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红树林
万维读者网 > 五 味 斋 > 帖子
上海随笔
送交者: 蹩脚马 2002年01月31日17:24:26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文章标题: 上海随笔 (1684字)
发表时间: 2002.01.29 11:19
文章作者: 苏樱


没有一个城市,象上海这样令我心动。
曾经告诉那个深爱的人:你知道吗?我们是同一类人,我们都是没有城市归属感的人,我们从一个城市漂泊到另一个城市,我们并不在意居住在哪个城市,我们只在意在哪个城市会过的更好。我们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但我们不属于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个城市也不属于我们,我们注定只是城市中的过客。
以20多岁的年纪来说,我是幸运的,在国内的很多城市漂泊过,居住过,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气质,但没有一个城市如上海这样令我心动。
上海是一个特别的城市,除了本地人,人人都在说它的不是,但奇怪的是,拼命的说它不好的人,常常会拼命的想办法留在这个城市里。很多老外都喜欢上海,尽管古色古香的北京更有中国味,但据说他们眼中的上海,很象纽约。
30年代是上海的鼎盛时期,人们会坐着飞机从香港、台湾或者其他什么地方来上海的百乐门过个周末。但我没有赶上那个年代,只赶上了衡山路,新天地、RAJAM什么的,好象依稀还泛着往日的风采。
非常非常喜欢白先勇的小说,他的小说带着遗老遗少的悲哀,把浓艳的世俗和清雅的贵族融合在一起,他的小说与张爱玲有着极相似的地方,烟花散尽的落寂。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在内地并没有如张爱玲一样姹紫嫣红,也许更多的因为政治的原因吧。个人认为,白先勇的小说,是极上海的,白先勇之于上海如同老舍之于北京。
上海的街头、写字楼里、商业区内常常会见到一些女孩,她们未必是美丽的,但她们必定是精致的,淡淡的妆,比起北京的女孩,她们少了一份大气,她们的动人更含蓄优雅一些。结了婚的上海女人,有一种曾经沧海的魄力,让你跌破眼镜,觉得简直盼若两人。大多数上海女人是顾家的,结了婚,她的小家占了她生命中极重要的部分。上海的女孩,不想说太多,因为我的评论会带了太多的感情色彩。
读书的时候回家,最喜欢坐地铁,快,干净而且舒适,全德国进口的车厢,即使几年后的今天,它的风采依旧未老。相比北京的地铁而言它豪华太多了。地铁站里贴满了大幅的广告,有朋友极感叹的说,上海就是上海,怎么到处都是内衣广告?我笑,才注意到地铁站里70%的广告是各个品牌的内衣,模特的身材很棒。大概是觉得地铁终里比较含蓄一点吧。后来地铁两次调价以后,上下班高峰期挤的人简直不想活。人民广场站爬楼梯的时候只看见人头攒动,每每想起“过江之鲫”,觉得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形象之极。站在地铁站台上看对面反向从人民广场站到浦东去的人群,黑压压的排了3、4层,转眼间都涌进了地铁让人惊讶那个车厢的容量。水是可以随着容器而变换形状的,人的潜能发挥到极至,身体也可以随着环境还扭曲的吧?这个时候总会暗自庆幸,跳槽的话,死都不去浦东工作,任它现在多么的高科技,多么的有吸引力。
上海的楼房有一点点的尴尬,八国联军的时候破坏了城市的整体规划,但也留下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建筑,至今的外滩还有“万国博览会”的雅称。但我不懂建筑,每每看看而过,颇有些暴殓天物。那些租界时留下的洋房徐娘已老,但风姿尤在,只是现在它多半会同时属于若干人家,窗子里斜斜的刺出些内衣,如美人迟暮时眼角的皱纹,不小心泄露了什么,有些尴尬有些无奈,这一点倒和北京同样被众人分割了的四合院有着极似的命运。
我常常会自觉不自觉的把上海与北京作比较,也许因为这俩个城市,在我生命中占据了极特殊的地位,高考的时候,曾经满心满愿北去,终因为父母的极力反对而折衷之下选择了六朝古都。如果那个时候坚持了自己的主张,那么一切都会不同的,我的命运又会漂泊到哪里去呢?其实人真的是不能假设什么的,无意中一个小小的决定都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即便如此,每次踏上北京的街头,我依然会有砰然心动的感觉。有人说,你是属于北京的,你应该在这个城市里,你到北京来吧。我笑 ……
爱上北京,是爱上了那个古老的传说,爱上了那个人。
爱上上海,是爱上了上海本身。
没有一个城市,如上海这样令我心动。
很多人都不喜欢上海人,说上海人这样那样的上海着,但我并不觉得,也许我还不够上海,因为我至今在上海还是丢人的迷路着,在任何一个城市,无论住多久,我依然会天生的路盲着,没有方向感,据说天才都是这样的,象张爱玲,呵呵。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