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幾個有意味的“菜”
送交者: 詹永 2001年12月16日02:49:10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一。雞肋
                 
  吃過雞的人都知道,所謂雞肋,無非就是一把雞骨頭,三國時的楊修早已一語道破它的本質:“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無味無用,卻又帶個“雞”字,多少讓人有點幻想,真是雞菜中的敗類。大概好雞如鼓上蚤,對着這玩意兒,也不免哭笑不得。然而就是這麼一把骨頭,竟然牽涉到一個人的身家性命,似乎又是非同小可的。
                 
  還是那個火眼金睛一眼看透雞肋的楊修。此公的優點是很聰明,缺點是太聰明,又不大會做人,屢次在曹操面前才華橫溢,也不管人家受得了受不了。最後一次,曹操與諸葛亮交戰,雙方相持不下。正在左右為難的時候,夏侯元讓知道孝敬上司,獻上雞湯給曹操補補身子。他哪有心思喝雞湯,咽了兩口,看見裡面有雞肋,若有所悟,頓時決定退兵,命以“雞肋”作為當晚行軍的口令。楊修何等冰雪聰明,一聞此令,心知曹操扛不住了,想腳底抹油,又放不下大丞相的架子。楊修才不管那麼多呢,當即收拾行裝,準備撤退。其他人見狀,趕緊效仿,因為根據以往經驗,楊修總是比他們高那麼一點點。曹操聞之大驚。如果曹操象劉備那樣虛懷若谷倒也罷了,最多對楊修說些“I服了YOU”之類的話,以示讚佩。但奸雄如曹操,天下人他都敢負,何況一個楊修?再說了,以前他就弄得曹公很不爽了,是可忍,孰不可忍?乾脆,新舊帳單一塊結,智者楊修被論以擾亂軍心之罪,梟首轅門示眾。
                 
  聰明的楊修就這麼死了,不冤也不白。而雞肋從此背上“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名聲,即使老饕們也不屑一顧。然而,雞肋真的就這麼難吃嗎?——還得再嘗嘗。
                 
  二。菰菜/蓴羹/鱸魚膾
                 
  古代的人,但凡秋風一起,就忍不住要心潮澎湃一下。遊子望鄉,怨婦思夫,白首嘆老,都是人之常情。《世說新語》裡記了這樣一個故事:西晉某年秋天,洛陽城裡秋風大作,在齊王手下作官的張翰,觸景生情,想起吳中老家的菰菜羹和鱸魚膾,發了一通“人生貴得適意爾,何以羈官數千里以要名爵”的感慨,“遂命駕便歸”,連官都不做了,急急回家吃菜喝湯去了。《晉書。張翰傳》亦記此事。只不過除了菰菜羹和鱸魚膾之外,又多了一樣家鄉菜:蓴羹。後來的士人讀至此,無不為張翰的豁達從容折服,“蓴鱸之思”遂成為一個典故,那個時候的鄉愁,不是一枚小小的郵票,而是菰菜、蓴羹和鱸魚膾。這到底是什麼樣的美味,竟有如此大的魔力?查了字典才知道,菰菜,既今天所吃的茭白,晶瑩玉潤,爽滑適口;蓴菜是一種水草,盛產於太湖和西湖,杭州人至今還喜喝蓴菜湯;至於鱸魚,文人們早就垂涎三尺,尤以松江的四鰓魚為鱸魚中的極品,肉質潔白,肥嫩鮮美,若以雞湯做成鱸魚膾,實在是魚羹中的霸主。由是觀之,這“吳中三味”,果然名不虛傳,難怪他張翰迫不及待地走人了。
                 
  可是事情沒完。這個故事還有個小尾巴:“俄爾齊王敗,時人皆謂為見機”。讀完這句,才恍然大悟,原來張翰這小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他看出齊王快罩不住了,遲早要玩完。若貪戀祿位,睡在火山口不走,到時樹倒猢猻散,別說蓴羹鱸膾,怕連臭魚腐鼠都沒得吃了。大才子張華跟着賈后一齊覆滅,就是殷鑑。張翰實在是高手中的高手,見微知著,金蟬脫殼,借着煽情之秋風,上演一幕情真意切的思鄉之戲。既得美名,又享美味,更逃了小命。怪不得這個故事見於《世說新語》的《識鑒第七》,此君端的是有識有鑒,高得很啊!
                 
  三。轟炸東京
                 
  國人吃的功夫,撇開用料講究,烹飪精細不談,單就想象力方面言之,天馬行空,汪洋恣肆,全世界無出其右者。菠菜美其名曰“紅嘴綠鸚哥”,何其形象;雄雞牡羊做菜,號曰“烹龍炮鳳”,何其大氣;甲魚(即xxxx)燉雞,取名“霸王別姬”,又何其智巧。曾經,還有一道叫做“轟炸東京”的菜,擺在國人的面前。
                 
  據民國野史記載,抗戰勝利不久,各大酒樓菜館絞盡腦汁,奇思妙想,搞出了這道“轟炸東京”。我還以為這是什麼佳餚美饌,一查老底,原來竟是現在餐館還有的“口蘑鍋巴湯”,做法很簡單,將滾燙的羹湯澆灌在油炸鍋巴上面,讓它發出“嚓”的響聲,冒起一陣熱氣,好象原子彈爆炸,升起一團蘑菇雲。可以想見,民族脊梁們一個個剛從防空洞裡爬出來,渾身泥土,驚魂甫定,不想一不留神就勝利了。自然歡喜得不行。這個時候端上“轟炸東京”這麼一道福喜雙全的吉菜,真是“幸甚至哉”了。
                 
  “轟炸東京”之為菜,至少有兩個“亮點”。一則做的歡,做得鬧,很解恨。想當年我們被你小日本的飛機,逼得天天跑警報,鑽地洞,堂堂七尺之軀,也太委屈了。現在好了,我們也可以“手執湯勺將你炸”了,大快人心事也!雖然有點阿Q,倒也帶勁。二則做得活,做得美,有“藝術”。試想核彈爆炸那麼壯觀的場面,就通過幾勺熱湯,幾塊鍋巴,輕輕鬆鬆就演繹出來了。大有“籠天地於盆內,挫萬物於箸端”的豪氣。至於轟炸後灰飛煙滅,生靈塗炭的情景,國人是無暇顧及的,即便想到,也不會因此影響了饕餮般的胃口,照吃不誤。有感於此,我不禁想,美國“9.11”事件的恐怖奇觀,是否又給了國人以靈感呢?你還甭說,說不定這會兒,幾個食客正團坐一桌,大啖“天崩地裂”、“共工的憤怒”之類的“時尚菜”呢。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