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红树林
万维读者网 > 五 味 斋 > 帖子
人名趣谈
送交者: 花径盈香 2002年08月21日18:59:24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取名可是一门大学问,名字取得好,第一印象就容易给人好感。台湾香港还有专门取名字的书,据说取了好的名字就会带来好的运程,我认为这未免有骗人之嫌,在我看来这和星座说、血型说、生肖说类似,都属于现代迷信一类。

新加坡人限于他们的华文水平,取出的华文名缺乏想象力,常用的名字泛滥成灾,几乎十个人中就有一个同样的字。这其实也无关紧要,因为无论是在中小学校还是在公司,人们常用的都是洋名,而华文名通常只在华文这门课中会被老师用到。万一你打电话到公司里,说找翠花谁也不知道,说找安妮大家就都认识了。曾有人在联合早报上写文章,投诉人们在婚礼上都不使用华文名字,包括那些华文倡导者。他的忧虑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可以只给孩子取华文名,不去管那些马来人和印度人读起来是不是拗口难记,下一代呢?你希望你的孙子叫什么杰克、约翰吗?

台湾人的名字好听得多,我的三个台湾学生,紫微、伊儒、士磊,名字听起来叮咚悦耳,感觉起来清新儒雅。这和他们父母深厚的文学功底有关,台湾的学校到现在还要学论语。不过最近他们的教育制度也在改革,一再向本土化靠近,连国际通用的汉语拼音都不肯用了,自己设计一套通用拼音,论语还能学多久就不知道了。

中国人的名字本来很少重复,我们在历史课上学过那么多名人,也没见一个同样的名字。到了共产党建国后,情形就大大不同,女孩子的兰、馨、芝、娟虽有些俗气,到底不伤大雅。男孩子可就不一样了,建国、大伟、小钢处处可见,个性和面貌都模糊不清。一个学校里甚至一个班里就可能出现两个同名的人,只好以大小来区分。

张贤亮当年在劳改队的时候,就曾有个队友被判二十年的徒刑,原因是他给三个孩子分别取名为爱国、爱民、爱党。没想到有聪明人揭发,他想变天,因为他孩子们的名字合起来是爱国民党。这真是马屁拍在马脚上,读书至此我哑然失笑。看来紧跟在党的后面也未必是人生必胜的法宝。

曾有位大学同学名字叫小方,那时候满大街都在唱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故当老师唤到他名字时同学们都回头去看,没想到是个文雅的男孩,众人哄堂大笑,男孩闹了一个大红脸,直到后来熟了,才知道他的父亲给他的孩子们取名叫小东、小方、小红,合起来是东方红,偏小东是女孩,小方和小红是男孩,我想他这一辈子可能都要回答别人的问题:你怎么叫小芳呢?

取名字最不幸的是成为讽刺,中学时一女生叫美娟,在重点班里每次排名第一,老师们也常把她的名字挂在嘴边鼓励我们向她看齐,以致她在我心目中成了完美的化身,遗憾的是当见到她的时候,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女孩,巨大的反差一时令人难以接受。后来她成为我的好朋友,我时常暗暗为她的名字而遗憾。

取名字也要注意谐音字,有时候两个意思很好的字放在一起的谐音接近另一个意思,小孩子在给同学起外号时会挖空了心思,儿童之间争斗有时候是很残酷的。

过于生僻的字也不好,小些的孩子衡量名字的好坏看笔画的多少,每次比别人多写很多笔会使小孩憎恨自己的名字。站在讲台前面读不出学生的名字除了会让老师难堪,读错了也会让学生难堪。一个清秀的女孩叫小姝,姝:美丽美好的意思。可惜从来没有老师读对过,多数读成小妹,最可恶的有一次读成了小猪,当场哄堂。

现在的年轻人给孩子取名单字或叠音字趋多,做一个小女孩的时候没什么妨碍,等到了五六十岁的时候还叫什么娇娇圆圆,除了不庄重之外,难免不会被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暗中偷笑。有人把双方的姓氏都放在名字里,倒也有新意。曾有个孩子叫李梅达依,后面两字据说是外语,很洋派新潮的名字。偏赶上一个土老太太,她小声跟同事议论:这孩子可能是在大衣里有的。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