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红树林
万维读者网 > 五 味 斋 > 帖子
十里荷塘花香藕
送交者: 顾村言 2002年06月11日15:20:48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小时候逛庙会,吃方面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熟藕了,到现在我还记得在镇子砖桥边的那个老人,那口奇大无比的铁锅——锅上面热气腾腾的,里面煮着一段一段的藕,据说都是从夜里就开始煮的,那藕比一般的藕大多了,真叫个硕大,煮得透透的,颜色是那褐色中的老红,让人忍不住就想咬上一口。我和我的小伙伴自然是禁不住这诱惑的,一人买一段藕,
吁几口热气,便迫不及待地咬起来,一路走,一路吃,看舞龙,打莲湘……美得很。熟藕咬起来有很轻柔的丝儿,入口又香又烂——满口清香,熟香,温暖的藕香直沁人心,那香味现在想起来仍是忍不住的向往,但让我描述那样的香味根本就是无能为力的事儿。

  对藕印象如此之深与我们那儿藕不算多大概也有关系,我们那地方尽管水网密布,但由于不是湖荡地区,没有成片的藕田,人家长藕也只在河沟池塘零星地种植一些,所以听人家提起藕,总会馋上一阵。

  二舅过去开过一家鞭炮厂,因为安全的缘故,离镇子很有一段路,是个四面环水的小岛,只一条堤坝与外面相连,小时候去舅舅家去,就爱和我的两个表弟去那里,除了可以疯玩一阵,饶有兴味地看鞭炮的各种加工工序,更主要的大概还是厂子旁边那片不小的藕塘。在此之前,我没有见过那么大的藕塘——大概有一个半足球场那么大,满塘碧青青的荷叶,或红或白的荷花在一片碧青里迎风颤动,真是清风送爽,那时大概才学过“接天莲叶无穷碧”这句诗,玩累了,坐在塘边的杂草上,酸溜溜地就想体会那种意境,但莲叶的尽头却是塘边的绿树与一排红砖房,根本就没有“无穷碧”的感觉,看着荷叶上飞过的蜻蜓,虽然觉得美,但多少还是有些怅惘的——总想着以后能真正看到那样的意境。所以后来去藕乡宝应看到“十里荷香”的景致,心里一惊且猛地呆住了是很自然的。

  印象里儿时的藕有几种吃法,一是生吃,这种藕以花香藕居多,顾名思义,也就是荷花香时的藕,民谚云“头茬韭,花香藕,新娶的媳妇,黄瓜钮。”说的就是花香藕的新嫩,这种藕上市最早,大暑后荷花开时即淘上来,刚出塘时,用水冲洗,白嫩嫩,水汪汪,如婴孩手臂一般,入口后,蹦脆蹦脆,肉嫩浆甜,可与最好的鲜梨媲美,这种藕冷炝凉拌十分可口,切片热炒也是一个脆字,爽口之极。今年夏天去宝应水泗,正是花香藕上市的时候,热情的主人给我们每人一小袋花香藕,叫个鲜、白、甜、脆、嫩、爽,真不知该怎么形容,入口全无一丝渣滓,满口生香,遍体生凉,吃了一小段后,到底没舍得再吃,颠颠地从两百里外带回了家与家人同享。

   挑藕一般是女子的活儿,着花喜鹊衣裳的水乡女子挑一担鲜藕,一路晃荡在荷花荡畔,想来就如诗如画,一派田园风光,但据说花香藕是绝不能给女子挑的,原因无它,只因为太嫩,得一口气挑到目的地才行,而女子挑藕,换肩歇息磕磕碰碰是很正常的,老藕没事,但花香藕就不能了,稍一磕碰,花香藕就会散了的。

  中秋前淘的藕称之为中秋藕,这种藕少了花香藕的那份清脆,如二十岁左右的青壮男子,生吃入口颇多咬嚼,让人回味,人家中秋夜赏月时所供的藕多是这种藕。

  寒露以后,荷叶败尽,这时节就到了真正淘藕踩藕的季节,踩藕是个标准的技术活儿,一般人是干不了的,我小时看那些穿着皮衣裤的大人在藕塘里踩藕真是崇拜极了,因为得把一枝至少也是三四节的藕完整无缺地采上来,那多费事!这里面窍门儿很多,踩藕人只用脚踩,凭的就是经验与感觉,据说主要是得看枯叶,看叶柄,确定地下的藕的大小与方位:双腿伸缩,身子颠动,呀,一枝藕,于是双手淘泥,脚一钩,上来了——又是一枝锈迹斑斑粗大无比的藕。有些老藕农据说一天可以淘二、三百公斤藕,想来真是厉害。现在的作物很多都讲究机械化,但踩藕就不行,说踩藕机械化不把人大牙笑掉才怪。

  我小时爱吃的熟藕就是用这时的藕煮的,江南煮藕时不少地方还在藕孔里塞糯米,煮烂煮透了,干干净净地盖一块青蓝色的布,提篮在大街小巷叫卖:“糯米藕罗——喷香的糯米藕罗——”遇到卖这藕的,若不掏银子买也可真叫人佩服的。

  藕吃得最多的还是在宝应,这里有一种全藕宴,我虽然没吃过,但每次去那里,主人招待我们的饮食中少不得的总是藕类:喝的是地产的莲藕汁(到了那地方,什么可乐、酸奶、椰奶、雪碧之类的饮料全都被我嗤之以鼻),吃的呢,少不得的有凉拌藕片,素排骨(藕做的),还有藕炒肉片、荷叶排骨(煮得酥烂的排骨以荷叶包裹)、荷叶粉蒸肉,藕片骨头汤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藕粉圆子与“捶藕”:一般圆子都是以糯米粉来制作,而宝应人偏偏以藕粉来制作——也只有藕乡人才想得出来。藕粉圆子我不知道怎么个做法,但就吃看,少不得的原料有藕粉、桂花、芝麻等,外面好象还扑了层什么紫白色的茸茸的粉,藕粉圆子也就荔枝大小,一般都养在水中。上桌后,洁白的瓷钵里,漂着一个个质嫩形美、均匀园滑、淡紫透明的藕粉圆子,看一眼也是件赏心乐事。藕粉圆子入口富弹性,甜而不腻,食后桂香满口,余韵悠长。

   另一种“捶藕”大概是宝应独有的做法了,第一次听说这名字吓了一跳——藕怎么捶?但事实上这藕就是因为做时需反复捶打而得名:大致的做法是选宝应特有的体大粉足的红锈藕,洗净后放入砂罐蒸熟,取出,待凉后在木板上用刀柄反复轻捶,再放入油锅中炸,再冷却,再切片,最后再蒸,出笼浇上浇头——反正很是麻烦。成品的捶藕,呈酱红色,吃到嘴里,有些粘滑,但却又香甜酥软,浓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

   

  藕乡给我印象深的实在是太多了,忽然又想起在那儿早上就开始喝的藕粉——当地人称之为“鹅毛雪片”的白莲藕粉,实在是形象化的称谓,这种藕粉具“纯、白、薄、大”的特点:纯净有如冰雪,洁白有如鹅毛,片大而薄,质地细腻。用开水冲泡后,呈淡紫藕芽色,晶莹透明,凝结如胶,用筷子挑起来,丝极细长,很有韧性,入口爽滑异常,很快就消溶了,但荷藕特有的清雅淡香却留在口中。

   在宝应,有一次吃早饭,和我的同事别的没吃多少,藕粉糊每人竟喝了五六碗,一时成为笑谈,但那时热腾腾地喝下去,浑身上下,舒坦之极,出得门来,清风拂面,遍体轻盈,真南面王不易也,若东坡居士那时贬谪宝应吃到这玩艺儿,一定也会长叹:“日喝‘鹅毛雪’六碗,不辞长作宝应人”——据说宝应的这种“鹅毛雪片”白莲藕粉一直是明清两代的贡品,难怪!

  2001/9/23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