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红树林
万维读者网 > 五 味 斋 > 帖子
读《当今中国不需要医生》有感
送交者: 杨爱程 2006年08月30日14:45:39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读《当今中国不需要医生》有感
http://news.creaders.net/headline/newsViewer.php?id=676919&dcid=22
杨爱程

读完《当今中国不需要医生》一文,再回想这次回国期间的所见所闻,真的叫人不胜感慨,不知从何说起。就从自己亲历的两件事所形成的鲜明对比,谈一些观感吧。

这次陪几位加拿大基督徒医药工作者返乡,他们自掏腰包捐款买药品,又自己买机票送医送药上门,花上宝贵的时间举办义诊(他们在加行医每小时工资至少上百元加币吧?),是锦上添花呢,还是雪中送炭?

当数百位乡民拥挤在乡政府大院里(乡卫生院的新楼尚未竣工),互相推挤,争先恐后,要求诊治、拔牙、补牙、领药的「盛况」出现在眼前时,我真切地感受到,此行的确是雪中送炭。

然而,奇怪的是,我从县城去长川乡时乘坐的竟然是救护车!司机自豪地告诉我,这车是意大利政府捐赠给甘肃省的五十辆性能极佳的救护车中的一辆。我问他,为什么会用紧急救护用的车辆执行我们今天这类并非紧急的任务呢?要是有紧急救护事件怎么办?他的回答叫我半天没回过神来:

「你放心,这样的事很少发生,因为出一次车千把块,没几个人出得起。」原来这样!高昂的费用可以使紧急病患变成不需要紧急救治的「非病患」?

接下来听到的事更叫我一下子回到了冷峻的现实当中:司机告诉我今年开春他送一位急性脑瘤患者去省城大医院动手术,到了医院却无法得到诊治,因为预交六万元现钞少一分都不行,而病人的儿女七凑八凑才弄到一万两千多元。怎么办?只好先把病人寄放在医院门诊部大厅里,叫大儿子连夜赶260公里路回去发动所有亲朋友好集资!

看官可得看仔细了:这位患者可是县里的退休官员,亲属中有多位现职干部、教师及经商的。这要是遇在地地道道的农民身上,可怎么得了!须知那里农民的人均年收入不到1700中元,远低于联合国赤贫标准:每人每天一美元生活费开支。

现在让我们改换一个场景:在省城兰州,我去一间大医院(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探望一位老友,主内同道,看到那里新建的门诊部大楼和住院部大楼高耸入云,那气势真叫我有愰若隔世之感—十多年前那些阴暗、低矮、脏乱的二层楼到哪里去了?看到如此宏伟的建筑,想到加拿大医药工作者援建的18个房间的二层楼乡卫生院,我似乎又感到我们是在锦上添花。

然而,当我问及建设这些楼房的投资来源时,我才恍然领悟到医院宁可叫紧急病患在门诊部大厅里等死也不施以及时救治的无奈—原来,所有建设费用没有一分钱国家或省上的财政拨款,而是用医院的现有资产作抵压向银行贷款修建的!

看官请你想想,他们不从病患身上刮钱又如何还得起那巨额的贷款呢?而有钱看得起病的会是每天生活费不足一美元的农民吗?当然不是。那么,这些人有病怎么办呢?
为我开车的司机给了我一个叫人心悸的词语:捱着!

这两个字给我的提醒是,加拿大传爱医援团的工作的的确确是雪中送炭的义举,今后我仍将全力支持和协助他们的「传爱」行动。请问看官:您有心参与吗?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5: 爆肚记
2005: 自学游泳记
2004: 允许我悄悄的爱你好吗?
2004: 我在美国参加歌唱比赛及相关往事回忆(
2003: 没有阳光的幸福(5-10)(ZT)
2003: 没有阳光的幸福(8-9)(ZT)
2002: 在乎她是处女吗?(ZT)
2002: 笨海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