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上海的“風花雪月”——男性路線
送交者: 纖雲 2001年12月20日17:07:59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陳丹燕的《上海的風花雪月》懷舊而又時尚,為世人尤其是白領小姐先生所稱道,許多人不僅僅將它置於床頭消遣,更有人依着它的指點,在上海街頭辛苦踏訪,尋覓到了頗有意味的景觀。陳丹燕,功莫大焉!

然而,還有人不滿。某日,在一飯後茶餘,台灣著名設計師登琨艷對陳丹燕玩笑道:“你沒有到我的的住宅來過,所以,你的風花雪月也只寫了一半。”登先生住在海鷗飯店之側,從那裡看到黃浦江有了點陌生感,兩岸的景色豁然開朗,奔涌而至。

登琨艷的口吻可能有些誇張,不過,再細細一想,他的說法可能有些道理。《上海的風花雪月》作為女性視角確實是很細膩,很溫馨的,但這只是一隻眼睛,另一隻男性的眼睛還未張開。登琨艷先生所要申張的大約也就是男人的視角。男人的眼光未必細緻,溫情脈脈,但卻沉沉,高屋建築,所以我們姑妄稱之為“男性旅遊”。


鄔達克之旅
旅遊的很大塊是看建築,建築的背後是建築師,在香港不僅看到了中國銀行,也看到了貝聿銘。然而遺憾的是,老上海的許多建築卻被時間的煙塵掩沒了。大光明電影院是誰設計的,可能我們已經記不清了,但貝聿銘就是在此受到了建築的啟蒙教育,萌發了做大建築師的志向。
稍作考察,我們就能知道,大光明電影院是當時紅極一時的鄔達克先生的手筆,他還設計了國際飯店、吳同文住宅、怡和啤酒廠、慕爾堂、花旗總會、寶隆醫院等等,他是裝飾藝術派風格的領頭羊。
鄔達克先生生於斯洛伐克,1914年畢業於布達佩斯皇家學院,1918年來上海。

滬上小白宮
汾陽路太原路交接處有一座高牆深院。夏天,高大的樹枝從牆內探出身來,伸向街心,給夏日的上街沿,投下濃濃的綠蔭,遠遠地就可以猜出,這又是個不同凡響的所在。果然,往裡一瞅,哇,大多了!這兒竟橫亙着一座“白宮”!雪白的牆身,寬闊的半圓形露台,就像維吾爾姑娘灑開的百褶裙,一樓有券門,兩旁為愛奧尼克式雙柱,邊上有椅柱,門窗框上緣有浮雕裝飾,二層窗為方框式,上面有鎖石裝狀雕飾。不用去美國華盛頓,在上海亦能看出“白宮”的大概模樣,豈不幸哉!
這座“白宮”,原來就是解放前法租界公董局總董的官邸,據說1900年開始建築,直到1905年才告完工,從那時起,歷任總董都可享用這座花園,在花園裡發號施令,八面威風。現在這裡是上海工藝美術研究所。
這幢房子實在是太豪奢,太美麗,太響亮。室內的花房四壁設有半米來高的玻璃水池,可放養各種觀賞魚,儼然一座小型海洋世界,那特製的淋浴室活象一隻鳥籠,按動水閥,那水柱就從上下左右同時噴發出來。
這裡不僅吸引了中國遊人,老外也紛至沓來,前來參觀的著名人物有:美國前總統里根、英國首相希思、拳王阿里等等。

波諾米里識滙豐
斜依着外灘彎彎的長堤,回頭縱目“掃描”,那幢幢橫向里體積最大、頭上想戴了頂中世紀的武士帽的大廈,尤為引人注目,那便是滙豐銀行大樓(現在的浦東發展銀行)。
在大樓門口,看見孔武有力的保安人員,你也許會猶豫不前,不過請放心,可以大膽地向前走。
電梯是老式的,電影裡看到的那種。樓道的地毯,柔軟而吸納着聲響,人在上面走,如在沙灘上行,悄沒無聲。到了二樓波諾米酒吧,可以感到一種精緻的奢華,柚木雕花的門框,優質細木地板,還有高懸的玻璃吊燈。難怪一位可愛的服務小姐面帶虔誠說:到了這裡,也就像到了巴黎。
波諾米一分為二,一半在室內,一半則在寬大的露台。露台底下是個極大的天井,四周為魁偉的建築包圍,在這裡可以充分領略這幢英國新古典派希臘式建築的精緻。

大上海 江灣飛機場
到了上海,還有一個地方也不可忘記,那就是江灣,上海市體育學院有一幢鋼筋混凝大框架的“大屋頂”建築,外觀為中國古典宮殿式。這就是20世紀30年代興建的市政府大樓。當時計劃在江灣形成一個新的大上海城,以此與租界對抗。
江灣機場現已廢棄不用,再也聽不到飛機的轟鳴聲,不久之後,這裡會高樓聳立,它已開始規劃房產。但是它的跑道還在,還常有滑翔機的比賽活動,遊客在此可追憶昔日崢嶸的軍事歲月。

登頂和平飯店
去和平飯店聽爵士樂,在波爾多酒堡品嘗美味的美式牛排,這自然是絕好的享受。不過,你也不妨登上10樓,這裡的平台上有個酒吧,是觀賞浦江江景的絕妙處所。
在這裡,你會感到黃浦江突然扭了個身,不是橫向在你面前,而成了縱向,浩淼的江水綿綿不絕,江上小船如蟻,你會有海的感覺。在此駐足觀賞的多是老外,他們真的會享受。
回頭,看到的是一個綠色的尖頂與另一個寬大的平頂,尖頂屬於和平飯店,也既是過去的沙遜大廈,平頂則屬於中國銀行大樓。在這裡就會發現,平頂明顯地比尖頂矮一頭。這就是著名的中國銀行與沙遜大廈樓高之爭。
中國銀行在中國資格最老,是舊中國的四大銀行之一,20世紀30年代,中國銀行出於業務發展的需要,決定在外灘23號建造一所高達34層的遠東第一高樓。大樓由外商公和洋行和中國設計師陸謙受共同設計,造型採用近代表現派的中國民族形式,大廳上飾有孔子週遊各國的石雕,每層的兩側牆都有鏤空的“壽”字圖案,顯示出一種祥和雍容的氣度,這在一字排開的高層洋樓中,是獨一無二的中國氣派。
可是當打好了34層的地基,準備動工造樓的時候,“隔壁鄰居”沙遜大廈的主人沙遜卻醋心大發,說,這兒是租界,在他沙遜大廈附近造房子,不許超過他。這場官司一直打到英國,最後,中國銀行不得不被迫讓步,把原來設計的34層大樓砍去一半,剩下17層,比沙遜大廈尖頂矮30厘米。此事殊為可恨!

丁香花園 書中自有顏如玉
丁香花園可以說是中國傳統男人的理想表達。園內有兩幢樓,今稱一號樓和三號樓。一號樓原為李鴻章的第九房姨太太丁香居住,三號樓則是李鴻章的藏書樓。美女與書璧合,完成了中國士大夫的生活目標——“書中自有顏如玉”。今天,丁香花園已開放,在此喝酒飲茶,大可感到世事丕變。

百老匯 最後的遺蹟
今日的百老匯大廈(現為上海大廈)已有些陳舊,但它依然有一種獨特的味道,尤其坐在底層的百老匯酒吧,啜着苦澀而濃香的咖啡,看着外白渡橋,徒生滄桑之感。
外白渡橋那麼雄壯,那麼風馳電掣,可它仍然是美的。它使人想起了巴黎的埃菲爾鐵塔,它們都代表了那個時代工業革命的自信。當看着汽車從橋上緩緩馳過時,你會想到一個老電影的故事。
百老匯,最後的遺蹟。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