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红树林
万维读者网 > 五 味 斋 > 帖子
再看《野战排》
送交者: 幼河 2014年05月01日23:30:36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再看《野战排》

在网上浏览中无意发现影片《野战排》的视频,不由自主地就看了下去,并一直看完。我现在因视力的问题很少看电影了,不过这部电影总让我魂不守舍。我不知道这是第N次看这部影片。

《野战排》是美国著名导演奥利弗·斯通的成名之作。影片在1987年第59届奥斯卡金像奖的角逐中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音响等四项大奖。此外《野战排》一片还得到了最佳影片、导演和男演员3项金球奖。影片的票房收入在3个月达到了1亿美元。

影片中的故事开始于一个有着反战情绪的新兵克里斯.泰勒(查理.辛扮演)的回忆。他投笔从戎,自大学辍学后自愿入伍,之后被配属至美国陆军第25步兵师B连,前往越南并开始了在丛林中的战斗。由于异常艰苦的丛林生活和战斗,以及战友对无辜平民的屠杀,使得他从一个热血的青年变得迷茫,最后因为自己爱戴的老兵埃利亚斯遇害,而对加害者(排里另一老兵)予以枪杀复仇,替死去的埃利亚斯讨回公道。

除了越战,影片同时也反映了泰勒及他的战友们灵魂深处的一场战争。尽管他们表面上是与北越军作战,但全排却因泰勒的两个上司-上士巴内斯(汤姆.贝伦杰饰)和中士埃利亚斯(威廉.达福饰)的争执而陷入内斗之中。最后,泰勒站在了埃利亚斯这一边,埃利亚斯虽然崇尚60年代的反叛文化,但他内心深处的理性始终控制着自己。在影片中段的一场与北越军的遭遇战中,埃利亚斯遭巴内斯偷袭重伤,最终死于敌手。

当年越南战争结束后不久,导演斯通为筹集资金拍摄《野战排》四方奔走,太多的制片厂以“太残酷”或“太压抑”为由拒绝投资。几年以后,影片虽然在英国赫姆达利制片公司的资助下拍摄完成,好莱坞仍没有把它放在眼里,连发行它的奥利安公司也对其卖座毫无把握:它太像一部纪录片,并且没有一个大明星参加演出。一开始,《野战排》只在6家电影院上映,出乎意料的是影片首映后引起了强烈反响,观众纷纷议论,各报的介绍也称得上是连篇累牍。一个半月后,影院增加到600家,并且场场爆满,而票房收入也在3个月达到了1亿美元。取得如此的收益和反响,是制片公司和导演本人都没有想到的。斯通数年辛苦换来一句话:《野战排》是迄今为止最优秀战争片。

我已经看了那么多遍《野战排》了,观感如何?每次看完我内心深处都充满伤感,但你让我准确道出这种情感却又难于下笔。我只知道泰勒是个有理想主义情怀的美国大学生,他辍学参军,来到南越战场上后才懂得了现实。这种过程和我们几十年前“上山下乡”,在情感上的转变有一点点相似。我看还是让美国最著名的影评家罗杰·伊伯特来说吧。他对《野战排》的总结最符合我的心声。

罗杰·伊伯特:《野战排》

弗朗索瓦·特吕弗说过,你不可能拍出一部反战的电影来,因为任何一部战争片都带有能量和冒险的感觉,那最终只会令战斗看上去充满乐趣。倘若特吕弗能活着看到《野战排》(Platoon),这部1986年的最佳影片,可能会修正一下自己的观点。《野战排》以一个自下往上的角度看待战争,从普通一兵的视角出发,并未令战争看上去充满乐趣。

它由奥利佛·斯通编剧并执导,斯通曾在越南打过仗,之后就一直想要拍部关于战争的电影,不求花哨,不求传奇,也不求传达什么隐喻或讯息,只是简简单单地呈现出自己的回忆。

影片由查理·辛扮演的年轻士兵负责旁白,这人物以斯通自己作为原型。他是个自愿入伍的中产阶级大学生,他觉得来这里是每个爱国人士的职责所在。可是,到前线没过多久,就有人告诉他,“你并不属于这里。”这话他相信。

这部电影里并没有什么虚假的英雄行为,也没有标准意义上的英雄;在长途行军、缺乏睡眠、蚂蚁和蛇、小伤小痛以及长期不断的恐惧心情作祟下,我们的旁白者迅速陷入了崩溃境地。影片开始不久后的一场戏里,他正负责站岗,眼看着敌人靠了上来,他却根本无法动弹。在那之后,他才慢慢地、不知不觉地成为了一名合格士兵。

本片的叙事风格带给观众的感觉就像是一头扎进了各种事件之中。导演并没有用仔细规划好的情节带领我们步步推进;相反,观众也常会和剧中人一样,感觉失去了方向,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任何事情,完全没有预警。在人物众多的全景式画面中,几位主要人物一一浮现: 巴恩斯(汤姆·贝伦杰(Tom Berenger)是个脸上有疤的老兵,经历过无数险情,以至于手下都相信他是杀不死的。伊利亚斯(威廉·达福(Willem Dafoe)也是位优秀战士,但他试图通过毒品来摆脱现实。巴尼(凯文·迪龙(Kevin Dillon)则是个胆小怕事的小伙子,他整个人变得越来越危险,因为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自保。

至于敌方士兵,镜头中很少有能清晰辨认出的。他们就像是一群幽灵,影影绰绰地潜匿在丛林之中。你只有通过气味来分辨他们的行踪,通过村子里找到的弹药库来确认他们的存在。可是,危险的感觉却明明白白地存在于各处;有时候,那些平民仅仅只是站着不动,一脸困惑无助的表情就足以激怒美国士兵了。

片中有场戏的灵感似乎是来自美莱惨案,尽管它在片中并未真正成为一场大屠杀。和剧中人一样,我们同样怀疑这些村民可能都怀着强烈敌意,也由恐惧转为愤怒,于是,当这愤怒最终又转化为暴力时,我们也能理解这一过程。片中有些人物已经乱了方寸,完全杀红了眼。剩下的那些则多少还有点道德感。就在他们发生争执的同时,自己的生命仍随时可能受到威胁。于是乎,一旦有了意见分歧,那就更让人感觉危险了。我们看到了美国人的自相残杀,我们能理解这是为了什么。

看完《野战排》后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斯通能拍出一部这么充满力量的电影,但同时又不会落入特吕弗说的那种陷阱呢?他是如何做到既令影片引人入胜,但又不会让人看了兴奋呢?我得到的答案是这样的:几乎所有战争片里都会像标准一样用到的动作戏编排,他却完全放弃了。斯通不再试图说清各种力量间的互相关系,于是我们始终不知道“我们”这一边在哪里,“他们”那一边又在哪里。于是《野战排》里的战斗戏不再是敌我双方位置感十分明确的了,它们成了三百六十度的:任何一枪既有可能击中敌人,也有可能击中战友。在这样的处境下,很多士兵根本就不清楚自己究竟是在向谁射击和为了什么而射击。

传统意义上的电影赋予了战争一种有序的感觉,我们可以感觉到,如果躲到那棵树背后,或是跳入那条战壕中,就不会被那边射来的炮火击中。可在《野战排》里,恐惧感却时时刻刻存在,某个地方安全不安全,永远都只有一半几率。靠着这一系列镜头编排,斯通想告诉我们战争是没有道理可言的。

对美国人而言,过去的四分之一个世纪里,越南战争就是最核心的一个道德和政治话题。近年来最优秀的美国电影里,有一部分也是以此作为主题的:《现代启示录》、《猎鹿人》、《回家》(Coming Home)、《杀戮战场》(The Killing Fields)。从某个有趣的角度来说,《野战排》其实本应拍摄于它们任何一部之前。它所说的就是——正如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上所说的——在你针对越战发表任何笼统、泛泛的声明之前,首先你该要理解底线是什么。这底线就是有很多人去了那里,然后被杀死了;对他们而言,这就是战争的意义。

…………………………………………………………

人物介绍:

弗朗索瓦·特吕弗(法语:Franois Truffaut193226-19841021日),从年轻时代开始,电影就是他最大的兴趣。1955年,特吕弗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短片作品,而他的第一部电影长片则是《四百下》,一部关于小男孩故事的半自传作品。影片在1959年戛纳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导演大奖,以及纽约影评人奖年度最佳外语片等一系列荣誉。如《纽约时报》所说,他是“一位安静的革命者,以传统的方式拍摄最不传统的电影”。19841021日,他在巴黎附近去世。

罗杰·艾伯特是全美最富盛名的影评人,这个老家伙损人的境界一流,也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影评家。他毕业于伊利诺大学,自1985年起为芝加哥太阳报撰写专栏影评。他的影评长年来被广泛引用,并印在许多DVD的封面,作为对购买者的指引。大抵很少有影评人能走到这一步,他已经成了一种标准。而他自己主办的最受忽视电影节(Roger Ebert's Overlooked Film Festival)也办到了第7届,作为一个非赢利性的个人电影节,它得到了美利坚航空公司、西北航空公司、芝加哥太阳时报、伊利诺大学等等各界人士的赞助和支持。

……………………………………………………

中国人写的《野战排》剧评我都不满意。感觉评论过分解读,让人有故弄玄虚之感。我并非说这些写影评的人不认真,可他们认真的不是地方。评论者的过分解读早就是中国文坛的通病,现在每个人都在网上可以评论了,这毛病就更甚。鲁迅有篇散文《秋夜》最开始有这样一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结果后人们没完没了地“挖掘”鲁迅为什么要这么说,并揣测其内在的含义。鲁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有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意思。其实上个世纪中国和鲁迅同样有成就的文人多了。鲁迅一旦“赫赫有名”,他的各种文章就都得“寓意深远”。“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就被没完没了地附加上各种含义,简直到了牵强附会的程度。

下面我在众多中国人《野战排》影评中随意地拿出三篇,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

浅析电影《野战排》的象征意义

摘 要:电影《野战排》是美国著名导演奥利弗·斯通的成名作,他试图以电影来反思越战的失败,但是通过对影片象征意义的分析,可以看到导演在反思战争的同时更是对美国精神的肯定,所试图表达的是作为一名美国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和肯定。

对巴恩精神的肯定

巴恩在影片中被认为是支持战争的,在战争中失去了理性,变得更为疯狂,没有人性,而伊利亚则是理性的代表,他不乱杀无辜。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影片,我们就会看到其实巴恩才是美国精神的代表。

在第一次行军的休息中,泰勒在驻地酒吧看到了反战的伊利亚沉浸在一片烟雾缭绕之中,麻醉自己,找到了自己灵魂的救赎,而且鼓励泰勒吸食毒品,认为只要感觉好就足够了。但是平行蒙太奇中,在士兵营里,巴恩却是清醒的在喝酒玩牌,酒和毒品在此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在这两个蒙太奇段落中,伊利亚和巴恩都出现了特写镜头,伊利亚呈现的是萎靡的面部表情和迷离的眼神。而巴恩则完全不同,他精神抖擞,激情万分,其实这才是美国精神的代表,激情、勇敢、不逃避,敢于面对,由此可见巴恩是理性的,不会沉浸在虚幻的世界里麻痹自己。这才是创作者要肯定的美国精神的代表。

在每一次小分队中有士兵牺牲时,巴恩都是第一个出现在死者面前,正是因为他目睹了过多同胞的死亡,才使他更加的仇恨参战的越南人,才使得他对死亡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认识,知道麻醉自己是没用的,必须赢得胜利。而与巴恩相对的是伊利亚,每一次士兵的牺牲他都不在场,他没有目睹死亡的惨烈,因此他很难像巴恩那样具有彻骨铭心的疼痛和仇恨。他的反战思想其实是建立在空中楼阁上,是纯粹思想上的一己之愿,巴恩与伊利亚的对比使得影片达到了其意识形态诉说的目的。

对美国精神的肯定

在千年村焚烧村庄的段落中,则很好的体现了美国的国家意识形态,美国向来愿意充当起世界拯救者的角色,就像他们参与越战的理由是消灭那里的社会主义,拯救那里的人民一样。在这个段落中再好不过的体现了创作者作为美国公民拯救世界的理想这一思想。在焚烧村庄最后的撤离中,画面响起的是具有悲壮性的史诗音乐,镜头以全景缓慢摇到俯拍,美军和越南平民一起,都在摄影机的统摄之下,许多美军士兵都抱着孩子,跟这些战争中的人民一起撤离,后面是烈火燃烧的家园,俯拍镜头的出现给人一种居高临下之感,俯视着这一群战争中的不幸的人。此时美军和越南平民融为一体,同为战争的受害者,他们一起扶老携幼离开充满越共武器和军资的地方,真正的敌人是越共军,而不是此时呈现在画面中的美军。

焚烧他们的家园,深层次上则可以说焚烧的是压迫他们的越共,是美国将他们带离这水深火热中,在此对美国军国主义的肯定,对美国的世界拯救者的肯定被缝合进了这一影像流程中。

对灵魂回归的肯定

影片的结尾也颇具有象征意义,泰勒在惨烈的轰炸后醒来最终杀死了巴恩,使自己也成为了另一个巴恩,这一结尾的处理颇似《现代启示录》中的威拉德上尉最终杀死了库兹上校,完成了对自己不赞同的人物的赞同,成为其后继者。

在影片中,泰勒在最后的战斗中,终于成为一名真正的美国士兵,他像伊利亚和巴恩中士一样英勇,为国杀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最后他也对手无寸铁的巴恩中士开枪,将其打死。如果说伊利亚和巴恩分别代表着反战和主战的一方,那么伊利亚的死则宣告了反战终究是不行的,而泰勒杀死巴恩从而成为另一个巴恩,则说明主战在美国是主流,有千百万的后继者。只是战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泰勒杀死巴恩,在直升机上面对越南国土行军礼,从而最终完成了自己灵魂的回归,美国精神曾一度在伊利亚对泰勒的影响中变得暗淡,而在此则又重新回归了,这种象征意义在其本质上是对美国国家意识形态的肯定。就像泰勒在直升机上说,“我们不是对抗敌人,而是自己,敌人就是自己”。面对越战的失败,导演认为是美国人没有战胜自己,从而导致战争的失败,如果说没有战友之间的这种厮杀,那么越战或许能看到胜利的曙光。导演在此反思的不是战争的正义性或者反省美国的战争观,而是在反思如何打胜仗,如何教导别人只有战胜我们自己才能战胜所谓的敌人。

通观全片,我们可以看到《野战排》所表现的其实就是战争中美军士兵阵营里的分化,以及最后这种分化在泰勒身上得到了统一。无论影片如何反思战争,如何表现战争的真实,其本质就是一个关于分裂的事件最终得到了统一,在这当中美国的国家利益是最重要的,因此与其说这部电影在反思战争,不如说是在反思美国精神的重建——如何建立更加强大有力的国家。

从战争中观察人性-《野战排》

越战在美国人的心里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持续的时间和战争的惨烈程度都让美国人不能忘记,而更重要的是越战的失败引起了美国人很多的反思。通过这些思考在许多关于越战题材的电影里都深刻的挖掘了战争背后的人性的东西。Coppola的《现代启示录》,stone的《野战排》都是这一类影片的经典之作。

正像Spielberg说的那样“看完这部影片使人觉得自己好像去过越南了,并且再也不想去了。”而正是这种亲身经历的感觉给人以震撼,这一切源于导演stone的经历,主角taylor仿佛是他的化身,因为stone也是辍学参加越战的,两次负伤回国。他对越战的理解是真实的,最直接的,而他要传递给我们的对于战争的反思,也透过影片渗透进我们的灵魂之中。

战争激发出来的人类本能

很多优秀的战争片都有残忍的杀戮场面,而其实这一切的背后是战争激发的人类死亡的本能。弗洛伊德提出的人的性本能(当然这些也在很多影片有所触及)和死亡本能,而战争更多的是直面死亡的,所以战争中激发出来的死亡本能是最深刻的。弗洛伊德是这样解释死亡本能的:“它是促使人类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状态的力量。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需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只有在此时,生命不再有焦虑和抑郁,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 ”关于死亡本能在《野战排》中有两个细节表现出了内部和外部的作用,也分别突出的表现在BarnesElias身上,当然事件是以人物为中心的,反过来事件又凸显人物的内心。taylor第一受伤后和Barnes等一群士兵在一起吸食毒品,死亡的本能转向他们机体的内部,他们用吸毒这种自我麻痹或者说自残的方式来表达。而当他们来到一个村庄时发现一棵树上吊死着一个美国士兵事,外在的本能被激发了,他们杀了村民烧毁了整个村子,说实话这一段真的让我很震撼,人性的本能爆发出来以后,人真的回归野性了。要是从人物内心上看我觉得Barnes是一边Elias是一边而taylor却是摇摆在他们中间的。taylor说:“我是那两个父亲的儿子”大家细细去品味吧。所以我觉得战争带给他们的都是本能的激发和性格的畸形。taylor一直试图想知道他们谁是对的,其实他们都是对的,这就是人性!宇宙的万物是和谐的,可是如果你看不到他的真谛,这一切都是错的。

美国人被自己打败了

战争是一场较量,就会有输赢,美国人凭借自己的科技和强大的军事力量,满怀信心的来到了越南。他们要重建社会,把自己的观念强加于别人。可是他们失败了,因为他们的敌人不是别人,是他们自己,所以他们在越南战场上的失败不是别人赐予他们的,而是被自己打败的。我们暂不深究这里面的意义,我想大家一定会关注到美军在一场战斗中用定位的炸弹去袭击敌人的时候却给自己带来了重大的伤亡,科技带给人的好处和危害是相等的。更明显的就是Barnes杀死了Elias,和最后taylor杀死了Barnes,以及最后一场战争中美军飞机毁灭性的轰炸,他们用自己的炸弹炸死了自己的战士。我想导演应该是想表达这一层意思把。这里面的意义我只想说:有些东西是注定要自我毁灭的。这让我想起了我之前看过的《甘地传》里甘地重复说了两次的一句话: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是终究总是会失败,好好想一想,永远都是这样。”我想用在这里很恰当。

生命的意义

taylor在最后说他将在以后尝试找寻生命的意义,我想这是导演希望我们去做的,他将自己的经历和对战争的理解通过电影传递给我们,就是希望我们去找寻生命的意义,因为毕竟我们还活着。影片的结尾是一句话:“献给在越战牺牲的士兵”因为他们已经死亡。这里生命的意义仿佛真的有它最本质的意义了,就是生命本身。

作为中国人,看完这部影片不能不让我想起我们的血泪史,中国人饱受战争之苦,我觉得不会比美国人的越战要少,我们应该站在什么角度去重新审视这个战争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我希望中国能够出现站在人性的角度去表现战争的电影,而不是站在历史的角度。因为历史是人类创造的,内心的世界比现实的世界更真实。

《野战排》--留在越南的青春

战争是我最想不通的事情,特别是像越战那样的战争。奥利弗·斯通最后说要把这部电影献给“在越站中战斗或者死去的美国士兵”,但是我想,也许就是这些当年浴血湄公河的战斗英烈们,现在还是不明白当初为什么参加了这场比地狱更加残酷的战争,这场让人类灵魂失控的战争。就像是本片的主角――克里斯·泰勒一样,满怀着青春和憧憬来到了这片梦想中的战场,却没有想到的是,自己面临的是一场神的审判。

当泰勒抱着“欢度青春”的理想,用满腔的热情投身越战的时候,他永远也不可能想到,自己留在越南的青春,会是这样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充满青春朝气的十九岁的大学生,一个信仰耶稣的虔诚的战士,为了所谓的“男人的荣誉”,毅然放弃了学业,来到了越战时的西贡――一座炼狱。无日无夜的穿行在柬埔寨边境的热带丛林,胆战心惊地查看一座座的土堡,生不如死地忍受着湄公河上的水蛭和红蚁,行尸走肉般地残杀着一个个手无寸铁的越南人……他依稀还能对祖母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巡逻的夜晚,那是一次突然的伏击,当看着自己的战友血肉模糊的倒在自己的脚边的时候,他的意识完全丧失了,他开始质疑这样的战争的价值――而当第二次他走入那个所谓的“千年村”的时候,大学中所接受的价值体现在那一刻,在他的灵魂中彻底崩塌,他看到了那个被割喉、割睾的美国大兵,他看到了一个个呆若木鸡的越南百姓,他听到了长官声嘶力竭的叫喊,他闻到了地窖中烧焦的尸体味,他也感受到了神惩罚人性的残酷,他开始后悔将青春献给湄公河……而他永远也忘不了的是,冷面的巴恩竟然杀死了自己的战友――英勇的伊莱亚斯,当他在直升机上看着身中七弹的伊莱亚斯夺命狂奔的时候,他彻彻底底地对自己的选择绝望了……最后,那场大战,什么记忆都是模糊,什么生命都是渺小的,什么情感都是绝望的,他,拿起了枪,杀死了冷面的巴恩,把最后一点青春留给了该死的西贡丛林……然后,他坐上了回家的飞机,他痛哭流涕,他思绪纷乱,他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他只知道,这场战争将给他的心灵造成一辈子的伤痛。

战争是残酷的,但是像是越战这样泯灭人性的战争却是可以毁灭人的灵魂,摧毁人的信仰的,冷面的巴恩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巴恩和伊莱亚斯是战场上的生死之交,并肩作战多年,但是但两人对战争的看法却完全不同。由于天天和死亡打交道,巴恩的心肠变得极为冷酷,几乎成了一架疯狂的杀人机器。而伊莱亚斯则没有丧失理智,他认为即使在残酷的战争中,也要遵守必要的行为准则,不能乱杀无辜。而越战所起的作用则是放大了这种价值观上的差异,让两个人从兄弟到反目,在精神和肉体上彻底摧毁了他们对于战争观念上的理解,让它上升为了一种感官上的刺激,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后来巴恩会潜入密林,对着和自己并肩作战的对手连放两枪,而当他返身而回的时候,却可以大义凛然的告诉泰勒――“他已经死了”,我不知道当泰勒坐在飞机上看着身中七弹的伊莱亚斯在丛林中狂奔的时候,当他看到伊莱亚斯高高的举起双手,仿佛在质问苍天和神灵这场战争的意义的时候,泰勒是怎么想的,我也不知道泰勒心中到底知不知道巴恩袭击了伊莱亚斯,我只知道,泰勒在那一刻,已经开始痛恨自己胸前的挂牌,痛恨这场没有人性的战争,并永远的后悔来到这片有如人间地狱般的西贡战场……但是这就是战争,战争留给人们的只能是创伤和悲痛。

还记得巴恩和伊莱亚斯所谓的“灵魂的掌控”,的确,战争就是一场你对自己灵魂的掌控的考验,你需要用你最大限度的忍耐力和承受力去经历一场像是炼狱般的磨炼,但是在那个过程中,你的肉体会腐烂,你的心智会迷茫,你的灵魂也会死亡,留给你的,只有枪声,炮火和无尽的硝烟,所以,在战场上,是没有所谓的“英雄”的,因为每一个参加的人都是英雄……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的青春没有经历战争,我们也应该缅怀,西贡的丛林中曾经那些经历着战争创伤的无悔的青春,他们没有放弃,他们没有绝望,他们无论在何时都是一群最最坚强的斗士,虽然结果上美国输掉了越战,但是在灵魂上,他们没有输,这些青春的生命在那个艰苦的环境中,表现出了他们青春的价值,他们用热血染红了西贡的天空。

觉得《野战排》比《现代启示录》更好,因为他更浓缩,更具有普遍意义,也更加的直面人性,或许在画面上,在音乐上,在故事上,后者要更好,但是在影片最最精髓的地方,在一次次灵魂的拷问中,在青春和战争的价值矛盾面前,《野战排》无疑是焕发出了它最华丽,最绚烂的光芒!

我老是想,如果天使曾经后悔来到这个世界上,那么西贡黄昏中那些青春的灵魂也会后悔来到这个世界上吧……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3: 珍曼以及其他女士:你们跟桦树到底是哪
2013: 请教MS word问题:我存在硬盘上的word
2012: 版主为什么封真实话语。真实话语就为刘
2012: 四个对不起
2011: 经过研究,屁爷决定命名中国第一艘航母
2011: 新景点:西安大唐不夜城
2010: 弯曲几年前,有来自台湾的电民喝了酒在
2010: 郁领事当然有不停车的理由,因为按正常
2009: 台湾确实是个国家,这一点是无疑的,她有
2009: 看到一个人穿印有 为中国加油 的衣服,