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我們這一代人心靈的烙印
送交者: 佚名 2005年06月01日09:43:28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我們這一代人心靈的烙印

  我們是正常的一代。100多年來,還沒有如我們一樣庸常的三十歲。這是生活的幸事。我們過得樸實,但是健康,像許許多多同齡人一樣,無憂的童年,青澀的少年,躁動的青年。70年代,80年代,90年代,我們長大成人。那些平淡的過去,那些無法重構的體驗,隨着歲月遠去。有些事經歷過了,成為過眼煙雲;有些事經歷過了,成為一種記憶。許多年過去之後,我們想起它,想起它當初的轟轟烈烈,想起它曾經怎樣占據我們的心靈,而它們已被歲月遮蔽。風塵一經拂去,這一切竟如刀刻般清晰。那是我們成長的痕跡,那是我們心靈中的烙印。

  (一)童年篇

  那時我們的家裡很窮,但是我們不乏快樂。同現在的孩子比起來,我們接觸自然的機會更多,我們的童年也更自然。

  1、兄弟姐妹

  與現在的孩子比起來,最大的差別可能就是我們有兄弟姐妹。我們常常被稱為老大老二或老小,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

  一個有姐姐的孩子,它意味着可能得到更多的照顧,在父母忙於開各種批鬥會的時候,一個哪怕是五歲的姐姐她也是一個三歲的弟弟的主心骨,而父母也認為可以把最小的孩子託付給她。當然哥哥也是一樣,除了可以像姐姐一樣幫助弟弟妹妹之外,他還是孔武有力的象徵。兩個小男孩打架之前先想的是對方有沒有哥,那意味着後果可能會很嚴重。而當一個男孩拖着鼻涕哭着說我回家找我哥的時候,對手就會感到害怕,尤其是他自己沒有哥的情況下。

  一個家裡如果有哥仨兒,那麼老大是天然的孩子王,老二老三在同齡的孩子中也會很有話份兒,他們會從自己的大哥身上很快學會英雄氣概,還有管理才能。中國相當多第一批富起來的人是出於這樣的家庭。

  2、小人書

  是那種翻得很爛的小人書,64開本。有的是手繪的,代表作是48本一套的《三國演義》;有的是黑糊糊的電影劇照本,各種戰爭電影各種樣板戲,因為沒有兒童不宜的內容,所以那時幾乎所有的文藝樣式都有小人書版;再到後來,80年代初的時候,更多的國外電影劇照和國外小說手繪本出現,小人書中有了愛情,有了我們不懂的仇恨和美好。然而它很快就隨着電視的出現而消失了。

  那時候大家除了比誰的哥多,還比誰的小人書多,一個據說有二百本的小人書的孩子同樣在孩子的心目中有崇高的威望。知識就是力量。假如他有全套的《三國演義》,他就可以成為偶像。現在誰若有也是一樣,但那意味着一筆財富。知識就是金錢。

  3、遊戲

  男孩子的集體遊戲是藏貓貓,當然那時不叫這種溫文爾雅的名字,他們說那是抓特務。特務有的是國民黨的,有的是美國的,最常見的還是日本的。在一群孩子吵人呼嘯聲中,我們經受歷史和愛國主義的教育。兩個男孩子在一起的時候最常玩的是扇啪嘰,開始的時候是用很白很厚很吸水的紙疊成的四方形,後來有了岳飛傳,於是岳飛岳龍哈米嗤金兀朮就化成了圓圓的啪嘰,在泥土地里翻來滾去。還有一種與啪嘰相近,但它是用煙盒疊成的三角形,用手中帶出的風力把它掀翻,什麼名字我已經記不清了,但總之不叫啪嘰,只有管閒事的老師才會籠而統之地這麼稱呼。

  那時很少有一個人玩的遊戲,即便是獨家秘笈也得拿出來炫耀才過癮,通常的秘笈是一把木頭手槍,爸爸是木工或者車工的孩子通常都會有不止一把,但手中的永遠只是一把,那些手槍總是不經意間丟了。等到男孩子們已經學會自己做槍的時候,他們只做火藥槍。那時他們已經有點大了。

  女孩子也是在一起玩的,她們通常玩的是跳猴筋。和現在一樣,輕盈的跳躍當中,女孩子學會了在別人讚美的注視下生活。猴筋通常是用廢自行車外帶剪成的,最高檔的是用醫院的膠皮管做的,結實,彈性好。一個醫生家的孩子和木工車工家的孩子一樣得到同伴的尊敬。跳着猴筋的女孩子也是唱着兒歌的,唱“馬蘭開花二十一”,也唱“反擊右傾翻案風”,但女孩子們的心情是永遠好着的。需要說明的是,那時的女孩子可以做男孩子的遊戲(雖然不大受歡迎),但男孩子絕不能像女孩子一樣去跳猴筋,那是一件很丟人的事。現在我偶爾會看到我們鄰居家的孩子跳猴筋,我就像看到男孩子突然穿上了裙子一樣不舒服。

  4、打架

  打架是一種常態,因為總在一起玩,今天和你好,明天不和你好了。很認真,也很憂傷。男孩子們之間的打架通常更有回憶價值,因為他們總是以動手為結果,打起來了,有閒着的大人在旁邊笑眯眯地看,絕不會去拉,哪怕雙方臉紅脖子粗怒不可遏。沒什麼不好的,哭着回家失敗的孩子也不會得到父母的支援,相反他們還會大聲呵斥:“又出去被人欺負了,你可真窩囊。”於是孩子的哭聲更響。但可能是過了一個小時,也可能是過了一天,他就會又跑出去,打呀殺呀的。父母也不會把這個當成人生的經驗講給他聽。那是孩子的事。

  5、小靈通與十萬個為什麼

  我們是愛科學的,在我們上小學的時候,我們所年的社會已經一點一點地崇尚知識與科學了,而我們也能很艱難地讀這些沒有畫面的大書了。未來在小靈通那裡呈現出一種誘人的美麗,我們雖然不知道那樣的世界什麼時候出現,但我們從那時候起有了理想。更關鍵的是我們知道了理想中我們是如何生活的。我們唯一想不到的是,當我們進入那個未來世界之時,小靈通還是小靈通,大大的腦袋,大大的眼睛,永遠年輕,而我們已經不再是孩子了。

  而《十萬個為什麼》給我們提供的更多的是原來是這個樣子的。現在這本書對孩子來說也是一本不過時的書,但現在的孩子選擇太多,所以它更我的只是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情的一種裝飾品。

  6、抗大

  我們上學的第一年。在抗大,我們的視野一下子開闊了,原來可以有這麼多孩子一起玩鬧。那麼多的孩子在街道的幾間小平房裡,在幾個老媽媽無力也無心的管教下,我們更自由。上學是一個多麼自由的字眼兒啊。自由的我們帶着對自由的美好回憶進入正規小學,雖然嚴格了許多,但我們還是擁有自由,放學時我們可以一直玩到天黑,用不着父母去接,也用不着有人來喊,我們累了餓了,我們背着奶奶縫的小書包跑回家,不曾洗過的小手抓起一個饅頭就吃。吃完了,趕緊到鄰居家去看那個小小的黑白電視,還有那個鐵臂阿童木。

  7、露天電影與黑白電視

  大院裡總是會有露天電影放的,雖然是那幾部老片子,雖然連台詞都能背下來,但那畢竟是電影啊,電影是神聖的。早早地占好位置,如果去晚了也沒關係,可以到幕後去看,那邊每個人都是反着的,怪怪的,還有,這樣可以躲開那些裝模作樣的大人的斥責。那時看露天電影更像是社交活動,大家比着勁地高興。很多年過去之後,我看高雅的西方人或正在高雅起來的中國人看歌劇聽音樂會的心理和我們當初一樣。

  露天電影終於被電視時代所取代。鄰居家買了一台九寸的黑白電視,帶着炫耀的心理好客地招呼着我們去看阿童木,爸爸媽媽有時面子架子敵不過好奇心,也去,後來就也買一台,後來我們的生活就離不開電視了。好在那時我們已經大了。

  8、岳飛傳

  一張大臉侉着嗓子講評書的劉蘭芳是我們小時候的偶像。那時候我們看不着她,她的聲音從收音機里傳出,傳出一個英雄故事,傳出一個是非觀念。所有人都小心亦亦地調着收音機里時斷時續的劉蘭芳的評書。第二天一群小孩子在一起點評故事,分析下文,當然我們學到的更多知識是朱仙陣是挑滑車是十二道金牌,是把你這奸臣殺了是哇呀呀呀呀呀呀,是刀槍劍戟斧鑰鈎叉。我們打架時不再只是把對方當成美蔣特務,他們還是秦檜還是完顏阿骨打還是哈米嗤,我們又多了一種樂趣。

  9、蘋果

  可能是小時候我們最常見的一種水果,我們所能想像到的最美妙的食品。其實現在回想起那些美味來也不過就是國光之類沒有人再多看一眼的東西,但那時我們不知道還有更好吃的蘋果,於是我們像農民盼着收穫一樣等待爸爸單位過年時分的蘋果。與之相類似的還有一煉乳,現在它也是一種美味,小時候它裝在一種綠色的玻璃瓶子裡,充滿誘惑;還有餅乾和麵包,還有汽水香腸,那些都是春遊時才能得到的東西;還有罐頭,那可能只有在得病的時候才能享用得到。

  那時候我們的生活真的很貧瘠,這些甜美的優雅的食品為我們那時的生活增添一種味覺上的回憶。


  少年篇

  有一天,爸爸媽媽對你說:“你已經上中學了,你長大了。”老師也對你說:“你們已經是中學生了。”說這話時,他們的目光中無一例外地帶着期待,他們期待你更好好學習,更懂事,更聽話。於是,你覺得已經長大了。你可以獨立思考,獨立做人了。你學會的第一件事就是背叛。他們用長大來誘惑你聽話,但得到的是背叛。你希望你能獨立,但卻不知道如何獨立,你匆匆忙忙學會的只是對立。

  於是,你的少年時代開始了。逆反的,衝動的,自由的,詩意的,憂鬱的,無憂的,為所欲為的,汪洋恣肆的,天馬行空的,為賦新辭強說愁的少年時代開始了,這些都屬於你。

  1、一身黃與牛仔裝

  一身黃,土流氓。軍服的威風是屬於上一代的姜文和王朔他們的,但這種有着紅衛兵造反色彩的草綠色軍服還是讓我們有一種打碎一切的衝動,當然社會的縱容已經沒有了,只有小痞子才這麼穿,但我們喜歡小痞子。我們只能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比賽着自己的酷與熱力。與此相關的還有板鞋,還有軍頂(也叫干頂),假如沒有綠色的,老藍色的警服也可以讓人刮目相看,當然冬天裡的軍大衣是不可少的。那時一身軍裝的我們走在街上,就像現在染了頭髮的中學生一樣讓人側目。

  那是上個年代的遺韻,時尚,儘管是很拙樸的時尚還是一點點的滲透進了我們的生活。

  現在的中學生想不到就在十幾年前,中學生為了穿上牛仔褲在道德和人品上要付出多大的代價。那時剪褲腿這種霸道的中世紀行為已經不再有了,但我們還是不敢輕易穿出去,因為老師把“瘦露透”當成大敵,他們的藉口是我們正常的發育受到了迫害,只有那些不怕白眼的對美好事物孜孜以求的同學才敢穿着它上學。直到後來又出現了更瘦更“直觀”的“王子褲”和時尚意義上的“體型褲”,相對保守而且“健康”的牛仔褲才不再是老師的“眼中釘”。

  後來有了西服,皺皺巴巴的西服,在留下的當年的照片裡,我們還能看得到,很蠢的樣子,但掩飾不住我們的青春飛揚。

  2、錄音機與流行歌曲

  磚頭一樣的錄音機已經過時了,流行的是雙卡四個喇叭或者日本進口的聲寶六個喇叭的,以學外語的名義,那個當時看來價值不菲的“大件”成了我們的專用品。我們把一盤盤盜版的或者是翻錄的磁帶塞進帶倉里,我們用來聽流行歌曲。那時台灣校園歌曲已經不時髦了,張明敏假模假式的口水歌、程琳裝模作樣的天真我們也很快就聽膩了。直到一個青春放肆的聲音闖入我們的耳朵,一個叫張嗇的人,她翻唱了所有鄧麗君的歌,她把鄧麗君的纏綿唱得豪放,把曖昧唱得清純,她丟掉了鄧麗君最寶貴的一部分,但是為我們營造了最美麗的一段回憶。後來是更放肆的張行,和他那把不三不四的吉他,“我身邊有個她,噢,她比你先到”,讓所有的少男少女們臉紅心跳。這兩個人一個據說後來去了澳大利亞,而張行據說因為刑事犯罪進了監獄。那時候沒有歌星,沒有包裝,大家都由着性子來,就像彼時懵懂的我們。

  但我們在無意當中也找到了一些即使在後來也難以找到的美麗歌聲。胡惠中借着想齊豫的嗓子在《歡顏》中“放歌”《橄欖樹》,成方園為我們翻唱了三段的《童年》。在歌聲背後我們知道了齊豫和羅大佑,我們還知道“隔壁班上的那個女孩為什麼還不經過我的窗前”,在老師尷尬而且憤怒的目光當中,我們接近了潮流。

  對了,還有崔健。在我們的少年時代,上一代人的崔健在北京的工體已經吼出了石破天驚的“一無所有”,在第二天我們興奮的奔走相告,但我們實在說不出是什麼讓我們激動萬分,等到我們能讀懂它的時候,我們已經再一次長大了。

  3、瓊瑤,三毛和武俠小說

  就那麼容易,我們就被俘虜了。另一個世界,另一種文體,另一種感覺,與我們的生活格格不入,但我們還是被俘虜了。因為它美麗。瓊瑤的小說成了課桌里最大的牽掛。女孩們在與主人公一同哭笑的同時,學會了小鳥依人,學會了純情,學會了愛與被愛,學會了美麗。然後是三毛,當我們為荷西還有撒哈拉感動的時候,我們已經隱約可以看到我們未來的生活了。

  男孩子們也看瓊瑤,也看三毛,但他們更愛看武俠小說。隨着霍元甲和射鵰英雄傳占據電視的黃金時間,我們的英雄主義在一點點被點燃,我們不分青紅皂白地拿來梁羽生的、金庸的、古龍的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的武俠小說來看,在打打殺殺中我們體會另外一種生活。那是我們可以隨意看電視的年代,也是我們只要看書就是好孩子的年代,那時我們從書中得到快樂。

  4、女孩子們的偶像

  家裡有姐姐的女孩子,總是和姐姐一樣被冷峻的高倉健所迷惑,雖然她心裡可能不一定這麼想。在一個缺少偶像的時代,高倉健曾經起到過很重要的作用。直到有了許文強,有了費翔。於是一切都變了,高大儒雅紳士風度同樣也很男人的舉止一下子抓住了所有女生的心。許文強滿臉雨水與淚水地在教堂門口出現的鏡頭成為女生心中愛情最經典的一個場面,深埋在心底。而費翔更合乎瓊瑤小說里的白馬王子的形象,小說的虛幻終於找到一個在現實生活中可以感覺得到的寄託,更關鍵的是費翔是一個溫文爾雅的大男孩,他讓每一個女生怦然心動。

  5、男孩子們的偶像

  男生更關心的是自己。如果說他們有什麼偶像的話,那麼和每個時代一樣,他們選擇的更接近於一個英雄群體。許文強,丁力,甚至馮敬堯,當然也有霍元甲,有郭靖。還有一點很重要,他們的偶像可能很簡單,可能就是高年級那幾個飛揚跋扈的同學,在心中充滿了取而代之的衝動。

  6、哥們

  可能是因為一次打架,可能是因為在一起偷偷地抽了第一口煙,也可能是那一次考試都落在最後幾名一同挨了老師的批評,總之哥幾個就走到一起來了。有的時候很鬆散,上學放學一起回家,說說班裡的事;有時很緊密,大家一起出去擺平一件事或者惹上點什麼事,或者乾脆在應該上課的時候到街上去晃晃悠悠,打群架。青春在消散和聚集的過程當中周而復始地運轉。他們總有點問題青年的色彩,但還沒那麼嚴重他們只是因為在一起時可以把午後的無聊打發掉。

  有的時候哥們可以換成姐們,同樣也是一種人生。

  7、為國爭光

  女排又贏了,聶衛平再一次橫掃中日擂台賽。宋世雄尖着嗓子為我們講述一個又一個激動人心的故事。團結起來,振興中華。喊得山響,在這氛圍當中,我們學會了愛國,學會了關心體育,在我們之中成長起來一大批球迷,一大批期待着揚眉吐氣的球迷,雖然失望總是比希望多。

  8、高考

  我們從上中學那天起就知道自己的一個最大目標是高考。為了高考,我們學習,我們上課,我們上晚自習。我們的所有生活,我們的主旋律就是高考。其它一切都不重要。因為它,我們上面提到的所有快樂都是業餘的,我們是為高考而生活。好在我們的壓力不像現在的孩子那麼大,雖然高考比現在要嚴格得多,錄取率也低得多,這得感謝時代,那時候的老師還不像現在這樣兇狠,父母也不像現在這樣常常處於崩潰的邊緣--畢竟我們有兄弟姐妹,我們不行了,還有望子成龍的希望。但我們還是糊塗,因為我們不知道高考之後怎麼辦,我們生活目標是什麼。對於高考之後我們一無所知。

  而這一切都是準備,等到我們真的理解高考的時候,高考已經結束了,我們也長大成人了。

  9、日記

  話還得往回說。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你有了一個不願意給人看的日記本,斷斷續續的,你的感受,你的生活,你的憂慮和不如意都寫在那上面。當然也有你的初戀你的單相思,你把它鎖在一個好不容易爭取來的帶鎖頭的小抽屜里,防範着每一個人。但你又按捺不住地想讓別人知道你的故事和心情,於是,它又有了除你之外的讀者。你和這另外的人共同保崐持着這個秘密,直到同性的朋友反目成仇,異性的朋友形同陌路。你再記下這段傷心,更嚴格地守着這個秘密。最後把它丟在風裡。

  你的少年時代是從有一連串的秘密開始的。

  10、早戀

  最大的秘密是愛情。那肯定是你的初戀,在那麼多人的目光當中,在猜測當中,你戀愛了。許多年過去之後,你會對你的太太或者先生說那只是種朦朧的感覺,那只是少年慕艾的一種衝動,但你當時不是這樣的。你那時期望着它的轟轟烈烈,你期望着過把癮就死,你期望着未來,你期望着白頭偕老,像所有年代所有年齡的愛情一樣。那是真正的愛情。

  但這一切都將結束。

  少年時代從那串秘密開始,以那串秘密破碎結束。

  等待你的是更加紛亂但也更加美麗的青年。在回憶的過程當中我常常想,我們為什麼如此幸運--我們沒有上一代人政治造成的痛苦經歷,也沒有下一代人教育導致的畸形生活,我們怎麼擁有那麼多的無憂無慮,那麼多的自由,那麼多的奢侈?

  青年篇

  我們等待已久的成人儀式悄悄地來了,又無聲無息地過去了。我們這一代人還沒有張揚到到某個地方完成鬧哄哄的成人禮。我們離家上學/我們工作--個人生活/經濟的獨立足以證明我們進入了青年。

  當然一代人也無可挽回地分崩離析,很難有什麼東西可以涵蓋整個一代人。因為個人經歷的原因,也為了真實,我只能把側重點放在離家上學這一群人身上。

  1、1989年。

  1989年發生的事對於那些正在上大學的人來說是一件很難忘記的事,不論從哪個角度看;對於正準備上大學的人來說,同樣很重要:羨慕還是恐懼,興奮還是無動於衷?他們第一次獨立思考面對的就是這樣的大問題,從短期看是好事--他們可能更適應社會;從長期看,現在還看不出來,無從判斷。在1989年之前,大學生們談論的是人道主義,談的是自由與異化,談薩特尼采弗洛伊德,在那之後,大學生們喜歡談血型,談諾查丹瑪斯,談金錢。1989年對於中國青年人的改變是跨時代的。

  從1988年的搶購風開始,中國人的經濟頭腦一天比一天發達,1989年無可宣泄的力比多被轉移到對金錢的追逐上來。奇怪的是幾乎與此同時,那些街上混的小痞子也在這一年前後把自己的人生定位在賺錢上。許多年過去之後,那些上了大學的和沒上大學的的同學見面,發覺大家最後是殊途同歸。

  1989年的另一個重要意義在於對於這一代的大多數人來說,他們是在這一年前後進入自己的青年時代的。

  2、詩人海子。

  詩人海子在1989年臥軌自殺。為情,為錢,還是為了理想,這些都不重要,留給詩人的更多的是歡呼:終於有人為詩而死了。當初寫詩的人現在大多都不寫了,但寫詩的日子對於他們來說還是美好的回憶。在一連串的超級秀之後,這一代人發現無法確立自己在詩壇的地位--這畢竟不是一個寫詩的年代,於是偃旗息鼓。

  對於不寫詩的人來說,他們也會憶起有關詩人的一切,好笑的或者純真的--留下那麼多的故事讓我們感動或嘲笑。

  3、王朔。

  王朔至少在兩個方面影響了我們一代人。第一是他的語言風格,我們脆弱的白話文傳統經過三四十年的革命化語言干擾,喪失了活力和表現力,而王朔這種夾槍帶棒式的調侃,滿不在乎的信口胡說,使得我們的語言生動了許多--不論是生活中還是文章中。但京味的貧嘴也徹底地把語言的張力給毀掉了。當貧嘴成為王朔的招牌的時候,類似於貧嘴張大民這樣的極端庸俗者就粉墨登場了。

  第二個影響是王朔的思想--蔑視崇高,真的或者假的崇高。儘管1988年就號稱是王朔年,但他真正成為媒介轟炸的焦點是在1989年之後。王朔在此時出現一方面讓年輕人感到有了一個發泄的途徑,使得他們在笑聲中緩釋某種崇高造成的壓抑,同時也成為另一種崇高破滅後的自嘲(實際上王朔既不是蔑視也不是調侃崇高,他只是意淫崇高),另一方面也讓焦頭爛額的主流意識形態感到放鬆。王朔的東西儘管帶着反叛的腔調,但他不會傷害體制,這一點很重要,1989年之後的王朔是橫在青年人和主流意識形態之間的緩衝地帶。他幾乎得到一代人的一致吹捧,同時也得到了主流的默認。

  消解崇高並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但以王朔的世俗來消解,將會長遠地為這一代人帶來負面的影響,結局很難逆料。

  4、下海與下崗

  1992年是真正改變中國市民生活的一年,這一年的“南巡”再一次改變了中國發展的走向,又一次巧合的是這一代人走向社會也多半是在這一年前後。一入社會就面對着確立起來的市場經濟大潮,也再一次分化了這一代人。有的人依舊走學而優則仕的老路,有的人則早早進入商品社會,與上一代人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幾年之後下海的有賠有賺,但長了見識。另一個詞又流行起來,下崗。對於這一代人來說,下崗似乎還不是個問題,但是幾乎每個家庭都面對的這個問題讓他們深刻地感受到了貧富懸殊所造成的心理落差。明白弱肉強食的道理比知道物競天擇更重要,因為前者現實而且殘酷。

  5、流行文化

  電視是流行文化的萬惡之源。流行文化不斷滲透進我們的生活,我們跟着電視走,我們有足夠的能力學電視中的生活——這是與八十年代之前最大的差別。追星,電游,蹦的,泡吧,夜生活,卡拉OK……當我們連頭髮的顏色都有了變化的時候,我們已經開始接近新新人類。但這一代人不是新新人類,他們稍長的年齡決定了他們中規中矩的一面。在流行文化面前,他們扮演一種尷尬的角色,心有餘而力不足。

  好在他們寬容。正是依靠他們越來越強大的話語權,流行文化成為主流文化。

  6、新科技時代

  這一代人與所有中國人一道進入社會的轉型期,也與大家一道逐漸適應飛速發展的生活。因為他們年輕,所以他們總是搶在潮流的前面,以至於許多新東西成為這一代人的標誌。最有代表性的是通訊手段的改變,以前大家聯繫近的是依靠自行車,遠的是靠寫信,但在九十年代初,幾乎所有城市人都操起了電話。當老先生老太太感慨現在的年輕人不寫信的時候,他們自己也進入到了通訊時代。隨後傳呼機,手機,EMAIL,上網,各種各樣的新東西充斥着我們的生活。新的東西,就是快的東西,就是進步的東西。很簡單很樸素的一個道理。這一代人在這種大背景下,形成了自己簡潔的處事作風。

  中古風格的風花雪月,慢節奏的人際關係,在這一代人手中慢慢化成陳年故事,讓老人們把玩故事遠去的世界索然無味,而更新一代人已經無暇去想這樣的事了。他們更直接。

  7、西方文化

  可口可樂,麥當勞,一口流利的外語,越來越多的洋人。許多城市裡假如刨去漢字招牌,你很難判斷這是什麼地方。我們越接近現代生活,就越會發現西方文化的無所不在。而生活方式的接近不可避免地要把我們的思想拉向某一方。八十年代的大學生們空談西方的時候,他們不知道後來的這一些人是以一種生活的角度介入的。這一代人對西方認可的跡象不像上一代人那麼迫切,但他們顯然比上一代人更接近西方的本質。

  與此同時,也有人不斷地以一種說“不”的姿態出現,如果不是對他們只是為了譁眾取寵追求金錢的道德觀念上產生懷疑的話,那就只能認為他們無知。

  8、足球與麻將。

  足球本來是藍領的愛好,卻讓中國所有人着迷,並以談它為榮,而屢戰屢敗的中國足球無疑成為大家的一個笑柄--實際上與這一代人同齡的中國球星更多的是昭示着他們自己的命運。好笑的是這一代人儘管自稱熱愛足球卻很少自己去踢,他們寧可把時間放在打麻將上面。內麻外足,成了這一代最個人化的娛樂。

  9、消費。

  上面說的一切都要以金錢為代價。正是這一代人把中國最傳統的消費觀給瓦解了。曾經被批判過的高消費被鼓勵貸款所代替,今朝有酒今朝醉被中國老太太和美國老太太天堂上的見面所取代。而現在這個社會中消費的中堅無疑是這一代人,作為強勢消費群體他們左右着中國的經濟增長點。

  10、事業。

  消費與財富是成正比的。於是明目張胆地追求事業有成,就成了這一代人見面永遠的主題。而這個社會中又有那麼多的榜樣被樹立起來,早的像史玉柱,晚的像張朝陽;不能獨立創業的還有那麼多的高級白領過着奢侈的生活。這些都可以歸結為事業。跳槽,招聘,選擇自己的位置,校正自己的方向成為每個人心裡最重要的事。

  事業是否有成,這是一個標準。而這一代人也無意當中為未來提供了一種範式--他們在實踐着自己的自由--前一代人所沒有的自由,以後每個人都必不可少的自由。

  11、另類與反叛

  最初聽到的崔健已經人到中年了,但另類的旗幟還沒有替換的可能;反叛總是以一種溫和的姿態出現,小心奕奕地保護着自己永遠也豐滿不起來的羽毛。最刺耳的聲音,最強有力的聲音在這一代人這裡只是被軟綿綿地傳遞着。一代人迅速地搶占主流文化的陣地,當然是好事,但是如果就像他們不曾年輕過一樣,不能創造出自己的另類空間,不能表現出自己的反叛精神,那麼這一代人終究只能算是失敗的一代。

  主流文化永遠誕生於最初的另類之中。沒有反叛就沒有創造。

  12、世紀末

  也難怪,這一代人處在的時代太鮮明了,發展得也太快了。更新一代人急於把跨世紀這樣的詞扛在自己肩上,他們吸收到的文化更有侵犯性,他們意欲創立的文化更有衝擊性。於是這一代人和他們上一代人一樣落寞地看着世紀之交,看着千年的逼近。

  世紀末對所有人都有一種時間上的壓迫感,不知道這一代人是否因此有了切膚之痛?而這種世紀千年之交的宏大也許只有在若干年後才會看出它是如何刻骨銘心地影響了這一代人。

  太近了,所有的記憶就會變得瑣碎。有的拾不起來,有的不知如何撿拾,還有的拾起來卻又難以判斷,它真的像我們想的那樣可以永遠地烙在我們的記憶中嗎?誰知道哪一個將在我們心中長久地存在下去,哪怕是十年?

  這一代人正在三十而立或者逼近三十而立,再過十年,四十歲的時候,不惑的我們檢點我們的過去的時候,這一段風華正茂的青年時期會留得下什麼?

  到時候一切都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北島: 鄉下老鼠 (-)
2004: 北島: 鄉下老鼠 (二)
2002: 靈蛛(轉貼)
2002: 為什麼你總是不在乎?(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