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红树林
万维读者网 > 五 味 斋 > 帖子
巴尔扎克的错误
送交者: 朱蓬蓬 2003年10月13日21:13:29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巴尔扎克的错误
朱蓬蓬
在拿破伦的彩色画像下,爱维琳娜·翰斯卡娅写下了这样的话:“他未能用宝剑完成的大业,我将用笔杆来完成。”这句话里的“我”,是指爱维琳娜崇拜的巴尔扎克。事实上,不仅爱维琳娜这样说,连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也这样认为:“法国的大贵族巴尔扎克,继承并完成了伟大拿破伦的事业。”
巴尔扎克对这句评价的话是满意的。他早就准备把自己一生的著作——《驴皮记》、《邦斯舅舅》、《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贝姨》 、《夏倍上校》......汇集起来,成为四十大卷的《人间喜剧》。如果你要了解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的历史,不用查阅历史典籍,只要看《人间喜剧》就足够了。
但是,尽管巴尔扎克欢呼过法国大革命,甚至观看了沸腾起来的群众攻占了巴士底狱,却因为他始终在贵族与平民之间的选择摇摆,没有办法从这个圈套中冲出。有什么办法呢?巴尔扎克一生欣赏“荣誉”,他心甘情愿地承受出版商的剥削,拼命地用羽毛笔淋漓尽致书写,却仍然是一个戴着桂冠身揹债务的“穷苦人”。在西方世界,只有巴尔扎克敢于这样宣告:“我只靠自己的笔来营生,我的钱袋里从未装进过一枚非劳动所得的铜币。我是在一片仇恨的叫喊声中,在文学家相互对骂声中,用我无畏的笔写出我的作品的。”
啊!在古今中外的历史记载里,类似巴尔扎克命运和遭遇的人,是太多太多了。无论是浪漫主义、自然主义,还是批判现实主义和后现实主义的作家,他们都由于布尔乔亚的意识,染指于程度不同的致命错误,最后遗憾地离开了人世。尽管有的人曾飞黄腾达不可一世,有的人则悲欢离合郁郁终身。
按照纳·雷巴克的说法,巴尔扎克致命的错误,就是兴冲冲地从巴黎来到这遥远的维尔霍夫尼亚。在俄罗斯翰斯基伯爵世袭领地,为拜会爱维琳娜夫人,获得最珍贵的,实际上却是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而这种爱情给巴尔扎克带来的,不是幸福,却是坟墓。
巴尔扎克完全忘记了。一八三一年三月十七日,他发表在漫画杂志上的讽刺小品——《长袍里的英雄主义》,沙皇尼古拉一世怎么能忍受呢?在这片专制的土地上,他们曾经把普希金置于死地,把赫尔金驱逐出境,把别林斯基逼进坟墓,把谢甫琴科载上镣铐,又让陀思妥耶夫斯基长期服苦役......
当然,巴尔扎克难以忘怀爱维琳娜的第一封书信,更无法不回忆在瑞士和爱维琳娜“肉体的结合”。于是,他写下了《基辅归鸿》,在歌功颂德之后,终于获得尼古拉恩准,与已死了老男人的爱维琳娜结婚。
巴尔扎克这一生,曾透视和描写了各式各样的人物,但俄罗斯的伯爵夫人和女农奴主,爱维琳娜,有其阶级的本性,在巴尔扎克尸骨未寒的时候,就已另有新欢,这位雄心勃勃要继承拿破伦事业的小说家,能想到会有如此残忍和无情的行为吗,这些情节,只有让下一代作家来补充刻画了。
维克多·雨果在巴尔扎克墓碑前曾悲愤交加地说:“《人间喜剧》的作者,属于伟大的革命作家的行列,不管他本人是否意识到,也不管他是否乐意,是否赞成。”
雨果的评价是否中肯,我们可以不必计较,因为一个世纪以后,真正的革命,已经毫不留情地把旧世界摧毁。而革命以后的新世界,只要你去观察就可以看到,仍然有众多知名的写家,继续犯着巴尔扎克那样的致命错误,去寻找那自己本不应该得到的东西。
2003年5月31日
email: zhu1934@yahoo.com.cn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2: 《知青之歌》诞生奇闻
2002: LOOK!那一场惊世骇俗的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