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虎爪留痕:吃食堂
送交者: 京虎子 2004年04月15日14:45:33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從小吃院裡的食堂,上大學吃學校的食堂,工作了吃單位的食堂。一頓一頓地吃了幾十年,在食堂吃飯的次數絕對比在家裡的次數多。在食堂吃飯,成為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成長成熟的一個重要環節。吃食堂是又練肚子又練嘴,肚子練得啥都能吃,有肉沒肉有味沒味只要添飽肚子就成;嘴巴練得吃東西風捲殘雲,聊起天來上下古今天南海北。

院裡有個食堂很重要,幹革命促生產都離不開它,解放軍保家衛國也需要它。那時候經常有誰家的大人一聲令下,下連隊、上邊防、蹲大西北,十天半個月不算出差,幾個月常有的事兒,一年半載的也有。還有一同學他爸,一聲令下,到江蘇一個基地當司令,全家搬去的話人家要考慮三兩年。咱人民解放軍不象美軍,老婆隨軍看家帶孩子。院裡除了極個別的,當媽的都上班。那年月上班不象後來無組織無紀律的,當年是早八點晚六點,沒一個遲到早退的,雖說也沒那麼多革命工作,可你就得在那兒守着。虎子家就更別指望有人照顧了,不是爹出差,就是媽下醫療隊,即便是兩人不出差時,也是今兒這個值夜班,明兒那個開會,要是沒個管飯的地兒,虎子還不得沿街要飯去?

一開始爹媽覺得虎子年紀小,雖說應該學習李鐵梅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但虎子那時還沒到李鐵梅撿煤渣的歲數,爹媽就沒讓虎子一個人吃食堂。有一次兩人同時出差了,沒辦法,請了科裡面的一個阿姨照顧虎子,順便給虎子做飯。那幾天吃的虎子是,下定了決心,從此吃食堂。不是紅色娘子軍們不會做飯,而是那飯做出來壓根兒就不是給人吃的。

吃食堂首先要有時間概念,寧早勿晚。到了飯點,早早地到食堂排隊,在那一邊排隊一邊聞着飯香菜香一邊聽着肚子裡打的鼓,再沒有食慾再挑食的孩子什麼東西都能吃下了。有時候一天三頓都在食堂吃,甚至周末也來一頓。食堂今天吃啥明天又吃啥大家都清楚,吃窩頭時不用着急,吃餃子時去晚了就剩餃子湯了,免費就着干饅頭吃吧。甭管人多人少,食堂的飯總會有人買。但也有個別時候白給都沒人要,有一回大喇叭一個勁地廣播,快來食堂領憶苦思甜的糠窩窩呀,喊了一遍又一遍,平時川流不息的地方,這天也就三五個人。後來乾脆門口送,一個人走過手裡發倆,又一個人路過懷裡揣仨。等一筐糠窩窩送完了,說是今天挖的野菜不夠,怕憶苦思甜的人多,還蒸了幾屜棒子麵窩頭,這時候人都不知從那裡冒出來了。

長身體的時候,飯量大。早上上學前到食堂吃早飯,如果只是饅頭,那就是二兩一個的來一個,加上一兩一碗的一大碗粥,再來一盤二分錢的鹹菜,比如半塊醬豆腐、鹹菜絲之類。若是有糖三角、炸糕之類,就要來兩個,這樣一頓早飯就是半斤。中午回來常是四兩飯一個菜,加上一碗米湯。有時有早上剩下的棒子麵粥,放涼了成了凍了,吃起來最解氣。晚上除非有餃子之類的,吃不下多少。現在想起來,這不正是早上吃飽、中午吃好、晚上吃少嘛。

在食堂里坐着吃的基本上是男孩子,吃飯的時候八個人擠在一張桌子上,一邊吃一邊吐沫橫飛,吃完了也不走接着聊,直到飯廳里人都走光了。好幾次因為沒完沒了的侃,炊事班的戰士要打掃衛生往外轟人,吵着吵着就打起來了,一邊掄板凳,一邊舞大勺。後來到大學裡,打架的都是買飯的,只有一次,大師傅不知道怎麼急了,居然從賣飯的窗口竄出來與買飯的那位一通暴打。同學們事後現場調查一致認為該師傅練過縮骨功。

每天中午那頓最好,一般有個兩毛錢的肉菜,溜肉片、回鍋肉、燒兩樣等等,可是家家都不富裕,飯票定量不能天天吃好的,還是幾分錢一個的菜吃得多。總之回回是飯多菜少,養成了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習慣,先把飯吃完,最後留下幾口菜中精華,慢慢回味,誰吃到這兒,便來一句:“最後一口慢慢吃” 。幾十年過去了,飯菜的比例倒過來了,這習慣早丟了。可是某一天看小虎子吃飯,他居然也是先把碗裡的飯吃乾淨,最後留幾口菜在那裡回味,難道說這習慣遺傳給他了?

院裡有那家裡三全是兒子的,飯量大得爹媽只好限量,哥仨成天吃不飽。有一回他家老大吃完了三饅頭還說餓,旁邊的抬槓抬着抬着兩人就打起賭來了。吃完六兩的說我還能吃進倆去,抬槓的說我還不信這個,吃不了倒陪我兩倍。於是眾人作證,抬槓的買了倆饅頭一份溜肉片,心說賺就賺個大的。吃完六兩的拿過來三口兩口吃完了,對着哥幾個說,誰出錢買一份我還能吃下去。

院外胡同里的孩子對院裡的食堂眼巴巴看着,有的不知是劫來的還是偷來的,手裡也有些飯票。有飯票也不敢進食堂買飯,是誰家的孩子賣飯的都認識。於是就蹲在門口,看見認識的便央求人家幫忙買個饅頭,拿到手裡一轉眼就吃完了,準是在家裡沒吃飽過。

部隊有一個傳統,幹部下伙房,這一點院裡的幹部做得不錯。不光管理科的,有時候響應號召其他部門的幹部也到伙房幫廚、賣飯,民以食為天,食堂搞好了,一個單位的工作才能搞好。後來在學校就沒見那位當領導的下食堂,沖這種作風,學生食堂就搞不好。到研究所後,發現後勤的頭兒天天中午在食堂幫忙,估計是當過兵的,飯菜怎麼樣另說,這作風就讓人氣順。

有一陣總參狠抓食堂,各單位評比,使出渾身解數,那飯菜做得,天天不重樣,好吃又便宜。可惜一個月一過,原來什麼樣還什麼樣。後來粉碎了四人幫,大家生活好了,食堂開始走下坡路,到了炊事班長退休了、到地安門街上的小鋪幫人家蒸包子時,食堂的飯菜就沒法再吃了。上大學、工作時雖然還是吃食堂,但那時已經成人了,沒有當年的感覺了。

我們家從小吃食堂長大的不止我一個,虎太也是。對虎太來說,食堂除了排隊買兔肉的期待、飯廳里玩耍的興奮外,還有悲傷。文革期間,她媽作為白專對象被隔離審查,晚上不能回家,母女唯一能見面的地方就是中午在食堂。虎太那時還沒上學,天天中午早早地在食堂等着,直到那鑲着假牙的看守押着她媽前來買飯,母女相見不能說話,只是彼此看幾眼,每一眼都深深地印在了虎太的記憶中。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血似胭脂染蝶衣
2003: 一家三代第三部:我周圍的故事(片段)(1
2002: 《岳陽樓記》與范仲淹
2002: 快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