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红树林
万维读者网 > 五 味 斋 > 帖子
关于每年强制公务员集体出国购物八次的建议
送交者: 问题多 2006年03月10日10:34:57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听一个朋友说我国政府外派的公务代表团借开会之机集体失踪购物去了,因为朋友是邀请者,所以跟我提到这个的时候觉得在这件事上自己在老板那里有点没面子。(我听到这里,首先想到:嘁,外国人也好面子?这是题外话。)不过,这可是我不止无数次地听到这样的例子了。

以前中国穷,出国的人带点新鲜玩艺儿回去应该合情合理。现在中国已经在世界确立了霸副主的地位,钱挣得哗哗流,把全世界的产品都拿到自己家来制造了,国人使用的都是最超前的商品,价格比国外便宜得不行,还这么有兴致当搬运工。特别是政府公务人员,把国家大事放一边,忙着搞搬运,就有点让我这个愚钝之人糊涂万分了。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某些公务人员的勤恳搬运并没有给中国人民勤劳的形象添砖加瓦,而是把政府的形象给弄得稍微不好了那么一点点,当然只能说是稍微。中国是世界强国了,中国人的标准就可以是世界的标准,网民如是说。不过我觉得这话应该理直气壮地说给外国人听,私下里还是希望国人能多确定一些别的什么标准。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公务人员首先是人。政府管得了什么也管不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热爱搬运的人你不让他搬,他肯定会觉得痛苦。

从政府管理的角度看,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就是搬了,你也不能让他退回去。政府也知道屡禁不止的滋味儿,费了半天劲憋出一个政策来,执行不了,还白浪费纸张和红戳。所以,政府当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应该是个次优的选择,很有儒家风范。

不过,本问题多是面子大国的草民,出国就有了少数民族心态,对中国二字的面子价值看得特别重,特别担心别人说中国、中国人不好。别人说不好还可以和他们争论,别人该说的却不说,反而更烦心。同时,问题多又特别同情弱者,认为对得了搬运瘾的人不能歧视,而是应该寻找上瘾的根源。

追究问题的根源,还是中国人富起来了。有钱你不让他花,搁在口袋里面肯定烧心。出国的公务人员有那么丰厚的津贴,你不让他花完,怎么能对得起纳税人的好意。另外,一年也轮不上出来两回,这等好事就是论上我,也一定要抓紧时间购物啊。你看三天两头出来的人,这样做的恐怕也不多了。此外,我们并不清楚有多少人办理会议出国,本来就是为了购物。你非让他坐在那里开什么会,又听不懂,不是欺负人吗?

要发大水,需要的是疏导;长了疖子,需要的是去火;公务员不廉洁,需要的是涨工资。当然,这里没有把搬运和不廉洁画等号的意思。我的意思是需要有包容和开创性的政策来缓解钻心之痒。

特此提议,政府每年强制组织公务员出国购物旅行八次。心理学上对上瘾的治疗有两种途径,一是戒欲,但效果往往不好,瘾一时戒了以后还会复发;二是纵欲,不是爱搬运吗?就让他一次搬个够,让他以后一搬就恶心,一想到要搬就恶心。这样,瘾大不好治的,也有可能得到缓解。即使这个解释行不通,还有一个钱包的问题。就那么多津贴,购物一两次还可以支撑,购物八次则很难维持。这样,估计有人去了七次之后就会主动放弃第八次,再开会就不会掂着出去搬运了。

从组织上看,集体出行可以搞集体签证、包机,专线购物,专航运输,去了就回,成本低得多。公务人员这么不远万里地变相为纳税人省钱,纳税人不千恩万谢才怪。同时,公务人员该开什么会就开什么会,不想开会的也没有必要折磨自己,既交流了专业技能,又保持了面子大国的荣誉,如此看来,强制购物政策岂不是百利而无一害?


嘿嘿。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5: 毛泽东吃乌鸦
2005: 如意人生的几个梦想――抛砖引玉之杂感
2004: 那天边的彩虹(29)
2004: 春天的雨
2003: 宝贝——谨以此文献给天下父母
2003: 记得那时年纪小
2002: 大象、写作中的“天乳”问题和其他
2002: 作家卖“点”:酷刑、赤裸、三寸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