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不見黛玉 這是一個寶釵時代
送交者: 夜燈 2002年05月23日18:19:40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自《紅樓夢》問世後,歷來有擁釵尊黛二派,尊黛曾略占主流。不知為何,現在卻是擁釵占了上風。前不久,一家報紙就你喜歡寶釵還是看好黛玉進行討論,結果擁釵之聲淹沒了尊黛之言。一位作者說:林黛玉是曹雪芹為我們創造的一朵花,一朵讓人愛憐但又不敢近前,更不敢採摘的美麗的花。而釵姐則不同,她是一位善解人意、溫柔承順的人。倘拋開
單純擇偶這一角度,將視野放寬放大,這擁釵的底蘊是很值得人們深思的。

   蘅蕪君於榮國府中,確是做到了“人情練達即文章”,在為人處事上,她盡心揣度奉迎,且恰到好處,十分得體。論詩才,在眾姊妹中除黛玉外無人能及寶釵,但元春歸省時,她卻道:“睿藻仙才盈彩筆,自慚何敢再為辭。”一見到權貴,文人的人格便自動矮化了,甚至甘願降至自卑的境地,這已不是尋常意義上的“拍馬屁”了;對地位與其平行者,她用的是收買和拉攏,就連黛玉也覺是她真是個好姐姐;對下人,則是施以小惠,她用這方法收服了襲人。

   對這位雍容華貴的薛大姐,曹雪芹還有一個稱謂——時寶釵。這一個“時”字,活脫脫畫出了薛寶釵趨時,奉時,迎時,從時,投時,左右逢源、八面玲瓏的一面。其實,不論曹雪芹對她的美貌、才能、典雅怎樣鋪陳、渲染,但“時”才是她性格的本質所在,也是使她人見人愛的根本所在。而黛玉、探春直至晴雯之所以在榮府不受歡迎,其根本也在此。因為黛玉是一心要做時代的反叛,大膽追求自己的愛情的;探春常慮的是榮府興衰,倡行除舊布新,興利去弊,重振門庭;而睛雯則是嚴於職守,對漠視職業道德,玩忽職守者敢於進行直面的批評,顯然都少了“時”的色彩。

   但是,這種崇尚和實踐練達人情的人物,在性格上常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即冷酷,他們沒有自己的愛憎,即便有也不可使其左右自己,有的只是迎合。薛寶釵也是如此,金釧受辱,含憤投井自盡,王夫人算得上是間接殺手,在良心上尚有一些自責,即使是裝模作樣。但寶釵卻說金釧是貪玩失腳落井而亡,與任何人無干;尤三姐不甘受辱刎劍明志後,連薛蟠尚且噓唏嘆息,但釵姐卻絲毫不為所動,照樣分派夥計們幹活。無情至此,怎能“縱是無情亦動人”呢?

   榮國府是當時社會的縮影,曹雪芹塑造出寶釵這個人物,在當時肯定是極具現實性的。曾與一位朋友討論釵黛,我曾說:倘薛寶釵活在現在,照樣會受到人們的喜愛,因為誰都想擁有個性,但又都喜歡沒有個性的人圍在自己周圍。以此燭照現實,着實令人吃驚。

   《紅樓夢》問世已有三百餘年了,社會幾經變遷,人事幾度更替,但薛寶釵仍然具有如此強烈的現實意義,不能不讓人驚異於曹雪芹的偉大。可我又不免感到悲涼,因為曹雪芹通過“紅”書試圖揭露,幻想改變的,仍然在一些人那裡存活着。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