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南韓經濟為什麼超過了北韓
送交者: suibian2009 2013年03月13日14:50:13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網上對南北韓經濟的評論,多半因帶有政治立場而沒意義。這篇文章作者無任何預設的政治立場,對兩者做客觀分析。值得一讀。(標題為俺所加)

隨便

http://www.cornellcssa.com/2e401a2a-7625-53e2-3906-9004ac85e54a

 

這篇文章寫了許久才定稿,篇幅也比想象中略長。僅供大家參考。

今日有一本書在網上流傳甚廣,中文名稱被翻成《我們最幸福》,英文名則為Nothing to Envy. 寫的是朝鮮的故事,我也禁不住誘惑看了一遍。作者Barbara Demick 是洛杉磯時報駐韓國的記者,面對我們都很陌生的朝鮮,她選擇了一個獨特的視角:採訪“叛逃”至韓國的“脫北者”。不同於政治宣傳的非黑即白,或是經史中的王侯將相,她採訪了一些小人物的心路歷程,以一種別樣的視角品評朝鮮自九十年代初至今的近二十年的歷史。尤其可貴的是,文中的人物都來自於清津,一個朝鮮北部的沒落的工業城市。不同於首都平壤,這裡沒有形象工程,甚至鮮有外國人可以到訪,因此這裡的朝鮮或許才更貼近真實。這本書在網上反響頗為強烈,尤其是描寫朝鮮經濟狀況的文字,鄰邦的遭遇引起了很多中國人的回憶、共鳴和反思。除去滿腔的憐憫和一絲慶幸,我的心緒被更深層次的思索所牽絆了。究竟是什麼釀成了如今朝鮮的經濟悲劇?除了悲憫,有什麼是我們值得做抑或值得反思的?

曾經的朝鮮,在老一輩的中國人心中是鮮花盛開的幸福之地,這一部分或許源於宣傳幹部出身的金導演,卻有一部分是事實。研究朝鮮經濟除了銘記教訓,鞭策今人之外,更有些學術的意義。不同於蘇聯東歐國家九十年代的經濟停滯,朝鮮經濟並不存在私有化的轉型過程,無法用經典文獻解讀。亦不同於中國的波瀾起伏,朝鮮經濟在1990年代崩潰前並不存在大幅度的波動,也不存在常見諸中國的政治運動干擾經濟活動的現象。除去龐大的軍事力量,朝鮮並不同于越南,朝鮮戰爭雖然慘烈,但後遺症並不多,朝鮮人民也迅速從廢墟中重建起來。可以說,即便相比較於前計劃經濟國家,朝鮮也有太多的不同。其經濟崩潰之突然與劇烈,毫無先兆又後果極其嚴重,令人匪夷所思,或許已故的金將軍和年輕大將也在反思吧。

(一)背景數據

想解讀朝鮮經濟,首先就要從數據談起。關於朝鮮的數據少得可憐,而且可信度不高,考慮到朝鮮長期與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有聯繫,我主要參考了世界銀行的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試圖通過比較北南兩兄弟六十多年的變化來揭示朝鮮經濟的根本問題。考慮到朝鮮數據的宣傳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當引用時難免引人生疑,比如九十年代的大饑荒時期,人口居然還存在持續增長,連增長速度的變化都不大,令人難以相信。不過考慮到早年朝鮮的經濟狀況尚可,大致可信度高些。

可得的數據最早可追溯至1960年,此時距朝鮮戰爭結束已有數年,雙方的經濟應該已然恢復。有必要首先談談歷史背景。首先是基本地理條件,朝鮮半島大約為二十萬平方公里,與英國大小相近,而人口目前是北方兩千多萬,南方約五千萬。雖然朝鮮較韓國略大,但緯度更高,除氣候條件更差外,山地也更多。南方為平原,可耕地面積更多,而北方礦產資源更加豐富且毗鄰中國東北。因此在日據時期便形成了北方偏工業,南方偏農業的特點。歷史上朝鮮半島是否北方人口較少不得而知,但朝鮮戰爭中北方傷亡更大是不爭的事實。GDP的數據,朝鮮方面是不公布的,而且計劃經濟體制下的GDP數據本身就難以解讀,下面引用一些公開的較為可信的相關數據。

根據1960年的數據,北南的人口比例約為1:2.3,即北方一千一百萬,南方兩千五百萬。這一比例其實與今天的差別不大。考慮到正常經濟狀況下,人口數據一般具有較高的可信度,縱觀1960-1975年,朝鮮的人口增長速度其實是高過韓國的。而此時雙方的經濟水平都處於較低的水平,人口增長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折射出經濟水平。而論及人均預期壽命,在1960年北方略高於南方,分別為55歲和54歲。之後北方的預期壽命長期高於南方,而且差距不斷拉大,最高時超過兩歲。之後北方增速放緩,在1988年達到頂峰70歲時,被南方超越,其後北方連年下跌而南方不斷升高,現在的差距已達到13歲(67歲與80歲)。有趣的是,這是為數不多的北方連年公布但南方間歇性公布的數據。由此也大概可以折射出朝鮮經濟在1990年代之前,尚且處於良好的狀態。一個更貼近的數據是發電量和人均用電量,不用說朝鮮,即便是關於中國的經濟研究,尤其是短期的商業周期,我也聽到很多名家提議使用這一指標來避免GDP的核算誤差。很慶幸的是,朝鮮持續公布這一數據指標。從最早的1971年的數據來看,朝鮮的發電量是韓國的1.5倍,而人均用電量則超過了葡萄牙,更是韓國的三倍!這從某種意義上反映了朝鮮的工業化和現代化程度在當時遠超韓國,這一指標直到1983年才被韓國追上。至於城市化率,朝鮮在1960年是40%而韓國只有27%,相差達13個百分點。40%是個很高的數字,中國直到2005年才達到,這也說明朝鮮從起點上就是一個工業化基礎較好的中等收入國家。然後其增長至後期卻停滯不前,在1980年被韓國超越。

(二)韓國的崛起

從這些數據上不難總結出一些朝韓經濟對比的特點。朝鮮在1960年基本是全面領先的,從工業化、城市化程度到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而這一差距在之後的十年並沒有縮小的趨勢,即便韓國在1960年代確實也取得了不錯(或許並非亮眼)的經濟表現。關鍵性的轉折在1970年代,韓國經濟突然如打雞血般高速增長,取得了所謂的“漢江奇蹟”,開啟了韓國經濟的黃金時代。高速的經濟增長使得韓國迅速步入中高收入國家行列,先後舉辦了漢城奧運會(1988)以及加入經合組織(OECD,1996)。關於韓國經濟的崛起有着不同的解釋版本,筆者援引其中一種說法,以期描述韓國與朝鮮經濟走勢的不同——即《韓日基本條約》的定立與日援投資。

日本繼甲午戰爭中擊敗清王朝進而奪取朝鮮半島的宗主權後,又通過《日韓合併條約》將韓國兼併,使其徹底淪為殖民地。朝鮮(韓國)因此亡國35年,直至二戰結束被同盟國解放,這份仇怨至今瀰漫於韓國人之中。然而1972年,當時韓國的獨裁統治者朴正熙卻毅然與日本簽訂《韓日基本條約》,實現了兩國關係正常化。作為代價,韓國接受了日方接近10億美元的補償或優惠貸款,約占其當年GDP的10%。這部分資金主要被投入在基礎建設和扶植重點企業,比如知名的浦項製鐵便由來於此。因此,雖然此條約的訂立為甚多韓國人所不恥,尤其是韓國在接受官方賠償後放棄了政府和民間索賠的權利,但這筆巨額援助確實為韓國經濟後來的騰飛鋪下了基石。與之相比,直到今日朝鮮尚未與日本簽訂雙邊關係正常化的條約,也沒有接受日方任何的補償。雖然大多數韓國人不認同日援投資的意義,但從學術的角度,這一點或許值得研究。

(三)朝鮮經濟的停滯與崩潰

關於韓國(以及亞洲四小龍)經濟的騰飛已有很多的研究和討論,這既不是我的專攻所在,也並非此文研究的重點。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林毅夫老師的《中國的奇蹟》,自會有不少收穫。本文主要還是想討論一下朝鮮經濟。朝鮮的經濟結構與韓國非常不同,是典型的計劃經濟,權力高度集中,同時與世界相對隔絕。近些年受到意識形態上的“主體思想”和“先軍政治”影響,更是與國際社會孤立,究竟朝鮮的經濟是怎樣停滯與崩潰的,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或許一個簡單而“有力”的回答就是:朝鮮是計劃經濟,韓國是市場經濟。談起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優劣,拋開意識形態,大多數人都會講諸如市場比較好,提高人的積極性之類的。接受過經濟學訓練的人更是如同膜拜圖騰般崇拜市場的力量,更能講出價格的有效配置效應、福利經濟學定理、產權理論、不對稱信息等等高深的詞彙。通常大家所做的就是吐一口吐沫於計劃經濟之上,仿佛其卑賤的出身已經確定不可能有好的結局,卻鮮有人安下心來分析一個計劃經濟的興衰。要知道福利經濟學定理只說明市場可以達到有效配置,但更有定理說明帕累托有效本身就等價於社會計劃者最優化福利函數。也就是說,福利經濟學本來只是訴求市場的效果等價於社會計劃者,為什麼突然間社會計劃者反而還不如市場了呢?縱使相對無效,為什麼社會計劃者這一看上去比混沌的市場更加清醒理智的角色導致一個經濟體的崩潰呢?

再比如一個受眾甚多的理論,即民主帶來更好的經濟表現,這顯然不適用於朝韓的經濟對比。韓國經濟崛起於朴正熙當權的時代,而此人就是靠軍事政變上台,是十足的軍事強人政治,韓國的民主化則直到漢城奧運會前才得以實現。毋庸置疑,韓國是先富裕起來再實現民主化的典型例子。那朝鮮經濟又是如何被趕超,甩開進而崩潰的呢?

還是從人均用電量入手,從數據的最初值1971年起,朝鮮的增長速度就基本維持在3%,甚至偶爾還有負增長。如果用索羅模型來估計,考慮到朝鮮的技術進步有限,這說明經濟增長是緩慢的。相比之下,韓國的人均用電量則長期以10%以上的速率增長,不難發現韓國經濟比朝鮮有着更強的活力和更快的發展速度。這也部分說明朝鮮經濟早在1970年代中期就逐漸陷入停滯,這與蘇聯的情況類似。但是這一問題似乎並沒有被領導人所重視,相反領導人的精力更集中於如何可以實現父子間的權利過渡。不過由於朝鮮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可以得到滿足,這一時期民眾也沒有太多怨言。

朝鮮真正的危機在1990年開始顯現,各方面指標出現了全面的下滑。人均用電量在不到十年間下降了一半,甚至不及1971年水平的三分之二。穀物的產量在1994-1995年達到谷底,較最高時下降了約三分之一,大米的產量更是下降了一半,這段時間也被朝鮮人成為“苦難的行軍”。1994年金日成逝世,也被很多人視為“恰逢其時”。現如今朝鮮人總是喜歡比較當下的苦日子和過往的好日子,金日成的形象反而被彰顯得更加光輝了。這二十年間朝鮮經濟時而嚴重後退,時而稍見起色,但都沒能恢復到1980年代的狀況,遑論與南方高速增長的韓國一拼高下。前段時間朝鮮實施貨幣政策,本欲加強對市場的控制,皆由貨幣兌換重新分配財富,結果造成民怨沸騰,政府也罕見得出來道歉。朝鮮經濟究竟為何陷入如此萬劫不復之境地,又可否重見光明?

(四)朝鮮經濟崩潰的原因與啟示

前面已經介紹了,朝鮮經濟雖然長期放緩,但真正的危機爆發在1990年代,更令人疑惑的是,不同於南方的表親韓國,雖然屢次遭遇危機重創(東亞金融危機和當下的國際金融危機),經濟總能迅速恢復,朝鮮經濟更像是一下步入深淵,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下面簡要闡述一下我的思考,這些想法不止適用於朝鮮,許多計劃經濟國家(如中國)都面臨過如此的問題。

1.      朝鮮軍費開支極高,成為經濟的巨大負擔

朝鮮的軍費開支保守估計也占GDP的10%以上,部分人估計更是高達25%,遠遠超過東亞的其他國家。而朝鮮的軍費開支主要用來維持龐大的常備軍(100萬人以上,男性普遍服兵役),而朝鮮也成為世界軍人比例最高的國家。這一傾向在金正日推出先軍政治之後更加明顯。不僅大量的適齡勞動力無法參與經濟建設,國家還需要額外投入大量資源,這本身就是對經濟很大的負擔。與之類似,我國在改革開放前也存在類似的問題,文革中甚至有高達1000萬的軍事力量。這一問題在經濟困難時就格外突出。根據林毅夫老師的觀點,這本身又存在相互作用,一旦出現經濟困難,為了強化統治,執政者就傾向於挑起緊張氣氛以凝聚內部力量。如今的朝鮮也是這樣,越是經濟困難,就越要挑起國際衝突,提高軍隊的地位以維護統治。只有夠破除這樣的惡性循環,朝鮮經濟才有復甦的可能。即便從強軍的角度來看,一個富有活力的經濟基礎也是極端重要的。如今的韓國雖然軍費開支占比遠低於朝鮮,但由於經濟總量很大,其實際軍費投入是朝鮮的數倍以上,武器裝備也先進很多。

2.      計劃經濟體制導致的經濟極端孤立

在當今這個全球化的時代,唯一可以維持如此孤立的經濟體恐怕就是朝鮮了。雖然朝鮮人有各種各樣的理由來證明孤立的必要性,即便這一切已經上升到意識形態層次,我並不相信朝鮮不想參與國際貿易。即使正相反,朝鮮將當前的困難都歸咎於美國的制裁,因此朝鮮才陷入極端的困難之中。然而,制裁真的嚴重到如此的境地嗎?其實朝鮮依然可以與大多數國家實現一般性的貿易,起碼可以與中國和俄羅斯做生意。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經濟總量是朝鮮的100倍以上,有什麼不能從中國買的嗎?為什麼美國也對古巴和敘利亞制裁,但這些國家的境況相較朝鮮要好得多?其實朝鮮的經濟孤立,關鍵在於其經濟體制,朝鮮不是不想貿易,是沒有足夠的外匯。“出口創匯”這個詞或許對於現在的我們很陌生,但對曾經的中國卻是一個嚴峻的問題。沒有外匯就無法從國外進口需要的東西,於是當時很多產業都被貼上了出口創匯的標籤,仿佛這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使命。類似的,朝鮮也面對外匯緊缺的問題。為什麼其他發展中國家不會遇到相似的問題?

有必要回顧一下基本的國際經濟學知識。首先,一個國家的匯率可以影響他的經常項目,大體就是貿易盈餘。如果出口小於進口,即出現貿易逆差。一般的講可以通過貨幣貶值來緩解這一問題(當然學術界尚存爭論,比如需要滿足馬歇爾-勒納條件),當今中國長期貿易順差也被西方指責源於匯率人為低估。但計劃經濟國家匯率往往被人為鎖定,而且出去某些政治和非政治因素,往往被高估(比如改革開放前一美元只能兌換2點多人民幣)。其次,根據恆等式,一個國家的經常項目與資本項目之和應當為零,貿易逆差由國際負債增加來維持。關於這點,Obstfeld和Rogoff之前已經有很多討論,小國在經濟發展初期,面對資本不足的現象,理應出現持續的貿易逆差,即淨進口外國資本品來發展自己,這樣的情況也同樣出現在韓國。韓國在1980年代中期之前長期出現貿易赤字,而且數額相當大(不小於5%)。從另一個角度上講,就是外國對本國存在淨投資。這是很好理解的一件事,因為本國經濟水平較低,資本稀缺,這樣外國資本可以獲得更大的盈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引進外資。然而朝鮮人為地封閉本國市場,限制外國投資,這樣就堵住了資本項目。

從經濟體制入手,可以發現朝鮮一如其他計劃經濟國家,採取的是進口替代的策略,這一策略經過幾十年的檢驗,已經被證明是失敗的了。起初發展中國家是希望通過推動重工業實現跨越式發展,趕超發達國家。但這違背了比較優勢,因此發展中國家需要依賴更多的關稅和補貼等手段扶植該行業,進而造成了更大的扭曲。相比較於其他開放經濟體中的發展中國家,朝鮮的境況格外不利,因為經濟相對封閉,獲取外匯的主要來源依賴出口,而產業政策又無法按照比較優勢引導出口,沒有外匯就無法滿足進口需要,就引發計劃者更傾向於“自力更生”的進口替代,最終陷入了惡性循環。

3.      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扭曲了資源配置

這一條是討論計劃經濟失敗時最常被引用的原因。由於計劃經濟體制中刻意抹殺了市場的作用,人為指定的價格不能反映資源的稀缺,進而導致資源的無效配置。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優先發展重工業,這對於資本相對稀缺的發展中國家是違背比較優勢的,如果要實現這一產業規劃就必須扭曲資本的相對價格,即人為地壓低利率,根據有限的資料,朝鮮顯然也存在廣泛的金融壓抑,比如強制儲蓄,工農業的剪刀差等等,這些現象也曾經廣泛存在於我國。值得一提的是,朝鮮農業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國家典型的集體農莊制度,而這已經在經濟學中被證明是存在問題的了。由於農業生產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集體農莊可能帶來嚴重的無效率,即員工在集體的土地上出工不出力,把精力都留在耕作自留地上。聯想近些年朝鮮長期存在的糧食不足和饑荒,或許與集體農莊的制度有關。

4.      蘇東劇變與貿易條件的惡化

大多數新聞報道或者文獻多欠缺對於蘇東劇變的考察,我認為這與朝鮮突然發生的經濟崩潰有一定關係。回憶一下前面的數據,朝鮮的經濟崩潰大致始於1990年代初,根據知情人的描述,工業率先遭到衝擊,工廠缺少燃料和原料,不得不停止生產,同時發不出工資。接着糧食供應也出現問題,城市中的糧食供應普遍短缺,饑荒開始愈演愈烈,同時也滋生了黑市的萌芽。

設想朝鮮是一個本來處於開放經濟中的經濟體,依賴外國的資本和技術,其中部分以進口形式實現,部分以援助(優惠貸款)形式達成。雖然朝鮮不是經互會成員,但有道理相信朝鮮的對外貿易主要集中於社會主義國家,而當時通行的社會主義國家間貿易基本是“以物易物”,貿易逆差不以硬通貨結算,而用貨物抵償,這點對於缺少外匯的朝鮮尤為珍貴。來自蘇聯的能源以及東歐的機器設備與技術維持着朝鮮的經濟增長,廉價的資本和能源使得朝鮮經濟可以扭曲地發展工業化,也創造出了相對於韓國的經濟優勢。

伴隨着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朝鮮習慣的對外貿易被打破了,帶來的直接後果有兩個:(1)原本的優惠價格不復存在,這意味着朝鮮的貿易條件(term of trade)嚴重惡化,原有的扭曲的經濟結構適應不了新的國際價格,直接後果就是燃料短缺和原料不足。伴隨着工廠停工,整個經濟結構開始崩解,最後農業生產所需的工業品停止供給,糧食供應出現困難。系統性的經濟危機對生產造成更大的破壞,工人盜竊破壞機器設備,只為免於饑饉和死亡。(2)朝鮮不適應市場經濟下的國際貿易,缺乏硬通貨等支付手段。由於蘇聯(俄羅斯)和中國都放棄了原有的貿易方式,改按國際價格以硬通貨支付,而朝鮮無法適應這樣的貿易方法,於是被動地陷入封閉經濟的狀態。失去有效貿易不僅意味着損失貿易帶來的福利,更導致了經濟系統的混亂,這點在轉軌經濟和大蕭條中都出現過。

(五)結語

現在的朝鮮經濟已經從最艱困的1990年代中略有復甦,糧食供應基本得到滿足,經濟秩序也得到一定的恢復。旨在遏止市場經濟蔓延的貨幣改革失敗,市場經濟的暗潮逐漸變為湍流,以至於這個地球上最集權的經濟體也無法維持舊有的道路。可以說朝鮮經濟的崩潰並非特例,任何國家在某一地區或者某一時段也重複着類似的故事。但沒有一個國家有着如同朝鮮一般劇烈而深遠的崩解,以至於匪夷所思。俄羅斯在轉型時也發生過供應短缺和經濟衰退,中國東北重工業基地在轉型期間也發生過大量的失業和工廠停工。書寫本文只為了滿足我個人的好奇,即這類的悲劇究竟為何發生,又可否避免。

至於朝鮮的未來,我實在不敢妄加評述。朝鮮曾經有自己版本的經濟改革,但進行得並不順利。有天然的導師,如中國和越南可以學習,其實朝鮮確實在模仿中國建立經濟開發區和特區,但成效並不大。日漸增多的外界信息遲早有一天會令當權者做出抉擇,屆時改革就將不再是一個備選,而成為必須的決定。只盼有朝一日曾經的“千里馬”可以重振雄風,而朝鮮人民也能過上曾被許諾的幸福的日子。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2: 網上的“造反派”
2012: 美國Fox電視台報道肖氏反射弧(中文字
2011: 某個國家和民族的某些“高素質”對全人
2011: 日本核電站用什麼作燃料阿?不是氣耳諾
2010: 偶再做回兩邊得罪人的傻事,這次老巫和
2010: 提醒大家一哈:警惕陰險小人挑撥
2009: 難道中國大陸就沒有一個長的象人樣的人
2009: 好久沒讀書了,真好,感覺以前讀書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