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红树林
万维读者网 > 五 味 斋 > 帖子
北 京 娃 娃 的 残 酷 青 春
送交者: by江迅 2002年09月09日21:37:38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十八岁辍学少女春树,以自己十四岁以来的感情和性经验写成长篇小说,揭示新新人类的残酷青春,反映中国大陆社会急速变化的面貌,超越早前「上海宝贝」卫慧的世界,在出版界掀起旋风。

  被视作向《上海宝贝》挑战的小说新作《北京娃娃》,在中国大陆上市不到半月,就印了三版,销售十多万册。这部令王朔等文学名人震惊的长篇自传体小说,一出版旋即在中国大陆引起争议,网络上漫骂、嘲讽,赞誉、肯定,阵营分明。

  这部十多万字的小说,由十八岁的辍学少女林嘉芙以「春树」笔名所著,被评论家誉为「中国第一部残酷青春小说」。这部小说描述了作者从十四岁到十七岁之间,与十多个男孩的情感经历和性经历,与北京摇滚乐队的交往以及校园生活。作者以早熟而敏感的笔触,描绘了她这一代人在理想、情感、社会、家庭、欲望之间,奔突、并撞、呼号甚至绝望的历程。这种生活状态令许多成年人惊悚、困惑和担忧。作者过着「奋不顾身」的生活,写着「奋不顾身」的文字。她为读者打开了一扇无法轻易向里窥视的大门,门里的世界纤毫毕现,血肉横飞。

  《北京娃娃》书稿辗转经过十多家出版社。几位不同出版社的女编辑对此书的态度相似:这是一部很好看的青春小说,能从中了解那个年龄段孩子的思维方式,但绝不会让自己的孩子看这本书,怕他们会仿效。

◎ 十四岁初尝性爱之痛

  现实生活中的春树,自小在山东莱州农村长大,直到小学三年级才去北京居住。她在军队大院生活,父亲是军人,母亲任会计。高中辍学后,开始自由写作。她说:「你怎样爱我,我就怎样爱你;你是萨特,我就是你的波伏瓦。」十四岁就开始自己的情感历程,与一位画家的初恋就遭受打击,在一张莫名其妙的□上告别了贞操。从此,她一次次疯狂投入爱情,却一次次被生活愚弄。她最终发现,那些男人无一例外地自私、怯懦,令她讨厌。

  她与家庭和学校格格不入,一次次逃学,一次次夜不归宿,父母对她彻底放弃,原先器重她的老师也无法理解她的行为,来自男友父母的侮辱更令她悲愤交加。终于在十五岁那年,她彻底辍学,忍受着贫穷、没人关心、没人理解,以及找不到真正的爱情等多重困境。她热爱小说,热爱鲁迅,疯狂地迷恋摇滚、诗歌、好看的衣服和染红的头发,喜欢香水,喜欢被人爱。她想让自己的青春飞扬起来,最终却一无所有。她没有钱去买一支口红,只好自卑地穿著她并不喜欢的衣服,灰溜溜地穿行在这个巨大而喧闹的城市中。在小说的最后,平安夜那天晚上,刚刚结束掉一场爱情的春树在家中放了一把火。

◎ 文学界评说反应两极

  春树并没有试图控诉甚么,她只是在坦承自己曾经的一切,用激烈情绪将这一切撕裂,露出血淋淋的伤口。她近乎盲目地追求一切她认为好的东西。理性的人们无法理解她一次次那么不经思考就将自己投进爱情火焰,结果一再被烧得像灰烬般逃离现场。

  她在接受《亚洲周刊》采访时说,她只不过是需要别人对她好一些,亲近一些。她经常会在与一个尚不太熟悉的男子通电话时,提出要求:「对我说些亲热点的话吧。」对方就压低声音说:「我爱你。」这回答竟令春树兴奋,虽然她明知这是不真实的,但她仍能得到小小的满足。这是多么天真又多么真实的孤独。她是个恨死了一切清规戒律的「问题女生」,她自称,与所有平庸和市民化的东西势不两立,绝不向世俗的事物妥协。

  文学艺术界人士如小说家狗子、乐评家颜峻、音乐人江小渔等文化新锐人士,对《北京娃娃》都有颇高评价,认为春树的声音代表了最年轻一代人的心声。江小渔说,这是一本真正具有身体性的女性小说,前些年炒得沸沸扬扬的《上海宝贝》的卫慧等女作家的所谓「身体性」,不过是一种贴着商业标签的,在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塑胶身体而已。

  此书策划人沈浩波对《亚洲周刊》表示,《北京娃娃》至少有两方面的价值,其一,文学上的价值,它是一部完整意义上的小说,超越了很多少年写作者,并有启示作用;其二,社会学上的价值,小说把一代人的残酷青春和心理特征赤裸裸地体现出来,使人们得以透视这一代人的心灵。他认为,《北京娃娃》是中国大陆迄今为止第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残酷青春小说,如果还能举出一部「残酷青春」小说,那就是上海女作家棉棉的《糖》,但棉棉其时已年近而立,而春树写这部小说时才十七岁。

  沈认为,春树的「残酷青春」与那些成年人在电影和小说中玩票或怀旧式的「残酷青春」不一样,与日本的村上春树小资情调的「残酷青春」更不一样,她的「残酷青春」是由她本人构成的生活现实,是至今仍发生着的生活现实。

  据悉,香港两位导演已先后与她接触,急切地想把书改编成影视剧。摇滚音乐家崔健正在为筹备中的一场音乐剧寻找合适的剧本,看到《北京娃娃》后兴奋地说,他的音乐剧要表现的就是这种感觉。

  不过,一些年长的评论家则对《北京娃娃》持有保留意见,他们认为春树的才华虽出众,但对她的许多思维和理念却不认同,尤其是她对性太随意,太开放,对父母的态度又太残酷,太自私。

◎ 曾在网站上笔战群儒

  在网络上,对《北京娃娃》谩骂和嘲讽者,大都对春树连高中都没有读完的生活经历表示不满,认为她「玷污了青春少女的美的形象」,认为她的反抗过了头,「好像与男人第一次见面就发生性关系是最正常不过的了,如果不是这样反而是怪怪的了」。

  书中的性描写其实不多,春树并没有想用这种描写吸引读者,她的年龄和心态的单纯,使她不可能有这种功利的想法。严格说,不是「性」本身,而是春树对「性」的态度,引起成人的反感:怎么能这样随便呢?

  沈浩波认为,春树对性的态度代表着她这一代人整体的态度,那就是性与吃饭、喝水、上网、听音乐一样自然,该来的时候就来,没甚么可大惊小怪的。对于这一代的女孩来说,或许「性伙伴」比「男朋友」更为准确。我们应该以平等的、现实的和理解的眼光,来看待这一代孩子对「性」的态度。

  作者春树有个人主页「乐趣园·新春树下」,她曾经在「高地音乐网」为捍卫诗歌的荣誉,与几十人舌战一周;曾经在「诗江湖网站」掀起波澜。

  不少评论家认为,尚无法判断春树的写作之路能够前行多远,但就这部小说而言,一个十八岁女孩的才华是无庸置疑的。当然,她与许多年轻作者一样,写作上靠的是十七年来生活经验的积累,靠的是奋不顾身的青春激情,那以后的创作,还能有多少后劲?会否昙花一现?

〔原载《亚洲周刊》第29期,2002年7月21日〕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