,卻不知道用毛筆寫字和繪畫。兩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不可分離。"文中沒有對毛筆的起源歷史作介紹,也沒有和西方傳入的鋼筆作比較,本文是就此所作的補課。

  毛筆在中國的起源與筷子一樣也是極早的。戰國古籍上已有毛筆的記述:"宋元君將畫圖,眾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筆和墨。"(《莊子·田子令》第七)這段話很生動,說宋元君想作畫圖,負責的史官都奉命報到,行禮以後,恭立一旁,一邊用嘴舐筆,一邊磨墨,等候宋元君的吩咐。

  眾史之"史"和"筆"(筆)有同源分化的關係。在甲骨文中,筆是沒有竹頭的,作"聿" ,指右手握筆桿寫字。在聿的中間插入一個"口",便成"事"字,意指右手執筆,把人的口述記錄下來。把"事"下半的"手"加以簡化,便成"吏",吏上的一橫去掉,便是"史"。後世不知道史的字源,只根據史官記錄歷史應該不偏不倚,保持中立的原則和傳統,故說史是從"手"持"中",中就是不偏不倚,這也沒有什麼不好。吏指從事記錄的官吏,事則變成指客觀上發生的各種事情。聿的形狀不變,在下面加曰,便是"書"(書)字,在下面加畫,便是"畫"(畫)字, 這些都由毛筆所引發。中國文化的歷史、文學、書畫等都通過毛筆記錄和表達,若沒有毛筆,真不知會是什麼樣的另一種文化形態?

  毛筆雖然早在3000 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已經出現,但那時的毛筆是什麼樣子的?卻一直不很清楚。到春秋時期(公元前7--前 4 世紀)才從湖北隨州擂鼓埻墩曾侯乙墓中出土了第一支毛筆,此後從戰國到秦漢,從墓葬中出土的毛筆就較多了。它們的長短和今天的毛筆相近,筆桿一般長約18厘米,加上筆毫共長約22厘米,筆桿粗約0.5厘米,筆毫採用兔的背部毛。早期的兔毛不是套進筆桿,而是用絲線把兔毛綁紮在筆端周圍,用漆粘固,後來才改進為插入筆桿中。

  雖然"筆"字早已見諸甲骨文,但有人認為黃河流域6000 年前的仰韶文化,出土有大量彩陶,要畫出如此精美的彩陶,若沒有筆是難以想象的。遺憾的是迄今為止,沒有發現仰韶文化或稍後時期的毛筆,估計可能性也較少,因為兔毛和筆桿都是有機物質,很難經歷6000年而不會腐爛。

  如果說毛筆和筷子是配對的,代表中華文化的特徵,那末,羽翎筆和刀叉也是配對的,代表西方文化的特徵。

  歐洲的書寫工具,英語稱pen,中古英語稱 penne ,來自古法語 pen,古法語來自拉丁語 penna,是羽毛 ( feather) 的意思。所謂羽毛,是用動物(如豪豬)、或大型禽類如鵝的羽毛最粗的部分,即翎管,將它的管尖開裂,削尖,便可以沾取墨汁寫字。

  翎管筆是中世紀用的書寫工具,再往前推,它來源於古埃及的聖書(hieroglaphyics) 所用的蘆葦筆了。古埃及的蘆葦筆是把蘆葦稈的下方嚼細,成絲狀,使之能吸收"墨水",用來書寫文字。聖書所用的"紙"名"papyrus",中譯"紙草"(Cyperus paapyrus),這是一種廣泛生長在南歐和北非的水草,莖高,古代埃及人將其莖剝成薄片,圧平後用來繕寫,這與中國古代用植物纖維造紙是兩回事。papyrus 在古希臘語稱papuros,現在英語的 paper (紙)本此。歐洲人長時期中都用蘆葦管寫字。後來為了改進蘆葦筆的吸水性能,才想到改用翎管取代蘆葦管。

  翎管筆使用了很長的時間,直至1884年,保險業經紀人Lewis Waterman 對鋼筆進行了創造性的改革,發明了筆稈內部貯存墨水的自來水筆(fountain pen),"fountain"原是噴泉,形容墨水自動會流出來。現在最流行又方便的圓珠筆,雖然正式名稱是 boll-point-pen 或 boll- pen,實際上為了方便,仍簡稱 pen。

  用鋼筆書寫的線條是硬的,沒有粗細,適宜於書寫線形的拼音文字。用毛筆書寫的線條是軟的,可粗可細,可長可短,適宜於書寫筆劃有粗細、能剛能柔的篆書或楷書,以及如行雲流水的行書、草書。 鋼筆字只求記錄語言,表達想說的事實,就達到目的。毛筆字除了這些相同的功能之外,還可以使寫字成為一種書法藝術,既非繪畫,又不是素描,是世界獨一無二的藝術品種。

  鋼筆要作畫,只能是黑白的素描,屬於硬筆畫。若要彩色的畫,必須更換工具,另闢油畫的途徑。毛筆沒有這種麻煩,可以畫黑白畫,也可以畫彩色畫。 表明中西文化風格的差異和各異其趣。油畫筆用的是豬毫、貂毫等,是否曽受中國毛筆的影響呢?從翎管筆的發展歷史看來,油畫筆受東方毛筆影響的可能性還是有的。

  毛筆自從發明使用以來,經歷數千年,除了大小粗細、品種增加,以滿足不同的書法和繪畫的需要以外,沒有根本性的改變。西方則從原始的蘆葦筆到翎管筆,從翎管筆到鋼筆、鉛筆,從鋼筆、鉛筆到自來水筆,從自來水筆到圓珠筆,還有許多各有專門用途的筆,總之,一直在變。其原因在工業革命以後,一直追求效率和速度,慢的被快的取代,單一性的筆被多樣性的筆取代。

  毛筆在工業化過程中,不是改進本身,而是直接採用舶來品的鋼筆、鉛筆、自來水筆和圓珠筆等。毛筆本身則堅守書法和中國畫崗位,於是節節敗退,縮小應用範圍和陣地。

  歷史上的文人,不管他以詩文著名,或以繪畫著名,或一般的讀書識字之人,都能寫一手漂亮的、富有個性的字。現在則不然,從小學到大學,只有小學時期用毛筆臨摹過一點字帖,此後,實際上使用最多的是自來水筆或圓珠筆,所以即便是文學家、高級知識分子,寫出來的漢字,當然不如前人。現在,各種場合仍流行題字,也有不少人喜歡題字,顯然不好同以前文人的書法相比了。愛好書法的人,對現在充斥市面的各類題字,有說不出的苦澀,但愛好題字者,自我感覺良好。

  還有一小部分人喜愛書法,天天寫字練字,成為書法家,但人數不多。現在,能欣賞書法的人數大大減少了。至於書法家本身,沒有以前文人的學識修養和氣質,寫出來的字好看,卻缺乏文氣,變成書法匠。這也是沒有辦法的,時代變了,許多人也喜歡沒有文氣的書法。

  中國畫也受到批評,說是缺少改革,只在舊圈子裡打轉,其道理和書法一樣。不過,不少中國畫家都在摸索吸收西洋畫的技法,中西融合,別具一格,闖出一條新路,中國的毛筆字則無法依樣畫葫蘆了。

  全球性的經濟市場化,帶來文化的單一化,不適應單一化的文化,即使是人類文化的精華瑰寶,也要面臨萎縮消蝕,毛筆卻以其頑強的生命力,與之抗衡,前途如何,不要做算命先生,還是拭目以待吧。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