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红树林
万维读者网 > 五 味 斋 > 帖子
成都:被宠坏的孩子
送交者: 苏小亚 2002年03月13日18:34:15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成都:被宠坏的孩子

作者:苏小亚

  想像和距离

  想像中成都一直是座古朴悠静飘满书卷气的城市,有着黑墙灰瓦的川西民居,暗紫木格雕镂的门窗上挂着串串红艳艳的辣椒,平坦宽阔马路边栽种着修剪得干净整齐的花草,闲暇的生活中透着生机与执着,即便少了这些,也应该是座有鲜明特色的城市,有着很多属于自己的东西。

  成都性情平和、知足,却是座没有自己的城市,这多少偏离了我对她的想像,平常的姿色背离了对文化古城所抱最初的期望。

  独自行走

  在逗留成都的几天里,看到街上行走的人脚步总是慢吞吞悠哉哉的,好像天生就无所事事可以这样一直从出生走到离开,一年是一年就这样下去,一天是一天也这样下去,不用想明天会是什么样一切都可以照旧这样,该喝茶时喝茶该玩麻将时玩麻将,该怎样就怎么样,一切都无须过于担心,只要套着这样的模式继续下去。也许大都城市大都人都是如此,恰巧遇到成都让我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叽叽歪歪语言就像空气一样,除了气味第一个感官就是听觉,对川话的直感大都来自于央视版的青城派,成都话少了南方语言的细软少了北方语系深厚扎实的根基,有点像肥皂剧中旁白的声音,中庸略带自己的个性。在街头闲逛时有幸看到两个中年妇女掐架,年纪大的奋起直追年纪稍小的边跑边回头骂,意外发现成都话特别适合吵架时用,整个语气立马生动了起来,平仄起伏有棱有角煞是好听。

  失望的开始

  酒吧是城市夜生活的灵魂,每次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少不了去酒巴或茶馆之类的地方,这次来到了我心仪已久的白夜,白夜比我从书上看到的要小,虽然在此之前有人和我说过白夜不过是间六十来平米的酒巴,可能因为摆设的原因真正看到时比我想像中的样子还要小很多。酒巴的布局十分简单,配上幽蓝的灯光,看上去干干净净,让人呆着甚是舒心。去的时候已将近十点,来往的人不多,但早已把座位坐满了,有人正在高声讨论台币与人民币的换算价格,一个穿着紧白背心的服务生像走在路上不小心被错杀的城市少年,尚未出窍的灵魂像幽灵在不高不低的人声中晃荡来晃荡去。酒巴的左侧是排书架,其中有本叫上下左右的杂志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站在书架旁在蓝蓝的荧光灯陪衬下,字迹仿佛能连同灯光一起跳动,如果那我就见到了不是作为老板娘的瞿永明而是诗人瞿永明,这将是一段多么完美动人的记忆!

  我爱豆花

  有人说饮食习惯不同的人性格也不同,想必爱吃辣的人性格应该比较豪爽干脆,地处西南的成都在盆地的中央,融合了西南两方的性情应该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任何一个地方都会不可避免的具有排外性,成都没达到上海式的以衣以钱取得的经济头脑,也没有南方城市外表的虚华内心甘愿堕落,大家顾自不安份顾自埋头玩甩。

  因为饮食习惯的不同,在短短的几天了我吃得辣椒超过了二十几年来加起来的总量,各种不安定的因素在体内此起彼伏,尽管我一个尽的喝水但成都人最终还是送给我像诸如外地人水土不符之类的词语。吃得菜中最难忘要数豆花牛肉了,印象中豆制品向来是南方的专利,白花花水嫩嫩的豆花自然而然联想到豆腐西施和南方一家家鳞次栉比的豆腐坊,系着围兜豆坊姑娘穿着蓝色印花布裙在锅旁边搅和边吆喝。辣椒在南方菜中起到了是点缀的作用,而在成都吃的东西都像是从一堆辣椒中捞出来,吃到嘴普遍都是麻麻的感觉,自从误吃了一棵花椒后我对菜中细圆的颗粒状的物体异常得小心。但豆花却有所不同,泡在红通通辣油中,红里透着白,让我想起了水皙白嫩的广告词,入嘴比平常的豆腐绵软细滑,好像还没到口就已经化了。

  还有件让我感到奇怪的事,身为中国产酒量最大的城市之一,却很少看到大家拿起酒杯豪饮一番的场面,原来成都并不爱喝酒,想起某位杰出的成都青年说过的一句话:他们的酒是为了宣扬酒文化。对于成都我想应该始终抱着以文化或艺术的角度去看待,这样一切问题都能得到轻而易举的解释。

  公园茶馆

  成都的茶馆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多,不同于杭州茶馆以室内宣扬茶文化,大部分成都茶馆为露天的茶馆,以大众化平民闲聊式的公园茶馆居多。有茶馆的地方肯定少不了麻将,早就听说成都的麻将可以从河的一头排到另一头,为了目睹这种景观,连日来我四处打探,终于如愿以偿的在望江公园看到上了规模的成都式娱乐项目。因为那天正下着雨,露天的茶馆人并不算多,想必到了太阳出来时,这里肯定是热闹非凡。

  想来有趣,为什么在成都会有这么多的茶馆,大概与生活方式有关,泡泡茶馆聊聊天打打麻将,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年纪大的年纪小各色各样的人聚拢在一起,随意的自然的无心的走在一起,我想可能这就是茶馆为何这么多的原因之一吧。

  在成都想见到太阳是极其不容易的事,去的几天都是阴雨绵绵,整个人全身都像出了霉斑,喝进去的水都好像会成为身体上多余的馈赠。相比那些装饰得不知所以的茶馆,我个人更倾向于这种随意朴素简单的茶馆,这样茶馆更加贴近生活。

  意外的风景

  我是个花花草草有偏爱的人,从介绍中得知成都的市花是芙蓉一路上便开始留意,呆了几天竟然没发现一棵芙蓉树,对芙蓉花我倒并不十分喜欢,木芙蓉一日三变通常花开最盛为十一月份左右,颜色不红不淡不白不粉,有点像落寞女人自怜自哀。意外的是在成都看到了不少的紫薇,这种花木在我家乡并不多见,从小到大我只在一所大院里看一株长了十来年的紫薇,基本上表皮已经脱落,可能她也是水土不符,花开得虽红却让人感觉勉勉强。走在马路上只要稍加观察便会发现爱穿着吊带背心的成都女孩配上开得姹紫嫣红的紫薇给城市的路边添了不少温情的胭脂味。

  川式民居

  为了照顾我内心的不平衡,回来前一天几位成都帅哥美女带我到了川式民居宽巷子窄巷子,这两条街道基本上保留了旧式川西民居的特色。对川西民居的印象最早源于一套中学时代收集的邮票,乌黑的外墙密密麻麻连成一片看上去敦厚扎实。巷子通常会带来一种委婉延伸九曲回肠的深纵感,宽窄两条巷子无一例外秉承了蜀地的风格,不同于江面小家碧玉型的小巷路窄人多。

  午后的小巷安安静静,几个小孩子在路边玩甩,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奶奶门前坐在竹椅上像本追忆似水流年。走在巷子中间,右边是黑黑的,右边是黑黑的,仿似自己也是黑黑的,在墙上摩蹭了一番竟没有半点黑色。约摸走了四分之一的路程,看到了边角的檐屋上突兀地开着一种不知名的绿油油的植物,在雨后的小巷里显得格外的引人注目,连忙拍了一张,照片冲出后有点像张飞的胡子,飞扬跋邑的样子。再继续往前走几分钟就会产生呆着一种留恋的情绪,小巷像个知足温和好脾性的女子,怎么看都看不腻,即使从每个角度看上去好像都是一样的,但每回总能发现更多不一样有意思的东西。生活在巷子里的人家,就像小巷一样,闲适平和顾自安静地过着,日子就像在回味一棵乌梅的余香。

  The end

  每次旅行的开始和结束多少会伴随着些莫名奇妙的伤感。再次降落在生活了多年的小城,窗外霓虹没心没肺的闪个不停,车子快速从身边滑行而过,南方炎热的空气停在了玻璃外,皮制的车座上散发着让人晕眩的气息,群影乱舞的街头,光怪陆离的染发,在夜间暗自下坠的人群,发现自己已经不习惯了这些。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